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二百五十二章雷憑憑兮欲吼怒
平涼行在,沉鬱的氣氛想膠結不去的陰氳,籠罩在花樹繁蔭的宮室間,雖然河北六十萬官軍戰敗的消息還沒傳開,臨時小內朝上,今上當場突然昏闋的消息,卻已經讓內宮的人嗅到了不詳的味道。
一個身穿紫衣的內官,憂心重重的描漆朱瓦的側門走出來,穿堂過院,以便小心顧看了左右,直到一處才停下,才對看門的小黃門稍稍示意,閃進一間聽值的簽押房。
房中正烹著團茶,濃鬱的雨前新茶香四處彌漫,淡淡的白氣中。
房中數名如雕塑半靜坐的宦官,隨便拿一個名字出去,都是那些外臣,要小心客氣奉承著的角色,對著加入近來的內官,也絲毫不假辭色。
“聽說河北大軍盡沒,太子下落不明,今上問訊氣急昏倒”進來宦官
“太醫署雖然已經看過沒大礙,但依舊是戒忌激,”
“今上的龍體,這些年累心勞神,大不如前了”一個細柔但顯的相當謹慎的聲音
“內丞。我們當早做打算”
“亂說什麽,朝廷大軍失利,卻是件大事,不過逆賊要想殺到這裏,還早著呢”另一個粗一些,透著老成的聲音道。
“現在朝中局勢不明,我輩,更因坐觀其變才是。”
“坐觀、坐觀,那麽還要坐什麽什麽時候”又一個陰柔的聲音暴躁起來,象困獸一樣在狹小的空間裏回蕩。
“咋們的富貴前程,可不是坐觀來的,陛下龍體有事,我們當何去何從,難道就這麽聽任之。”
“現在太子正失陷在外,生死不知,而張娘娘為了立後之事,正在朝野上下造勢不止,想必毓秀宮那裏,很快就會知道這個消息,到時隻怕有人開始活動著,要勸進繼立了。”
“那又如何”還是“在沒扳倒,那位李白衣之前,這娘娘都不是與我們一路的麽”
“今不比往昔,這位娘娘膝下,雖然沒有年長的皇子,但是近來卻和越王走的近呼,賞賜飲食珍玩,”還是那急迫的聲音“太子情況不明,一旦有什麽變故,到時候還有我輩的容身之處,也很難說了”
“幾十萬大軍就這麽沒了,據說連舉河南之兵北上赴援的梁瘋子,也兵敗陷於卞城,近期之內,朝廷眼看再無可戰之兵了。這局勢不知道要敗壞到怎樣的地步”
他們想到那些相爺出來的時候,各個麵色如土一樣難看,那些舍人、從事更是人心惶惶的摸樣,不由紛聲歎了口氣。
一個聲音重新小心的開口。
“如今,管崇嗣率神武軍從征太子在外,神策七營,隻剩下三營,將軍成如寥在外坐鎮長安,如今行在,就是剩下的英武軍,內射生使程元振,其中至少有八成可以聽我們的召喚,再加上飛龍六廄的押班,五坊的健兒,也能調動一些。其他的南軍所屬,都是富貴出身的勳策子弟,實在不成氣候,我們可否未雨綢繆。”
“你忘了還有個羽林軍,雖然隻是殘編,但畢竟是隨今上征戰出來,中郎將皇甫皋也不是善與的角色,此君一向態度不明。還有那些勳臣的家將護衛,合起來也不是個小數目。”
“還有殿中的袁思藝,他可是太上時期的老人,還有宮台省的內常侍啖庭瑤,哪個都是省油的燈,我們有打算,他們企沒有,,還有那些秘書省學士們,他們雖然沒有兵,但是有人望和言路,若伉成一氣。”
一個有點幸災樂禍的聲音。
“是誰讓魚二監軍在外,他是您廄下的門人,卻似乎抱上東宮的大腿,真是失策了,”
“總比某些私賣官誥的家夥好”
“你。”
“都閉嘴,鼠目寸光的蠢材“這個聲音一出在這些人中,似乎甚有權威,左右頓時噤言
“河北一敗,天下震動,不但西邊的那些強藩要蠢蠢欲動,北邊隻怕也要多事了,還有南邊那位垂養的心思也難以琢磨。,若是這大廈將傾,我們的立身之基都不覆,還來什麽富貴前程”
最後一個聲音相當堅決的道。
“全給我下了禁口令,打上十二分精神,在這節骨眼上,朝廷有事,大家都不會好過的,各自把手下兒郎,給我盯緊了,不要給人生事的由頭”
待他們神色各異的相繼散去後。
“一群豎子,不足謀呼”低沉的餘音嫋嫋,從角落陰影裏的最後一個人,口裏飄出來。一名生的孔武有力,跨刀佩符的年輕宦官,掀簾而進恭立在他身前。
應著那一現的天光,可以看到這位一頭皓首如雪,卻是當朝第一號的領軍內宦,身兼太子家令、掌五坊諸苑十數司事,判天下兵馬元帥府行軍司馬——李輔國。
“元振,軍中的事情,還要你多擔待了”
“李公抬愛,不敢當”
“恩結人心所需,盡管來內省支取,,哼哼,自從改易宮市製度,那些家夥也很弄幾個錢,也得叫他們出這血”
卞州,夜裏剛下過雨,大大衝淡了籠城戰中反複爭奪撕殺的血腥和焦臭味,晨霧正在散去,喧鬧聲正在漸漸的淡下去。
一膘人馬奔塵滾滾的衝進半升的門道,人人渾身浴血,卻滿是興奮的得色。城頭上頓時小小沸騰起來。
“回來了”
“快放閘”
框鐺聲中厚重的鐵閘,緩緩降下,隨後一擁而上,用準備在門洞兩邊,載滿條石和大磚的推車,將其徹底頂死。
蒙蒙的夜雨,也是夜襲的好空隙,自從史思明來了以後,這些史軍的花樣就更多了,到了夜裏也不安生,輪番在諸門前鳴鼓大做,用的是疲兵之法,因此龍武軍也禮尚往來,時不時派敢死之士,挑選一個方向出去夜襲,殺人毀鼓奪旗,雖然這麽做對叛軍整體,不能造成什麽實質性影響,但卻可以振奮士氣。
領頭的一員披甲的大將,丟下手中沾滿血汙的旗幟,登登登順著細長的城階,大步跨上城來,
鎧甲上盡是**的霧氣和血滴,對我半膝拱手一禮,啞著嗓門道,“幸不辱使命!”
