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莫環顧四周,發現今年四大院的樓船高台之上,所站的才子皆不尋常。
那鳴鳳閣第一才子,王誌明言稱不認識的白袍英俊男子,神秘且優雅不凡,而那美仙院的青衣少年獨孤白,別看其年歲還小,但其無論是身份還是才名在洛都都是響當當的。
至於那瀟湘館的宋暮,就算別人不了解他,蕭莫卻是知道的,此人絕對是學富五車,雄才偉略之輩,雖不至於像大唐雙龍傳裏的宋師道一般智計無雙,但也不遑多讓了,真要說起那文比,蕭莫反倒是對這宋暮頗有些忌憚。
那一直隻有漣依大家一人站立高台的紅月樓,此時也突然是多了一人。這人卻是蕭莫在此地唯一熟悉的四大院第一才子了。
此人可不正是那日在四海樓中與蕭莫詩詞對賭的蕭飛揚麽。要是論起血脈輩分來,這人還是蕭莫的嫡親堂兄。
那日蕭飛揚在四海樓中與蕭莫對賭雖然最終敗北,可那敗北的原因卻絕不是輸在才情了。而是蕭飛揚所作的小調輸在了寓意。要是真論才情,這蕭飛揚也是絲毫不輸於人的,至少他在讚美女子方麵很有一套。
況且以紅月樓曆年的習慣來看,不到文比的最後時刻,是永遠都不會知道那位漣依大家會使出什麽樣的手段。
這麽一番觀察下來,蕭莫不由得心中十分感慨,端午這傳統焦點節日裏舉行的鳴鼓摘花盛會,果然是不一般。
這一次的鳴鼓摘花,不知是不是因為這陣子四海樓名聲大噪的原因,還是蕭莫突然間詔書封爵的原因。使得四大院對於這次鳴鼓摘花都產生了危機感,誰也沒有藏拙,紛紛是不約而同的拿出了最強手段。
這樣的才子陣容,讓蕭莫也是十分的頭疼。
四大院的每一位才子,若論真才實學,肯定都是要甚過蕭莫不少的,蕭莫要是沒了腦子裏那些後世的記憶,和那唐詩三百首,別說作詩了,古文能不能看懂都很難說。
而且就算蕭莫有了如此多的優勢,在這次的文比之上也不一定會拔得頭籌,因為鳴鼓摘花的文比沒有任何的限製,隻要是應景,就是提前準備文比詩詞都是可以的。
這麽多的才子,這些日子下來,誰手裏能沒有一首佳品?蕭莫哪裏可能就一定說自己會勝過所有人,何況蕭莫到現在都還沒有想到什麽應景端午的詩詞,這會兒能不頭疼麽?
也就是在蕭莫頭疼的這會兒,咚咚咚的就是九聲巨大的鼓聲接連傳入了蕭莫的耳朵中,毫無防範下的蕭莫,被這突然響起的鼓聲震的耳朵一陣陣生疼。
然後蕭莫一抬頭,就見那高台的前方,已經是不知何時佇立著一個一身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了。
這中年男子蕭莫也十分的數字,就是那洛陽令伊韓路之。韓路之今日一身文士裝打扮,顯得很是儒雅親切,毫無往日身為洛陽令尹的官威,笑眯眯的像是個鄰家大叔。至於這韓路之是什麽時候上的高台,蕭莫可就真沒注意了。
韓路之作為洛陽令尹,是洛都名義上的行政長官,鳴鼓摘花這樣盛大的節日,自然是由他來主持。今兒個韓路之這一身的打扮,倒也十分的貼合鳴鼓摘花。
在鼓聲結束之後,滿場一片寂靜無聲,都是轉眼看向了韓路之,韓路之被這麽多雙眼睛盯著絲毫也不緊張,而是向著四周拱手抱拳道:“恰逢端午佳節,按照洛都的慣例,今日便是鳴鼓摘花之時。想必大家都等的急了,本官便不拖遝了,現在就先請上今年的評定之人,三位大儒!”
