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頭撞進了林卿硯的房間,剛推開門便氣鼓鼓地嚷嚷道:“我爹太過分了!竟然派了五個人來監督我們回去,這和押送囚犯有甚麽區別!”
“相國也是擔心你的身份,留在此處過於危險。”林卿硯將手中的書卷放下,支起腦袋看向她,“怎麽,你不想走?”
“當然!娘要去找晉王報仇,她也不想想自己現在是個甚麽樣的身體,走路都靠拐棍,還想要刺殺趙光義?”
林卿硯默了默,忽地道:“如果可以,我倒想助皇甫將軍一臂之力。”
她一怔:“你……不會是說真的罷?”
“前提是,如果可以的話。”他笑得沒心沒肺,“你看看我現在這副樣子,明顯就是不可以……”
“你知道就好。有一個還不夠我操心的了……”趙攸憐心有餘悸地扶著胸口,“現在麻煩的就是爹非要趕我們回去,還派了人一路看著。得想個法子半路甩開這些人。”
“你若將他們甩開了,他們必會馬上向相國回報。左右走一趟建陽一來一回得有個六七日,若這六七日間不曾有音訊,相國當以為一路無事,不會起疑。”
女子眸光一亮:“你打的是甚麽主意?”
“清瞳給他們施個甚麽術法,讓他們組團在外逛蕩個六七日,到時候這邊的事也該了了。”
“海上之人若聽說你便是這般濫用他們的秘術的……”趙攸憐的唇間逸出一絲狡黠的笑容,“那可真是學以致用!”
於是,林卿硯、趙攸憐、薑楠、林清瞳四人裝模作樣地收拾了行李,與五個影衛組成了九人眾的大隊,浩浩蕩蕩地離了私宅。不到半日工夫,四人便又偷偷摸摸地潛回了汴梁城郊,擇一小店暫住下。
趙光義這幾年結下的仇怨太多,他也知道有多少人都看上了他這條命,是以晉王府內外守備森嚴,尤其是到了主園之中,守兵、巡衛嚴防死守,比之皇宮內廷還要嚴密幾分,不知道的還以為晉王爺是被人軟禁在了自己的園子裏。
相比起在王府中行刺,可能連趙光義的一片衣角都摸不著,而在城內行刺,時間太短閑雜人等太多,所以晉王出巡在外無疑是最合適的機會。
趙攸憐沒有想到,這個機會來得這麽快。
經過林清瞳的瞳術作用,趙匡胤把趙普背著他私納皇甫羅入府之事忘了個一幹二淨,加之耶律斜軫一方的施壓,第二日的朝堂上,趙光義一派就顯出了明顯的頹勢。緊接著,趙匡胤禦筆一揮,命晉王南下巡視,名為體察地方風情、關心百姓疾苦,實為調虎離山。
若是從前,趙光義還能找個托辭抗旨不尊,隻是如今勢頭不妙,皇上甚至把皇甫羅都放出了宮,明顯已經和趙普沆瀣一氣,他就是留在京中也並無把握扭轉頹勢,倒不如領旨出巡,避避風頭,待耶律斜軫那廝滾回大遼去,再作打算。
於是這日,趙光義的王駕便聲勢赫赫地出了汴梁城。
趙攸憐和林卿硯在山間一路尾隨晉王的儀隊而行。她本是不想讓林卿硯跟著來的,他那滿身堪堪結痂的傷口至今看著還十分怖人,要是真的打起來,免不得舊傷未愈又添新傷。可是林卿硯看著她很是不屑地笑了笑,
“就你這三腳貓的功夫還敢跟人打起來?快讓我省省心罷!走了!”
趙攸憐一咬牙一跺腳,跟了上去。
他們不敢跟得太緊,離儀隊最末還拉開了十多丈的距離,和儀隊正中的晉王輦駕更是隔開了近三十丈的距離。
儀隊兵士的著裝分靛藍兩色,看上去一個個人高馬大的,很是健壯。
二人一直費心地留意著周遭的異動,生怕皇甫羅突然從哪一片的山石林木上躍下,簡直比趙光義的護衛還要盡心盡責。
趙攸憐一麵走一麵嘀咕:“爹不可能猜不到,這是娘動手大好的機會。可是這一路過來,怎麽都沒見到相府的人做些防範?”
