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九年九月二十四日,崇禎皇帝召開了自動亂以來第一次大朝會,南京城所有的官員全部要參加此次大朝會,還有一些特定崗位的官員也要陪同。
明朝凡是所有在京官員,不論官職大小一律有上朝的義務,凡是來京述職的外省官員也必須上朝。
所以說明朝的早朝是一件極其壯觀的場麵,一次上朝的人有上千人,但是很多都是站班的不能與皇帝直接溝通,四品以上的官員才有機會與皇上對話。
文武百官在金水橋齊聚,等排隊形之後,就有專門的宦官指引,文武百官,魚貫而入。
過奉天門後,入目的就是皇宮最重要的三大殿建築。
奉天殿,奉天殿是三大殿的主體,上蓋琉璃金瓦,雙簷重脊,雕梁畫棟,朱漆描金雕花的門窗,在陽光下發出熠熠光芒,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金鑾寶殿”。
奉天殿旁左廡向西邊的稱文樓,右廡向東邊的稱武樓。
奉天殿的後麵是華蓋殿,它像一座亭子,四麵出簷,滲金圓頂,殿頂上還綴有碩大的金球一顆。殿旁東有中左門,西有中右門。
華蓋殿內,君臣往往會商量一些大事,自己在這裏麵裁決好了,然後再拿到大朝會上麵去說事,一般崇禎皇帝都會率先打個招呼,提點一下自己的內閣大臣。
因為按照規句朱由檢都要在這裏先行接受內閣大臣和宮廷執事人員的參拜,然後才去奉天殿接受百官的朝賀。
溫體仁這邊率領內閣大臣待見皇帝陛下之後,都來到了大殿,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今天來的官員居然不足千人。
甚至說隊伍有些疏散,溫體仁捂著額頭對旁邊的陳新甲說道:
“今日過來參加大朝會的群臣怎麽這麽少,難道都是稱病不出?”
陳新甲臉色古怪的說道:
“溫閣老,就在您稱病這兩天,這白魚龍服可是非常的囂張啊,而曹鼎蛟居然也跟在了錦衣衛屁股後麵幫忙,滿朝上下誰頂得住啊?不少同僚都被抓了。
陸炳在世,估計也不是吳三桂和曹鼎蛟的對手,看看那兩位殺才……”
明世宗嘉靖時期是錦衣衛權力鼎盛時期。待陸炳執掌衛政之時,錦衣衛權力達到頂峰,甚至超越了明朝另一大組織,東廠和西廠。
曹鼎蛟,吳三桂兩個人臭屁相投在旁邊聊的熱鬧,一群遼東的武將還在旁邊湊熱鬧,互相吹牛皮打鬧。
吳襄吳老爺子祖大壽祖老爺子兩人倒是沒有出現在朝會,他們兩個年紀都這麽大了,還跑過去戰場上一路奔波,結果都不小心閃了腰。
好歹抓住了福王父子,不過,傷筋動骨一百天,再加上他二人舊傷複發,導致他二人隻能叫苦連天地躺在病床上哀嚎著。
用曹鼎蛟的話來說就是:年紀這麽大了,還跑出去馬叉蟲,千萬別一不小心把自己浪沒了。
“肅靜,陛下駕到!”
百官朝拜。齊呼: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有事啟奏,但講無妨。”
魯迅曾經說過:當一個皇帝一反常態的時候,就說明他要搞事情了,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周樹人:這我真的沒說過。
魯迅:我們中國最偉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藝術就是男人扮女人。
周樹人:靠,這話老子還真的說過……
崇禎皇帝開口說道:
“眾愛卿,朕知道,大明自崇禎九年以來可謂是風雨坎坷,沒有多少太平日子,闖賊,建奴一個個都欺負到了咱們大明的頭上。
而且屋漏還逢連夜雨,山西那邊又遭遇了罕見的大旱災,若不是群臣同心協力,風雨同舟,任勞任怨,通宵達旦,日夜憔悴。
並且湧現出來的一批以曹鼎蛟為首的幹臣,這才讓大明度過了難關,朕,感謝諸位臣工!”
曹鼎蛟這個大功臣這邊還沒開口,那些老臣紛紛搶功,一個個不要臉的說道:
“陛下實在是言重了,微臣何德何能?”
