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沁大草原,眼前就是一望無際的綠色,就像一片綠色的海洋。近處。


    成群的牛羊安閑地吃著青草,幾匹駿馬在大草原是飛奔而過;遠處青山在藍天的襯托下顯得更綠了,草原不但動物多,山多而且景色也非常美麗。


    科爾沁部落的親王吳克善召集了大批的蒙古軍的士兵聚集在牙帳左右。


    鮮血的味道經過雨水衝刷,依舊沒有完全淡化,很顯然,吳克善所在的部落經曆了一番血洗,強悍的蒙古騎兵重新從察哈爾部落手中奪回了科爾沁大草原。


    察哈爾五部中的準格爾部落族長格力跪在了帳下,整個人都是顫抖著不敢說話,隻見吳克善手中把玩著一尊小小的金佛,笑道:


    “這麽好的金子,就被你們做成了如此垃圾的東西,我們蒙古的漢子信仰的是長生天。


    還是不是什麽狗屁的佛,你們都被那些該死的明人給騙了,佛有什麽用?敵得過咱們手中的鋼刀嗎?”


    格力小聲說道:


    “親王殿下,我們大部分人也不信這個,隻是為了能夠活下去,這才家家都置辦了佛像。


    實在不行也會有人用木頭雕了個佛像,實在是沒法子。


    大明的曹門神隻要發現哪家不供奉佛像,一定會派人清洗那個部落,這已經成規矩了。”


    “哼,在這裏本王的規矩就是最大,不懂本王的規矩?把這些佛像全部通通融了,以後我大蒙古不允許出現這些東西,就連長生天也不會答應。


    更何況我們還有強援,隻要他曹鼎蛟再敢來襲科爾沁大草原,本王定讓他有來無回。”


    科爾沁親王吳克善臉色陰沉的說道,然後又把目光看向了旁邊的大清鑲黃旗佐領鼇拜。


    這位大清的巴圖魯當年硬生生地扛住了曹鼎蛟兩棒末死,僅僅是修養半年之後又生龍活虎的出來了。


    鼇拜現在成了大清最出名的人物之一,在大清傳的是越來越邪乎,什麽大清第一勇士巴圖魯鼇拜力敵曹鼎蛟數百回合不敗。


    大清勇士鼇拜大同城外戰平曹鼎蛟,奈何明軍人多勢眾,後麵又有蒙古人的背叛,而鼇拜大人獨自帶著幾百人為大軍斷後,苦苦堅持了半日,這才敗軍而歸。


    躺在病床上的鼇拜也是很懵逼,老子什麽時候一下子就成了大清英雄了?


    而皇太極不但沒有阻止這股浮誇風,反而暗中示意別人大肆的宣傳,因為他發現自己的部隊不少人已經患上了恐曹症。


    現在就連八旗子弟兵聽到了曹鼎蛟的名號,都會忍不住抖三抖,心裏麵犯嘀咕,更別提其他的二線部隊了,漢八旗跟蒙八旗更不想碰到曹鼎蛟。


    鼇拜一臉傲氣的說道:


    “哼,上次讓這姓曹的占了一點小便宜,這一次,定讓他有來無回。”


    鼇拜他出身將門,精通騎射。跟隨皇太極征戰四方,攻克皮島,參加鬆錦之戰,平定農民起義,立下赫赫戰功,成為皇太極最信任的武將,號稱“滿洲第一勇士”。


    吳克善臉上的笑容更甚,他能重新奪回科爾沁大草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靠皇太極支援他那一萬女真騎兵,而鼇拜就是這隻大軍的佐領,直接聽命於他和皇太極。


    “鼇拜,你覺得咱們下一步該如何行事?”吳克善問道。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現在咱們好不容易收回了科爾沁大草原,最好在一鼓作氣打垮另外四部,最好他們投降,然後加入我們大清編入蒙八旗之中。


    不過,眼下察哈爾部落的走狗,四散而逃,不願歸降咱們,就是怕明軍事後報複,咱們直接繞過河套地區殺向延安府平陽府,正好掠奪一些人口回去,陛下那邊等著要用人手呢。”


    鼇拜如是說道。


    “己巳之變”後,清軍便多次繞道蒙古,從山海關以西的長城關隘入關,甚至三次直逼北京城下。


    清兵也打出經驗來了,蒙古人也打出經驗來了,雙方是豺狼遇虎豹,一拍即合。。


    “好,此次我軍毀邊塞入關,一定要殺他的片甲不留,報當年一箭之仇。”


    吳克善恨恨的說道,當年就是曹鼎蛟害他兵敗北逃,在族中的聲望大減,休養了兩年都還沒緩過勁來,幸好靠著掠奪其他部落的人口,慢慢地恢複了實力,不然他可不敢南狩。


    ……


    另一邊,又爆發了一件震驚天下的事情,張獻忠又反了。


    張獻忠起兵時憑借的是“米脂十八寨”,在他的領導下,義軍的實力不斷擴張,發展成為陝北地區最為強大的一股農民軍勢力。到他起義的第二年,張獻忠已經成為率眾二十萬的強大勢力。


