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伴都早已退下來了,沒有案牘之勞累,柴米之擔憂,兒女們都已安家立業,我們在安度晚年生活的同時,也想出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看看改革開放發生的巨大變化。


    1956年組織上派我到申城培訓學習半年,這是我第一次來到最大的城市,第一次目睹了申城市的芳容。轉眼27年過去了,1993年我和劉勳德送台聯汽車修理廠的工人去申城市學修車技術,那次由於時間緊,匆匆忙忙,沒有時間好好遊玩。


    1995年,我帶同仁去申城市一遊,好好看看改革開放後這顆東方明珠的雄姿。從天原坐火車到洪都,再轉申城市。同行的有我、劉先生、王先生、昌先生對夫婦,老伴招生是第一次去申城市,一路上精神極佳。雖然旅途疲勞,但大家興致勃勃,有說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在申城市,我們住在文山同鄉鄒先生家,這是他租賃的一廳二室樓房,一年要好幾萬元租錢。因為是夏天,我們就打地鋪,涼爽舒服。我們四對夫婦,每天吃完早點就出發,漫無目標,隨意漫步。王先生對申城市較熟,領我們走街串巷,看了不少街道景點。


    我們來到申城市南路,隻見街道已裝扮一新,這是申城市的商業中心,老字號商店(如申城市第一百貨公司、先施公司、永安公司等商場)風韻尤存,商品琳琅滿目,貨物要有盡有,人流如潮,生意火爆。我們雖不購物,但這熱鬧非凡的場麵,也令我們流連忘返。


    東路是申城市商業最繁華的地方,一百多年前建設的各式各樣的大廈,已作為進行學生教育的活教材,保存完好,教育後代勿忘國恥。


    入夜站在大江大橋上觀看申城市夜景,真是一種美的享受。隻見一座座高樓大廈披上了五光十色的華衣,尤如婷婷玉立的舞女,婀娜多姿,令人遐想。大江兩岸,燈光閃耀,流光異彩,如入仙境,煞是迷人。江麵上星光點點,百舸穿梭,海鷗翔集,展示著申城市的靈動之美。江灘大堤上,人山人海,人們悠然自得,享受著改革開放帶來的幸福生活。大江對岸是是新開發區,一座座摩天大樓拔地而起,一個個會展中心爭寵鬥雄,最引人注目的是明珠塔,它那巍峨的雄姿,直刺蒼穹。在它的旁邊有一幢墨綠色的摩天樓,鶴立雞群,很有特色,從遠處看,給人一種深邃莫測的感覺。開發區是改革開放的經典之作。


    ……


    1998年的一天,天原地區旅遊公司一輛大巴載著一群白發蒼蒼的老人,向南駛去。這次由高先生帶隊前往深城、珠城、老街遊玩。我和老伴也去了。


    車上大都是一張張陌生的麵孔和蒼老矍鑠的容顏。雖然大家都做了外形的修飾,但難以掩蓋幾十年歲月滄桑留下的痕跡。車上笑聲琅琅,話語切切,來自各條戰線的同齡人一下子融會到這溫馨的小天地裏,大家都似乎年青了許多。導遊是地區旅行社的王小姐,司機是曾護送過許多大人物的“保險”師傅,加上有高先生帶隊,大家心裏就更踏實了。


    為了消除坐車的疲勞,導遊王小姐一路上給我們講笑話,並介紹一些旅遊知識。王小姐說:“現在時興把解小便說成‘我要唱歌’;解大便說成‘我要跳舞’。王小姐又解說了一遍,於是問:“大家記住了嗎?”“記住了!”我們就像小學生回答老師一樣熱鬧。她也笑了,我們也笑了。這場麵又像幼兒園裏來了許多老天真,大家似乎重新回到了幼年。


    沿著105國道大巴車飛馳向南。在天原吃一頓“優待”飯,在幹州打腰餐。沿途風景如畫,美不勝收,大家興致極濃。中途不時有人說“我要唱歌”,我也唱了好幾次。出了幹州,山越來越多,地形也越來越高,汽車在山上穿行。


