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破兩年後,一支浩浩蕩蕩的船隊駛進了海城的港口,港口此時已經密密麻麻聚滿了歡迎的人群,一個個興奮地衝著船隊揮手歡呼。


    最前入港的海龍號上,李宏宇立在船頭的甲板向岸上呼呼的人群揮手致意,他的身邊立著一身女裝的趙欣以及身穿和服的山下櫻子。


    李宏宇的到來對海城乃至上海縣的百姓都是一種巨大的鼓舞,近兩年來清軍在南方可是縱橫捭闔,對地方上的反抗勢力是極力打壓,這使得海城也籠罩在了一層不安的氛圍中。


    清軍在攻下了南京城後,曾經派人攻打過上海縣,想要一鼓作氣拿下海城。


    不過,清軍被水師士兵擋在了上海縣外麵,清軍士兵第一次嚐試到了水師火器的厲害,使用先進燧發火槍和後膛火炮的水師士兵令清軍在尚未接近的情況下就死傷慘重。


    由火槍兵組成的一個個射擊方陣所發射的子彈不僅密集而且連貫,令那些清軍士兵根本就沒辦法靠近,即便是有騎兵僥幸衝到了方針的麵前也迅速被接下來的彈雨所吞噬,他們以前從未見過這種恐怖的戰法。


    至於清軍八旗兵引以為傲的射術,無論是威力還是射程都不及明軍的火器,自然發揮不了效應。


    領頭的清軍將領見勢不妙立刻收兵撤退,這樣下去的話即便是衝到明軍的火槍陣前也無濟於事,因為火槍兵後麵還有身穿精良甲胄、拎著刀槍列隊而立的水師士兵,而水師士兵的戰鬥力頗為使得滿清忌憚。


    多爾袞得知稟報後大吃了一驚,他原本以為上海縣並不難打,說不定守衛的水師士兵也會像那些明軍衛所部隊那樣投降,可結果卻被水師的火器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幸運的是水師的火器數量有限否則肯定會裝配到明軍的其他部隊,而且也有著不小的局限,要不然也不會準備持有冷兵器的士兵來對其進行保護。


    考慮到大明南方還有很多地方等著清軍攻克,多爾袞於是下令清軍避開明軍水師的地盤,搶占水師地盤之外的地方,這樣的話以後就能把水師給困死。


    於是,明軍水師的轄地乃至周邊地區成為了避難百姓的樂園,眾多的百姓蜂擁地逃來躲避,為此水師不得不從南洋調集糧食來應對,隻有吃飽了肚子那麽那些逃難的百姓才會遵紀守法,不至於做那些有違法紀的事情。


    當年李宏宇被弘光皇帝一句話逼得遠走倭國,大明的百姓們無不為之感到不平,李宏宇的能力早已經得到驗證,如果天啟皇帝和弘光皇帝信任李宏宇的話,大明何至於到了如今這個地步,滿清也不可能打過長江。


    現在,李宏宇的歸來使得上海縣以及周邊被水師控製地區的百姓們倍受鼓舞,李宏宇可是滿清的克星,無論努爾哈赤還是皇太極都是李宏宇的手下敗將,即便是多爾袞也在十年前在關外吃過李宏宇的大虧。


    李宏宇並沒有讓百姓們失望,回到海城的第一件事情就瞄準了大明曾經的京城,派三萬由水師和朝鮮士兵組成的軍隊浩浩蕩蕩地殺向了南京城,他要用南京城來向外界宣布自己的華麗回歸。


    不僅如此,幾乎在同一時間,水師控製的地區全麵展開了軍事行動,向周圍清軍控製區發動了猛烈的攻勢。


    雖然那些清軍統治區的軍隊打著清軍的旗號,但清軍的女真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士兵加起來頂多二十萬人,看上去挺多,但大明地域遼闊,如果分散到各地可就沒多少。


    因此,清軍留在地方上維持治安的基本上都是投靠滿清的明軍,剃了發後搖身一變成為了清軍,其戰鬥力無法跟清軍的八旗兵相比。


    其實,對多爾袞等滿清的高級官員而言,他們把在山海關外投降滿清的漢軍八旗兵當做自己人,至於入關後收編的漢人,其身份和地位無法跟漢軍八旗兵相比,還無法取得他們的信任。


    這樣一來就給了水師很大的可乘之機,麵對水師的突然發難當地的清軍沒有任何心理準備,他們維持地方治安還行,也能跟那些反抗清軍的地方部隊較量,可哪裏有勇氣跟令清軍八旗兵都要忌憚的水師開戰?


    一時間,投降清軍的明軍逃的逃,降的降,水師士兵幾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所攻打的城池,受到了百姓們的熱烈歡迎。


    多爾袞終於品嚐到了明軍戰鬥力低下的苦果,他原本以為怎麽得也要打上一場,可那些投降清軍的明軍卻一觸即潰,根本不敢與水師交戰,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把那些地方拱手於人。


    清軍鎮守南京城的人是豫親王多鐸,多鐸本想固守南京城等待救援,可轉念一想明軍水師擁有強大的火器,南京城的城牆根本就擋不住水師,再加上現在南方還沒有被滿清平定,百姓們被剃發令弄得是天怒人怨。


