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河流域,人族各聯邦和公國。
到了星雲曆92612年12月底,人族分裂成了兩個陣營。
而星雲曆92613年,是屬於鑽石公國陣營的一年。
這一年,鑽石公國陣營在各個戰區、各條戰線穩紮穩打,占據了全方位的上風。
兩河平原西南角,原雲曦公國地域。
截止到星雲曆92613年12月底,北線鑽石公國軍務府第三、第四、第八、第二十三、第二十五軍團以及光明聯邦軍務府第五、第六、第八、第十九、第二十七、第二十八、第三十二、第三十四、第三十五、第三十八、第三十九、第四十一、第四十七軍團扼守印加山脈沿線;中線太陽聯邦軍務府第八、第九、第十七、第十八、第二十二、第二十八軍團控製印加河口;南線光明聯邦軍務府第十四、第十八、第二十二、第二十三、第三十六軍團駐守太煙嶺。三個聯邦(公國)總計二十九個軍團在印加山脈、印加河口、太煙嶺一線構建了一道鋼鐵城牆,將星之大陸出入雲之大陸的門戶牢牢地納入了掌控之中。
北線鐵劍聯邦軍務府第四、第五、第七、第九、第十六、第二十、第二十一、第三十一、第三十二、第三十五、第三十六、第三十八軍團聯同蘭戈聯邦軍務府第四、第九、第二十六、第二十七、第三十三、第三十八軍團,在印加山脈以東一千五百公裏的印加高地布下了一道堅實的西部防反陣線。南線蘭戈聯邦軍務府第五、第十、第十七、第三十四、第三十五、第三十七軍團則在太煙嶺以東兩千五百公裏的太煙高地紮下了營盤。
從星雲曆92612年10月初開始,一直到星雲曆92613年12月底,北線鐵劍聯邦、蘭戈聯邦聯軍十八個軍團聯合南線蘭戈聯邦軍務府六個軍團,對北線鑽石公國、光明聯邦聯軍十八個軍團以及南線光明聯邦軍務府五個軍團發動了多輪進攻。
雙方在印加山脈、太煙嶺一線長達三萬五千公裏的戰線上犬牙交錯,展開了拉鋸戰。
在中線太陽聯邦軍務府六個軍團的策應下,麵對北線鐵劍聯邦、蘭戈聯邦聯軍十八個軍團以及南線蘭戈聯邦軍務府六個軍團彼此交替、一波接一波的進攻,北線鑽石公國、光明聯邦聯軍十八個軍團以及南線光明聯邦軍務府五個軍團構建的鋼鐵城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始終巋然不動。
為進一步鞏固戰略優勢,星雲曆92614年1月底,太陽聯邦軍務府第四、第二十七軍團趕赴原雲曦公國,增援印加河口太陽聯邦軍務府的六個軍團。
2月底,巴比倫公國軍務府第五、第八、第二十五、第二十六、第三十六、第三十七軍團出兵兩河平原西南角,進駐太煙嶺,與南線光明聯邦軍務府的五個軍團會師。
同期,流雲公國軍務府第五、第七、第十二、第十三軍團出兵原雲曦公國,進駐印加山脈最北端的定英山。
鐵劍聯邦陣營為應對鑽石公國陣營的增兵舉措,也采取了行動。
星雲曆92614年2月底,夜蘿聯邦軍務府第七、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第三十軍團南下十五萬公裏,進駐印加平原印加高地。
同期,混沌聯邦軍務府第五、第十二、第十三、第二十七、第二十八、第三十一軍團也挺進鐵劍聯邦,入駐太煙高地。
至此,鑽石公國、光明聯邦、太陽聯邦、巴比倫公國、流雲公國在印加山脈、印加河口、太煙嶺一線總計投入了四十一個軍團。
鐵劍聯邦、蘭戈聯邦、夜蘿聯邦、混沌聯邦則在印加高地、太煙高地一線總計投入了三十五個軍團。
再看豐樂礦區、永樂礦區、丁山礦區。
從星雲曆92612年8月中到星雲曆92613年11月底,集結在豐樂礦區、永樂礦區、丁山礦區周邊的鐵劍聯邦、蘭戈聯邦聯軍對駐守在豐樂礦區、永樂礦區、丁山礦區的鑽石公國、光明聯邦聯軍總共發動了五輪進攻。駐守在豐樂礦區、永樂礦區、丁山礦區的鑽石公國、光明聯邦聯軍奉行固守策略,一直堅如磐石。五輪進攻之後,駐守在豐樂礦區、永樂礦區、丁山礦區的鑽石公國、光明聯邦聯軍損失甚微。但是,損耗了大量軍力與資源的鐵劍聯邦、蘭戈聯邦聯軍卻再也無力組織第六輪進攻。從星雲曆92613年12月份開始,雙方在三個礦區的戰事又一次進入了僵持階段。
然後就是蘭戈聯邦與流雲公國圍繞獅嶺礦場發生的戰爭。