“我等不過是居中調度,真的談不上什麽辛苦……。”
“為陛下分憂是我等份內之事,有什麽功勞可言。”
……
吳三桂這個殘疾人看著一臉黑線的曹鼎蛟就忍不住想笑,這些大臣慷他人之慨真的是挺有意思的。
“老曹,那些老家夥的臉皮比你還厚,真的是稀奇。”
“你睿智,你說的都對,本官一點都不生氣,還有咱們的打擊力度應該擴大,再多查查這些東林黨,本官嚴重懷疑那幾個老家夥也是東林丹的同伴,要不然再查查他們的底細。”
曹鼎蛟麵無表情的白了他一眼,然後把目光看向了崇禎皇帝。
吳三桂表示:剛抓進去一個大佬,這個緊要關頭當然是要苟住猥瑣發育一波,先吃飽了再說。
崇禎皇帝開口說道:
“肅靜,京營事變,揚州叛亂的事情已經查明,係江南不少官員與鹽商漕運互相勾結。
京營大將鮑承先,王世選,鄧常春等人勾結地方千戶所和朝廷之中不少文官,這才釀成了此次大禍。
此三人已被朕淩遲處死,餘黨則是追究到底,一查到底,你們中若是有人自覺的話就盡快自首好了,爭取寬大處理,否則若是有錦衣衛找上門來,那就不是罪加一都那麽簡單了。”
崇禎皇帝一開口,百官都是戰戰兢兢,不敢亂動。
人都有僥幸心理,雖然崇禎皇帝開口了,但是並沒有人承認。
崇禎皇帝繼續開口說道:
“還有一事,朕的老福叔本性純良,恭儆卑謙,德才兼備,不曾想卻被賊人脅迫到了此處,差點還被賊人扶上了皇位,企圖顛覆大明正統!
此事絕不能姑息,老福王經曆了此事之後,也是被驚嚇到了主動請纓來到南京定居。
朕也是思之良久於是答應了他的請求,皇家的龍子龍孫本就應該齊聚一地,共享天倫之樂。
怎麽能夠分散四地,一年連見上一麵都是無比的困難,天家也是有親情和人情味,所以朕隻希望天底下龍子龍孫全部聚在南京城,然後共享天倫之樂。”
崇禎皇帝的話讓百官震驚,不少老學究都覺得此事萬萬不可,其中的難度有多大?讓那些王爺拋棄祖傳的家產,千裏迢迢跑來南京城,他們能夠樂意嗎?
有位老臣跳了出來,捶胸頓足地說道:
“陛下,這是太祖他老人家定下的規矩啊,怎麽可以輕易廢除?天下豈不會因此大亂?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祖製不可違。”
崇禎皇帝非常委屈的說道:
“朕,隻是想把他們都接到京城來,讓他們都享受榮華富貴的日子罷了,爾等為何要阻攔於朕?”
“臣惟恐天下大亂,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有諸多弊端……”
溫體仁都感到頭皮發麻,理性告訴自己要阻止崇禎皇帝,可他的身子卻怎麽也動不了。
溫體仁甚至邁不開腳步,少傾,溫體仁麵無表情的看著後麵,冷聲說道:
“曹鼎蛟,你拉著我作甚?你不要扒拉我好不好?”
“誰扒拉你了,誰扒拉你了?本官是好心好意地救你一命,整個朝廷上下就你好說話,本官不想眼睜睜的看你送死。”
“陛下這樣做,絕對會鬧出來很大的隱患,大明朝已經經不起折騰。”
溫體仁眼中的憂鬱之色更深,他是大明朝的修鍋匠,隨著朝廷財政資源的低迷,他哪裏看不出這些宗室就是大明朝最大的毒瘤?
可是現在這種情況不能亂動了,大明朝也經不起內鬥了。
曹鼎蛟目光灼灼的說道:
“溫大人溫閣老,有曹鼎蛟在一日,大明亂不亂,我曹鼎蛟說了算,若是有人敢反,那我就把他們活生生的打死在萌芽中,本官還很期待他們造反呢,幾百年的王府了,再怎麽說也有一些積蓄的吧。嘿嘿嘿!!!”
