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縣是個山間小城,一條呈“s”形的街道,把城區都濃縮在山穀裏,這天正趕上居民趕集,隻見農產品之類席地而市,價格便宜,雞蛋多,來不及細看又上車了,今天要趕到普洱。


    出墨縣後是下坡路,也是走“之”字形,到山腳又是一座鋼索吊橋,司機說:“這是孔雀之家----把邊江。”我們緊盯著路邊的叢林,想看看活生生的孔雀,可是睜裂眼角也沒看到半隻。把邊江不寬,但河水激蕩,吼聲如雷,向東南方奔流而去,到了瞿國叫黑水河。從地圖上看,紅河、黑水河像姐妹攜手,雙雙流向瞿國。


    汽車又開始爬坡,車子來回穿梭於崇山峻嶺之中,真是“車在山中行,人在雲中遊”。到達山頂,下了一陣急雨,大家都淋了個水鬼似的,好在天氣熱,不然是會生病的。當晚七點多鍾到達普縣。


    普縣也是巴掌大的小城,公路在城外通過,沿路蓋了許多飯館、小吃鋪,我們這麽多人,都住在縣委招待所裏,更喜的是,床上用品挺闊氣,尼龍蚊帳、絲棉被、刺繡枕頭、彈簧床,房間整潔,這是從春城以來睡得最甜美的一夜。有人開玩笑說:今天我結婚了,睡洞房,但就是沒拜堂……。大家十分感謝上級領導的關懷。


    普縣是名茶——普茶的故鄉,我們趁店鋪尚未關門,買了一些茶葉,聞一聞,香味醇厚,清香撲鼻,但包裝過於原始,戰友蒙義昌買了二斤,說是寄給父母嚐嚐。


    第二天發車較早,翻過重巒迭嶂的高山,穿越遮天蔽日的原始次森林,上午就到了思市。思市地方比較大,街道也比較寬敞,在公路兩則蓋了許多商店、招待所,我們在民族飯店匆匆吃了些麵饃之類就上車。車子連軸轉,二個小夥子輪流開車,我們正行進在橫斷山脈的南麓,從地圖上看,北高南低,汽車向南都是走下坡路,其實,仍是在崇山峻嶺裏穿行。


    沿途居民點越來越少,行車半天也不見一人,除了道班房外,沒看到多少居民,車子磨磨蹭蹭,七拐八彎,六點多鍾才到文縣,天已黑了,文縣僅是一個小客棧,好在有飯吃,我們一到旅社,就把旅社給塞滿了,倒頭便睡。


    在思市一帶見到的主要是鬆樹等針葉林,到了普文到處是雜木闊葉林,而且樹木多而密,公路似乎是在樹林的隧道中穿越,野花滿山,鬱香撲鼻,竟是南國風光了。山勢逐漸降低,車子似乎在向下滑行,中午到達小養鎮,屬景市管轄,有一岔路通往偏遠的夢那縣。


    離猛巴拉西首府——景市,越來越近了,天氣也熱起來,因為景市屬於熱帶雨林氣候。我們的車隊停靠在路旁,這裏沒有大的飯店,我們幾百人隻好化整為零,各找餐館就食。


    猛巴拉西這個名稱,是明代隆慶四年(1570年),宣慰司(當地最高的行政長官)把轄區分為十二個“版納”。從此便有了“猛巴拉西”這一傣語名稱。


    猛巴拉西傣族自治州位於南詔省西南部,麵積1.958萬多平方公裏,東西南三麵與老國、緬國接壤,緊鄰瞿國,國境線長1069公裏。1953年1月23日,猛巴拉西傣族自治區成立(後改為州)。1958年全州總人口約10萬(2008年人口約100萬),州府為景市,下轄三個縣。這裏居住著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諾族、拉祜族、佤族、瑤族等十幾個民族,2008年有傣族50多萬,漢族25萬,其他民族25萬。


    猛巴拉西傣族自治州,屬熱帶季風性雨林氣候,終年溫暖、四季常青,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年內分旱季和雨季,沒有冬季,年平均氣溫在21c,終年無霜雪,具有“長夏無冬、一雨成秋”的特點。每年5月下旬——10月下旬為雨季,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為旱季。由於受印度洋西南季風的控製和太平洋東南季風的影響,常年濕潤多雨,所以森林繁茂密集,動植物繁多。


    在這片神奇富饒的土地上,有占全國1/4的動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實的“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綠色王國”、“南藥王國”。猛巴拉西是除海南島外我國大陸唯一的一塊具有熱帶季風性雨林氣候的風水寶地。


    猛巴拉西是傣族主要聚居地。傣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曆史的少數民族,其族源自古代沿海一帶的百越族群。自古以來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西南邊疆。傣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拚音文字,有自己獨特的曆法。1998年南詔省有傣族人口109.6萬人,傣族大多依山傍水而居,主要從事水稻種植。傣族主要居住在猛巴拉西傣族自治州等地。服飾方麵,男子衣著與漢人相似,男子頭上喜歡卷一條毛巾或戴一頂帽子,女子上身喜歡穿短腰、緊身、細袖的上衣,下身多為寬大的長筒裙。


    在這裏我們第一次見到了傣族,特別興奮,他們無論從服飾、生活方式、語言都與我們不同,令我們稀奇。眼光從他(她)們身上掃來瞄去,好像發現外星人。他(她)們也以驚異的眼光看著我們這些不帶槍的大軍。


    我們在一家小食店就餐,米飯少,米麵多。米麵是傣族愛吃的一種小吃。用大米糯米浸泡磨成漿,蒸成塊狀,再切成麵條形狀,先用熱水燙熱,倒入碗中,再加鮮肉湯(或雞湯)和肉醬、薑蔥佐料等,吃起來味道很好,是不錯的小吃。小街商店較少,隻有小養鎮開的一家商店及一家小飯店。哨子一響,大家上車出發,離景市還有三十來公裏,一座大山橫在眼前,出小街就得爬十五公裏的大坡,汽車呼嚕嚕怒吼著直上,到了三達山山頂,汽車加水,暫時休息,說是汽缸溫度太高,走不動了。


    三達山附近鑽塔林立,機聲隆隆,據說地下蘊藏著銅礦。站在山頂向南望去,山下雲海茫茫,縹渺如煙,隱隱約約能看到一望無邊的大平原。司機師傅說那裏就是景市,再走十幾公路就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這七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香飄紅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香飄紅葉並收藏我這七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