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敦煌城成為了一個歡樂的海洋,李宏宇設下了盛大的酒宴給凱旋的巴哈特等人慶功。


    說起來,李宏宇和巴哈特也有許多年沒見了,李宏宇當年被萬曆皇帝從遼東調回京城後兩人就各奔東西,不過遼東時期建立的友誼卻沒有消散。


    況且,巴哈特是娜仁托雅的親哥哥,兩人之間是親戚故而相互間的關係自然密切。


    跟幾年前相比,李宏宇覺得巴哈特的身上多出了一股上位者的威嚴氣勢,畢竟以喀爾喀部為主的蒙古西征軍已經征戰了多年,規模也不斷擴大,作為蒙古西征軍統帥的巴哈特自然變得以前更加成熟穩重,氣質十足。


    巴哈特這次之所以晚到了三天,並不是沒有原因,他們在來的路上無意中遭遇了漠西蒙古最強大的準葛爾部,雙方大打了一場因此耽擱了時間。


    如果不是巴哈特急著趕來敦煌,那麽肯定會跟準葛爾部狠狠地血拚一場,要想征服漠西蒙古諸部,首先就要擊敗準葛爾部。


    幸運的是,圖莫爾由於疑心太重在玉門關耽擱了兩天,賈巴爾又放火使得圖莫爾耽擱了兩天,進而給巴哈特爭取了時間,否則敦煌城早就打了起來,屆時巴哈特的任務恐怕就是要救出被圍困在敦煌城的李宏宇。


    慶功宴的第二天,李宏宇派遣了一萬明軍前去哈密,接受哈密當地的政權。


    圖莫爾為了這次的進攻幾乎已經抽調完了哈密地區的軍隊,哈密地界上的兵力已經所剩無幾,除了哈密城還有千餘葉爾羌士兵外,別的地方隻有看守軍營的人。


    賈巴爾等哈密地方勢力的首領們紛紛派遣手下的人員協助明軍進駐哈密,他們都是地方上的領袖,因此有他們協助的話明軍的進駐就不會遇到什麽阻力,同時也是確保他們的利益在明軍進駐過程中不至於受損。


    因為瓦剌人對蒙古西征大軍虎視眈眈,故而巴哈特沒有在敦煌城久留,休整了幾天後就向李宏宇告辭,急匆匆地率軍趕了回去。


    李宏宇在敦煌城對賈巴爾等哈密地方勢力的哈密軍進行了整編,這是他早就在與賈巴爾的協議裏約定好的事情,哈密的那些首領也同意,為此即便心裏不願意也無可奈何。


    經過挑選,三萬五千名哈密士兵中,李宏宇留下了一萬八千人,另外的一萬七千人被李宏宇遣散回家。


    被李宏宇留下來的都是身體健康的青壯年男子,那些老幼病殘的男人很顯然不適合留在軍隊。


    另外,李宏宇製訂了一個規矩,那就是每戶人家中隻留一名男丁,有多人參軍者最多留下兩人。


    當然了,李宏宇並不是把那些人簡單地遣散了事,他給了那些人每人一筆在哈密地區非常可觀的安置費,足夠他們回去過上安樂的生活。


    李宏宇此舉立刻贏得了那些哈密軍將士的好感,他們當兵肯定是為了填飽肚子,還有不少人是被強征來的壯丁,在戰場上死了就死了,連撫恤金都拿不到,更別提什麽安置費了。


    顯而易見,李宏宇這樣做有收買人心的意味,但同時也為是為了確保哈密地區的穩定,以及促進哈密地區的經濟發展。


    那些遣散的男人將成為閑置的勞動力,如果他們無所事事的話勢必成為社會上的不穩定因素,故而李宏宇給了他們可以養家糊口的安置費使得他們可以安心生活,這樣既可以確保社會治安,同時無形中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這是李宏宇與大明以前的那些官員對關西地區態度的最大不同,以前,大明的官員隻需要關西七衛臣服而已,而不理會關西七衛的軍政事務。


    可李宏宇不一樣,把他關西地區當成了大明內陸的州府一樣進行治理,隻有這樣使得關西真正並入大明版圖。


    那一萬八千名哈密軍被李宏宇編進了西征軍裏,賈巴爾成為了西征軍僅次於滿桂的副統領。


    原本,賈巴爾以為李宏宇會把哈密軍和原西征軍分開使用,由他來指揮哈密軍,這是人們通常都會用的做法,畢竟哈密軍是歸附軍,與西征軍的那些嫡係不一樣,雙方間肯定有差別。


    可出乎賈巴爾和哈密那些首領的意料,李宏宇竟然把哈密軍和原西征軍打散後混編使用,擺出了一視同仁的架勢。


    不僅如此,哈密軍的軍官也參加了西征軍武官的一係列培訓,既有思想教育的內容,同時也有文化知識和軍事知識的學習,士兵們也有類似的培訓但比武的內容要簡單。


    說起來,古代當兵通常是迫於無奈,士兵們差不多都是貧苦人家的子弟,參軍打仗不過是為了吃上一口飽飯而已,哪裏有機會接受教育,基本上連大字都不識一個。


    李宏宇非常看重士兵和軍官的個人素質,在他看來隻有使得那些士兵和武官提高了個人素質,那麽才會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進而終於西征軍,不再效忠原先的主人。


