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府,李吏鼻青臉腫的坐在椅子上,摸著自己青腫的臉龐,疼的直吸涼氣。
孫瀅這小八婆下手實在太狠,連自己相公都不肯放過,那一腳踹的李吏這個酸爽,躺在地上哼哼了好半天才爬起來。
這一腳之後,錦衣衛所有人看向孫瀅的目光都變了,有些剛入伍沒有多久的新兵更是渾身一顫……以前隻是聽說自家大人的夫人武功高強,沒想到居然高到這種成度!
一時之間,驚為天人,那些女子自衛隊的女人們更是滿眼冒著小星星,不出意外,孫瀅不費一兵一卒,就已經得到這支女子隊伍的覺對控製權了。
李吏呆在家裏直哼哼,一旁,孫懋難得的呆在家裏,遲遲的沒有去吏部處理公務,而是跟李吏一同坐在椅子上。
“哼哼……老夫養了一個好女兒啊。”
孫懋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頗為舒爽。
孫懋今天得意極了,整個人臉上都泛著紅光,坐在椅子上高興的直哼哼,好像徐鵬舉附體一樣,翹著二郎腿不住的亂晃悠。
……老牛不回家耕地,出來瞎晃悠,果然不是一個合格的勞動力。
李吏斜了一眼孫懋,緋腹道,這老頭委實氣人,光天化日的居然跟自己打起屁來了,真是士可忍熟不可忍,叔可忍嬸兒都不能忍了……
看著孫懋這副模樣,李吏恨的牙根直癢癢,正在考慮著是不是晚上讓邁克叫上幾個人,在孫懋回家的必經之路上敲他悶棍的時候,門房突然過來稟告,說張濤回來了。
聞言,李吏來不及反駁孫懋,扔給了孫懋一個‘這件事情不算完’的眼神之後,叫張濤進來。
“大人,寧王他真的要造反了!”張濤一進門,來不及休息,就直接開口說道。
聞言,李吏如是點了點頭,一副自在我心的模樣,孫懋則是一拍桌子。
“這孽畜!居然敢造反?”
“嶽父大人,人家造反又不是攻打你家,你這麽激動做什麽?”聞言,李吏斜了一眼孫懋,悠悠的說道。
……
…………
寧王要造反,這件事情是明擺著的,別人或許不知道,但是李吏心裏卻一清二楚,不僅如此,李吏更加清楚的是,如今寧王隻不過是準備造反,而且按照張濤得到的線索,寧王如今已經親自趕往京城來了。
至於朱宸濠為什麽來,當然是忽悠朱厚照這個小昏君來了,寧王狼子野心,現在手裏人手還不是太足,想要造反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手,至於人手哪裏來……從朱厚照這裏取唄!
寧王的算盤打的還是很精明的,在得知自己的兵力不足以與大明朝抗衡的時候,先過來朝朱厚照要一點兵,然後回過頭來再打朱厚照,這貨聰明啊,不去做生意都可惜了,李吏想到。
但是寧王運氣顯然不怎麽樣,祖墳可能好幾年都沒有冒青煙了,他不知道藏龍臥虎的大明朝還有李吏這麽一號人物,而且更主要的是……李吏還是穿越過來的,他的一切行動,如今都掌握在李吏的股掌之中。
朱宸濠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孫。這貨起初被封為上高王,後來可能是由於這個名字太難聽,弘治十二年的時候,這才改名世襲封寧王。
朱宸濠為寧王的第四代繼承人,弘治十年繼承王位,大明朝所有的世襲封王,大半輩子都一直呆在自己的封地內,一般沒有什麽大事都不被允許出來,但是朱宸濠顯然沒有這麽高尚的覺悟,這貨沒事兒就出來蹦噠一下,而且幾乎每次都是同樣的理由,為朱厚照獻寶,這個沒文化的,每次台詞都不會變的,都是告訴朱厚照,大侄子,我又找到好玩兒的東西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由於近親結婚的原因,大明朝但是做上寧王的腦子都不太靈光,從第一代寧王朱權開始就是這樣。
