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棉花糖小說網.mianhuatang.info】,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一百五十六章


    時轉如逝,文會上紛紛擾擾,被編排附會成如何多種的版本,傳揚四議,又有有心人士拿傅二小同學出頭說事,杯葛影射一番如何狷狂文章,曲變聖述的某人。於是若幹資深槍手,特意為我那番言論辨析,引章據典岡列陳文了洋洋灑灑的《好色無害論世語新說》,惹得無數的古代小白當世夫子展開論戰,交口伐誅口水一片饒是熱鬧,是為宮院省台亦傳為笑談。


    但這個話題,很快就被最新的奏聞所取代。


    隨著韋韜所部援軍日夜兼程的抵達鳳州,信報飛馳,我的中軍府總算在千秋節之前,恢複了一些對關中戰場的掌握,又再度得到了關中的確切消息。


    苦戰近二十日人扶風保衛戰已經宣告結束,城破之即最後時刻,突然冒出來的一隻人馬,奇跡般的上演了一場大逆轉。


    西北朝廷終於下了決心,顯然在冬季來臨前大雪封路大動作一把,遷原文臣出身的河西節度使梁宰謀為兵部尚書,以關內節度使王思禮率兵駐於武功,兵馬使郭英義駐於東原,王難得駐於西原,王思禮為犄角。發三路大軍齊出。


    中軍一路以新任河西節度使的李嗣業為統製,親領八萬大軍二出蕭關,策應馬遂,大破雲陽之敵,後發現敵軍雖眾,內實空弱後,當機立斷分兵,一路繼續追擊叛軍將領安守忠部至博平,新陽,另一路由兵馬都知段秀實領,撥給行營馬軍一部和同安西帶回來的陌刀軍兩營一同偏師南下,以快騎機變搜戰賊軍主力的前驅,兼迂還策應奇兵,這段秀實雖然在李嗣業破格提拔之前僅是個折衝府都尉,卻甚有大將之風,也不是個按部就班的安份人物,李嗣業權授他臨陣擇斷,他就敢拋開輜重自行其事。


    他一路追跡賊軍的分布,連連擊破外圍纏戰的多部賊軍人馬後,終於發現了重兵蝟集的卯端,幹脆不顧淄糧後續的跟進,僅以全軍攜3日之食,饒城過村不入,以迅雷之勢直插扶風,卻避開相對較弱的敵軍兩部,銜枚結草饒走韋水下遊,終於趕在城破之刻,直接對圍城三軍中,實力最強的安神威部的側後發動強襲。


    饒是安神威所部為久戰勁旅,久敗而不潰,始退而不亂,拚死應戰,但因部隊實在太分散,不及收攏,加上內外分割,精銳陷於城內,混亂中號令遲滯不達等因素。連連失了地利,人和之勢,雖尚稱外有部眾三萬餘,然苦戰連日軍多疲敝,為八千河西鐵騎二千陌刀軍輪番,快攻猛打連破數十陣,竟然迫的戰不住腳,敗走百裏,經過層層斷後,損失了過半士卒,大部分馬軍和全部輜重後,才在庸北老城,稍稍停住腳步。


    而另兩路人馬加起來雖然也有近三萬,卻更加不堪,他們既不是安氏親六直,也不是河北節度老三邊,範陽九鎮軍出身,主要以封常清洛陽保衛戰時的新軍為主,戰鬥意誌和士氣連河北內附諸軍都不如,竟然先被敗軍衝亂,再被千騎踏營,稍做抗拒,就潰決千裏了。主將張太淵、鄞子善一死一降,俘獲過半。


    扶自此風之圍自然告解,結果極其慘烈,舉城守軍、義勇、民壯幸存者不過百人,民家百姓在戰火屠戮中的損失,更是不計其數,繁華大邑大半城打成了焦土。


    唯一讓人梢做安慰的是,衛伯玉那些安西一路跟過來的老親隨,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是很盡職的用身體擋了擋,是以身中七矢入體不深,和七八名學軍幸存者一並被從城樓箭垛子一般的屍堆裏扒出來,還剩一口氣。不過這廝全身無處不傷,饒是慣戰老見血的河西軍,亦是動容,加上血流過度,怕是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法再上戰場了。在城中巷戰的義士首領康景等數人居然也是活了下來,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不然我的一點本錢就賠的慘了。


    衛伯玉本是騎將出戰,卻莫名其妙的因為一場牽動關注守城之戰,大大出了彩,這安神威乃安祿山的親侄子,在安氏內親諸將中,素以驍勇善戰著稱,三十六番將中亦是數一數二的前列人物,早年號稱在就邊胡中“神威將軍”,手下營州軍那是遼東諸軍中少數幾支編製完整,由安祿山早年親自帶過攻略渤海、契丹、奚部的勁旅,能與之堅戰到這個程度,也成就他一個“堅將”之名。


    待到飛鴿聞報後,奏捷上聞,乃特授衛伯玉扶風防禦使,康景龍授輕車都尉,賞龍紋旗,誥賜所部“鐵拔軍”號,餘眾皆有賞賜。不過據說這家夥慘戰下來,九死一生身負數十傷,為了得到更好的治療,已經送到後方來了,要想履行職能,那也是幾個月後的事情了


