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南京文華殿,崇禎皇帝在這裏接見了歸國的功臣,曹鼎蛟,曹變蛟,吳三桂,周遇吉,黃得功,還有最特殊的一位客人就是王富貴。
崇禎皇帝好奇的打量著這頭大黑熊,旁邊的大漢將軍戰戰兢兢不敢妄動,一個個都是小心翼翼的護著崇禎皇帝,生怕這個牲口突然發難,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啊。
曹鼎蛟知道大家的顧慮,曹鼎蛟小心一點摟住了這頭大黑熊的脖子,笑著說道:
“陛下勿憂,王富貴倒是挺聽話的,有微臣在,他不敢放肆。”
“王富貴…!怎麽取了這麽個名字!!”崇禎皇帝本來想說怎麽取得這麽個破名字,這也太不好聽了吧,就跟平常人家說的二狗蛋三傻子似的,這樣威風的神獸,怎麽隻有一個這樣委屈的名字呢?
曹鼎蛟一臉正色的說道:“正所謂隔壁老王……咳咳咳咳!富貴富貴多好聽啊!微臣就希望這頭熊一生能夠富貴!真的沒有別的意思。”
崇禎皇帝不在糾結這個問題,聽完了曹鼎蛟他們在朝鮮的敘職報告之後,非常感歎的說道:
“朝鮮國主李倧不堪大用,這場糊塗戰怎麽打成了這個樣子,唉,實在是大明之大不幸,本來遼東已經成了飛地,現在咱們又丟失了朝鮮這個藩國,實在是虧大了。
這對我們大明的聲望又何嚐不是一場打擊呢?”
曹鼎蛟確實撇嘴笑道:
“陛下,此言詫異,其實這對我們大明來說,不是聲望上的打擊,而是讓咱們多了一種出兵的借口,朝鮮國背信棄義。
咱們大明拚死相救卻落得這個下場,咱們隻要把咱們大明的表現推動出去,大明的百姓就知道朝鮮是爛泥扶不上錢的貨色,而且有愧於咱們大明在先,將來咱們占據朝鮮之時,也有了大義的名分。”
崇禎皇帝有些遲疑的說道:
“可太祖皇帝說過,朝鮮是不征之國,而且他們曆來孝順……”
“曆來孝順?他們不過是明麵上一套,背地裏一套,陛下!微臣敢斷言,你看看清兵裏麵會不會有朝鮮人的身影,如果有,那我們大明該如何自處?”
曹鼎蛟臉上露出了不屑之色,朝鮮就是個二五仔,明麵上說著要尊崇大明,可背地裏幫助大清坑害大明的事情還少嗎?養不熟的白眼狼要之何用?
“哈哈哈哈!曹小子你還好大的戾氣啊!就不怕這滿朝上下的反對?”
曹鼎蛟突然聽到了一個無比豪爽的聲音,曹鼎蛟側臉看去,卻發現正是那一位自己以前認的叔父:盧象升!!
大明資深關係戶,曹鼎蛟已經認了一大堆幹親了,盧象升,洪承疇,吳襄,祖大壽全都和他有關係。
曹鼎蛟笑著說道:“文武百官反對有個屁用啊,我可是天下兵馬大元帥,等我籌措出來了一百萬軍戶,到時候投鞭斷流,那時候不是想怎麽整就怎麽整啊,區區皇太極,我還不放在眼中。”
崇禎皇帝笑著說道:
“這家夥出去一趟膽子肥了不少,現在就嚷嚷著要打下朝鮮了,估計再過些時日,他就要去打遼東了。”
盧象升笑著說的:
“鼎蛟,跟你說了多少次了,喝酒的時候不要光顧著喝酒不吃菜,但凡是你吃了一顆花生米會醉成這個樣子?”
曹鼎蛟笑著說道:
“笑話,小侄我可是號稱千杯不醉,今晚巡撫大人要是有空,小小曹倒是願意領教一二!”