韓路之此話一出,先是一陣寂靜,然後就是一片聲浪響起,眾人顯然都是無比的激動和期待。讓蕭莫很是奇怪的是,這麽大的場地,韓路之的聲音居然四處都可以清楚聽到,蕭莫也不得不有些佩服韓路之的本事了。
隨著韓路之的話語落下,在呼和聲與叫彩聲中,三道身影依次走向了高台正中的圓柱形台麵上,這三人的身後,卻還跟著一人,隻不過這人明顯地位要比走在前麵的三人低,其步伐落後於三人不止一步之遠。
這麽一來,所有人一目了然的就知道了,那前麵三人定是那評定的三大儒了。至於那跟在後麵的是誰,人們雖然好奇,但也並不是多麽的關注,大多數人的眼神,還是落在了那三位大儒的身上。
這三位大儒坐在了那正中的三張座榻之聲,而跟在後麵的那一人則是坐在了下首左側邊那張稍小的座榻之上。
蕭莫此時的目光也是立馬看向了正中圓台上的三人,對於這評定的大儒,蕭莫的心裏也是十分的好奇,想要一探究竟這三人各自的身份。
此時高台上的四人也都是身著這家常便服,其中坐在正中的三位,神態自如,麵帶微笑。而坐在左側下首位置的那位,此時則是顯得稍微有些拘謹,不似那三位大儒一樣麵色淡然。
蕭莫清楚的知道,在這崇尚風雅的年頭,能被世人評為大儒的,無一不是文采斐然,德行高尚的飽學之士。
在五胡亂華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長江以北中原地區的文化藝術發展一度陷入了最低穀的時期,東晉時期的文人墨客,仕子風流,在那之後更是徹底消失不見。很多當時的貴族世家為了避難更是舉家搬遷到了長江以南。
所以自那往後直至蕭莫身處的大隋初年,都沒有出什麽特別著名的風流人物。而在大隋初建的這會兒,大隋內部更是缺少得力的人才,不然楊堅也不會頒布舉賢良的政令,大隋也不會在之後出現科舉製這一劃時代的製度。
所有這些時代特點結合在一起,使得這年頭的大儒二字往往又會與身居高位掛鉤,所以這圓台之上的三位大儒,身份地位定然是不會低的。
而隨著三位大儒坐下,這鳴鼓摘花也算是拉開了序幕。
ps:推薦一本好友新書《神仙下凡闖三國》,很有意思。
那鳴鳳閣第一才子,王誌明言稱不認識的白袍英俊男子,神秘且優雅不凡,而那美仙院的青衣少年獨孤白,別看其年歲還小,但其無論是身份還是才名在洛都都是響當當的。
至於那瀟湘館的宋暮,就算別人不了解他,蕭莫卻是知道的,此人絕對是學富五車,雄才偉略之輩,雖不至於像大唐雙龍傳裏的宋師道一般智計無雙,但也不遑多讓了,真要說起那文比,蕭莫反倒是對這宋暮頗有些忌憚。
那一直隻有漣依大家一人站立高台的紅月樓,此時也突然是多了一人。這人卻是蕭莫在此地唯一熟悉的四大院第一才子了。
此人可不正是那日在四海樓中與蕭莫詩詞對賭的蕭飛揚麽。要是論起血脈輩分來,這人還是蕭莫的嫡親堂兄。
那日蕭飛揚在四海樓中與蕭莫對賭雖然最終敗北,可那敗北的原因卻絕不是輸在才情了。而是蕭飛揚所作的小調輸在了寓意。要是真論才情,這蕭飛揚也是絲毫不輸於人的,至少他在讚美女子方麵很有一套。
況且以紅月樓曆年的習慣來看,不到文比的最後時刻,是永遠都不會知道那位漣依大家會使出什麽樣的手段。
這麽一番觀察下來,蕭莫不由得心中十分感慨,端午這傳統焦點節日裏舉行的鳴鼓摘花盛會,果然是不一般。
這一次的鳴鼓摘花,不知是不是因為這陣子四海樓名聲大噪的原因,還是蕭莫突然間詔書封爵的原因。使得四大院對於這次鳴鼓摘花都產生了危機感,誰也沒有藏拙,紛紛是不約而同的拿出了最強手段。
這樣的才子陣容,讓蕭莫也是十分的頭疼。
四大院的每一位才子,若論真才實學,肯定都是要甚過蕭莫不少的,蕭莫要是沒了腦子裏那些後世的記憶,和那唐詩三百首,別說作詩了,古文能不能看懂都很難說。
而且就算蕭莫有了如此多的優勢,在這次的文比之上也不一定會拔得頭籌,因為鳴鼓摘花的文比沒有任何的限製,隻要是應景,就是提前準備文比詩詞都是可以的。
這麽多的才子,這些日子下來,誰手裏能沒有一首佳品?蕭莫哪裏可能就一定說自己會勝過所有人,何況蕭莫到現在都還沒有想到什麽應景端午的詩詞,這會兒能不頭疼麽?
