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岱也算是個身經百戰的將軍,曾經剿滅過多股流寇,手裏一把長柄大刀,斬殺過無數草莽流賊,但這人有個最大的毛病——天生驕橫,目空一切。
在他眼裏,流賊隻是烏合之眾,真刀實槍對打,沒人是他對手。
老子天下第一。
當他指揮著三千前鋒騎兵向前掩殺,把馬元利追得一再後撤之後,那股狂傲之心又泛濫了,賊兵弓箭雖然厲害,畢竟擋不住他的犀利進攻。
“給我追,擒殺賊兵小校以上者,賞銀十兩。”
這可不是小數目,殺個把賊軍將領就能發財了。
重賞之下有勇夫,官軍呐喊著向前追擊。
羅岱揮著大刀,一馬當先。
前麵不斷有冷箭飛過來,在空中象流星般疾射而至,羅岱根本就不在乎,他身手敏捷,大刀輕擺,將一隻隻羽箭撥落擊飛。
但是山路狹窄,大軍衝鋒根本就擺不開陣勢,也絕非正麵作戰的有利地形,羅岱的軍隊進入山中,隊形擁擁擠擠,並且很快就拉成象蛇一樣長長的陣容。
羅岱不管這些,殺心暴起,隻顧衝鋒。
“將軍,”身後的隨從提醒道:“山路曲折,小心賊人有埋伏。”
羅岱哈哈一笑,“有埋伏,就讓他們跳出來,看他能奈我何。”
話音未落,隻聽耳畔“咚咚咚”一陣戰鼓響。
從四麵八方,順著山坡、山口、山角,湧出無數的義軍,這些全是步兵,就隱藏在山坡背後,鼓聲一響,盡都衝出。
山路上,立刻展開激烈的廝殺。
官軍隊形本來擁擠,趕緊迎戰,但是隊形拉得過長,混戰展開,立刻就被截成了數段。狹長的戰線擺了足有十餘裏。
義軍蜂擁突擊,象是“斬蛇”一般,包圍一段段的官軍。而官軍前後不能呼應,很難形成支援與配合。前軍被圍,中軍幹著急衝不上去。左軍戰況激烈,而右軍隻能堵在後麵看熱鬧。
而義軍則是有準備的,他們朝預定目標精準突擊,用優勢兵力包圍一股股官軍,狠狠地砍殺,象斬蛇一樣把一段段敵兵吃掉。很快就殺得屍橫山嶺。
羅岱有些著急了,提著大刀帶著衝殺,試圖殺散義軍的攻勢。
就在這時候,一員大將,進入羅岱的視線。
這是個身材魁梧的將領,手執一把長柄鬼頭大刀,在山坡上三竄兩跳,徑直奔著羅岱跑過來。
看他那敏捷的腳步,殺氣騰騰的架勢,明顯帶著一股懾人的煞氣。
這是張可望。
羅岱不認識張可望,但他從對方的動作上完全明白——勁敵來了。
迎戰。
羅岱撥轉馬頭,大刀一擺,朝著張可望衝去。
山路上馬匹行走不便,奔不上三五步,頗為阻滯,羅岱雙腳離蹬,從馬上跳下來。
張可望已經衝到一丈之內了。
羅岱大喝一聲,“來將通名,”
“你張可望爺爺。”
張可望粗野地罵著,揮鬼頭刀兩個大步竄上來。
羅岱聽過張可望的名頭,知道這是一員猛將,這更加激起了拚殺**,舉長刀相迎,兩柄大刀同時掄起,開始了短兵相接。
“當——”
刀鋒相撞,迸起一溜火星。
兩條身影象蛟龍似的在山坡上盤旋。
“當,當,”
大刀清脆的撞擊,掠過片片白光,縱跳,砍殺……夾雜著短促的喝吼聲。
一向驕橫狂妄的羅岱,驟然感覺到了吃力,張可望的鬼頭大刀閃過一溜溜寒光,幾次差點將他劈成兩半。橫削豎攔,一刀緊似一刀,刀刀貼著他的後腦勺。
羅岱有些喘不過氣來了。
正在他緊張招架的時候,耳畔響起一陣異樣的風嘯。
“吱——”
冥冥中感覺不妙——那是利箭的破空聲。
一隻又粗又長的箭,撕裂空氣異常迅速地疾飛而至,羅岱拚盡全身力氣擋開張可望的一刀,大吼一聲向旁躲閃,卻還是慢了半拍,躲不開了。
“噗,”
箭尖插入他的肩膀。
手臂一痛,如同被鐵錘給鑿了一下——這隻箭力道太大了,不用問,一定是“柘弓天王”馬元利射過來的。