    當然作為對手的代價更大。扶風地理位置實在太緊要了,直接和間接牽動了大量賊軍的有生力量。


    安神威敗走,圍繞扶風周圍纏戰的局麵也被打破,段秀實也不是輕易見好就收的人,隨著這支生力軍一路掃蕩,不斷大隊小股地方上官軍義勇匯入,如滾雪球般壯大,雖然良莠不齊,但是勝在數量上的威壓擠迫,過之地,纏戰的賊軍各部,或潰或逃,最倒黴的是安忠清部,以龜速突破層層阻截襲擾,趕到扶風時,本家安神威軍已經敗走,一場莫名其妙的遭遇戰,做了退下來安神威軍斷後重整的替死鬼,其部日夜兼程,已然饑疲不支,怎擋初勝士旺的河西軍,大部分潰散,僅餘殘部隨安神威一同龜縮進雍北,又以借此之勢,滾蕩而下,待到遭遇崔圓山南大營北上的虎步軍會師時,叛軍為了西進河隴花了大半年工夫,強征役使無數人力物力經營起來的地盤、據點和轄製盡數崩解離析,殺獲各數萬,關內道以西諸州府縣大部分皆以光複,山南軍、河西軍南北連成一線。


    旬日後,河西節度副使陳玄禮部亦強渡而擊,軍容觀察使建寧王李琰不顧自身安危,首率鼓蕩而進,士為之振奮,爭先披矢搶前,大破河渡留守賊軍,取洛交而兵進取馮翊,河東司戶參軍韓等開城來接應官軍,殺死叛軍近數千。僅大將崔承宗跳城得以免,複招馮翊大營兵來攻城,卻被陳玄禮的馬隊,半道而擊。崔承宗不敵領兵退逃,陣斬四千人,俘獲五千人。崔承宗逃至安邑,安邑官吏士民虛以迎之,待叛軍人馬進得一半時,安邑閉門圍擊,其部乃四散。崔承宗十幾騎逃至白徑嶺,為河東義勇所獲。再次在關內道的賊軍側翼狠狠燒上一把火。


    西線,高達夫再次發揮了老將穩紮穩打的作風,利用賊軍交錯赴援的空隙,攻克險要七盤山,節節逼近京畿外州後,幾陣與賊軍大將李歸仁接戰稍事阻卻不利,就帶著搜屯了大量糧草和民夫,又退回去,就在七盤山腳下依水安心呆下來,據險建營立寨,麵對重新增援合圍上來的優勢賊軍李歸仁部,擺出我是朝廷一枚針,哪裏需要哪裏釘的風範,大有在賊軍的腹地就地長久安居的意圖。


    而作為援應扶風外圍的阻擊戰,和對長安援軍的牽製戰,不得不放棄以往避時就虛的作風,羅、解諸部很是實打實打了好幾場硬戰,強戰。


    更兼賊軍中也很有些能耐人物,自知遊擊軍有通情地方之利,不惜舍了些要地和附軍為代價,煞費苦心環中套環的給這隻流戰敵後,長期頭痛不已的遊擊部隊,設了好一串局,包括相互變易番號,明做出援,暗遣回師等掩人耳目的手段,隻是賊軍顯然在番號和規模的情報上出了點偏差,結果發現套住的不是一條普通大魚,而是一隻老鱷,一下子竟吞不下,又咬不爛,把圍殲戰變成不對稱的糾纏亂戰。


    經曆了一連串突圍與反包抄,阻截與反追擊艱苦對戰,直到西北軍大出,安神威、安忠清相繼兵敗,北路盡潰的消息如水逝風傳,賊軍乃退無心再戰。


    如此累戰下來,戰果固然不小,人馬兵器糧草用度的損耗可也不小。因此除了吐突承催的虞侯軍風字營,得到其他部隊重新補充加強,獨做耳目牽製,還在繼續尋找戰機留後引人外,解思的馬軍退往新占的根據地蘭田峪休整,與高適互為犄角。羅先的遊擊軍則退還樓觀山修養待機。


    此戰下來,進一步部暴露出叛軍雖然不乏善戰之將,卻沒有多少大局觀出色戰略家的弊端,是以屢屢錯過了許多大好時機,隨著冬季來,被進一步壓迫到一個更小的地域上,臨困獸之勢已然形成,若不是還有崔佑乾占據著潼關一線這一的活眼,可以仰仗進退,通聞河北,繼續為關中賊軍輸血打氣,隻怕情勢更加不妙。


    然後是商州武關,為千秋節送來了十幾車的賀禮,據說都是遊擊軍輪戰時,曆次打劫叛軍運輸隊所繳獲的,叛軍準備輸送往洛陽的宮內皇家器物。


    相比之下,南邊的消息,則要平淡的多


    無非就是永王在江陵造大造巨舟樓船,繼續率順流而下東巡江南諸道,而那位久尋不置的李白同誌,終於露麵,做《永王東巡歌》,開始傳唱。聽到這消息時,我很是感歎,這人自己找死,我也沒有辦法了。


    然後是成都大行台,再次追贈故常山太守顏杲卿為太子太保,諡號為“忠節”,任命他的兒子顏威明為太仆丞。顏杲卿殉難時,因為還是楊國忠當權時,聽信張通幽的讒言,竟沒有追贈官銜以褒揚。後來事發,因戰事蹉跎,道路延阻,也沒趕的上處置,今顏真卿再次上奏太上皇,乃一並獎罰,誥令太原府軍,將張通幽就地仗死,以朔方節度副使李光弼,暫代中都留守職,原中都留守王承業,以侵功貪墨,見死不救等罪名,奪職去爵待罪等等。


    又如:


    南荒小國林邑,發生宮變,國王範真龍被臣子摩訶漫多伽獨殺死,並族滅了範氏。國人又立前王頭黎的之女為王,因為頭黎的女兒不善治理國家,國人就改立頭黎姑母之子諸葛地為王,被稱為環王,並把女王嫁給他,遣使上書安南大都護請封其國,隨黔中道的奏進官一同到達。也算為千秋之賀,增添一些異邦色彩和話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幻之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貓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貓疲並收藏幻之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