“做的好”我讚許道,
“不過,夜露清寒,出了身大汗後,還是先下去喝碗薑湯,換了衣裳把,再來秉事把”
“我可不想,連叛賊都沒擊敗你,卻因為病通少了一員可用的大將”
“是”聽了這話,他堅毅如石頭雕塑的臉,也不禁稍梢露出一絲生動的顏色,領命下去。
他叫李處崟,乃是崔光遠的原來屬下,由於崔光遠是帶著追隨者,加入龍武軍的,因此象原長安令蘇震,判官王伯倫、從事李椿,校尉花驚定、嚴侁等人也在龍武軍中效力,當然,本來都得先在一些不太重要的位置上觀察一段時間,現在龍武軍新逢大敗,少人可用的情況下,他們也被拉出來負責起對城內數萬青壯的編練和管理。
崔光遠既然號“蒲萼縣令”“白丁京兆”,他的部下多數也是三教九流,市井色彩濃厚,但這李處崟算是其中的異類,少有的勇武果敢之士,當初長安奪門之戰,他率領數百名城役、衙丁組成的雜兵,將數千逃竄安軍堵在金明門,竟無可奈何。
我派他去夜襲,也是少人可用下,死道友不死貧道的保全實力的想法,不過既然人家表現出足夠的價值和作用後,我也不吝給他更好的位置,把更重要的事情交給他去做。
隨著日頭高起,城外的營地,在連片的鼓號聲中,象一直巨大的怪獸,終於緩緩蘇醒過來。
無數頂盔貫甲,用金屬和皮革包裹的人體,活動起來,就如在平坦的大地上,滾蕩過一陣洶湧的風雷,齊刷刷的踏步前進時,卷蕩起的煙塵,如積攏在上空的煙雲,久久不能落下,
首先出現的是無數民夫,在團頭鞭策下,手擎肩頂的將衝車,雲梯、木幔緩緩推前,在他們甚後是,是眾多的石炮、床弩,在赤著梆子的營匠、土木軍的操使下,將甩臂向地麵壓的低低的,發出咯吱聲響,連成一片。
狐尾輕裘,背弓套繩的遊騎軍,鱗甲森森提槊挽刀的越騎軍,全身披掛垂馬不見麵目的禦帳親騎,大片明光,尖頂圓盔,持槊如林,執盾連牆的平盧步軍,個頭矮小短甲露臂,背錯刀盾的渤海山林軍,身負大弓長箭,批發無盔的高麗射聲軍。
最後才是革甲氈帽,雜色旗號的眾多胡兵,有馬的不多,多是酋首、頭目之流,許多人甚至還隻穿著簡陋的破皮袍子,提拿著一兩件刀、斧、錘、棒之類粗製兵器,鬆鬆跨跨的三五散落在一處,亂烘烘的發出一些意義不明的嘈雜聲。隻有從他們腦後的結髻小辮的樣式,才能稍稍分辨出這些乞丐一樣的家夥,那些是契丹、奚族,那些又是突厥人,
“看來仆固懷恩在北邊幹的不錯,把這些羈縻州的聚落追迫的,日子很不好過啊”我自言自語道
跟在我身後的崔光遠,聞聲也隻是笑笑不語。
“真是可惜了。”
“什麽可惜”剛巡視過來的副將韋韜,不明所以的問。
“多好的土地啊”
我指了指卞州城外,一望無野的大地,那裏本來是阡陌縱橫,稼檣遍野的所在,被翻出來的泥土,是豐腴的褐色,現在都紮滿了營盤,被各種縱橫交錯的溝渠水道劃的傷痕累累。
“中原素來豐沃,滋養億萬,其中又以卞州這種河衝地,最能養人”
崔光遠接口道
“現在正是搶種豆黍稷,這些速生糧種的時節,若是誤了這最後一道農時,待過了穀雨的萍始生鳴鳩拂其羽戴勝降於桑這三侯,就沒有任何收成了”
我讚許的輕輕點了點頭,
他不愧是當過一方父母官,促過耕織的人。有時候饑荒可比戰亂更能殺人,饑荒也是各種動亂誘因,破壞力絕對不比什麽洪水天災小。
我們能夠這麽悠閑話事,那是因為,在史軍挖斷汴水分渠前,我們得到的最後一條消息。
太子小白安然無恙,這算是目前最好的消息了。
雖然神武將軍管崇嗣一度身陷敵圍,負十數創力戰不退,差點沒命回來,雖然中軍營屬都損失慘重,幾度被逼近內帳,連醫護營裏的傷兵都拉出來湊數。
但在鄴城之戰的尾聲,太子小白所在三台城大營,終於堅持到附近的回紇兵來援,回紇大王子葉護,身先士卒,從側翼對史軍發起衝鋒,所謂回紇王庭護帳軍的威名畢竟不是吹噓,幾乎是所向披靡,而滯留在城內的官軍,也中郎郭析的指揮下,重新集結起來,以城牆為掩護,衝殺出來,三向夾擊威脅下,眾多叛軍不得不放棄了如潮的攻勢和戰果,暫退西城。
此戰後,太子小白雖然收攏了近十萬的人馬,但是由於糧食輜重多被毀,難以繼續支持,又聽說洛陽出現叛軍騎兵的消息,對峙了數天後,還是在李嗣業的建議下拔營而走,又一路匯合了郭、李兩部,雖然在史部的猛烈追擊下,但還是有驚無險的退到了洛陽。
當然作為派遣奇兵隊的回應,在太子小白的強烈要求下,將有一隻河西、朔方的混編騎兵,隨謝思部南下機動侍機接應。這無疑給城內的人再次吃了定心丸。雖然依舊還是不知道為什麽史思命吃錯什麽藥,會跑這裏來。
但是既然內有糧,外有援,大量史軍在這裏拖的越久,洛陽那裏就有越多恢複的時間和戰略緩衝。
但是城外一反常態的,沒有立即發炮掩護衝鋒,也沒有象貫常一般押著附近抓來的百姓,驅為攻城的炮灰,以消耗守城的箭隻,要知道最頭的幾天,史軍就是用刀槍威逼著這些無辜的百姓,硬是前赴後繼的用屍體填平了四門的護城河。若不是我
突然,一騎高舉著火紅的小旗,躍馬如箭的錯跳開滿地的殘骸廢墟,衝到城下,城頭依舊是懶洋洋的氣氛,按住沒有發箭。這些天守戰下來的經曆,足夠讓任何一個初上戰場的人,都知道要珍惜每一隻箭石。
隻見騎小心的停留在,班駁殘破的城垛後,那些裝滿碎石的藤筐,捆紮在斜板上的滾木,繩墜的石錘,活動灰鬥、滾油滑漕等,距離之外,
也不由他要這般小心。