星雲曆92612年10月底,蘭戈聯邦失去了獅嶺礦場的控製權。從星雲曆92612年12月底到星雲曆92613年11月中,蘭戈聯邦軍務府第二十四、第二十五、第二十九軍團先後組織了多輪反攻,試圖奪回獅嶺礦場的控製權。但是,奪得了獅嶺礦場控製權的流雲公國軍務府第四、第八、第十、第十一、第十五、第十七、第十八軍團與雷諾公國、巴克斯公國的三個軍同樣奉行固守策略,構築了一道鋼鐵般的防線。蘭戈聯邦軍務府的三個軍團盡管攻勢如潮,但每次都是無功而返。在另外幾個主要區域投入了大量軍力與資源的蘭戈聯邦軍務府暫時無力也無意支持蘭戈聯邦軍務府第二十四、第二十五、第二十九軍團。所以,從星雲曆92613年12月份開始,蘭戈聯邦軍務府第二十四、第二十五、第二十九軍團在獅嶺礦場的戰事也陷入了停頓。
最後,讓我們看看其他幾個區域。
兩河平原西北部,摩西公國與庫爾圖地區。
星雲曆92613年12月初,火焰聯邦軍務府第五、第七、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八、第十九軍團把戰線推進到了摩西公國西部與夜蘿聯邦接壤的邊境線一帶,薔薇花公國軍務府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軍團則把戰線推進到了庫爾圖地區北部與夜蘿聯邦接壤的邊境線一帶。東線夜蘿聯邦軍務府第五、第九、第十、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六、第二十七、第二十八軍團以及南線夜蘿聯邦軍務府第六、第十二、第十七、第十八、第二十四、第二十五、第二十九軍團迫於壓力,全都退回了夜蘿聯邦本土。
星雲曆92614年2月底,夜蘿聯邦軍務府第七、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第三十軍團進軍兩河平原西南角。夜蘿聯邦的戰略重心有所轉移,東線夜蘿聯邦軍務府的十個軍團以及南線夜蘿聯邦軍務府的七個軍團駐紮在邊境線一帶,采取防禦姿態,與火焰聯邦軍務府的十個軍團以及薔薇花公國軍務府的七個軍團展開了對峙。
兩河平原東北角,布加斯公國、麥凱倫公國與阿拉索地區。
星雲曆92612年9月中,集結在布加斯公國、麥凱倫公國領地南部的太陽聯邦軍務府第五、第六、第七、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六、第十九、第二十一、第二十四、第二十五、第二十六、第二十九、第三十軍團與扼守在阿拉索地區南部夜蘿河北岸的黃金公國軍務府第三、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軍團同時吹響了反攻的號角。
到了星雲曆92613年11月底,太陽聯邦軍務府的十四個軍團把東南線流星聯邦軍務府第四、第五、第七、第八、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五、第十九、第二十軍團完全逐出了布加斯公國、麥凱倫公國的領地。
黃金公國軍務府的七個軍團在太陽聯邦軍務府第十三、第十四軍團的強力支持下,也把南線流星聯邦軍務府第六、第九、第十三、第十四、第十六、第十七軍團逐出了阿拉索地區。
在這之後,太陽聯邦軍務府的十四個軍團抽調一部分軍力,對散布在布加斯公國、麥凱倫公國領地內的與流星聯邦有關聯的各種勢力展開了鐵血清理。
同期,黃金公國軍務府的七個軍團抽調精銳,也對散布在阿拉索地區的與流星聯邦有關聯的各種勢力以及阿拉索獨立軍殘部進行了血腥鎮壓。
幾乎就在一夜之間,流星聯邦在布加斯公國、麥凱倫公國以及阿拉索地區付諸了無數年的努力盡皆損毀殆盡。
流星聯邦東部與鑽石公國接壤,西部與火焰聯邦相鄰,南部緊挨黃金公國,北部靠著流星高原。太陽聯邦大軍大可橫穿北部大漠,再飛越流星高原,然後自北向南,長驅而下。流星聯邦四麵受敵,宣布整個聯邦進入了最高戰備狀態。東南線流星聯邦軍務府的十個軍團以及南線流星聯邦軍務府的六個軍團退回本土後,不再出擊,而是協同流星聯邦軍務府另外四個軍團,開始全線防禦,準備迎接四麵隨時可能到來的入侵大敵。