朱權自幼體貌魁偉,聰明好學,人稱“賢王奇士“,在其15歲時,朱元璋為防禦蒙古,封朱權於大寧,被人們稱為寧王。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然後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
次年,朱棣進軍南京,發動了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
朱棣起兵前,用武力脅迫朱權出兵相助。
談到這個朱棣,不得不多說一句,這貨簡直太有才了,朱棣找到朱權之後,非要拉著朱權入夥,然後瞪大眼睛信誓旦旦的拍著胸脯,你老哥我攻下南京後,必須到時候天分你一半。
有時候古人的思想很單純,
朱權同樣也很天真,一聽到朱棣說到時候天下分給自己一半,當時眼睛就冒綠光了,二話不說,一拍大腿,直接同意了。
經過四年戰爭,朱棣打敗建文帝,奪取了政權,登了皇帝位,成了明成祖,年號永樂。
朱權這個時候還在家嘻滋滋的呆在家裏等著朱棣分給他的那一半天下呢,可是沒有想到,朱棣即位後,非但隻字不提分治天下,而且還將朱權從河北徙遷至江西南昌,盡數奪了他的兵權。
之後朱權大呼上當,回到家裏之後氣氛難當,一口氣憋著沒過幾年就下去陪小鬼兒喝茶去了。
有了自己老祖宗的前車之鑒,後代所有寧王都對老朱家看不順眼了,都是暗中積蓄力量,準備奪回老朱家當年欠下自己的那一半江山。
以前的寧王都是暗中積蓄力量,還是暗地裏進行的,到了朱宸濠這裏,直接大言不慚的朝朱厚照要兵力了。
也不知道曆代寧王的宗祠裏麵有沒有掛上這樣一副對聯:拐一年搖一年緣分呐;下聯是吃一塹長一智謝謝啊……
……或許還要加上一個橫批:自學成才。
……
…………
李吏命張濤停止了對寧王的監視,至於寧王造反的事兒,李吏秉承一個選擇,你先造去吧,就知道你不是好得瑟。
隨後張濤提出想要去祭拜一下趙順,李吏點頭應允。
張濤跟趙順是一個地方出來的,趙順遇難,張濤難免有些失落,雖說二人許久沒見,但是兄弟一場,因為有任務在身,張濤沒能在趙順下葬的第一時間趕回來,如今回來了,定是要先去的。
“記得如看看趙順的家人。”李吏說道。
……
…………
沒過幾天,果然去張濤所言,寧王進京了,不禁如此,錦衣衛的校尉還刺探到,寧王入京之前,在城外停留了半日,似乎是在地下埋了什麽東西。
得知這個消息,李吏立刻開心的笑了起來,寧王兄弟,你這是來給我送禮來了。
(本章完)
孫瀅這小八婆下手實在太狠,連自己相公都不肯放過,那一腳踹的李吏這個酸爽,躺在地上哼哼了好半天才爬起來。
這一腳之後,錦衣衛所有人看向孫瀅的目光都變了,有些剛入伍沒有多久的新兵更是渾身一顫……以前隻是聽說自家大人的夫人武功高強,沒想到居然高到這種成度!
一時之間,驚為天人,那些女子自衛隊的女人們更是滿眼冒著小星星,不出意外,孫瀅不費一兵一卒,就已經得到這支女子隊伍的覺對控製權了。
李吏呆在家裏直哼哼,一旁,孫懋難得的呆在家裏,遲遲的沒有去吏部處理公務,而是跟李吏一同坐在椅子上。
“哼哼……老夫養了一個好女兒啊。”
孫懋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頗為舒爽。
孫懋今天得意極了,整個人臉上都泛著紅光,坐在椅子上高興的直哼哼,好像徐鵬舉附體一樣,翹著二郎腿不住的亂晃悠。
……老牛不回家耕地,出來瞎晃悠,果然不是一個合格的勞動力。
李吏斜了一眼孫懋,緋腹道,這老頭委實氣人,光天化日的居然跟自己打起屁來了,真是士可忍熟不可忍,叔可忍嬸兒都不能忍了……
看著孫懋這副模樣,李吏恨的牙根直癢癢,正在考慮著是不是晚上讓邁克叫上幾個人,在孫懋回家的必經之路上敲他悶棍的時候,門房突然過來稟告,說張濤回來了。
聞言,李吏來不及反駁孫懋,扔給了孫懋一個‘這件事情不算完’的眼神之後,叫張濤進來。
“大人,寧王他真的要造反了!”張濤一進門,來不及休息,就直接開口說道。
聞言,李吏如是點了點頭,一副自在我心的模樣,孫懋則是一拍桌子。
“這孽畜!居然敢造反?”