守城的這些日子,也大大激發廣大龍武軍將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雖然損失了大部分的器械,但是軍匠們還是按照需要,用城裏現有的原料,重新造出些替代品來,以至於艱險的守城之餘,也變成古代軍事科技大展覽。層出不窮的新花樣,也讓進攻的敵軍吃盡了苦頭,
比如那個旋風炮,其實來自後世西夏人駱駝軍的發明,通過手搖的機關發力後,鏈彈一樣的東西,甩到人堆中去,幾乎是橫掃一片。
吐氣開口,聲如洪鍾,
“我家皇上,請龍武將軍梁容若,出來說話”
顯然這人還修煉有不錯的內功,隔這麽遠依舊人人聽的清晰,
“說話,說什麽”我在城頭聽的清楚啞然,“難道史思明還有興致,找我喝茶聊天麽”。
“我家皇上愛惜人才,求賢若渴。”
“如今前朝大勢以去,鐵蹄之下再無幸免。”
“你以一隻孤軍溺守危絕之地,已經表現出足夠的武勇和才具。”
“皇上很是欣賞,願不追究你殺傷之過,若就此罷兵,皇上願掃席相迎,必於高位以待,榮爵享盡,便是封王一方,
“如若不然,。破城之後,雞犬不留”
“雞犬不留”
”雞犬不留”
刹那間,他身後的千軍萬馬同聲山呼出來,巨大的聲浪如濤如海衝擊著包石的城牆,也籟籟落土。
目瞪口呆的任憑他著一氣喊完。
左右的岑參、崔光遠、韋韜、杜佑等人的表情,頓時變的十分怪異,
“勸降,這是什麽鬼話”看著他的表演,我半響才吐出一句。
這些家夥吃錯藥了麽。龍武軍乃是禁衛軍,大部分將領和屬官,都於朝廷的眾多勳貴世門,有這樣那樣的幹係,我與皇族更是關係密切,勸降對我有意義麽。
“荒天下之大謬”
不過,為士氣著想,麵子上還不能輸陣的,很快就有人一聲斷喝,卻是學軍統帶塗三泰,素以能言善道著稱。
“龍武軍乃是天子近衛,我家大人更是太上皇親點的統將,又是今上的貴婿,與太子殿下近交至密,。大好的前程不要,做一個叛賊的走狗,簡直得了失心瘋了”
這話卻是說給那些不知道底細的新軍和民夫聽的。
“我城中兵甲數萬,糧足數年,城高牆堅,還是看看你們,怎麽被拖死在這城下把“
“還是乖乖拿了史賊頭獻於我家大人,當可饒爾不死”
“饒爾不死”
左右的軍士也配合的哄聲附和起來。
如此,交錯喊話的心理戰,都是一些勸降或者威脅的話,再無什麽實質的東西。
隻是想亂我軍心,也不是這樣拙劣手段把,我心中正當疑惑
崔光遠突然在旁邊,輕聲開口道“似有陰謀。”
我點了點頭。
這時,管理城民的蘇震,低頭上跑上前來道
“大人,庫房裏的東西,已經準備好了”
我心中一動,拿了喊話的鐵皮筒,露出城去,
“廢話少說,要我投降,有什麽好處,不要空口白牙的一點誠意都沒有,”
這話一出,頓時敵我兩驚,韋韜卻對左右相顧,示意稍安勿躁,遞過一個讚許的眼神。
而對方顯然沒料及我會這麽說,被鬧個措手不及,一片啞然,喊話的那人,似乎被一口氣給悶住,晃了晃,差點栽下馬去。
半響才回過神來,有些無措的向後看了看,似乎得到什麽示意,才定神繼續喊話道
“可以封王”
“什麽啥子的景候,舊朝吝於功臣,隻要一過來就可以就封鄴王,江南還是劍川,膏腴之地盡於挑選。”
“一個卑微駙馬算什麽,待破了西京,便是後宮也任盡挑選,。”
於是一個詭異的現象出現了,明明劍拔弩張的兩邊,卻各自心懷鬼胎,滿口胡話的,各自指使著別人,就投降的事宜,討價還價的在往來喊話,
各自喊啞換了數人後。
踩著碎礫,我登上城頭,在左右執盾的戒懼下,稍稍露出個小半身
架起一隻喇叭口的鐵皮大筒,做出很不耐煩的摸樣。
“廢話少說,你的分量還不夠,叫史思明出來”
“若要見我,就不要藏頭遮臉,如縮頭烏龜一般”
這話一出,似乎早有預備。
那些黑壓壓的史軍,如潮水般分開一條道路來,中間徐徐馳出一彪人馬,雖然隔著極遠,華麗的鱗衣繡鑾,晃花了人眼,卻壓抑不住那種發自骨子裏的森森肅殺。甚至讓人生出,在華美的袍衣下是一種猛虎凶獸的錯覺,而在他們的中間,眾多虎、彪、貔貅、麒麟等山紋甲的大將,簇擁著中間一個龍磐高盔的人物。兩旁甚至還有一些騎在馬上的鼓吹、金瓜、斧鉞、旗牌、旌節什麽的。
隻可惜他的頭臉,都隱在華麗不象話的盔子裏,讓我想通過單筒望遠鏡看看這好凶名赫赫的第一叛臣,長的是什麽樣的打算落空了。
“這算什麽,滿城盡帶黃金甲麽,想不到史思明也有這種惡意趣味”看著滿目的黃色調我感歎道
“這廝想做皇帝,想的發瘋了,河北還沒平定,就擺出了王家的行仗”那是司馬岑參冷冷譏誚的聲音
“所謂,沐猴而冠,也不過如此”
“威武”
“無敵”
哄聲如潮的呼叫聲中。
對方卻前呼後擁的緩緩趨前,卻剛好徘徊在弓箭最遠能及的射程之外。
欺負我城中沒有床弩、石炮麽,居然敢站的那麽近。我輕輕偏頭道。
“那位就是史思明麽”
“屬下,也看不清楚”虞侯將魚同回答道。
“算了,能賺到一個就算一個,總得給個永生難忘的紀念吧”。我在背後對他們做了手勢。
“神機營,上家夥”
呼哧呼哧有聲,揮汗如雨的義勇們抬上了一些東西,小心輕防在城頭,斜斜擺好。
與此同時
城下隊伍中,在末尾不起眼的地方,也在對著城頭的方向耳語
“就是那位麽”
“已經確認過了”
“好膽魄,不愧是讓大王重視的人物,居然敢就這麽站出來”
“皇上擺了這麽個大戰陣,就是為了賺他著幾句話麽”
“當然還有其他打算,你沒看見。”
“近了。近了。”
“準備,動手。”
卻見城頭上,突然騰起好幾條煙柱一樣的東西,