    時間一晃就到了七月,正是敦煌炎熱的時節,西征軍的整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李宏宇每天從軍營回來身上就跟水潑了一樣濕透。


    沒辦法,由於西域有著跟大明有著不一樣的風俗文化,故而在整編過程中有很多事項需要注意,李宏宇有些不放心故而親力親為。


    除了軍務外,李宏宇還要處理關西紛繁複雜的政務,這些事情滿桂等大老粗們可做不來,必須由他親自來處理,等到他手下的那些政務官們成熟起來後他就能鬆一口氣。


    雖然每天累得夠嗆但西征軍的整編很順利,而且看見他如此操勞連賈巴爾等哈密人對他也不由得從心中敬畏起來,這使得李宏宇感到非常欣慰。


    按照計劃,等到了明年這些整編後的西征軍就能夠上陣殺敵,屆時李宏宇可以展開他下一步的計劃。


    就在七月底,李宏宇終於等來了他想要的東西,火洲的阿布杜拉派人送來了一封信,希望能與李宏宇停戰,以現有的疆域為界限,井水不犯河水。


    阿布杜拉不得不向李宏宇求和,如果說圖莫爾的全軍覆沒使得他大吃了一驚的話,那麽賈巴爾等哈密地方首領悉數投入大明懷抱一事就給了他致命一擊,使得他打消了奪回哈密的念頭。


    因為一旦他發兵攻打哈密,那麽屆時的敵人不僅是明軍,還有哈密軍隊,這樣的話他會遭受不小的傷亡。


    尤為令阿布杜拉感到忌憚的是,他防禦的是西南的葉爾羌汗國王室,如果要是舉兵去攻打哈密的話,那麽葉爾羌汗國王室絕對會趁機大舉進攻。


    實際上,當失去了關西地區和哈密地區後,阿布杜拉的實力已經折損了四成,可謂元氣大傷,現在他要做的不是收回哈密而是避免與明軍開戰。


    隻要明軍越過哈密攻打他,那麽葉爾羌汗國王室肯定也會攻擊,這樣一來他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必敗無疑。


    所以,阿布杜拉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跟明軍議和,避免受到來自東方的攻擊,全力防禦西南方向的葉爾羌汗國王室。


    李宏宇正是看清楚了阿布杜拉所處的形勢,所以才派了一萬西征軍進駐哈密,他料定阿布杜拉不會派兵攻打,因此安心在敦煌城整編軍隊。


    阿布杜拉的求和正中李宏宇的下懷,明軍剛剛得到哈密地區,再加上關西內部有著不少矛盾,所以李宏宇現在需要休養生息。


    因此,李宏宇非常痛快地就答應了阿布杜拉的提議,約定互不侵犯,和平共處。


    按照慣例,阿布杜拉為了表明誠意決定向大明稱臣,派人到北京城向大明進貢,拜見大明的崇禎皇帝。


    阿布杜拉的使臣於十一月抵達北京城,以吐魯番汗國使臣的名義覲見了崇禎皇帝,獻上了阿布杜拉的貢品。


    得知李宏宇重新收回了自嘉靖年間丟失的關西之地,崇禎皇帝是萬分開心,他剛登基大明就收複了一大塊疆土,這可是一個好兆頭。


    至此,李宏宇前往關西的事情已經不是一個秘密,這使得京城上下對明軍收複關西一事並不感到意外,認為是順理成章之事,如果明軍在李宏宇的坐鎮下在關西戰敗了那才是一件稀奇事。


    崇禎皇帝不由得慶幸自己當初讓李宏宇離京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像李宏宇這種幹練的人才就應該在地方上建功立業,並不適合爾虞我詐的京城官場,那樣反而埋沒了他的才華。


    八月中旬,李宏宇得到了一個好消息,經過數月的追擊,逃進祁連山的圖莫爾終於被抓,已經再被押來敦煌城的路上。


    據追擊的騎兵匯報,經過這幾個月的奔波,圖莫爾身邊的百餘親衛騎兵隻剩下幾個人,其餘的人不是死了就是跑了。


    由於得不到食物補充,風餐露宿,故而找到圖莫爾的時候他和那幾個親衛已經瘦得皮包骨,連反抗的力氣都已經沒有,第一件事就是向追擊的士兵伸手套要吃的東西,他們就算是死也要做個飽死鬼。


    為了表示對與阿布杜拉談和的誠意,李宏宇派人把圖莫爾等人送到了火洲,交給了阿布杜拉。


    阿布杜拉並沒有殺丟了哈密的圖莫爾,自從他知道圖莫爾的對手是大明最有權勢的官員後,心中對圖莫爾的恨意就消失於無形,不要說圖莫爾就是換做是他也會慘敗。


    再者說了,圖莫爾所在的家族是火洲的望族,阿布杜拉現在正是用人的時候,所以自然不會是殺圖莫爾,而是讓他官複原職,戴罪立功,以確保火洲內部的穩定。


    此時此刻沒人知道,西域的格局已經隨著明軍收複哈密而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如果有人足夠敏感的話就會發現大明現在對關西和哈密的統治與關西七衛時截然不同,這可是一件非常不同尋常的事情,意味著大明對西域政策的轉變,對西域的格局將產生重大影響。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馭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黑醉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黑醉酒並收藏權馭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