“若是做了讓外人看得到的防範,那還不如不做。”
“話是這麽說……可如果爹真的沒派人來,那就憑我們兩個,如何能攔得住娘和這麽多的兵士?”
“真到了那時候,攔不住也得攔……”林卿硯輕笑道,“否則,你為何要來這裏?”
“我……”
趙攸憐心裏猶自打著鼓,索性別過頭去不理他。儀隊正走到山間變窄的彎路上,本就冗長的隊列變得更長,隊伍的排頭扭向一邊,趙攸憐眯著眼細瞧了瞧,不由得驚呼出聲:“那……那在前麵領頭開路的是,是張奉洵?”
林卿硯循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的確是他。”
女子立即挽起袖子,一副要大展身手的樣子。
“你要幹甚麽?”林卿硯不由得失笑。
“且不說他誹謗林將軍、負了芊兒,便是此番張奉洵竟敢對你動用私刑,我非要好好教訓他不可!等會兒若動起手來,我頭一個就先把他打趴下!”
“張奉洵三番兩次地做出投敵賣國之事,的確是該教訓。不過倒也不急於這一時。更何況……”林卿硯忽地按住了女子的肩膀,“已經來了……”
話音剛落,便見一道素淨的身影峭壁間躍下,山路狹隘,正是絕佳的伏擊之地。
然,既是絕佳的伏擊之地,就應該亂石滾木、排山倒海,而不是似皇甫羅這般單槍匹馬而來。
趙攸憐急急掏出巾帕蒙麵,斜掠上山壁,和林卿硯一前一後趕上前去。
儀隊的兵士見有人兩方夾擊,慌忙抬起長槍嚴陣以待,待看得清了,方注意到來的一共不過三人,其中一個人還拄著拐……這陣勢也太不專業的,是沒把他們王爺放在眼裏嗎?
彼時皇甫羅已經躍入行隊之中,她一拐支地,一拐將圍上前的小兵一一撥開,目標明確地直衝趙光義的王駕而去。
山路狹窄,饒是晉王的護兵再多,也沒法子一擁而上,隻得前赴後繼。
走在儀隊最前的張奉洵急回過馬來,高喝道:“保護王爺和相國!”
相國?趙攸憐腳下一滯——他們打王駕出城起便目不轉睛地盯著,何曾見過趙普的影子?
然而眼下的情形容不得她細想,他們要做的就是將皇甫羅帶離這裏。
他們二人在陡峭的山壁上飛快地掠過,至行隊正中,一躍而下,三兩下便撥開重重散兵來到了皇甫羅麵前。可以明顯地看見,雙杖之間,皇甫羅那無法移動的雙腿成了她的軟肋,已然被劃開了好幾道鮮血淋漓的口子。
還沒等趙攸憐開口說話,皇甫羅蒙麵巾上的桃花眼一眯,手中長杖徑直襲向女子,逼得她急退了幾步。
眾兵士看得傻了——原來,這三個人不是一夥的啊……
趙攸憐顯然也是沒料到師父會二話不說就動手,有驚無險地躲開長杖的一擊,堪堪立住腳,她身畔的林卿硯已然提著劍衝上前與皇甫羅交上了手。
眾兵士看得更傻了,一時不知道該不該上前,隻躑躅地舉著兵器,給他們三人圍出了一個徑兩丈的圓圈。
電光火石間,林卿硯已與皇甫羅過上了二十幾招。趙攸憐在旁看得是心急如焚——師父明明認出了他們,卻不肯收手。都這個時候了,師父難道還不明白,憑她一己之力是傷不了趙光義的,再這樣下去隻會枉送性命!