“小心”
“床弩”
一陣騷亂,那些史思明的衛士手疾用身體和馬盾,掩護著中間的存在,紛紛驅馬而退,卻隨又見到那幾隻疑似床弩的東西,速度慢騰騰的,甚沒有準頭的散落在他們身前的不遠處,歪歪斜斜的一頭載倒,還在冒著煙氣,另一些包裹一樣的東西,則是飄飄忽忽的飛了半會,才撲一聲落在他們先前站過地麵上。
頓時嘩然一片,隨又哄聲大笑起來,甚至還有人小心上前,拿槍戳了戳確認沒有危險後,幹脆紛紛挑起來,甩在槍頭上,示威一般的輪流,對著城頭大聲的譏笑潮罵。
看到這場鬧劇一樣的表現。
一時之間,我隻覺得血都湧上臉來,此刻的臉色,恐怕比豬肝的顏色好不了多少。
所謂精心準備的撒手鐧,變成對方的笑料。咬著牙轉頭悶聲道
“你們是在哪裏找出來的”
“回軍上,是在馬料的庫房底下裏找到的”
我在心中哀歎起來。
顯然河北行營那些不識貨的笨蛋,保管不善,居然把這東西壓在幹草下麵,現在又是雨季,拿出來多半有了潮氣。
“難道,你們沒烘幹一下”我有些咬牙切齒的低聲道。
“回大人,這是您特意交代過,這東西要避明火”城中義勇的軍目,一臉誠惶誠恐的回到道
我徹底無語了。
這就是剛剛他們在卞州城中庫房裏找到的,原來我從大老遠從成都運來這東西,是準備用來對付鄴城的高大城牆實驗兵器,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東西未到外城已經破了,而西北軍的那些家夥在上遊掘堤灌城,讓這東西最一片汪洋中,也沒了用武之地。後來七轉八送的居然就被載到這卞州。
這十幾個鐵皮圓缸子一樣的東西,可是成都軍器所最高機密研究的一部分,具體參照解放戰爭中,用汽油桶發射**餅的“土飛機”,用人工手段合成出類似硝化甘油的東西,並不太困難,困難的是給其找一個穩定的載體,還有發射藥的配方。
通過練鐵高爐的廢氣蒸餾二硫化鐵凝結物,再提純過濾沉澱雜質得到初步濃硫酸,雖然成本和工藝還沒達到物美價廉的程度,但有了這個基礎,重要的發射藥——硝化綿也不是問題了,這時代西域大量進口棉花,在海南已經開始種天竺棉,等多樣化的引進作物。有草木灰和鍾乳石煆燒提練的碳酸納作為中和劑,用井鹽結晶的氯化納做緩衝劑,至於從動植物油脂提煉的甘油就更容易了,在廣州已經有大規模使用鯨脂的曆史,讓硝化甘油也不是很遙遠的事情。
但真正問題是保存和運輸的問題,地球人都知道,偉大的**先驅飄天文學絡上做簡易炸彈的工藝,也是流傳甚廣。經過大量原料的浪費和相當人員的犧牲,確保**穩定的藻土替代物,經過反複的實驗,也終於發現了,
這東西的射程非常的短,甚至連這時代未經改良的床子弩都不如。不過使用門檻低,不象車弩、石炮需要十數人到數十人的維護和調試。
另一些則是一些尖頭柱子一樣的東西,看起來類似後世放大版本花炮——穿雲箭,說白了也就是個大爆竹,用的劍南特有的中空大竹,製成的土火箭。在近代曆史上,還有另一個名字,康格裏夫火箭,熱兵器史上曇花一現的東西,屬於19世紀英**隊的創舉,本來原形是中國傳入印度的花炮技術,在殖民戰爭中,被東印度公司獲取並加以改良,大規模運用在了歐洲戰爭中,甚至在滑鐵廬戰役中也有它的身影,不過這東西射程不如大炮,重量也遠高於炮彈,很快就被層出不窮的新式大炮所淘汰。
但在這個因為冶煉技術的缺陷,不太可能要用幾千斤鐵去鑄炮的時代,還是一個不錯的替代物。
可以推動十斤以下的燃燒囊,或者薄鐵殼爆破頭,達到幾千步的距離。相對便攜,一匹馱馬左右可以各帶**隻,立到地上隻要一個作為道向的簡單支架就可以發射,甚至用舉著兩麵盾牌都可以搭成一個發射軌,成本貴一些,但射程要更遠一些,但是準頭就很有問題了,畢竟在這個既缺乏足夠的精密工藝,又沒有空氣動力學等學科輔助的時代,不能指望有指哪打哪的效果。
黑火藥的工藝更簡單了,在古代之所以殺傷力不高,卻是因為加工的精度不好,難以迅速充分的燃燒。為了實驗和保密的需要,不但在山中圈了老大一塊地作為實驗,以發瘟疫為名,將附近的零散人家都遷走,雖然如此,但那一年民間還是在傳說,有人屢屢在晴天聽到平地打旱雷,來年怕有大旱紜紜。
最關鍵的是兩軍相遇時,一方人馬已經習慣了這種爆炸,而另一方卻是毫無防備。
真所謂居家旅行,殺人越貨、乃至毀屍滅跡的必備良選。因為數量少,本來想突圍的時候用,既然他送上門來了,我也不介意給他個教訓。
但沒想到,龍武軍苦心準備的大殺器,第一次出陣,居然就這麽完好的送給對方,我真有一頭找塊豆腐撞死的衝動。
不過對方,沒有就此罷手的意圖,盡情的譏笑後,突然飛跑著靠近,掀開遮掩在馬鞍下的東西,露出一張張的大弓,對做我的位置,吐氣攢射起來。
就聽紛紛響小心的驚呼,還在發呆我胸口猛痛一震就被大力向後掀翻在地,滿耳一片叮當如雨和如肉的悶哼,顯然是那些史思明的親軍,仗著膽大藝高,居然炫耀性質的,把箭大老遠的直接射到城頭上來。如此招搖自大,頓時城下又是一片的歡聲雷動。
與此同時。
“這是什麽東西”
“小心有詐”
落下來的東西,很快被送了一件到藏在隊尾的某些人麵前,小心的用短刀劃開內膽的紙殼,露出一截灰繩和餅一般的東西。敲了敲聲音很悶。
“放心,兒郎們已經試過了,沒有機關暗器,都是些黑粉糊糊,也不知道什麽用途”
“難道是毒煙麽”