    後來,曹鼎蛟大敗義軍,張獻忠就逃竄到了四川發展勢力,洪承疇從崇禎九年開始就被年輕的崇禎皇帝委派前去剿匪,企圖絞殺這股勢力。


    崇禎十年三月,洪承疇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終於把張獻忠徹底趕出了四川,並且擊敗了張獻忠的主力。


    崇禎十年四月,熊文燦任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代王家禎總理南畿、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四川軍務。後楊嗣昌建言“四正六隅、十麵張網”之策。


    老熊別的本事沒有,靠著招降吃遍天下,他在福建的時候,鄭誌龍就是被他招降的,後來張獻忠也是被他招降的。


    曹鼎蛟:……mmp熊大人,你能不能睜大你的卡姿蘭大眼睛?這tnd招降的都是些什麽玩意兒,心裏麵沒有一點也b數嗎?


    張獻忠在明軍的攻擊的下遭遇失敗,駐屯在穀城,被熊文燦所帶領的明軍包圍。


    此時的張自忠為了避免滅亡,利用次輔薛國觀和熊文燦的貪財,以重金賄賂,讓他們幫忙招撫。


    “文燦既得所欲,為之請官、請愉、請關防。”


    向朝廷建言招撫張獻忠,並最終獲得了崇禎皇帝的批準。


    張獻忠等淮赦死殺賊立功,著聽總理前調度,其加銜給晌,並責成阮之鈿安插事宜。


    此時熊文燦已經獲得了招撫張獻忠的權力,並且成為了張獻忠的“保護傘”。


    在穀城期間,張獻忠在穀城“不放兵,不應調,不入見”,並且領取了十萬人的兵餉,保持了較強的獨立性。


    對於反對招撫的官員,張獻忠也利用當時的形勢將其擊敗,金銀開道,各種賄賂,從而獲得了良好的環境。


    曹鼎蛟:…豬!豬!到底用幾頭豬才能形容你們這群人的蠢?你們這群人怎麽比豬還要蠢啊?老子在前線拚死拚活,後麵一堆豬隊友賣老子,老子容易啊。


    曹門神表示自己太難了。


    在穀城期間,張獻忠對於明廷的官員和勢力防範嚴密,其所屬軍隊一直保持警惕的狀態,連耕種都帶刀而行。


    崇禎十年六月,借河南饑荒之際,得以喘息修養的張獻忠再舉義旗,起兵反對明朝的統治,並大敗左良玉。


    張獻忠迅速擊潰穀城官軍,殺縣令阮之鈿和巡按禦史林銘球,拆毀城垣,劫庫縱囚,明朝監軍道張大經和馬廷寶、徐起祚投降。


    張獻忠離開穀城時,又將官府上下大小官員向自己索賄的名單、數字和時間刻在了城內外的牆壁上,頓時天下嘩然。


    …


    六月中旬,遠在南京的崇禎皇帝也得到的消息。


    崇禎皇帝臉色通紅,惱羞成怒的丟掉了案桌上的所有奏折,幾乎快咬碎了牙,恨聲說道:


    “傳旨讓溫體仁,薛國觀入宮,錦衣衛指揮使吳三桂何在?傳朕旨意,速速捉拿熊文燦歸京。


    熊文燦害朕…薛國觀誤朕啊。”


    崇禎皇帝實在是悔不當初,偏偏聽信了這兩個糟老頭子的鬼話,穀城賄賂的案件更是硬生生的從大明身上撕下來了一塊皮肉,天下的百姓會如何看待此事?


    原來張獻忠逆反就是因為大明官員的苦苦相逼,然後索要賄賂,這樣的朝廷也太黑暗了吧?


    大明舉國嘩然,有些東西根本就不能放到台麵上來說,大明有些地方已經爛到根子裏麵去了,可要是擺到台麵來看,全都是聳人聽聞的大新聞啊。


    七月,負責平定農民起義軍的熊文燦得知消息,立即抽調左良玉和羅岱領兵追剿。


    官軍被張獻忠以誘敵深入之際擊敗,羅岱被活捉,左良玉丟盔棄甲,伏鞍而逃,連軍符印信也丟失了。


    同年七月,曹鼎蛟給自己泡上了一杯濃茶,然後深深的啄了一口,這才緩緩的坐在了太師椅上。


    暗道:老洪(洪承疇)好不容易都偷到高地了,這姓熊的這個豬隊友也太坑了吧?不僅給人家送上了超神,連高地都被推掉了……


    曹鼎蛟更是無語的錘了一下自己的腦袋,他原本以為曆史因為自己而改變了。


    曆史的蝴蝶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張獻忠都提前幾年跑到四川發展去了,曹鼎蛟也沒辦法幫到什麽,他已經失去了曆史的先知性。


    有洪承疇在那邊處理四川的事,他就沒有放在心上了,老洪辦事他放心,萬萬沒想到。


    張獻忠居然逃出了四川,逃出了他洪承疇的管轄範圍,從上路跑到下路偷塔去了。


    曹鼎蛟直接提筆寫了一份奏折呈交給崇禎皇帝:


    “陛下,張獻忠腦後有反骨,稱其三姓家奴亦不為過,萬萬不可再招降之,可俘之押往京師,其義子李定國或可用之。”


    崇禎皇帝還沒有收到書信,陝西巡撫孫傳庭的求救信倒是率先送到了大同府,延安府被蒙金大軍團團包圍,七八萬兵馬繞過河套地區沿城關而下,一路上燒殺搶掠,直逼延安府。


    孫傳庭也不敢戴著老秦軍出城跟人家死戰,那樣子跟白白送掉手底下的士兵沒什麽區別,隻好求援了不遠處的大同和宣府。


    宣府盧象升更是苦不堪言,他直麵著李自成的兵鋒,絕大多數兵力是要用來牽製李自成,他也派不出兵馬支援延安府啊。


    曹文詔臉色凝重的說道:


    “吳克善和鼇拜在陝西境內一路燒殺搶掠,不知道犯下了多少駭人聽聞的事情,本總兵親自帶人去堵截他們,不能讓他們囂張下去。”


    曹鼎蛟趕緊攔住了自家叔父,便道:


    “曹總兵,雖說您麾下的不下戰力不容小覷,可人力怎麽跑得過四條腿呢?您的邊軍中精銳騎兵實在是太少了,經不起折騰啊。”


    曹文詔弱弱的開口說道:


    “那你倒是把你那三萬蒙古仆從軍借給本官,本官帶著他們殺那鼇拜和吳克善一個片甲不留,讓他們知道明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曹鼎蛟無奈的一攤手說道:


    “唉,叔父,仆從軍的調兵權現在不在侄兒手上,需要陛下那邊協商才行。


    這樣,您老人家鎮守大同,小侄但這一部分騎兵還有大明陸軍新軍且去阻劫鼇拜和吳克善,咱們就怕皇太極突然攔下,大同必須要您這樣經驗豐富的老將在此鎮守啊。”


    曹文詔卻是弱弱的開口說道:


    “唉,木一總兵馬上的功夫又不弱,要不然去延安府的事情就交給某了,本總兵帶著他們血債血償。”


    說完,曹文詔著期盼的目光看向了曹鼎蛟,身為山西巡撫的他雖然還掛著代理兩個字,但畢竟是邊關實權的重臣。


    曹鼎蛟可不願意讓自家叔父隨意冒險,延安之戰勝負尚未可知,若是中途被人家打崩潰的,如何是好?


    蒙古仆從軍還沒有完成集結,曹鼎蛟還在召喚當中,另一方麵還要等崇禎皇帝的聖旨,陸軍新軍出兵就沒那麽多顧慮了,而曹鼎蛟這是並不打算讓自己領兵。


    而是想要派出周遇吉,黃得功,虎子,王二發等人出陣,三萬步兵新軍八加上五千騎兵,還有他們改良的五千車兵,再加上陸軍的新式火炮,就是曹鼎蛟的出兵陣容了。


    曹鼎蛟隨意編造了一個借口說道:


    “叔父,我估摸著李自成馬上也要北下了,所以咱們要嚴加防備。


    咱們又不能同時牽扯兩個戰場,隻能說一方麵皆必清也穩固防守,另一方麵積極進取打退來敵。”


    “李自成真的會來?汝莫不是在騙吾?”


    ……


    盛京,皇太極和範文程臉上都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特別是皇太極,揮舞著拳頭說道:


    “亂了,哈哈哈哈,整個大明都亂成一鍋粥了,內地叛亂不止,李自成也馬上會揮師東進,再加上吳克善那邊已經被慫恿入關,這可是數百年未有之局麵啊。”


    範文程更是笑著說道:


    “陛下所言極是,那大明已經不是以前的大明了,萬曆三大征的時候他們咬著牙挺過去了,如今麵對如此局麵,奴才就不信崇禎小兒還有什麽辦法。”


    皇太極又是慎之又慎的說道:


    “曹鼎蛟還是需要值得咱們注意的人物,此人戰力太強,咱們需要分出上萬精銳的八旗子弟兵把他按在山西大同府。


    不要讓他出來搗亂,就是,其他事情等咱們攻破山東,攻破南京之後,他曹鼎蛟縱使有天大的能耐,也無力回天了。”


    皇太極和範文程在朝鮮之戰之後就仔細的研究了曹鼎蛟,千萬不可與之硬碰硬,若是一不小心被曹鼎蛟死死拖住,那這場戰就不好打了。


    所以他們研究的戰術就是愛你一部分精銳騎兵在大同遊走,別讓曹鼎蛟離開大同就是。


    這有點類似於圍點打援的戰術是他們君臣努力研究出來的。


    七月的南京暴雨連綿,顯得有些頹廢。


    在南京焦頭爛額的崇禎皇帝卻渾然不知好幾股勢力已經要對他出手了,他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想叫來自己大腿爸爸曹鼎蛟支援一下。。。


    頂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小文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白才不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白才不白並收藏大明小文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