與此同時,十丈外的王駕之中,趙光義掀開車簾站在車板上垂手看著這一幕。
看見他,皇甫羅眼神露狠,忽然持杖向一旁的趙攸憐刺去,林卿硯不明所以急回身相護。不料皇甫羅隻是虛晃一招,淩空略過女子,在一旁的兵士頭頂上拄了一拐借力,躍出了包圍圈,直直向車輦上的趙光義飛去。
趙光義左右的貼身護衛按劍在手。
林卿硯和趙攸憐方欲追去,周遭的兵士見一號刺客逃脫,連忙不遺餘力地圍住了二三號疑犯。
趙光義那奸佞的臉在皇甫羅眸中一點點放大,忽然,她的瞳孔劇烈地一震,在趙光義的身後出現了一張臉——趙普低頭從王駕中走了出來。
“皇甫羅?”待看清眼前雙腿殘廢的刺客的那雙桃花眼時,趙光義吃了一驚,低聲喃喃道,“怎麽會是她?”
她不是失憶了武功盡失,被皇兄放出了皇宮嗎?
他沉吟的一瞬間,皇甫羅的長杖已襲至身前一丈。
“鏘——”晉王的貼身護衛立時搶身上前,將刺客左右纏鬥住。
趙光義的貼身侍衛自是一等一的高手,皇甫羅雙腿已廢,以一敵二,很快便落了下風。
“留活口!”
趙光義回身看了趙普一眼,淡淡地吩咐道。
“是!”護衛得了令,不再一味攻擊皇甫羅薄弱的下盤,讓後者有了喘息的空間。
一小隊藍衣兵舉著弓箭從前頭趕來,攔在王駕之前。
“王爺不如移步安全之地,此處交給在下。”趙普道。
趙光義點點頭,“既是相國的家事,本王便不插手了,隻望相國能給本王一個交代。”
方才趙光義出城之時,卻見趙普領了一支著靛衣的步兵在城門口等候,說要送他一程。二人在王駕之中說了些語帶雙關的“閑話”,便在山路上遇了這麽檔子事。
沒想到,這戲卻是比他預料之中的好看些。
“相國也是擔心你的身份,留在此處過於危險。”林卿硯將手中的書卷放下,支起腦袋看向她,“怎麽,你不想走?”
“當然!娘要去找晉王報仇,她也不想想自己現在是個甚麽樣的身體,走路都靠拐棍,還想要刺殺趙光義?”
林卿硯默了默,忽地道:“如果可以,我倒想助皇甫將軍一臂之力。”
她一怔:“你……不會是說真的罷?”
“前提是,如果可以的話。”他笑得沒心沒肺,“你看看我現在這副樣子,明顯就是不可以……”
“你知道就好。有一個還不夠我操心的了……”趙攸憐心有餘悸地扶著胸口,“現在麻煩的就是爹非要趕我們回去,還派了人一路看著。得想個法子半路甩開這些人。”
“你若將他們甩開了,他們必會馬上向相國回報。左右走一趟建陽一來一回得有個六七日,若這六七日間不曾有音訊,相國當以為一路無事,不會起疑。”
女子眸光一亮:“你打的是甚麽主意?”
“清瞳給他們施個甚麽術法,讓他們組團在外逛蕩個六七日,到時候這邊的事也該了了。”
“海上之人若聽說你便是這般濫用他們的秘術的……”趙攸憐的唇間逸出一絲狡黠的笑容,“那可真是學以致用!”