“據說龍武軍很有一些奇巧之器,其中有一種特製的燒夷彈,沾上一些就附燒入骨,連水澆也難滅,難道就是這東西”
“我看不象啊”
“拿些試試便知”
茲的一聲——
第二百五十二章雷憑憑兮欲吼怒
平涼行在,沉鬱的氣氛想膠結不去的陰氳,籠罩在花樹繁蔭的宮室間,雖然河北六十萬官軍戰敗的消息還沒傳開,臨時小內朝上,今上當場突然昏闋的消息,卻已經讓內宮的人嗅到了不詳的味道。
一個身穿紫衣的內官,憂心重重的描漆朱瓦的側門走出來,穿堂過院,以便小心顧看了左右,直到一處才停下,才對看門的小黃門稍稍示意,閃進一間聽值的簽押房。
房中正烹著團茶,濃鬱的雨前新茶香四處彌漫,淡淡的白氣中。
房中數名如雕塑半靜坐的宦官,隨便拿一個名字出去,都是那些外臣,要小心客氣奉承著的角色,對著加入近來的內官,也絲毫不假辭色。
“聽說河北大軍盡沒,太子下落不明,今上問訊氣急昏倒”進來宦官
“太醫署雖然已經看過沒大礙,但依舊是戒忌激,”
“今上的龍體,這些年累心勞神,大不如前了”一個細柔但顯的相當謹慎的聲音
“內丞。我們當早做打算”
“亂說什麽,朝廷大軍失利,卻是件大事,不過逆賊要想殺到這裏,還早著呢”另一個粗一些,透著老成的聲音道。
“現在朝中局勢不明,我輩,更因坐觀其變才是。”
“坐觀、坐觀,那麽還要坐什麽什麽時候”又一個陰柔的聲音暴躁起來,象困獸一樣在狹小的空間裏回蕩。
“咋們的富貴前程,可不是坐觀來的,陛下龍體有事,我們當何去何從,難道就這麽聽任之。”
“現在太子正失陷在外,生死不知,而張娘娘為了立後之事,正在朝野上下造勢不止,想必毓秀宮那裏,很快就會知道這個消息,到時隻怕有人開始活動著,要勸進繼立了。”
“那又如何”還是“在沒扳倒,那位李白衣之前,這娘娘都不是與我們一路的麽”
“今不比往昔,這位娘娘膝下,雖然沒有年長的皇子,但是近來卻和越王走的近呼,賞賜飲食珍玩,”還是那急迫的聲音“太子情況不明,一旦有什麽變故,到時候還有我輩的容身之處,也很難說了”
“幾十萬大軍就這麽沒了,據說連舉河南之兵北上赴援的梁瘋子,也兵敗陷於卞城,近期之內,朝廷眼看再無可戰之兵了。這局勢不知道要敗壞到怎樣的地步”
他們想到那些相爺出來的時候,各個麵色如土一樣難看,那些舍人、從事更是人心惶惶的摸樣,不由紛聲歎了口氣。
一個聲音重新小心的開口。
“如今,管崇嗣率神武軍從征太子在外,神策七營,隻剩下三營,將軍成如寥在外坐鎮長安,如今行在,就是剩下的英武軍,內射生使程元振,其中至少有八成可以聽我們的召喚,再加上飛龍六廄的押班,五坊的健兒,也能調動一些。其他的南軍所屬,都是富貴出身的勳策子弟,實在不成氣候,我們可否未雨綢繆。”
“你忘了還有個羽林軍,雖然隻是殘編,但畢竟是隨今上征戰出來,中郎將皇甫皋也不是善與的角色,此君一向態度不明。還有那些勳臣的家將護衛,合起來也不是個小數目。”
“還有殿中的袁思藝,他可是太上時期的老人,還有宮台省的內常侍啖庭瑤,哪個都是省油的燈,我們有打算,他們企沒有,,還有那些秘書省學士們,他們雖然沒有兵,但是有人望和言路,若伉成一氣。”
一個有點幸災樂禍的聲音。
“是誰讓魚二監軍在外,他是您廄下的門人,卻似乎抱上東宮的大腿,真是失策了,”
“總比某些私賣官誥的家夥好”
“你。”
“都閉嘴,鼠目寸光的蠢材“這個聲音一出在這些人中,似乎甚有權威,左右頓時噤言
“河北一敗,天下震動,不但西邊的那些強藩要蠢蠢欲動,北邊隻怕也要多事了,還有南邊那位垂養的心思也難以琢磨。,若是這大廈將傾,我們的立身之基都不覆,還來什麽富貴前程”
最後一個聲音相當堅決的道。
“全給我下了禁口令,打上十二分精神,在這節骨眼上,朝廷有事,大家都不會好過的,各自把手下兒郎,給我盯緊了,不要給人生事的由頭”
待他們神色各異的相繼散去後。
“一群豎子,不足謀呼”低沉的餘音嫋嫋,從角落陰影裏的最後一個人,口裏飄出來。一名生的孔武有力,跨刀佩符的年輕宦官,掀簾而進恭立在他身前。
應著那一現的天光,可以看到這位一頭皓首如雪,卻是當朝第一號的領軍內宦,身兼太子家令、掌五坊諸苑十數司事,判天下兵馬元帥府行軍司馬——李輔國。
“元振,軍中的事情,還要你多擔待了”
“李公抬愛,不敢當”
“恩結人心所需,盡管來內省支取,,哼哼,自從改易宮市製度,那些家夥也很弄幾個錢,也得叫他們出這血”
卞州,夜裏剛下過雨,大大衝淡了籠城戰中反複爭奪撕殺的血腥和焦臭味,晨霧正在散去,喧鬧聲正在漸漸的淡下去。
一膘人馬奔塵滾滾的衝進半升的門道,人人渾身浴血,卻滿是興奮的得色。城頭上頓時小小沸騰起來。
“回來了”
“快放閘”
框鐺聲中厚重的鐵閘,緩緩降下,隨後一擁而上,用準備在門洞兩邊,載滿條石和大磚的推車,將其徹底頂死。
蒙蒙的夜雨,也是夜襲的好空隙,自從史思明來了以後,這些史軍的花樣就更多了,到了夜裏也不安生,輪番在諸門前鳴鼓大做,用的是疲兵之法,因此龍武軍也禮尚往來,時不時派敢死之士,挑選一個方向出去夜襲,殺人毀鼓奪旗,雖然這麽做對叛軍整體,不能造成什麽實質性影響,但卻可以振奮士氣。
領頭的一員披甲的大將,丟下手中沾滿血汙的旗幟,登登登順著細長的城階,大步跨上城來,
鎧甲上盡是**的霧氣和血滴,對我半膝拱手一禮,啞著嗓門道,“幸不辱使命!”