“嶽父大人,人家造反又不是攻打你家,你這麽激動做什麽?”聞言,李吏斜了一眼孫懋,悠悠的說道。
……
…………
寧王要造反,這件事情是明擺著的,別人或許不知道,但是李吏心裏卻一清二楚,不僅如此,李吏更加清楚的是,如今寧王隻不過是準備造反,而且按照張濤得到的線索,寧王如今已經親自趕往京城來了。
至於朱宸濠為什麽來,當然是忽悠朱厚照這個小昏君來了,寧王狼子野心,現在手裏人手還不是太足,想要造反自然需要大量的人手,至於人手哪裏來……從朱厚照這裏取唄!
寧王的算盤打的還是很精明的,在得知自己的兵力不足以與大明朝抗衡的時候,先過來朝朱厚照要一點兵,然後回過頭來再打朱厚照,這貨聰明啊,不去做生意都可惜了,李吏想到。
但是寧王運氣顯然不怎麽樣,祖墳可能好幾年都沒有冒青煙了,他不知道藏龍臥虎的大明朝還有李吏這麽一號人物,而且更主要的是……李吏還是穿越過來的,他的一切行動,如今都掌握在李吏的股掌之中。
朱宸濠安徽鳳陽人,明太祖朱元璋五世孫。這貨起初被封為上高王,後來可能是由於這個名字太難聽,弘治十二年的時候,這才改名世襲封寧王。
朱宸濠為寧王的第四代繼承人,弘治十年繼承王位,大明朝所有的世襲封王,大半輩子都一直呆在自己的封地內,一般沒有什麽大事都不被允許出來,但是朱宸濠顯然沒有這麽高尚的覺悟,這貨沒事兒就出來蹦噠一下,而且幾乎每次都是同樣的理由,為朱厚照獻寶,這個沒文化的,每次台詞都不會變的,都是告訴朱厚照,大侄子,我又找到好玩兒的東西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由於近親結婚的原因,大明朝但是做上寧王的腦子都不太靈光,從第一代寧王朱權開始就是這樣。
朱權自幼體貌魁偉,聰明好學,人稱“賢王奇士“,在其15歲時,朱元璋為防禦蒙古,封朱權於大寧,被人們稱為寧王。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然後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
次年,朱棣進軍南京,發動了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
朱棣起兵前,用武力脅迫朱權出兵相助。
談到這個朱棣,不得不多說一句,這貨簡直太有才了,朱棣找到朱權之後,非要拉著朱權入夥,然後瞪大眼睛信誓旦旦的拍著胸脯,你老哥我攻下南京後,必須到時候天分你一半。
有時候古人的思想很單純,
朱權同樣也很天真,一聽到朱棣說到時候天下分給自己一半,當時眼睛就冒綠光了,二話不說,一拍大腿,直接同意了。
經過四年戰爭,朱棣打敗建文帝,奪取了政權,登了皇帝位,成了明成祖,年號永樂。
朱權這個時候還在家嘻滋滋的呆在家裏等著朱棣分給他的那一半天下呢,可是沒有想到,朱棣即位後,非但隻字不提分治天下,而且還將朱權從河北徙遷至江西南昌,盡數奪了他的兵權。
之後朱權大呼上當,回到家裏之後氣氛難當,一口氣憋著沒過幾年就下去陪小鬼兒喝茶去了。
有了自己老祖宗的前車之鑒,後代所有寧王都對老朱家看不順眼了,都是暗中積蓄力量,準備奪回老朱家當年欠下自己的那一半江山。
以前的寧王都是暗中積蓄力量,還是暗地裏進行的,到了朱宸濠這裏,直接大言不慚的朝朱厚照要兵力了。
也不知道曆代寧王的宗祠裏麵有沒有掛上這樣一副對聯:拐一年搖一年緣分呐;下聯是吃一塹長一智謝謝啊……
……或許還要加上一個橫批:自學成才。
……
…………
李吏命張濤停止了對寧王的監視,至於寧王造反的事兒,李吏秉承一個選擇,你先造去吧,就知道你不是好得瑟。
隨後張濤提出想要去祭拜一下趙順,李吏點頭應允。
張濤跟趙順是一個地方出來的,趙順遇難,張濤難免有些失落,雖說二人許久沒見,但是兄弟一場,因為有任務在身,張濤沒能在趙順下葬的第一時間趕回來,如今回來了,定是要先去的。
“記得如看看趙順的家人。”李吏說道。
……
…………
沒過幾天,果然去張濤所言,寧王進京了,不禁如此,錦衣衛的校尉還刺探到,寧王入京之前,在城外停留了半日,似乎是在地下埋了什麽東西。
得知這個消息,李吏立刻開心的笑了起來,寧王兄弟,你這是來給我送禮來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