羅岱手臂一酥,大刀握不住,掉落在地。
張可望“哼”了一聲,舉刀不砍,而是飛起一腳,正踹在羅岱的腰眼上。
“咕咚,”羅岱被踢得仰麵朝天,跌倒塵埃。狼狽不可形容。張可望提刀在手,輕蔑地斜了他一眼,喝道:“綁起來,讓他給咱們出山第一仗,祭刀祭旗。”
一群義軍士兵蜂擁而上,七手八腳將羅岱按住,綁起來。
張可望沒有再理會羅岱,提著長柄鬼頭刀,返身大步前去。
此時的羅猴山,已經亂得不可開交。
義軍和官軍在狹窄的山路上,以及十餘裏的各處山坡,展開激烈混戰,官軍人馬已經被切成數段,陷入包圍。
要說羅岱手下部隊,戰鬥力並不弱,平時訓練有素,但是今天人數上處於劣勢,而且地形不利,再加上指揮官在戰鬥剛開始就被張可望活捉,士氣大挫,很快就土崩瓦解。
“殺球啦——慫蛋啦——”
一陣陣粗野的吼聲裏,義軍士兵們越戰越勇,他們在穀城悄悄訓練一年,也窩憋了一年,這些流賊的火氣早就象暗藏的火山,現在一下都迸發出來。
一群群象出籠的豹子,張開巨齒獠牙。
山溝裏慘叫喝吼聲此起彼伏。uu看書 .kanu.co
鮮血染紅了溝穀。
張獻忠親自提著一把樸刀,也上陣衝殺,他是黃土高原上的士卒出身,綽號叫做“黃虎”,勇武有力,戰鬥經驗豐富,雖然論單刀獨鬥的武藝比張可望他們遠遠不如,但是拚殺起來也是勢不可當。
短粗的身材掄刀衝鋒,一部大胡子飄飄蕩蕩,顯得頗為獨特。
“給老子殺光個賊瓜蛋的——”
張獻忠是絕不會采用“懷柔”政策的,和李自成大相徑庭,老張一向喜歡殺戮,在他的字典裏,“殺”是最好的解決問題方式。
義軍士兵在張獻忠率領下,分成數路突擊,在山溝裏、山路上狠狠地衝擊砍殺,形成一個個旋渦似的戰團,每一個戰團都象是殺戮機器,把包圍圈裏的官軍士兵絞殺斃命。
官軍大勢已去,一群群地投降。漫山遍野四處飛逃。
在他眼裏,流賊隻是烏合之眾,真刀實槍對打,沒人是他對手。
老子天下第一。
當他指揮著三千前鋒騎兵向前掩殺,把馬元利追得一再後撤之後,那股狂傲之心又泛濫了,賊兵弓箭雖然厲害,畢竟擋不住他的犀利進攻。
“給我追,擒殺賊兵小校以上者,賞銀十兩。”
這可不是小數目,殺個把賊軍將領就能發財了。
重賞之下有勇夫,官軍呐喊著向前追擊。
羅岱揮著大刀,一馬當先。
前麵不斷有冷箭飛過來,在空中象流星般疾射而至,羅岱根本就不在乎,他身手敏捷,大刀輕擺,將一隻隻羽箭撥落擊飛。
但是山路狹窄,大軍衝鋒根本就擺不開陣勢,也絕非正麵作戰的有利地形,羅岱的軍隊進入山中,隊形擁擁擠擠,並且很快就拉成象蛇一樣長長的陣容。
羅岱不管這些,殺心暴起,隻顧衝鋒。
“將軍,”身後的隨從提醒道:“山路曲折,小心賊人有埋伏。”
羅岱哈哈一笑,“有埋伏,就讓他們跳出來,看他能奈我何。”
話音未落,隻聽耳畔“咚咚咚”一陣戰鼓響。
從四麵八方,順著山坡、山口、山角,湧出無數的義軍,這些全是步兵,就隱藏在山坡背後,鼓聲一響,盡都衝出。
山路上,立刻展開激烈的廝殺。
官軍隊形本來擁擠,趕緊迎戰,但是隊形拉得過長,混戰展開,立刻就被截成了數段。狹長的戰線擺了足有十餘裏。
義軍蜂擁突擊,象是“斬蛇”一般,包圍一段段的官軍。而官軍前後不能呼應,很難形成支援與配合。前軍被圍,中軍幹著急衝不上去。左軍戰況激烈,而右軍隻能堵在後麵看熱鬧。
而義軍則是有準備的,他們朝預定目標精準突擊,用優勢兵力包圍一股股官軍,狠狠地砍殺,象斬蛇一樣把一段段敵兵吃掉。很快就殺得屍橫山嶺。
羅岱有些著急了,提著大刀帶著衝殺,試圖殺散義軍的攻勢。