“做的好”我讚許道,
“不過,夜露清寒,出了身大汗後,還是先下去喝碗薑湯,換了衣裳把,再來秉事把”
“我可不想,連叛賊都沒擊敗你,卻因為病通少了一員可用的大將”
“是”聽了這話,他堅毅如石頭雕塑的臉,也不禁稍梢露出一絲生動的顏色,領命下去。
他叫李處崟,乃是崔光遠的原來屬下,由於崔光遠是帶著追隨者,加入龍武軍的,因此象原長安令蘇震,判官王伯倫、從事李椿,校尉花驚定、嚴侁等人也在龍武軍中效力,當然,本來都得先在一些不太重要的位置上觀察一段時間,現在龍武軍新逢大敗,少人可用的情況下,他們也被拉出來負責起對城內數萬青壯的編練和管理。
崔光遠既然號“蒲萼縣令”“白丁京兆”,他的部下多數也是三教九流,市井色彩濃厚,但這李處崟算是其中的異類,少有的勇武果敢之士,當初長安奪門之戰,他率領數百名城役、衙丁組成的雜兵,將數千逃竄安軍堵在金明門,竟無可奈何。
我派他去夜襲,也是少人可用下,死道友不死貧道的保全實力的想法,不過既然人家表現出足夠的價值和作用後,我也不吝給他更好的位置,把更重要的事情交給他去做。
隨著日頭高起,城外的營地,在連片的鼓號聲中,象一直巨大的怪獸,終於緩緩蘇醒過來。
無數頂盔貫甲,用金屬和皮革包裹的人體,活動起來,就如在平坦的大地上,滾蕩過一陣洶湧的風雷,齊刷刷的踏步前進時,卷蕩起的煙塵,如積攏在上空的煙雲,久久不能落下,
首先出現的是無數民夫,在團頭鞭策下,手擎肩頂的將衝車,雲梯、木幔緩緩推前,在他們甚後是,是眾多的石炮、床弩,在赤著梆子的營匠、土木軍的操使下,將甩臂向地麵壓的低低的,發出咯吱聲響,連成一片。
狐尾輕裘,背弓套繩的遊騎軍,鱗甲森森提槊挽刀的越騎軍,全身披掛垂馬不見麵目的禦帳親騎,大片明光,尖頂圓盔,持槊如林,執盾連牆的平盧步軍,個頭矮小短甲露臂,背錯刀盾的渤海山林軍,身負大弓長箭,批發無盔的高麗射聲軍。
最後才是革甲氈帽,雜色旗號的眾多胡兵,有馬的不多,多是酋首、頭目之流,許多人甚至還隻穿著簡陋的破皮袍子,提拿著一兩件刀、斧、錘、棒之類粗製兵器,鬆鬆跨跨的三五散落在一處,亂烘烘的發出一些意義不明的嘈雜聲。隻有從他們腦後的結髻小辮的樣式,才能稍稍分辨出這些乞丐一樣的家夥,那些是契丹、奚族,那些又是突厥人,
“看來仆固懷恩在北邊幹的不錯,把這些羈縻州的聚落追迫的,日子很不好過啊”我自言自語道
跟在我身後的崔光遠,聞聲也隻是笑笑不語。
“真是可惜了。”
“什麽可惜”剛巡視過來的副將韋韜,不明所以的問。
“多好的土地啊”
我指了指卞州城外,一望無野的大地,那裏本來是阡陌縱橫,稼檣遍野的所在,被翻出來的泥土,是豐腴的褐色,現在都紮滿了營盤,被各種縱橫交錯的溝渠水道劃的傷痕累累。
“中原素來豐沃,滋養億萬,其中又以卞州這種河衝地,最能養人”
崔光遠接口道
“現在正是搶種豆黍稷,這些速生糧種的時節,若是誤了這最後一道農時,待過了穀雨的萍始生鳴鳩拂其羽戴勝降於桑這三侯,就沒有任何收成了”
我讚許的輕輕點了點頭,
他不愧是當過一方父母官,促過耕織的人。有時候饑荒可比戰亂更能殺人,饑荒也是各種動亂誘因,破壞力絕對不比什麽洪水天災小。
我們能夠這麽悠閑話事,那是因為,在史軍挖斷汴水分渠前,我們得到的最後一條消息。
太子小白安然無恙,這算是目前最好的消息了。
雖然神武將軍管崇嗣一度身陷敵圍,負十數創力戰不退,差點沒命回來,雖然中軍營屬都損失慘重,幾度被逼近內帳,連醫護營裏的傷兵都拉出來湊數。
但在鄴城之戰的尾聲,太子小白所在三台城大營,終於堅持到附近的回紇兵來援,回紇大王子葉護,身先士卒,從側翼對史軍發起衝鋒,所謂回紇王庭護帳軍的威名畢竟不是吹噓,幾乎是所向披靡,而滯留在城內的官軍,也中郎郭析的指揮下,重新集結起來,以城牆為掩護,衝殺出來,三向夾擊威脅下,眾多叛軍不得不放棄了如潮的攻勢和戰果,暫退西城。
此戰後,太子小白雖然收攏了近十萬的人馬,但是由於糧食輜重多被毀,難以繼續支持,又聽說洛陽出現叛軍騎兵的消息,對峙了數天後,還是在李嗣業的建議下拔營而走,又一路匯合了郭、李兩部,雖然在史部的猛烈追擊下,但還是有驚無險的退到了洛陽。
當然作為派遣奇兵隊的回應,在太子小白的強烈要求下,將有一隻河西、朔方的混編騎兵,隨謝思部南下機動侍機接應。這無疑給城內的人再次吃了定心丸。雖然依舊還是不知道為什麽史思命吃錯什麽藥,會跑這裏來。
但是既然內有糧,外有援,大量史軍在這裏拖的越久,洛陽那裏就有越多恢複的時間和戰略緩衝。
但是城外一反常態的,沒有立即發炮掩護衝鋒,也沒有象貫常一般押著附近抓來的百姓,驅為攻城的炮灰,以消耗守城的箭隻,要知道最頭的幾天,史軍就是用刀槍威逼著這些無辜的百姓,硬是前赴後繼的用屍體填平了四門的護城河。若不是我
突然,一騎高舉著火紅的小旗,躍馬如箭的錯跳開滿地的殘骸廢墟,衝到城下,城頭依舊是懶洋洋的氣氛,按住沒有發箭。這些天守戰下來的經曆,足夠讓任何一個初上戰場的人,都知道要珍惜每一隻箭石。
隻見騎小心的停留在,班駁殘破的城垛後,那些裝滿碎石的藤筐,捆紮在斜板上的滾木,繩墜的石錘,活動灰鬥、滾油滑漕等,距離之外,
也不由他要這般小心。
