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麽說呢?如果從政治層麵上講,應該說李清照說的不錯,他也是支持河東反攻的,也看出河東反動的弊端,想利用這場戰爭達到他的政治目的,因為他不能再等下去了。百度搜索(饗)$(cun)$(小)$(說)$(網)


    但是,從軍事層麵上說,他絕沒料到會那麽慘,兩個軍幾乎被打殘了。


    李清照的言辭有點太過,總不能說兩府本來就沒打算守,要不是為了反攻河東,甚至不會派三個軍北上,達到拖延金軍主力的目的,更不會有嶽飛、王德等人的絕地反擊。


    可惜的是,北侍軍不給力,剛進入河東就吃了大虧,導致整個計劃出現變故,雖然進行過兵棋推演,卻仍比推演結果嚴重,他甚至認為隻是一場敗仗,傷不到筋骨。


    宋軍完全能占據河東幾個軍州,增加和女真人討價還價的本錢,把占據的軍州讓出去,這絕不是退讓,而是邦交縱橫之術。該吃的一定要吃,不該吃的賣個好價。


    張啟元則是無奈地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品著,意圖掩飾自己的窘態。他真的很後悔,哪裏該倡議反攻河東啊!出了西軍表現常可,北侍軍簡直一塌糊塗,他不由地大罵王淵。


    至於李清照說王秀,他下意識地屏蔽,自尊心也好,還是看到王秀聽反攻河東的愕然,他都認為王秀被李清照冤枉,卻沒有解釋的必要。


    王秀看了眼李清照,又看看老神常在的葉夢得和洪真,正色道:“居士認為國朝和女真孰強孰弱?”


    “妾身雖是女流,卻也知虜人粗勇,但他們人心厭戰。”李清照被聘請組建鍾山書院女齋,接觸的都是天下傑出人士,自然消息靈通。


    “人心厭戰不等同軍國重事,斷不可混為一談。”王秀淡淡地道,不要說女真人厭戰,大宋生民也厭戰,任誰打了十幾年仗,村村都有新墳頭,都也提不起精神頭。


    “為何朝廷棄守河北?”


    “河東不在,河北不可守。”


    “隻是河東反攻失利,難道朝廷就不打算一戰?執政談笑廟堂間,可憐生民重陷虜人手中。”李清照有些憤怒,她絕沒想到王秀會罷手,沒有半點體恤河東、河北生民的意思。


    “為政者,不能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河北退卻是為了河東。不過,河東反擊的確沒有打好,是兩府低估了虜人。”


    張啟元有些幽怨,王秀說兩府低估虜人,很明顯是責任共擔,但他的目光仍舊陰鬱。


    李清照卻看了眼張啟元,淡淡地道:“妾身實不明廟算,隻知棄守河北與河東之敗,無論王相公怎樣,那都是張學士指揮不當。”


    張啟元臉色一變,李清照分明在打臉,有那麽說話的嗎?當著他的麵說他不是,但在書院又不可能計較,甚至不能去報複,以免落人口實,心情是那個鬱悶啊!


    洪真幸災樂禍地看了眼張啟元,這廝吃癟的模樣,還真讓人看著心念通透。


    葉夢得卻眉頭微蹙,沉聲道:“居士,太過了。”


    “妾身妄言,還請王相公、張學士恕罪。”李清照也覺得當麵指責重臣,實在有些欠妥。


    張啟元大方地擺了擺手,悻悻地道:“居士說的不錯,是在下謀劃不當,怪不得別人。”


    王秀瞥了眼張啟元,他可是心知肚明,這廝默默承受罵名,絕對是有原因的。這個時候沉默比辯解強上萬倍,一旦戰事有變,張啟元的聲譽會立即恢複,甚至得到識大體的聲譽,不能不說此人聰明。


    不過,他對張啟元心思無可厚非,換成他也會如此,你總不能對仕女冷言惡語,要知李清照的質問,代表一部分士人心理,更重要的是鍾山書院和玉泉山書院學子態度,兩處書院是他的根據地啊!


    張啟元的打算,甚至連王秀也沒有完全摸清,他在回到城中的當夜,就秘密來到康王的藩邸。


    “大王,在下是給大王交了底,不知大王考慮的如何?”忽明忽暗的燭火中,張啟元的神情極為隱晦。


    趙構臉色坦然,心中卻不平靜。張啟元給了他希望,他已經放棄的希望,破滅他希望的就是王秀,說不恨那是假的。


    但是,多年的舒坦日子過慣了,讓他有了一絲猶豫,太冒險的事情讓他心驚肉跳,那是過刀山火海啊!張啟元能給他交底?顯然是不可能的。


    “大王還在猶豫什麽?大好的機會,時不我待。”張啟元悠悠地加了把料,希望把火燒的更旺點。


    趙構眼皮子一跳,不動聲色地道:“實在讓人難以想象,恐怕事情會有曲折。”


    “能有什麽曲折,王秀膽大妄為,什麽事做不出來。當年,他觀兵陳州待太上被留,才猶豫著發兵北上,大王認為會那麽巧?”張啟元很失望,趙構再也不複當年的銳氣了。


    趙構並不上套,王秀觀兵陳州,他何嚐不是觀兵應天,天下率臣哪個不是觀望不前。


    大家不過各有心思而已,卻說明不了問題,你要真擺出論道,那真是遭人恨的,關鍵是張啟元所提太匪夷所思,所圖太駭人聽聞,他幾乎喪失考慮的勇氣。


    “大王,若真甘心,在下無話可說。”


    接待張通古的規格不低,難怪被人詬病,尤其金軍節節取勝,宋軍連續敗退的戰局,格外地引人側目。


    不過,兩府幾乎選擇性地失聰,絕口不提戰事和盟約,一切由王秀來操辦。


    反正他受到責難最小,出麵收拾殘局理所應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正如李清照看到的,最終利益獲得者不言而喻,那群老狐狸也不是傻瓜。


    收拾殘局也不是好差事,就看王秀怎麽辦了,一味地退讓,對皇室穩固來說不一定是壞事,對王秀肯定不是好事,反正這爛攤子大家不管了。


    王秀也會擺譜,一下子把張通古諒在驛館三天,也就是讓接伴使張浚陪著,說些沒營養的屁話,讓張浚鬱悶了很久,咬牙切齒地對趙鼎抱怨,這是他那位同年不滿他,肆意地報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傾大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風並收藏權傾大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