也就是在蕭莫頭疼的這會兒,咚咚咚的就是九聲巨大的鼓聲接連傳入了蕭莫的耳朵中,毫無防範下的蕭莫,被這突然響起的鼓聲震的耳朵一陣陣生疼。
然後蕭莫一抬頭,就見那高台的前方,已經是不知何時佇立著一個一身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了。
這中年男子蕭莫也十分的數字,就是那洛陽令伊韓路之。韓路之今日一身文士裝打扮,顯得很是儒雅親切,毫無往日身為洛陽令尹的官威,笑眯眯的像是個鄰家大叔。至於這韓路之是什麽時候上的高台,蕭莫可就真沒注意了。
韓路之作為洛陽令尹,是洛都名義上的行政長官,鳴鼓摘花這樣盛大的節日,自然是由他來主持。今兒個韓路之這一身的打扮,倒也十分的貼合鳴鼓摘花。
在鼓聲結束之後,滿場一片寂靜無聲,都是轉眼看向了韓路之,韓路之被這麽多雙眼睛盯著絲毫也不緊張,而是向著四周拱手抱拳道:“恰逢端午佳節,按照洛都的慣例,今日便是鳴鼓摘花之時。想必大家都等的急了,本官便不拖遝了,現在就先請上今年的評定之人,三位大儒!”
韓路之此話一出,先是一陣寂靜,然後就是一片聲浪響起,眾人顯然都是無比的激動和期待。讓蕭莫很是奇怪的是,這麽大的場地,韓路之的聲音居然四處都可以清楚聽到,蕭莫也不得不有些佩服韓路之的本事了。
隨著韓路之的話語落下,在呼和聲與叫彩聲中,三道身影依次走向了高台正中的圓柱形台麵上,這三人的身後,卻還跟著一人,隻不過這人明顯地位要比走在前麵的三人低,其步伐落後於三人不止一步之遠。
這麽一來,所有人一目了然的就知道了,那前麵三人定是那評定的三大儒了。至於那跟在後麵的是誰,人們雖然好奇,但也並不是多麽的關注,大多數人的眼神,還是落在了那三位大儒的身上。
這三位大儒坐在了那正中的三張座榻之聲,而跟在後麵的那一人則是坐在了下首左側邊那張稍小的座榻之上。
蕭莫此時的目光也是立馬看向了正中圓台上的三人,對於這評定的大儒,蕭莫的心裏也是十分的好奇,想要一探究竟這三人各自的身份。
此時高台上的四人也都是身著這家常便服,其中坐在正中的三位,神態自如,麵帶微笑。而坐在左側下首位置的那位,此時則是顯得稍微有些拘謹,不似那三位大儒一樣麵色淡然。
蕭莫清楚的知道,在這崇尚風雅的年頭,能被世人評為大儒的,無一不是文采斐然,德行高尚的飽學之士。
在五胡亂華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長江以北中原地區的文化藝術發展一度陷入了最低穀的時期,東晉時期的文人墨客,仕子風流,在那之後更是徹底消失不見。很多當時的貴族世家為了避難更是舉家搬遷到了長江以南。
所以自那往後直至蕭莫身處的大隋初年,都沒有出什麽特別著名的風流人物。而在大隋初建的這會兒,大隋內部更是缺少得力的人才,不然楊堅也不會頒布舉賢良的政令,大隋也不會在之後出現科舉製這一劃時代的製度。
所有這些時代特點結合在一起,使得這年頭的大儒二字往往又會與身居高位掛鉤,所以這圓台之上的三位大儒,身份地位定然是不會低的。
而隨著三位大儒坐下,這鳴鼓摘花也算是拉開了序幕。
ps:推薦一本好友新書《神仙下凡闖三國》,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