就在這時候,一員大將,進入羅岱的視線。
這是個身材魁梧的將領,手執一把長柄鬼頭大刀,在山坡上三竄兩跳,徑直奔著羅岱跑過來。
看他那敏捷的腳步,殺氣騰騰的架勢,明顯帶著一股懾人的煞氣。
這是張可望。
羅岱不認識張可望,但他從對方的動作上完全明白——勁敵來了。
迎戰。
羅岱撥轉馬頭,大刀一擺,朝著張可望衝去。
山路上馬匹行走不便,奔不上三五步,頗為阻滯,羅岱雙腳離蹬,從馬上跳下來。
張可望已經衝到一丈之內了。
羅岱大喝一聲,“來將通名,”
“你張可望爺爺。”
張可望粗野地罵著,揮鬼頭刀兩個大步竄上來。
羅岱聽過張可望的名頭,知道這是一員猛將,這更加激起了拚殺**,舉長刀相迎,兩柄大刀同時掄起,開始了短兵相接。
“當——”
刀鋒相撞,迸起一溜火星。
兩條身影象蛟龍似的在山坡上盤旋。
“當,當,”
大刀清脆的撞擊,掠過片片白光,縱跳,砍殺……夾雜著短促的喝吼聲。
一向驕橫狂妄的羅岱,驟然感覺到了吃力,張可望的鬼頭大刀閃過一溜溜寒光,幾次差點將他劈成兩半。橫削豎攔,一刀緊似一刀,刀刀貼著他的後腦勺。
羅岱有些喘不過氣來了。
正在他緊張招架的時候,耳畔響起一陣異樣的風嘯。
“吱——”
冥冥中感覺不妙——那是利箭的破空聲。
一隻又粗又長的箭,撕裂空氣異常迅速地疾飛而至,羅岱拚盡全身力氣擋開張可望的一刀,大吼一聲向旁躲閃,卻還是慢了半拍,躲不開了。
“噗,”
箭尖插入他的肩膀。
手臂一痛,如同被鐵錘給鑿了一下——這隻箭力道太大了,不用問,一定是“柘弓天王”馬元利射過來的。
羅岱手臂一酥,大刀握不住,掉落在地。
張可望“哼”了一聲,舉刀不砍,而是飛起一腳,正踹在羅岱的腰眼上。
“咕咚,”羅岱被踢得仰麵朝天,跌倒塵埃。狼狽不可形容。張可望提刀在手,輕蔑地斜了他一眼,喝道:“綁起來,讓他給咱們出山第一仗,祭刀祭旗。”
一群義軍士兵蜂擁而上,七手八腳將羅岱按住,綁起來。
張可望沒有再理會羅岱,提著長柄鬼頭刀,返身大步前去。
此時的羅猴山,已經亂得不可開交。
義軍和官軍在狹窄的山路上,以及十餘裏的各處山坡,展開激烈混戰,官軍人馬已經被切成數段,陷入包圍。
要說羅岱手下部隊,戰鬥力並不弱,平時訓練有素,但是今天人數上處於劣勢,而且地形不利,再加上指揮官在戰鬥剛開始就被張可望活捉,士氣大挫,很快就土崩瓦解。
“殺球啦——慫蛋啦——”
一陣陣粗野的吼聲裏,義軍士兵們越戰越勇,他們在穀城悄悄訓練一年,也窩憋了一年,這些流賊的火氣早就象暗藏的火山,現在一下都迸發出來。
一群群象出籠的豹子,張開巨齒獠牙。
山溝裏慘叫喝吼聲此起彼伏。uu看書 .kanu.co
鮮血染紅了溝穀。
張獻忠親自提著一把樸刀,也上陣衝殺,他是黃土高原上的士卒出身,綽號叫做“黃虎”,勇武有力,戰鬥經驗豐富,雖然論單刀獨鬥的武藝比張可望他們遠遠不如,但是拚殺起來也是勢不可當。
短粗的身材掄刀衝鋒,一部大胡子飄飄蕩蕩,顯得頗為獨特。
“給老子殺光個賊瓜蛋的——”
張獻忠是絕不會采用“懷柔”政策的,和李自成大相徑庭,老張一向喜歡殺戮,在他的字典裏,“殺”是最好的解決問題方式。
義軍士兵在張獻忠率領下,分成數路突擊,在山溝裏、山路上狠狠地衝擊砍殺,形成一個個旋渦似的戰團,每一個戰團都象是殺戮機器,把包圍圈裏的官軍士兵絞殺斃命。
官軍大勢已去,一群群地投降。漫山遍野四處飛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