到了星雲曆92612年12月底,人族分裂成了兩個陣營。
而星雲曆92613年,是屬於鑽石公國陣營的一年。
這一年,鑽石公國陣營在各個戰區、各條戰線穩紮穩打,占據了全方位的上風。
兩河平原西南角,原雲曦公國地域。
截止到星雲曆92613年12月底,北線鑽石公國軍務府第三、第四、第八、第二十三、第二十五軍團以及光明聯邦軍務府第五、第六、第八、第十九、第二十七、第二十八、第三十二、第三十四、第三十五、第三十八、第三十九、第四十一、第四十七軍團扼守印加山脈沿線;中線太陽聯邦軍務府第八、第九、第十七、第十八、第二十二、第二十八軍團控製印加河口;南線光明聯邦軍務府第十四、第十八、第二十二、第二十三、第三十六軍團駐守太煙嶺。三個聯邦(公國)總計二十九個軍團在印加山脈、印加河口、太煙嶺一線構建了一道鋼鐵城牆,將星之大陸出入雲之大陸的門戶牢牢地納入了掌控之中。
北線鐵劍聯邦軍務府第四、第五、第七、第九、第十六、第二十、第二十一、第三十一、第三十二、第三十五、第三十六、第三十八軍團聯同蘭戈聯邦軍務府第四、第九、第二十六、第二十七、第三十三、第三十八軍團,在印加山脈以東一千五百公裏的印加高地布下了一道堅實的西部防反陣線。南線蘭戈聯邦軍務府第五、第十、第十七、第三十四、第三十五、第三十七軍團則在太煙嶺以東兩千五百公裏的太煙高地紮下了營盤。
從星雲曆92612年10月初開始,一直到星雲曆92613年12月底,北線鐵劍聯邦、蘭戈聯邦聯軍十八個軍團聯合南線蘭戈聯邦軍務府六個軍團,對北線鑽石公國、光明聯邦聯軍十八個軍團以及南線光明聯邦軍務府五個軍團發動了多輪進攻。
雙方在印加山脈、太煙嶺一線長達三萬五千公裏的戰線上犬牙交錯,展開了拉鋸戰。
在中線太陽聯邦軍務府六個軍團的策應下,麵對北線鐵劍聯邦、蘭戈聯邦聯軍十八個軍團以及南線蘭戈聯邦軍務府六個軍團彼此交替、一波接一波的進攻,北線鑽石公國、光明聯邦聯軍十八個軍團以及南線光明聯邦軍務府五個軍團構建的鋼鐵城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始終巋然不動。
為進一步鞏固戰略優勢,星雲曆92614年1月底,太陽聯邦軍務府第四、第二十七軍團趕赴原雲曦公國,增援印加河口太陽聯邦軍務府的六個軍團。
2月底,巴比倫公國軍務府第五、第八、第二十五、第二十六、第三十六、第三十七軍團出兵兩河平原西南角,進駐太煙嶺,與南線光明聯邦軍務府的五個軍團會師。
同期,流雲公國軍務府第五、第七、第十二、第十三軍團出兵原雲曦公國,進駐印加山脈最北端的定英山。
鐵劍聯邦陣營為應對鑽石公國陣營的增兵舉措,也采取了行動。
星雲曆92614年2月底,夜蘿聯邦軍務府第七、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第三十軍團南下十五萬公裏,進駐印加平原印加高地。
同期,混沌聯邦軍務府第五、第十二、第十三、第二十七、第二十八、第三十一軍團也挺進鐵劍聯邦,入駐太煙高地。
至此,鑽石公國、光明聯邦、太陽聯邦、巴比倫公國、流雲公國在印加山脈、印加河口、太煙嶺一線總計投入了四十一個軍團。
鐵劍聯邦、蘭戈聯邦、夜蘿聯邦、混沌聯邦則在印加高地、太煙高地一線總計投入了三十五個軍團。
再看豐樂礦區、永樂礦區、丁山礦區。
從星雲曆92612年8月中到星雲曆92613年11月底,集結在豐樂礦區、永樂礦區、丁山礦區周邊的鐵劍聯邦、蘭戈聯邦聯軍對駐守在豐樂礦區、永樂礦區、丁山礦區的鑽石公國、光明聯邦聯軍總共發動了五輪進攻。駐守在豐樂礦區、永樂礦區、丁山礦區的鑽石公國、光明聯邦聯軍奉行固守策略,一直堅如磐石。五輪進攻之後,駐守在豐樂礦區、永樂礦區、丁山礦區的鑽石公國、光明聯邦聯軍損失甚微。但是,損耗了大量軍力與資源的鐵劍聯邦、蘭戈聯邦聯軍卻再也無力組織第六輪進攻。從星雲曆92613年12月份開始,雙方在三個礦區的戰事又一次進入了僵持階段。
然後就是蘭戈聯邦與流雲公國圍繞獅嶺礦場發生的戰爭。