    所以,經過再三的斟酌,多鐸覺得撤軍保存實力,率領著本部人馬撤出了南京城,北上淮安暫避水師的鋒芒。


    就在多鐸撤離的時候,大量投降了滿清的明軍將領和官員紛紛倒戈投入了水師的懷抱,隻有那些手上沾滿了大明軍民鮮血的明軍將領和官員不得不跟著多鐸走。


    明軍水師的一係列行動立刻在大明引發了巨大的轟動,對那些依舊反抗清軍的武裝勢力而言是一個莫大的激勵和鼓舞。


    永曆皇帝聞之後心中大喜,立刻讓手下的人護送他去南京,準備在南京城正式登基稱帝,以獲得大明正統的名號。


    就在永曆皇帝在半路的時候,忽然之間接到了一個令他倍感震驚的消息,襄陽的襄王和武昌的楚王聯合發表了聲名,以大明天數已盡為由擁立李宏宇為帝,驅逐建奴,保佑萬民。


    襄王和楚王的聯合聲名在大明掀起了軒然大波,如果是別人擁立李宏宇為帝還好,可這樣做的人偏偏是大明皇室中實力最為強大的兩個藩王,這就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不過,以大明現在的這個爛攤子除了李宏宇有誰能執掌大局?


    至於大明的天數,如果不是當年逼得百姓們造反迭起,大明何至於落得如今這個地步?百姓們又何嚐願意再度回到明朝的統治?


    因此,改朝換代可謂是民心所向,那些打著“反清複明”旗號的人並不是真的想要恢複大明江山,而是以此來號召民心反抗清軍而已。


    隨著襄王和楚王聯合聲名的發布,福建巡撫方雲、廣東巡撫沈伯誠以及廣西布政使魯坤等擁有兵權與清軍對峙的大明高官紛紛響應,以天下百姓為由勸進李宏宇。


    不僅如此,那些與清軍對戰的地方武裝勢力也紛紛表態支持李宏宇登基,以安天下。


    因此,永曆皇帝不得不在途中停了下來,靜觀事態的發展,他的這個皇帝原本就名不正言不順屬於自立,又沒有什麽根基,如果不是大明的地方藩王現在已經死的差不多的話,也輪不到他舉著大明正統的大旗以大明天子自居。


    值得一提的是,李宏宇回海城前夕,滿清攝政王多爾袞以在北京城居住的大明宗室衡王和荊王欲起兵,將被擄到北京城的弘光帝與秦王朱存極、晉王朱審烜、潞王朱常淓、荊王朱慈煃、德王朱由櫟、衡王朱由棷等十七人斬首於菜市口,幾乎滅了大明宗室的地方藩王。


    對於襄王、楚王和方雲等人擁立李宏宇為帝的舉動,那些追隨永曆皇帝的人自然是心生落寞,如果永曆皇帝能執掌天下那麽他們可就是從龍的功臣,可現在麵對獲得擁戴的李宏宇他們卻沒有絲毫的辦法,難道要他們跟李宏宇對抗?


    由於是襄王和楚王這兩個大明依舊保有領地和權勢的兩個藩王擁立,因此即便是那些迂腐的士大夫們也沒辦法指責李宏宇。


    畢竟現在襄王和楚王才代表了大明的皇家,被清軍趕出封地的永曆皇帝在兩人麵前根本就不能占據大義的高度,屬於流亡的藩王而已,楚王和襄王的決定已經足以代表皇室的抉擇。


    隨著襄王、楚王和方雲等人的擁立,水師的三大艦隊主官不約而同地勸進李宏宇,希望李宏宇以天下蒼生為念登基繼位,率領軍民驅逐建奴,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麵對各方的勸進的聲明李宏宇自然不能免俗,開始時肯定不能答應,否則他豈不是成為了覬覦大明皇權的亂臣賊子。


    因此,各方輪番勸進的戲碼於是上演,李宏宇選擇閉門不出對此是充耳不聞,心中暗自感到好笑,對自己的這種欲蓋彌彰的做法感到可笑。


    直到冉興讓和壽寧公主聯袂登門前來勸進,李宏宇這才踏出了房門,“無奈”地接受了眾人的擁立。


    為了穩定民心,增強各地軍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李宏宇選擇九月初一在海城登基為帝,改國號為“華夏帝國”。


    按照李宏宇的定製,九月初一後為華夏元年,後世子孫以“華夏”為準,不再單獨更改年號。


    隨著李宏宇的登基,以水師為主力的華夏大軍迅速在南方向清軍的占領區發動了凶猛的攻勢,當地百姓更是群起響聲,使得清軍遭受了重大的損失,不得不接連北上後退。


    與此同時,滿桂率領三萬西征大軍東入嘉峪關,在陝西行都司的配合下集兵五萬,向清軍占據的西北發動攻勢,打得在西北立足未穩的清軍接連後退。


    蒙古繼任大汗巴哈特率領八萬蒙古軍隊從漠西向漠南進發,一路上勢如破竹,從草原直撲遼東,掃蕩著投靠滿清的蒙古諸部。


    不僅如此,五萬朝鮮軍隊在夜色的掩護下越過了鴨綠江,一舉突襲殲滅了多爾袞留在鴨綠江的三四萬清軍八旗兵,迅速向滿清的舊都盛京挺進,由於清軍的兵力都已經調進了關內所以進軍途中沒有遇到絲毫的抵抗。


    一時間,清軍的防線全麵崩潰,多爾袞和清軍的將領們萬萬想不到李宏宇的手中竟然握著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被打得措手不及,全線告急,原本大好的局勢頃刻之間就被逆轉。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馭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醉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醉酒並收藏權馭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