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問道:“播州的軍情有新消息沒有?”


    有一名將領走上前來,拱手一揖,說道:“回稟將軍,播州情勢反常,據末將看來,他們正在勾結生苗,醞釀造反。馬祥麟正率兵在淹穀口把守,防備播州生亂。”


    “告訴馬祥麟,如果失了淹穀口,就提頭來見我。”


    “是。”


    秦良玉的口氣象鋼鐵一般硬。


    站在角落裏的譚天保心裏暗道:“秦將軍治軍極為嚴格,她說馬祥麟失了淹穀口提頭來見,那肯定不帶虛頭,我日後在她手下,一定小心謹慎,不可違反了軍紀。”


    他不知道的是——那位“馬祥麟”,其實正是秦良玉的兒子。


    這裏要交待一下,秦良玉已經亡故的丈夫叫馬千乘,原是一位名將,馳騁戰場殺敵無數,可惜後來遭受朝廷裏的太監嫉妒陷害,冤死在大獄裏。


    你說太監這種東西,到底有多可恨。


    馬家是名門世家之後,他們祖上是漢代伏波將軍馬援,也就是三國演義裏諸葛亮揮淚斬的馬謖,白眉將軍馬良,他們的後人。


    馬千乘當年威名赫赫,和秦良玉一起征戰沙場,夫妻二人比翼雙飛,堪稱人間佳話,可惜後來馬千乘冤死獄中,秦良玉秉承丈夫的遺誌,率軍在忠州一帶平叛,還參加朝廷的抗清戰爭,成為一代名將。


    他們的兒子馬祥麟也有父母之風,後來在清朝兵馬攻占中原時,率軍死守襄陽,給母親寫信稱:“兒願以死報國,與襄陽共存亡。”後來與清兵死戰,壯烈犧牲。


    這一家,滿門忠烈。


    ……


    秦良玉對著帳裏的將領們說道:“無論何時,咱們都應該謹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咱們都是明朝的將領,保國保家是本分,絕不可挾兵自重,心生貪念。象播州的楊應龍,勾結生苗,欲造反作亂,稱王稱霸,那都是私心作怪,如此下去,國家離亂,百姓遭殃,他們也必遭千古唾罵,遺臭萬年。”


    眾將令紛紛說道:“謹遵將軍教誨。”


    譚天保也跟著大家一起嚷嚷。


    而且是情不自禁地叫嚷,秦良玉講的這些道理,是他所受到的最為心悅誠服的教育。


    秦良玉繼續說道:“人生天地間,一口精靈氣,忠、義二字,時刻不得放下,心放得正了,家國天下,係於吾身,方不枉為轟轟烈烈人生一場。”


    譚天保恨不得把她講的每個字都給記錄下來。


    說得多好啊。


    她以“忠”、“義”二字治軍,怪不得白杆兵打起仗來眾誌成城,所向無敵……


    ……


    秦良玉開始派將。


    “左支重,你率二千士兵,出潯陽口,扼守左關要道,不準放過一個生苗兵馬。”


    一支令牌傳下去。


    左支重接令施禮,“遵命。”


    “麻倉收,你率中軍隨我出山,多帶撓鉤套索,軟梯竹弓,到鷹愁嶺阻擊生苗人馬。”


    “是。”


    令牌一支支地發下去,布置得井井有條。


    將軍們依次接令。


    一場戰鬥,在大帳裏完成了部署。


    部署完畢之後,隊伍就“收帳出發”,譚天保作為隨軍醫官,跟隨中軍前進,他悄悄問中軍官,“咱們這是去攻打生苗麽?”


    “對呀,生苗一定會造反,秦將軍料事如神,提前部署兵力,否則蜀中地勢險峻,等生苗殺過來再調兵,就來不及了。”


    “哦……”


    料敵機先,未雨綢繆,這正是優秀將領的過人之處,否則等敵人舉著刀殺到頭頂了,再進行抵抗,那就被動了。


    ……


    “三梆子,三梆子,”


    小菊一迭連聲地叫道:“快,跟著我一起去打掃祠堂。”


    “咱們馬上就要出發打仗了,打掃祠堂幹什麽?”


    “你不懂,老夫人每次出征,都要去祠堂裏拜祭老爺英靈,還有列祖列宗,焚香秉燭,禱告一番,這是多年的老規矩了。”


    “哦。”


    想想也是,老夫人雖然官居二品,位高權重,但畢竟是個女流,出征前向亡夫靈位做個禱告,也是人之常情。


    拿了掃帚抹布,三梆子隨著小菊進入祠堂裏。


    這座祠堂建得規模不大,但布置得很精心,牆外栽著碧綠修竹,院裏培植著一簇簇寒梅,石砌的小徑旁還開著朵朵馬蓮,看得出主人對他侍弄得很用心。


    進入堂內,就如到了豪華整潔的住房,桌椅、壁櫥、香爐、臥榻……一應俱全,和普通用於祭祀的祠堂完全不同,這裏就和富家大戶居住的住室無異。


    就連窗台上擺著的金豆花,都正盛開著。


    隻是正廳的中央擺著的靈位,顯出它的特殊用途。


    “這祠堂真漂亮。”三梆子讚歎道。


    “你知道什麽,夫人和老爺情深義重,u看書 ukanhu把這兒當作老爺的住所,所以象打理自家一樣照顧祠堂,沒事的時候,就到老爺靈位前,一坐就是半天。”


    “聽你說的……真感動,我都要掉淚了。”


    “是嗎?原來你也跟人一樣有感情。”


    “當然,嗯?你……什麽意思,喂喂,別走,你把話給我說清楚,站住……”


    進入祠堂裏,三梆子用抹布仔細擦拭家具器皿,嘴裏一邊習慣性地嘮嘮叨叨。


    “要說秦將軍這個人,可真和別人不一樣,雖然是個女的,可往那兒一站,就跟老虎似的自帶威風,邪魔外祟什麽的都得嚇得遠遠的……喂喂,小菊,你聽著呢沒有?”


    扭頭一瞧,小菊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


    三梆子搖了搖頭,繼續擦拭壁櫥。


    他把壁櫥的門拉開。


    就在這時候,突然間——


    壁櫥裏閃電般地伸出一隻手來!!


    三梆子嚇得魂飛魄散,本能地“啊”了一聲,但是聲音剛剛嚷出喉嚨,脖子就被扼住了,剩下的大半截驚叫都給憋了回去。


    那是一隻有力的強壯的手。


    一下扼住三梆子的脖子,象是虎爪那樣有力,讓三梆子登時就四肢酸軟,一絲反抗的餘地也沒有。


    三梆子臉色通紅,眼珠子凸起,舌頭都被掐得伸出來。


    那隻手,往裏一拽,三梆子瘦小的身子整個給提起來,就象一條輕飄飄的破口袋,給拽進了壁櫥裏。


    壁櫥的門,又輕輕地關上了。


    祠堂裏有恢複了安靜。


    詭異的安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梟雄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藤木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藤木屋並收藏明末梟雄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