於是,林卿硯、趙攸憐、薑楠、林清瞳四人裝模作樣地收拾了行李,與五個影衛組成了九人眾的大隊,浩浩蕩蕩地離了私宅。不到半日工夫,四人便又偷偷摸摸地潛回了汴梁城郊,擇一小店暫住下。
趙光義這幾年結下的仇怨太多,他也知道有多少人都看上了他這條命,是以晉王府內外守備森嚴,尤其是到了主園之中,守兵、巡衛嚴防死守,比之皇宮內廷還要嚴密幾分,不知道的還以為晉王爺是被人軟禁在了自己的園子裏。
相比起在王府中行刺,可能連趙光義的一片衣角都摸不著,而在城內行刺,時間太短閑雜人等太多,所以晉王出巡在外無疑是最合適的機會。
趙攸憐沒有想到,這個機會來得這麽快。
經過林清瞳的瞳術作用,趙匡胤把趙普背著他私納皇甫羅入府之事忘了個一幹二淨,加之耶律斜軫一方的施壓,第二日的朝堂上,趙光義一派就顯出了明顯的頹勢。緊接著,趙匡胤禦筆一揮,命晉王南下巡視,名為體察地方風情、關心百姓疾苦,實為調虎離山。
若是從前,趙光義還能找個托辭抗旨不尊,隻是如今勢頭不妙,皇上甚至把皇甫羅都放出了宮,明顯已經和趙普沆瀣一氣,他就是留在京中也並無把握扭轉頹勢,倒不如領旨出巡,避避風頭,待耶律斜軫那廝滾回大遼去,再作打算。
於是這日,趙光義的王駕便聲勢赫赫地出了汴梁城。
趙攸憐和林卿硯在山間一路尾隨晉王的儀隊而行。她本是不想讓林卿硯跟著來的,他那滿身堪堪結痂的傷口至今看著還十分怖人,要是真的打起來,免不得舊傷未愈又添新傷。可是林卿硯看著她很是不屑地笑了笑,
“就你這三腳貓的功夫還敢跟人打起來?快讓我省省心罷!走了!”
趙攸憐一咬牙一跺腳,跟了上去。
他們不敢跟得太緊,離儀隊最末還拉開了十多丈的距離,和儀隊正中的晉王輦駕更是隔開了近三十丈的距離。
儀隊兵士的著裝分靛藍兩色,看上去一個個人高馬大的,很是健壯。
二人一直費心地留意著周遭的異動,生怕皇甫羅突然從哪一片的山石林木上躍下,簡直比趙光義的護衛還要盡心盡責。
趙攸憐一麵走一麵嘀咕:“爹不可能猜不到,這是娘動手大好的機會。可是這一路過來,怎麽都沒見到相府的人做些防範?”
“若是做了讓外人看得到的防範,那還不如不做。”
“話是這麽說……可如果爹真的沒派人來,那就憑我們兩個,如何能攔得住娘和這麽多的兵士?”
“真到了那時候,攔不住也得攔……”林卿硯輕笑道,“否則,你為何要來這裏?”
“我……”
趙攸憐心裏猶自打著鼓,索性別過頭去不理他。儀隊正走到山間變窄的彎路上,本就冗長的隊列變得更長,隊伍的排頭扭向一邊,趙攸憐眯著眼細瞧了瞧,不由得驚呼出聲:“那……那在前麵領頭開路的是,是張奉洵?”
林卿硯循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的確是他。”
女子立即挽起袖子,一副要大展身手的樣子。
“你要幹甚麽?”林卿硯不由得失笑。
“且不說他誹謗林將軍、負了芊兒,便是此番張奉洵竟敢對你動用私刑,我非要好好教訓他不可!等會兒若動起手來,我頭一個就先把他打趴下!”
“張奉洵三番兩次地做出投敵賣國之事,的確是該教訓。不過倒也不急於這一時。更何況……”林卿硯忽地按住了女子的肩膀,“已經來了……”
話音剛落,便見一道素淨的身影峭壁間躍下,山路狹隘,正是絕佳的伏擊之地。
然,既是絕佳的伏擊之地,就應該亂石滾木、排山倒海,而不是似皇甫羅這般單槍匹馬而來。
趙攸憐急急掏出巾帕蒙麵,斜掠上山壁,和林卿硯一前一後趕上前去。
儀隊的兵士見有人兩方夾擊,慌忙抬起長槍嚴陣以待,待看得清了,方注意到來的一共不過三人,其中一個人還拄著拐……這陣勢也太不專業的,是沒把他們王爺放在眼裏嗎?