“好,記住你小子說的話,那本官就不參與此事。”
溫體仁閉上了眼睛,不再猶豫。
曹鼎蛟,則是衝著吳三桂使了一個眼色。
吳三桂衝著董非招了招手,董非就匆匆退了下去,不知道去幹什麽了。
頂點
明朝凡是所有在京官員,不論官職大小一律有上朝的義務,凡是來京述職的外省官員也必須上朝。
所以說明朝的早朝是一件極其壯觀的場麵,一次上朝的人有上千人,但是很多都是站班的不能與皇帝直接溝通,四品以上的官員才有機會與皇上對話。
文武百官在金水橋齊聚,等排隊形之後,就有專門的宦官指引,文武百官,魚貫而入。
過奉天門後,入目的就是皇宮最重要的三大殿建築。
奉天殿,奉天殿是三大殿的主體,上蓋琉璃金瓦,雙簷重脊,雕梁畫棟,朱漆描金雕花的門窗,在陽光下發出熠熠光芒,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金鑾寶殿”。
奉天殿旁左廡向西邊的稱文樓,右廡向東邊的稱武樓。
奉天殿的後麵是華蓋殿,它像一座亭子,四麵出簷,滲金圓頂,殿頂上還綴有碩大的金球一顆。殿旁東有中左門,西有中右門。
華蓋殿內,君臣往往會商量一些大事,自己在這裏麵裁決好了,然後再拿到大朝會上麵去說事,一般崇禎皇帝都會率先打個招呼,提點一下自己的內閣大臣。
因為按照規句朱由檢都要在這裏先行接受內閣大臣和宮廷執事人員的參拜,然後才去奉天殿接受百官的朝賀。
溫體仁這邊率領內閣大臣待見皇帝陛下之後,都來到了大殿,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今天來的官員居然不足千人。
甚至說隊伍有些疏散,溫體仁捂著額頭對旁邊的陳新甲說道:
“今日過來參加大朝會的群臣怎麽這麽少,難道都是稱病不出?”
陳新甲臉色古怪的說道:
“溫閣老,就在您稱病這兩天,這白魚龍服可是非常的囂張啊,而曹鼎蛟居然也跟在了錦衣衛屁股後麵幫忙,滿朝上下誰頂得住啊?不少同僚都被抓了。
陸炳在世,估計也不是吳三桂和曹鼎蛟的對手,看看那兩位殺才……”
明世宗嘉靖時期是錦衣衛權力鼎盛時期。待陸炳執掌衛政之時,錦衣衛權力達到頂峰,甚至超越了明朝另一大組織,東廠和西廠。
曹鼎蛟,吳三桂兩個人臭屁相投在旁邊聊的熱鬧,一群遼東的武將還在旁邊湊熱鬧,互相吹牛皮打鬧。
吳襄吳老爺子祖大壽祖老爺子兩人倒是沒有出現在朝會,他們兩個年紀都這麽大了,還跑過去戰場上一路奔波,結果都不小心閃了腰。
好歹抓住了福王父子,不過,傷筋動骨一百天,再加上他二人舊傷複發,導致他二人隻能叫苦連天地躺在病床上哀嚎著。
用曹鼎蛟的話來說就是:年紀這麽大了,還跑出去馬叉蟲,千萬別一不小心把自己浪沒了。
“肅靜,陛下駕到!”
百官朝拜。齊呼: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有事啟奏,但講無妨。”
魯迅曾經說過:當一個皇帝一反常態的時候,就說明他要搞事情了,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周樹人:這我真的沒說過。
魯迅:我們中國最偉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藝術就是男人扮女人。
周樹人:靠,這話老子還真的說過……
崇禎皇帝開口說道:
“眾愛卿,朕知道,大明自崇禎九年以來可謂是風雨坎坷,沒有多少太平日子,闖賊,建奴一個個都欺負到了咱們大明的頭上。
而且屋漏還逢連夜雨,山西那邊又遭遇了罕見的大旱災,若不是群臣同心協力,風雨同舟,任勞任怨,通宵達旦,日夜憔悴。
並且湧現出來的一批以曹鼎蛟為首的幹臣,這才讓大明度過了難關,朕,感謝諸位臣工!”
曹鼎蛟這個大功臣這邊還沒開口,那些老臣紛紛搶功,一個個不要臉的說道:
“陛下實在是言重了,微臣何德何能?”
