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現在海上最強勁的敵人是誰?毫無疑問當然是屬於現在的鄭家,屬於他們鄭氏集團。


    中國和西方的海上交戰更是少之又少,如果不算後世近代的話,當時跟隨明朝的鄭氏家族跟荷蘭在料羅灣大戰,就算是最為經典的一次了。


    鄭氏代表了當時亞洲最強大的海軍,甚至明帝國與後來清帝國的海軍都不能與之相比,在亞洲就沒有對手。


    荷蘭在十七世紀一九三六年,已經取代了盛極一時的西班牙在歐洲的霸主地位,當時英國還沒有崛起,所以荷蘭是當時歐洲海上實力最強大、經濟最發達的國家被稱為當時的海上馬車夫。


    “海盜”鄭芝龍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生於福建泉州,其實從小出身不好,家裏也比較窮,據史書記載,他“從小習海事,性情逸蕩,不喜讀書,有膂力,好拳棒。”後因家境貧困隨舅舅一起到澳門從事海外貿易。


    後來到日本做貿易時,受到日本幕府的召見,因他熟悉海外事情,而且善於外交,就很受當時日本政府的重視。


    甚至還娶了個有著華裔血統的日本老婆,後來生下來了日後的大英雄鄭成功,這就是後來人們說鄭成功有日本血統的來源,但其實鄭成功的日本血統最多隻有四分之一不到。


    隨著鄭芝龍繼承了華僑大海盜李旦的財產之後正式登陸了風起雲湧的大明舞台,開始了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表演。


    大明朝在天啟七年和崇禎元年都曾經招募過鄭芝龍,鄭芝龍接受了招安,但不久之後,他的兄弟們都不適應在朝廷受拘束的日子,而且覺得朝廷沒有誠意,鄭芝龍集團不久就又叛逃了,重新過上了在海上稱霸的日子。


    料羅灣大海戰之後,鄭芝龍因功被任命為福建總兵,掌管整個福建省的陸海軍。


    他的通商範圍廣及東洋、南洋各地,壟斷了從東南亞前往日本的貿易通道,成為西太平洋世界的唯一霸權。


    然後:青島海軍基地直接把假想敵定為了鄭芝龍,曹鼎蛟一直覺得這貨就是個變數,要和平解決確實是很難還是走硬實力路線好了。


    曹鼎蛟的想法是寧可讓裝備等人,不可讓人等裝備,很早前他就規劃好了要在山東建立海軍軍事基地。


    杜牧形容阿房宮規模宏大時寫了“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然而建造海軍比這個還恐怖,估計秦始皇也隻能甘拜下風,戰艦需要的木材太恐怖了。


    “世界上有很多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能帶走的隻有你自己……”


    曹鼎蛟小聲的哼唱著,百無聊賴坐在他的辦公室內等候著幾個重要的來賓。


    不多時,有幾個老頭被帶了過來,進來的士兵喊道:


    “報告,大人!您要的大匠找回來了。”


    “嗯,下去吧……”曹鼎蛟點頭,然後把目光看向那幾個老頭,特別是他們中為首一人被曹鼎蛟看了許久。


    老人枯黑、幹瘦的臉上布滿了象溝壑,又如車轍似的皺紋,深陷的眼睛露出了淒楚、迷茫又帶著懇切的目光。


    曹鼎蛟笑著說道:


    “聽說你們幾個是南京手藝最好的大匠了,特別是擅長鑄造火炮和鑄造火銃。”


    為首一人拍著胸脯說道:“回大人的話,我們祖祖輩輩都是幹這一門手藝的,隻要您能夠給足材料,我們就可以鑄造出來最精良的大炮。”


    此人名梁相。南京大匠!以前神機營的火炮就是出自他們父輩的手中,子子孫孫皆是如此。


    曹鼎蛟搖頭說道:


    “不,我想要的不是你們那種火炮,而孫元化孔巡撫發明的新式火炮,我需要威力更強射程更遠的大炮,更需要威力更強射程更遠的火銃。


    不過!當務之急還是需要先把火炮的資料吃透,所以本官召集你們過來就是為了鑄造新式大炮。”


    梁相有些遲疑的說道:


    “曹大人,雖然我們也聽說過孫巡撫的火炮厲害,可畢竟也沒有見過,隻會祖上傳下來的手藝,您這有點為人所難。”


    曹鼎蛟差點沒氣笑了,隻會祖傳的手藝,那你們這群人還不早晚餓死?現在明朝大部分還在使用的紅衣大炮還不是從外國人那邊傷造的?要是隻會祖傳的手藝,你們還不得餓死?


    崇禎三年,已升任登萊巡撫的孫元化,積極延攬包括葡萄牙教官在內的製炮、炮戰人才,在登萊用新改進的“鐵芯銅體”技術造炮。


    他領導下造出的炮,比原裝版威力大、分量輕、出事率低、成本少,西方直到美國南北戰爭時才達到這一水平。


    如果這些大炮的製造和使用技術不傳到敵手那裏,並且通過長期積累,使炮兵的技能、軍官的指揮藝術和忠誠度都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那麽,明朝的困境或許會慢慢走出。


    而相關科技的引進和發展也不會中斷,至少不會發生閉關鎖國200餘年,最後在快步前行的西方人麵前隻剩下被動挨打的悲劇。


    現在大明麵臨最悲催的事情就是金狗的火炮在野戰之中確實是強於明軍,要不是這玩意兒非常不好攜帶,哪怕是帶上了也會影響行軍速度,皇太極早就帶著他的火炮開始征服大明了。


    這一切全部歸功於孔有德這個叛將,他給大明帶來的傷害不止一點點。


    曹鼎蛟直接把自己從朝鮮繳獲的孔元化火炮鑄造圖拿了出來,然後又命人將孔元化鑄造的火炮推到了門口,然後帶著這幾個老師傅出去仔細觀摩著孔元化鑄造的大炮。


    曹鼎蛟一臉嚴肅的說道:“本官不管你們花多少的時間,不管你們要耗費多少的銀子,總而言之,一定要給本官造出來比這更強更好的大炮,你們幾個人如果弄不出來,就把你們子子孫孫全部叫過來,一代代的給本官研究。


    什麽時候弄出來了本官就讓你們名滿天下,弄不出來的話就一輩子在這裏孤獨至死。”


    曹鼎蛟自己肯定不會製造大炮,他前世又不是幹這一門的,大學生連火炮都沒見過,他雖然不會弄,但這個時代有的是人才呀。


    曹鼎蛟都有一點,可惜自己沒有早點碰見孫元化,不然大明的軍工體係早就被他弄出來了。


    曹鼎蛟丟下了圖紙就走了,畢竟海軍軍事基地還有很多事情要忙,留下幾個老頭,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他們好像聽到了一個絕望的消息,他們不僅僅要製造出來孔元化大人發明的火炮甚至還要超越他,這不是癡人說夢嗎?


    所以幾個老師傅很沒有底,隻有梁相無語的開口說道:


    “別瞎想,做不出來也要做,總不能被關在這裏一輩子吧,到時候要禍害子孫千千代了,咱們拚了老命也要做。”


    “對!!拚命也要造出來。”


    頂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小文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白才不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白才不白並收藏大明小文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