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說的是,下嫁範家理應辦的風風光光,十萬貫恩賜是不夠的,反正國庫又不缺錢,多用些總是不錯。”趙諶也非常心疼趙柔嘉,定不會委屈了妹子。


    朱璉莞爾一笑,道:“還是盡量用內庫的錢,不然戶部和太府寺又要鬧騰了,你是不聽就聽,可我卻受不了他們。”


    趙諶臉色不愉,不悅地道:“這些酸措大,平日裏皇室花一文錢,就像從他們腰包裏掏似的,整天價低叫苦。上月還上書戶部庫、太府倉不堪重負,要擴大庫房,連竄錢的繩子都爛了,還叫著沒錢可供奉,真是可惡。”


    其實,也不難理解,王秀的全力支持海商,實施海外擴張的政策與鼓勵民間工商業發展,已經讓朝廷收入大大增加,加上東南未受兵禍,小股匪患被迅速平定,經濟得到飛躍式的發展,去年的賦稅便超過了開國以來最高收入。


    今年,顯然有要達到新高峰,超越兩億不在話下。


    不要懷疑,曆來農桑安邦定國,工商富國強兵,一艘海船歸來,就是百傾良田的稅賦,那一個船隊又有多少?這個非常簡單的算術,隻要不是白癡都明白。


    更何況,大宋開國理念非常獨特,並不排斥商人,相反朝廷出色的理財大臣層出不窮。


    不過,就算家國不斷富足,王秀還是堅持節儉,而且朝野主流也非常讚成,一致認為錢要用在收複失地或是應該用到的地方,而不是無節製地皇家營造,每一文錢都要有價值。


    士人的理念非常獨特,有的人反對王秀,有的人支持王秀,卻並非全然支持和反對,內外庫的分離,持節儉論調成為主流,無論是支持王秀還是反對他的人,都很讚成他的主張,並逐漸完善財政體係,讓趙諶動用外朝錢糧極不方便,引起他極度不滿,私下裏不止一次暗罵外朝大臣。


    其實,王秀和很多士人的理念,有著某種共同點,那就是吸取曆代革新的弊端,竭力實現開源節流。


    朱璉微微蹙眉,生硬道:“官家,那都是封椿錢,需要年年積累,都是用來經邦治國,封賞吏士所用,非國事不可輕動。長公主下嫁,亦是國朝喜事,雖不能草率從事,但太倉裏的銀錢,能不用還是盡量別用,內庫錢穩妥些!”


    “大內每日用度很大,內庫能有多少錢,恐難拿出百萬。”趙諶感覺他很沒麵子,天子連外朝錢都動不了,還能稱之為天子嗎?當然,也不是完全動不了,隻要他非常強硬,外朝還是會妥協的,隻是有王秀在場,外朝借口很多,兌現的相對比他要的少。


    “百萬,那麽多?”朱璉吃了一驚,沒想到趙諶竟如此大方,開口就是百萬貫,說的毫不費力。


    趙諶見朱璉驚訝,也覺得海口誇大了,急忙道:“娘娘就這麽一個公主,豈能讓她平白受了委屈,置辦各色用度費二十萬貫,賞錢五十萬貫,禮費三十萬貫,這樣才不虧。”


    “官家,此事稍後再說。”朱璉哪想到兒子如斯大方,雖說數目是巨大的,她也有點意動,想把女兒風風光光地嫁出去,卻能肯定兩府台諫必然極力反對,士林又是一場不小的風波,不能不讓她有所顧忌。


    上次,修建玉陽宮,也出現勸諫的聲音,說是國朝初定不宜大興土木,她險些和那些人動了肝火,要不是王秀從中擀旋,說是皇家沒有行宮不妥,與其日後地價上漲修建,不如趁著現在便宜,也少浪費銀錢。


    不過,公主出嫁和修建行宮不同,朝廷有定製,陪嫁賞賜十萬貫,曆代很少有公主超出成例。


    台諫風聞製度的完善,士人以駁斥天子過失為抬高聲望的台階,令天子不願在微末事宜上,被人抓住把柄封駁,也就是當年茂德帝姬出嫁,趙佶給了二十萬貫的嫁妝。蜀國公主出嫁是首次破例,那也是內庫多拿了五萬。


    趙諶心中一百二十個不情願,但朱璉既然說了稍後商議,他也不敢當麵頂撞。


    “福國那邊怎樣了?”朱璉忽然想到了趙多福,當天被招來質問,立即被軟禁府邸,由宗正親自審問,不知怎樣了,她這幾天也來得過問。


    趙諶明顯臉色一變,狠厲地道:“剛才承認,她是被舊宮人挑唆,因她生的像是姑母,才冒險求富貴。”


    “好大的膽子啊!天下竟有如此相像的人,連我也被瞞在鼓裏。”朱璉真是吃了一驚。


    “就是,真是氣煞我了,竟然瞞了那麽多年,簡直是該千刀萬剮。”趙諶也非常生氣,皇族近支很少,也就是康王、福國大長公主和大長郡主,他對待這些皇叔很親近,每次都賞賜很大,給予不小的禮遇,想想那麽多年對待的人,竟然是冒牌貨,簡直拿他當傻瓜耍,任誰不生出幾分怨氣。


    “好了,官家自行處置就行了,咱們都應該吸取教訓,防備小人使詐,無論是冒充嬛嬛,還是利用四姐構陷相公,官家要多個心眼。”朱璉說的語重心長。


    趙諶一怔,也不是沒有可能,人家都能冒充大長公主博取富貴,難不保會移花接木,利用相貌指鹿為馬。但是,他還是有些接受不了,總之是話不投機半句多,他甚感無味,又與朱璉閑談了幾句,告退回宮了。


    當趙諶退去後,朱璉隱隱感到兒子內心不快,這些日子發生太多的事,國事家事接踵而來,實在讓人心煩意燥。


    她是決定找王秀談談,看看能不能再堅持一下,最低限度滿足她兒子的要求,百萬不可能,幾十萬貫總還能拿出來吧!最重要的是緩和父子矛盾,剛才的話也不是白說。


    不過,她也隱隱知道,王秀對製度把持的非常嚴謹,幾乎可以說是底線,能不能成就在兩說了。


    “張泉,外麵對和議條款反應怎樣?”


    張泉久經世故,何嚐不明白朱璉心思,但他實在沒有能令她滿意的答複,隻能把與昨日相差無幾的話,重複了一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傾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風並收藏權傾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