盧象升撫掌大笑這讓他想起了當初軍中流傳的三大稱號,大曹小曹小小曹,流賊聞之心膽搖。
曹變蛟也是豪爽的說道:“隻可惜我叔父不在,不然我們三曹願意大戰盧大人,還讓望盧大人不吝賜教。”
崇禎皇帝在旁邊都是聽著心動不已,恨不得親自下場跟他們拚酒去,奈何他是人主啊,隻能羨慕的說道:
“哼!朕雖有好酒卻無陪酒之人,真是羨慕爾等。”
皇帝這話可沒有人敢接茬,跟皇帝陛下喝酒真的是憋屈,誰敢去勸酒敬酒啊,再者說了,要是把皇帝陛下喝出個三長兩短,一家老小的人頭都不夠砍啊。
看見無人搭茬,崇禎皇帝這才說道:
“李自成太不老實了,現在又打進了山東,本以為鼎蛟你們還需要過些時日才能回來,所以朕就率先讓盧愛卿去山東平叛,先把李自成打回北直隸再說,有曹鼎蛟他們相助,盧愛卿可有把握?”
盧象升抱拳拱手說道:“啟奏陛下,微臣本來有七成的勝算,現在有兩位鼎蛟,變蛟他們相助!絕對是九成九的勝算啊,微臣如同如虎添翼,喜不勝收。”
花花轎子眾人抬,曹鼎蛟他其實心裏麵非常清楚,盧象升可是這個時代最彪悍的文臣,帶著五千人馬都敢應戰六萬清兵,而且是這個時代最強悍的八旗子弟兵,盧大人帶著他的天雄軍就可以把大順軍趕出山東了,曹鼎蛟他們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曹鼎蛟笑著說道:“盧大人實在是太抬舉了,下官真的沒有你說的這麽好啊,盧大人才是我輩大明文官學習的楷模,更是我們大明的驕傲。”
“哪裏哪裏,曹大人才是大明的英雄,能為國出征的人真的不多了。”
盧象升,曹鼎蛟在這裏開啟了商業互吹模式,曹變蛟和吳三桂時不時的會搭茬一兩句,賓主盡歡,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痛快的笑容。
直至天黑時分,崇禎皇帝看時間差不多了,這才說道:
“今日大家都留在這裏用完晚飯再走。”
中國人吃飯講究食不言寢不語,但是中國的酒桌文化也同樣深厚,席間:
崇禎皇帝冷聲說道:“劉澤清這個廢物,實在是不堪重用,此間事了無論如何朕一定要撤掉他的職位。
不過,盧愛卿不妨快快出兵,鼎蛟你們剛剛歸國,先在南京這邊休養幾天再說,可有異議?”
“並無。。。”
大明集團董事長崇禎皇帝都發話了,這就相當於誰反對誰讚成那個b號一喊出來,底下的小弟當然是點頭稱讚嘍,於是大家說了很多朝鮮的事情,崇禎皇帝頻頻點頭,過了良久這才緩緩退去。
頂點
崇禎皇帝好奇的打量著這頭大黑熊,旁邊的大漢將軍戰戰兢兢不敢妄動,一個個都是小心翼翼的護著崇禎皇帝,生怕這個牲口突然發難,誰也擔不起這個責任啊。
曹鼎蛟知道大家的顧慮,曹鼎蛟小心一點摟住了這頭大黑熊的脖子,笑著說道:
“陛下勿憂,王富貴倒是挺聽話的,有微臣在,他不敢放肆。”
“王富貴…!怎麽取了這麽個名字!!”崇禎皇帝本來想說怎麽取得這麽個破名字,這也太不好聽了吧,就跟平常人家說的二狗蛋三傻子似的,這樣威風的神獸,怎麽隻有一個這樣委屈的名字呢?
曹鼎蛟一臉正色的說道:“正所謂隔壁老王……咳咳咳咳!富貴富貴多好聽啊!微臣就希望這頭熊一生能夠富貴!真的沒有別的意思。”
崇禎皇帝不在糾結這個問題,聽完了曹鼎蛟他們在朝鮮的敘職報告之後,非常感歎的說道:
“朝鮮國主李倧不堪大用,這場糊塗戰怎麽打成了這個樣子,唉,實在是大明之大不幸,本來遼東已經成了飛地,現在咱們又丟失了朝鮮這個藩國,實在是虧大了。
這對我們大明的聲望又何嚐不是一場打擊呢?”