守城的這些日子,也大大激發廣大龍武軍將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雖然損失了大部分的器械,但是軍匠們還是按照需要,用城裏現有的原料,重新造出些替代品來,以至於艱險的守城之餘,也變成古代軍事科技大展覽。層出不窮的新花樣,也讓進攻的敵軍吃盡了苦頭,
比如那個旋風炮,其實來自後世西夏人駱駝軍的發明,通過手搖的機關發力後,鏈彈一樣的東西,甩到人堆中去,幾乎是橫掃一片。
吐氣開口,聲如洪鍾,
“我家皇上,請龍武將軍梁容若,出來說話”
顯然這人還修煉有不錯的內功,隔這麽遠依舊人人聽的清晰,
“說話,說什麽”我在城頭聽的清楚啞然,“難道史思明還有興致,找我喝茶聊天麽”。
“我家皇上愛惜人才,求賢若渴。”
“如今前朝大勢以去,鐵蹄之下再無幸免。”
“你以一隻孤軍溺守危絕之地,已經表現出足夠的武勇和才具。”
“皇上很是欣賞,願不追究你殺傷之過,若就此罷兵,皇上願掃席相迎,必於高位以待,榮爵享盡,便是封王一方,
“如若不然,。破城之後,雞犬不留”
“雞犬不留”
”雞犬不留”
刹那間,他身後的千軍萬馬同聲山呼出來,巨大的聲浪如濤如海衝擊著包石的城牆,也籟籟落土。
目瞪口呆的任憑他著一氣喊完。
左右的岑參、崔光遠、韋韜、杜佑等人的表情,頓時變的十分怪異,
“勸降,這是什麽鬼話”看著他的表演,我半響才吐出一句。
這些家夥吃錯藥了麽。龍武軍乃是禁衛軍,大部分將領和屬官,都於朝廷的眾多勳貴世門,有這樣那樣的幹係,我與皇族更是關係密切,勸降對我有意義麽。
“荒天下之大謬”
不過,為士氣著想,麵子上還不能輸陣的,很快就有人一聲斷喝,卻是學軍統帶塗三泰,素以能言善道著稱。
“龍武軍乃是天子近衛,我家大人更是太上皇親點的統將,又是今上的貴婿,與太子殿下近交至密,。大好的前程不要,做一個叛賊的走狗,簡直得了失心瘋了”
這話卻是說給那些不知道底細的新軍和民夫聽的。
“我城中兵甲數萬,糧足數年,城高牆堅,還是看看你們,怎麽被拖死在這城下把“
“還是乖乖拿了史賊頭獻於我家大人,當可饒爾不死”
“饒爾不死”
左右的軍士也配合的哄聲附和起來。
如此,交錯喊話的心理戰,都是一些勸降或者威脅的話,再無什麽實質的東西。
隻是想亂我軍心,也不是這樣拙劣手段把,我心中正當疑惑
崔光遠突然在旁邊,輕聲開口道“似有陰謀。”
我點了點頭。
這時,管理城民的蘇震,低頭上跑上前來道
“大人,庫房裏的東西,已經準備好了”
我心中一動,拿了喊話的鐵皮筒,露出城去,
“廢話少說,要我投降,有什麽好處,不要空口白牙的一點誠意都沒有,”
這話一出,頓時敵我兩驚,韋韜卻對左右相顧,示意稍安勿躁,遞過一個讚許的眼神。
而對方顯然沒料及我會這麽說,被鬧個措手不及,一片啞然,喊話的那人,似乎被一口氣給悶住,晃了晃,差點栽下馬去。
半響才回過神來,有些無措的向後看了看,似乎得到什麽示意,才定神繼續喊話道
“可以封王”
“什麽啥子的景候,舊朝吝於功臣,隻要一過來就可以就封鄴王,江南還是劍川,膏腴之地盡於挑選。”
“一個卑微駙馬算什麽,待破了西京,便是後宮也任盡挑選,。”
於是一個詭異的現象出現了,明明劍拔弩張的兩邊,卻各自心懷鬼胎,滿口胡話的,各自指使著別人,就投降的事宜,討價還價的在往來喊話,
各自喊啞換了數人後。
踩著碎礫,我登上城頭,在左右執盾的戒懼下,稍稍露出個小半身
架起一隻喇叭口的鐵皮大筒,做出很不耐煩的摸樣。
“廢話少說,你的分量還不夠,叫史思明出來”
“若要見我,就不要藏頭遮臉,如縮頭烏龜一般”
這話一出,似乎早有預備。
那些黑壓壓的史軍,如潮水般分開一條道路來,中間徐徐馳出一彪人馬,雖然隔著極遠,華麗的鱗衣繡鑾,晃花了人眼,卻壓抑不住那種發自骨子裏的森森肅殺。甚至讓人生出,在華美的袍衣下是一種猛虎凶獸的錯覺,而在他們的中間,眾多虎、彪、貔貅、麒麟等山紋甲的大將,簇擁著中間一個龍磐高盔的人物。兩旁甚至還有一些騎在馬上的鼓吹、金瓜、斧鉞、旗牌、旌節什麽的。
隻可惜他的頭臉,都隱在華麗不象話的盔子裏,讓我想通過單筒望遠鏡看看這好凶名赫赫的第一叛臣,長的是什麽樣的打算落空了。
“這算什麽,滿城盡帶黃金甲麽,想不到史思明也有這種惡意趣味”看著滿目的黃色調我感歎道
“這廝想做皇帝,想的發瘋了,河北還沒平定,就擺出了王家的行仗”那是司馬岑參冷冷譏誚的聲音
“所謂,沐猴而冠,也不過如此”
“威武”
“無敵”
哄聲如潮的呼叫聲中。
對方卻前呼後擁的緩緩趨前,卻剛好徘徊在弓箭最遠能及的射程之外。
欺負我城中沒有床弩、石炮麽,居然敢站的那麽近。我輕輕偏頭道。
“那位就是史思明麽”
“屬下,也看不清楚”虞侯將魚同回答道。
“算了,能賺到一個就算一個,總得給個永生難忘的紀念吧”。我在背後對他們做了手勢。
“神機營,上家夥”
呼哧呼哧有聲,揮汗如雨的義勇們抬上了一些東西,小心輕防在城頭,斜斜擺好。
與此同時
城下隊伍中,在末尾不起眼的地方,也在對著城頭的方向耳語
“就是那位麽”
“已經確認過了”
“好膽魄,不愧是讓大王重視的人物,居然敢就這麽站出來”
“皇上擺了這麽個大戰陣,就是為了賺他著幾句話麽”
“當然還有其他打算,你沒看見。”
“近了。近了。”
“準備,動手。”
卻見城頭上,突然騰起好幾條煙柱一樣的東西,
“小心”
“床弩”