    這使我想起1949年時,我們軍大四分校徒步經豫章省、奔廣省的軍旅生活,我極力想搜尋公路兩邊留下的蛛絲馬跡,但一切都變了。越過大庾嶺,汽車直下穗城。


    老年人就是囉嗦,走上四五十公裏又有人叫“要唱歌”,憋也憋不住,因為好多人都有前列腺炎。大家都說上車前一定要少喝水,不停地叫“唱歌”,弄得導遊小姐都尷尬哩。


    大巴車從珠城市郊來到海邊停了下來,說在這兒上船到環島遊。麵向遼闊的南海,一座大橋淩空飛架在煙波浩渺的大海上,令人浮想聯翩,感慨萬千。


    上了遊船,客人不少。遊艇像離了弓的箭在水麵飛行,追波逐浪,飛向深海,蔚藍的大海無邊無際,令人神往。人坐在飛馳的遊艇上,覺得輕飄飄似的,特別的爽快,遠處一座高樓隱隱約約依稀可見,就像霧裏看花,模糊不清。


    深城是我國改革開放最早的一個特區,數年間由一個小魚村變成了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成為全國對外開放的領頭羊。隻見摩天樓比比皆是,大車小車川流不息,街道寬敞,環境優美,藍天白雲,綠葉成蔭,空氣清爽,帶有大海的清香。


    既有現代化城市的繁華時尚,又有濃厚的民族情調,商業區車水馬龍,遊人如織,沒有汽車喇叭的鳴笛,也沒有商家的高聲叫賣,充滿了和諧與安寧。有人說:到了深城就似到了香城,逛商場就是一種美的享受。深城人創造了世界級的深城速度。


    第二天參觀“錦繡”公園。這個公園據說是海外華僑同胞損資修建的,後來又捐資修建了“世界”公園。門票雖然較貴,卻擋不住遊人的腳步。導遊舉著導遊旗一邊介紹,一邊向公園深處走去。首先看到的是用花藤織成的一隻碩大的彩色孔雀開屏,孔雀神形兼備,十分逼真。公園裏把祖國最有代表性的景點、建築按一定的比例濃縮成微縮景觀,供遊人欣賞,借一斑而窺知全豹。


    錦繡公園,園內曲徑通幽,芳草迷人,各種景點,高低有別,錯落有致,別具匠心,處處是美景,件件是精品,真有些人在景中遊,景中有遊人的感覺。走進錦繡公園,如同走進了一幅徐徐展開的、有著五千年曆史文化的大畫卷,讓人樂不知返。我們在各景點前照了許多相片,以做留念。


    園內有許多小賣部和供遊人憩息的地方,充滿了人性化。公園有一片名貴樹林,都是世界各國要人、名人所栽、所贈,每株樹旁用花崗岩鐫刻著這株樹的來曆、什麽人種植等情況。這麽大的一個公園,一個上午隻能走馬觀花看一看了。


    從錦繡公園出來,坐車去“老街”參觀。每人拿出公安部門的簽證,檢驗入關,順著鐵柵欄巷道魚貫而入,出了監控門就進入了“老街”中方一側街道。


    “老街”看上去就像一條巷子街,寬不過八九米,長不足一公裏,大都是兩層樓房,兩旁商店一家緊挨著一家,望不到頭。整條“老街”從街道中心線一分為二,用鐵絲網隔開,街道一側是我方,另一側是他方,我他雙方的街道各約四米來寬,一直伸向遠方。


    初入街口有些水果,但價錢貴得咋舌,要買也隻能就地吃,不許帶出去,還有點神秘的感覺。再進入便是藥材、藥品、金銀珠寶、照相器材、電視機、錄音機等商品,尤其金銀首飾、珠子玉石最多,琳琅滿目,應接不暇。遊客們摩肩接踵,如同來參加金銀珠寶展銷會,大飽眼福。因為這裏的商品不納稅,所以比其它地方的同類商品便宜得多,由於無法辨別金銀珠寶的真假,所以買的人也不多,我們買了一些外用藥,邊走邊看,一飽眼福。


    來到老街的繁華地段,隻見我方一側站著一名挎槍值勤的戰士,鐵絲網的對麵,租界也有一位他國軍人背槍值勤。在我他分界線的粗鐵絲網隔離處,有個閘門,但不可隨便出入。我他雙方若商品(貨物)需要流通,隻能把商品放在閘門的中心點上,雙方在各自一方取走,不得越過中心線,任何人不得無證出入閘門。


    閘門旁鐵絲網上掛著一個牌子,上麵寫著:任何人無證不得出入,否則按偷渡論處,予以拘捕。我隔著鐵絲網觀望英方,也看不出有什麽特殊之處,他們往來做作,亦如我方。


    時間到了,驗證出關,結束了離休以後的第二次遠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這七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香飄紅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香飄紅葉並收藏我這七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