星雲曆92612年10月底,蘭戈聯邦失去了獅嶺礦場的控製權。從星雲曆92612年12月底到星雲曆92613年11月中,蘭戈聯邦軍務府第二十四、第二十五、第二十九軍團先後組織了多輪反攻,試圖奪回獅嶺礦場的控製權。但是,奪得了獅嶺礦場控製權的流雲公國軍務府第四、第八、第十、第十一、第十五、第十七、第十八軍團與雷諾公國、巴克斯公國的三個軍同樣奉行固守策略,構築了一道鋼鐵般的防線。蘭戈聯邦軍務府的三個軍團盡管攻勢如潮,但每次都是無功而返。在另外幾個主要區域投入了大量軍力與資源的蘭戈聯邦軍務府暫時無力也無意支持蘭戈聯邦軍務府第二十四、第二十五、第二十九軍團。所以,從星雲曆92613年12月份開始,蘭戈聯邦軍務府第二十四、第二十五、第二十九軍團在獅嶺礦場的戰事也陷入了停頓。
最後,讓我們看看其他幾個區域。
兩河平原西北部,摩西公國與庫爾圖地區。
星雲曆92613年12月初,火焰聯邦軍務府第五、第七、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第十八、第十九軍團把戰線推進到了摩西公國西部與夜蘿聯邦接壤的邊境線一帶,薔薇花公國軍務府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軍團則把戰線推進到了庫爾圖地區北部與夜蘿聯邦接壤的邊境線一帶。東線夜蘿聯邦軍務府第五、第九、第十、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第二十二、第二十六、第二十七、第二十八軍團以及南線夜蘿聯邦軍務府第六、第十二、第十七、第十八、第二十四、第二十五、第二十九軍團迫於壓力,全都退回了夜蘿聯邦本土。
星雲曆92614年2月底,夜蘿聯邦軍務府第七、第十三、第十五、第十六、第三十軍團進軍兩河平原西南角。夜蘿聯邦的戰略重心有所轉移,東線夜蘿聯邦軍務府的十個軍團以及南線夜蘿聯邦軍務府的七個軍團駐紮在邊境線一帶,采取防禦姿態,與火焰聯邦軍務府的十個軍團以及薔薇花公國軍務府的七個軍團展開了對峙。
兩河平原東北角,布加斯公國、麥凱倫公國與阿拉索地區。
星雲曆92612年9月中,集結在布加斯公國、麥凱倫公國領地南部的太陽聯邦軍務府第五、第六、第七、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六、第十九、第二十一、第二十四、第二十五、第二十六、第二十九、第三十軍團與扼守在阿拉索地區南部夜蘿河北岸的黃金公國軍務府第三、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軍團同時吹響了反攻的號角。
到了星雲曆92613年11月底,太陽聯邦軍務府的十四個軍團把東南線流星聯邦軍務府第四、第五、第七、第八、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五、第十九、第二十軍團完全逐出了布加斯公國、麥凱倫公國的領地。
黃金公國軍務府的七個軍團在太陽聯邦軍務府第十三、第十四軍團的強力支持下,也把南線流星聯邦軍務府第六、第九、第十三、第十四、第十六、第十七軍團逐出了阿拉索地區。
在這之後,太陽聯邦軍務府的十四個軍團抽調一部分軍力,對散布在布加斯公國、麥凱倫公國領地內的與流星聯邦有關聯的各種勢力展開了鐵血清理。
同期,黃金公國軍務府的七個軍團抽調精銳,也對散布在阿拉索地區的與流星聯邦有關聯的各種勢力以及阿拉索獨立軍殘部進行了血腥鎮壓。
幾乎就在一夜之間,流星聯邦在布加斯公國、麥凱倫公國以及阿拉索地區付諸了無數年的努力盡皆損毀殆盡。
流星聯邦東部與鑽石公國接壤,西部與火焰聯邦相鄰,南部緊挨黃金公國,北部靠著流星高原。太陽聯邦大軍大可橫穿北部大漠,再飛越流星高原,然後自北向南,長驅而下。流星聯邦四麵受敵,宣布整個聯邦進入了最高戰備狀態。東南線流星聯邦軍務府的十個軍團以及南線流星聯邦軍務府的六個軍團退回本土後,不再出擊,而是協同流星聯邦軍務府另外四個軍團,開始全線防禦,準備迎接四麵隨時可能到來的入侵大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