一陣騷亂,那些史思明的衛士手疾用身體和馬盾,掩護著中間的存在,紛紛驅馬而退,卻隨又見到那幾隻疑似床弩的東西,速度慢騰騰的,甚沒有準頭的散落在他們身前的不遠處,歪歪斜斜的一頭載倒,還在冒著煙氣,另一些包裹一樣的東西,則是飄飄忽忽的飛了半會,才撲一聲落在他們先前站過地麵上。
頓時嘩然一片,隨又哄聲大笑起來,甚至還有人小心上前,拿槍戳了戳確認沒有危險後,幹脆紛紛挑起來,甩在槍頭上,示威一般的輪流,對著城頭大聲的譏笑潮罵。
看到這場鬧劇一樣的表現。
一時之間,我隻覺得血都湧上臉來,此刻的臉色,恐怕比豬肝的顏色好不了多少。
所謂精心準備的撒手鐧,變成對方的笑料。咬著牙轉頭悶聲道
“你們是在哪裏找出來的”
“回軍上,是在馬料的庫房底下裏找到的”
我在心中哀歎起來。
顯然河北行營那些不識貨的笨蛋,保管不善,居然把這東西壓在幹草下麵,現在又是雨季,拿出來多半有了潮氣。
“難道,你們沒烘幹一下”我有些咬牙切齒的低聲道。
“回大人,這是您特意交代過,這東西要避明火”城中義勇的軍目,一臉誠惶誠恐的回到道
我徹底無語了。
這就是剛剛他們在卞州城中庫房裏找到的,原來我從大老遠從成都運來這東西,是準備用來對付鄴城的高大城牆實驗兵器,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東西未到外城已經破了,而西北軍的那些家夥在上遊掘堤灌城,讓這東西最一片汪洋中,也沒了用武之地。後來七轉八送的居然就被載到這卞州。
這十幾個鐵皮圓缸子一樣的東西,可是成都軍器所最高機密研究的一部分,具體參照解放戰爭中,用汽油桶發射**餅的“土飛機”,用人工手段合成出類似硝化甘油的東西,並不太困難,困難的是給其找一個穩定的載體,還有發射藥的配方。
通過練鐵高爐的廢氣蒸餾二硫化鐵凝結物,再提純過濾沉澱雜質得到初步濃硫酸,雖然成本和工藝還沒達到物美價廉的程度,但有了這個基礎,重要的發射藥——硝化綿也不是問題了,這時代西域大量進口棉花,在海南已經開始種天竺棉,等多樣化的引進作物。有草木灰和鍾乳石煆燒提練的碳酸納作為中和劑,用井鹽結晶的氯化納做緩衝劑,至於從動植物油脂提煉的甘油就更容易了,在廣州已經有大規模使用鯨脂的曆史,讓硝化甘油也不是很遙遠的事情。
但真正問題是保存和運輸的問題,地球人都知道,偉大的**先驅飄天文學絡上做簡易炸彈的工藝,也是流傳甚廣。經過大量原料的浪費和相當人員的犧牲,確保**穩定的藻土替代物,經過反複的實驗,也終於發現了,
這東西的射程非常的短,甚至連這時代未經改良的床子弩都不如。不過使用門檻低,不象車弩、石炮需要十數人到數十人的維護和調試。
另一些則是一些尖頭柱子一樣的東西,看起來類似後世放大版本花炮——穿雲箭,說白了也就是個大爆竹,用的劍南特有的中空大竹,製成的土火箭。在近代曆史上,還有另一個名字,康格裏夫火箭,熱兵器史上曇花一現的東西,屬於19世紀英**隊的創舉,本來原形是中國傳入印度的花炮技術,在殖民戰爭中,被東印度公司獲取並加以改良,大規模運用在了歐洲戰爭中,甚至在滑鐵廬戰役中也有它的身影,不過這東西射程不如大炮,重量也遠高於炮彈,很快就被層出不窮的新式大炮所淘汰。
但在這個因為冶煉技術的缺陷,不太可能要用幾千斤鐵去鑄炮的時代,還是一個不錯的替代物。
可以推動十斤以下的燃燒囊,或者薄鐵殼爆破頭,達到幾千步的距離。相對便攜,一匹馱馬左右可以各帶**隻,立到地上隻要一個作為道向的簡單支架就可以發射,甚至用舉著兩麵盾牌都可以搭成一個發射軌,成本貴一些,但射程要更遠一些,但是準頭就很有問題了,畢竟在這個既缺乏足夠的精密工藝,又沒有空氣動力學等學科輔助的時代,不能指望有指哪打哪的效果。
黑火藥的工藝更簡單了,在古代之所以殺傷力不高,卻是因為加工的精度不好,難以迅速充分的燃燒。為了實驗和保密的需要,不但在山中圈了老大一塊地作為實驗,以發瘟疫為名,將附近的零散人家都遷走,雖然如此,但那一年民間還是在傳說,有人屢屢在晴天聽到平地打旱雷,來年怕有大旱紜紜。
最關鍵的是兩軍相遇時,一方人馬已經習慣了這種爆炸,而另一方卻是毫無防備。
真所謂居家旅行,殺人越貨、乃至毀屍滅跡的必備良選。因為數量少,本來想突圍的時候用,既然他送上門來了,我也不介意給他個教訓。
但沒想到,龍武軍苦心準備的大殺器,第一次出陣,居然就這麽完好的送給對方,我真有一頭找塊豆腐撞死的衝動。
不過對方,沒有就此罷手的意圖,盡情的譏笑後,突然飛跑著靠近,掀開遮掩在馬鞍下的東西,露出一張張的大弓,對做我的位置,吐氣攢射起來。
就聽紛紛響小心的驚呼,還在發呆我胸口猛痛一震就被大力向後掀翻在地,滿耳一片叮當如雨和如肉的悶哼,顯然是那些史思明的親軍,仗著膽大藝高,居然炫耀性質的,把箭大老遠的直接射到城頭上來。如此招搖自大,頓時城下又是一片的歡聲雷動。
與此同時。
“這是什麽東西”
“小心有詐”
落下來的東西,很快被送了一件到藏在隊尾的某些人麵前,小心的用短刀劃開內膽的紙殼,露出一截灰繩和餅一般的東西。敲了敲聲音很悶。
“放心,兒郎們已經試過了,沒有機關暗器,都是些黑粉糊糊,也不知道什麽用途”
“難道是毒煙麽”
“據說龍武軍很有一些奇巧之器,其中有一種特製的燒夷彈,沾上一些就附燒入骨,連水澆也難滅,難道就是這東西”
“我看不象啊”
“拿些試試便知”
茲的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