“我等不過是居中調度,真的談不上什麽辛苦……。”
“為陛下分憂是我等份內之事,有什麽功勞可言。”
……
吳三桂這個殘疾人看著一臉黑線的曹鼎蛟就忍不住想笑,這些大臣慷他人之慨真的是挺有意思的。
“老曹,那些老家夥的臉皮比你還厚,真的是稀奇。”
“你睿智,你說的都對,本官一點都不生氣,還有咱們的打擊力度應該擴大,再多查查這些東林黨,本官嚴重懷疑那幾個老家夥也是東林丹的同伴,要不然再查查他們的底細。”
曹鼎蛟麵無表情的白了他一眼,然後把目光看向了崇禎皇帝。
吳三桂表示:剛抓進去一個大佬,這個緊要關頭當然是要苟住猥瑣發育一波,先吃飽了再說。
崇禎皇帝開口說道:
“肅靜,京營事變,揚州叛亂的事情已經查明,係江南不少官員與鹽商漕運互相勾結。
京營大將鮑承先,王世選,鄧常春等人勾結地方千戶所和朝廷之中不少文官,這才釀成了此次大禍。
此三人已被朕淩遲處死,餘黨則是追究到底,一查到底,你們中若是有人自覺的話就盡快自首好了,爭取寬大處理,否則若是有錦衣衛找上門來,那就不是罪加一都那麽簡單了。”
崇禎皇帝一開口,百官都是戰戰兢兢,不敢亂動。
人都有僥幸心理,雖然崇禎皇帝開口了,但是並沒有人承認。
崇禎皇帝繼續開口說道:
“還有一事,朕的老福叔本性純良,恭儆卑謙,德才兼備,不曾想卻被賊人脅迫到了此處,差點還被賊人扶上了皇位,企圖顛覆大明正統!
此事絕不能姑息,老福王經曆了此事之後,也是被驚嚇到了主動請纓來到南京定居。
朕也是思之良久於是答應了他的請求,皇家的龍子龍孫本就應該齊聚一地,共享天倫之樂。
怎麽能夠分散四地,一年連見上一麵都是無比的困難,天家也是有親情和人情味,所以朕隻希望天底下龍子龍孫全部聚在南京城,然後共享天倫之樂。”
崇禎皇帝的話讓百官震驚,不少老學究都覺得此事萬萬不可,其中的難度有多大?讓那些王爺拋棄祖傳的家產,千裏迢迢跑來南京城,他們能夠樂意嗎?
有位老臣跳了出來,捶胸頓足地說道:
“陛下,這是太祖他老人家定下的規矩啊,怎麽可以輕易廢除?天下豈不會因此大亂?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祖製不可違。”
崇禎皇帝非常委屈的說道:
“朕,隻是想把他們都接到京城來,讓他們都享受榮華富貴的日子罷了,爾等為何要阻攔於朕?”
“臣惟恐天下大亂,還請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有諸多弊端……”
溫體仁都感到頭皮發麻,理性告訴自己要阻止崇禎皇帝,可他的身子卻怎麽也動不了。
溫體仁甚至邁不開腳步,少傾,溫體仁麵無表情的看著後麵,冷聲說道:
“曹鼎蛟,你拉著我作甚?你不要扒拉我好不好?”
“誰扒拉你了,誰扒拉你了?本官是好心好意地救你一命,整個朝廷上下就你好說話,本官不想眼睜睜的看你送死。”
“陛下這樣做,絕對會鬧出來很大的隱患,大明朝已經經不起折騰。”
溫體仁眼中的憂鬱之色更深,他是大明朝的修鍋匠,隨著朝廷財政資源的低迷,他哪裏看不出這些宗室就是大明朝最大的毒瘤?
可是現在這種情況不能亂動了,大明朝也經不起內鬥了。
曹鼎蛟目光灼灼的說道:
“溫大人溫閣老,有曹鼎蛟在一日,大明亂不亂,我曹鼎蛟說了算,若是有人敢反,那我就把他們活生生的打死在萌芽中,本官還很期待他們造反呢,幾百年的王府了,再怎麽說也有一些積蓄的吧。嘿嘿嘿!!!”
“好,記住你小子說的話,那本官就不參與此事。”
溫體仁閉上了眼睛,不再猶豫。
曹鼎蛟,則是衝著吳三桂使了一個眼色。
吳三桂衝著董非招了招手,董非就匆匆退了下去,不知道去幹什麽了。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