彼時皇甫羅已經躍入行隊之中,她一拐支地,一拐將圍上前的小兵一一撥開,目標明確地直衝趙光義的王駕而去。
山路狹窄,饒是晉王的護兵再多,也沒法子一擁而上,隻得前赴後繼。
走在儀隊最前的張奉洵急回過馬來,高喝道:“保護王爺和相國!”
相國?趙攸憐腳下一滯——他們打王駕出城起便目不轉睛地盯著,何曾見過趙普的影子?
然而眼下的情形容不得她細想,他們要做的就是將皇甫羅帶離這裏。
他們二人在陡峭的山壁上飛快地掠過,至行隊正中,一躍而下,三兩下便撥開重重散兵來到了皇甫羅麵前。可以明顯地看見,雙杖之間,皇甫羅那無法移動的雙腿成了她的軟肋,已然被劃開了好幾道鮮血淋漓的口子。
還沒等趙攸憐開口說話,皇甫羅蒙麵巾上的桃花眼一眯,手中長杖徑直襲向女子,逼得她急退了幾步。
眾兵士看得傻了——原來,這三個人不是一夥的啊……
趙攸憐顯然也是沒料到師父會二話不說就動手,有驚無險地躲開長杖的一擊,堪堪立住腳,她身畔的林卿硯已然提著劍衝上前與皇甫羅交上了手。
眾兵士看得更傻了,一時不知道該不該上前,隻躑躅地舉著兵器,給他們三人圍出了一個徑兩丈的圓圈。
電光火石間,林卿硯已與皇甫羅過上了二十幾招。趙攸憐在旁看得是心急如焚——師父明明認出了他們,卻不肯收手。都這個時候了,師父難道還不明白,憑她一己之力是傷不了趙光義的,再這樣下去隻會枉送性命!
與此同時,十丈外的王駕之中,趙光義掀開車簾站在車板上垂手看著這一幕。
看見他,皇甫羅眼神露狠,忽然持杖向一旁的趙攸憐刺去,林卿硯不明所以急回身相護。不料皇甫羅隻是虛晃一招,淩空略過女子,在一旁的兵士頭頂上拄了一拐借力,躍出了包圍圈,直直向車輦上的趙光義飛去。
趙光義左右的貼身護衛按劍在手。
林卿硯和趙攸憐方欲追去,周遭的兵士見一號刺客逃脫,連忙不遺餘力地圍住了二三號疑犯。
趙光義那奸佞的臉在皇甫羅眸中一點點放大,忽然,她的瞳孔劇烈地一震,在趙光義的身後出現了一張臉——趙普低頭從王駕中走了出來。
“皇甫羅?”待看清眼前雙腿殘廢的刺客的那雙桃花眼時,趙光義吃了一驚,低聲喃喃道,“怎麽會是她?”
她不是失憶了武功盡失,被皇兄放出了皇宮嗎?
他沉吟的一瞬間,皇甫羅的長杖已襲至身前一丈。
“鏘——”晉王的貼身護衛立時搶身上前,將刺客左右纏鬥住。
趙光義的貼身侍衛自是一等一的高手,皇甫羅雙腿已廢,以一敵二,很快便落了下風。
“留活口!”
趙光義回身看了趙普一眼,淡淡地吩咐道。
“是!”護衛得了令,不再一味攻擊皇甫羅薄弱的下盤,讓後者有了喘息的空間。
一小隊藍衣兵舉著弓箭從前頭趕來,攔在王駕之前。
“王爺不如移步安全之地,此處交給在下。”趙普道。
趙光義點點頭,“既是相國的家事,本王便不插手了,隻望相國能給本王一個交代。”
方才趙光義出城之時,卻見趙普領了一支著靛衣的步兵在城門口等候,說要送他一程。二人在王駕之中說了些語帶雙關的“閑話”,便在山路上遇了這麽檔子事。
沒想到,這戲卻是比他預料之中的好看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