曹鼎蛟確實撇嘴笑道:
“陛下,此言詫異,其實這對我們大明來說,不是聲望上的打擊,而是讓咱們多了一種出兵的借口,朝鮮國背信棄義。
咱們大明拚死相救卻落得這個下場,咱們隻要把咱們大明的表現推動出去,大明的百姓就知道朝鮮是爛泥扶不上錢的貨色,而且有愧於咱們大明在先,將來咱們占據朝鮮之時,也有了大義的名分。”
崇禎皇帝有些遲疑的說道:
“可太祖皇帝說過,朝鮮是不征之國,而且他們曆來孝順……”
“曆來孝順?他們不過是明麵上一套,背地裏一套,陛下!微臣敢斷言,你看看清兵裏麵會不會有朝鮮人的身影,如果有,那我們大明該如何自處?”
曹鼎蛟臉上露出了不屑之色,朝鮮就是個二五仔,明麵上說著要尊崇大明,可背地裏幫助大清坑害大明的事情還少嗎?養不熟的白眼狼要之何用?
“哈哈哈哈!曹小子你還好大的戾氣啊!就不怕這滿朝上下的反對?”
曹鼎蛟突然聽到了一個無比豪爽的聲音,曹鼎蛟側臉看去,卻發現正是那一位自己以前認的叔父:盧象升!!
大明資深關係戶,曹鼎蛟已經認了一大堆幹親了,盧象升,洪承疇,吳襄,祖大壽全都和他有關係。
曹鼎蛟笑著說道:“文武百官反對有個屁用啊,我可是天下兵馬大元帥,等我籌措出來了一百萬軍戶,到時候投鞭斷流,那時候不是想怎麽整就怎麽整啊,區區皇太極,我還不放在眼中。”
崇禎皇帝笑著說道:
“這家夥出去一趟膽子肥了不少,現在就嚷嚷著要打下朝鮮了,估計再過些時日,他就要去打遼東了。”
盧象升笑著說的:
“鼎蛟,跟你說了多少次了,喝酒的時候不要光顧著喝酒不吃菜,但凡是你吃了一顆花生米會醉成這個樣子?”
曹鼎蛟笑著說道:
“笑話,小侄我可是號稱千杯不醉,今晚巡撫大人要是有空,小小曹倒是願意領教一二!”
盧象升撫掌大笑這讓他想起了當初軍中流傳的三大稱號,大曹小曹小小曹,流賊聞之心膽搖。
曹變蛟也是豪爽的說道:“隻可惜我叔父不在,不然我們三曹願意大戰盧大人,還讓望盧大人不吝賜教。”
崇禎皇帝在旁邊都是聽著心動不已,恨不得親自下場跟他們拚酒去,奈何他是人主啊,隻能羨慕的說道:
“哼!朕雖有好酒卻無陪酒之人,真是羨慕爾等。”
皇帝這話可沒有人敢接茬,跟皇帝陛下喝酒真的是憋屈,誰敢去勸酒敬酒啊,再者說了,要是把皇帝陛下喝出個三長兩短,一家老小的人頭都不夠砍啊。
看見無人搭茬,崇禎皇帝這才說道:
“李自成太不老實了,現在又打進了山東,本以為鼎蛟你們還需要過些時日才能回來,所以朕就率先讓盧愛卿去山東平叛,先把李自成打回北直隸再說,有曹鼎蛟他們相助,盧愛卿可有把握?”
盧象升抱拳拱手說道:“啟奏陛下,微臣本來有七成的勝算,現在有兩位鼎蛟,變蛟他們相助!絕對是九成九的勝算啊,微臣如同如虎添翼,喜不勝收。”
花花轎子眾人抬,曹鼎蛟他其實心裏麵非常清楚,盧象升可是這個時代最彪悍的文臣,帶著五千人馬都敢應戰六萬清兵,而且是這個時代最強悍的八旗子弟兵,盧大人帶著他的天雄軍就可以把大順軍趕出山東了,曹鼎蛟他們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曹鼎蛟笑著說道:“盧大人實在是太抬舉了,下官真的沒有你說的這麽好啊,盧大人才是我輩大明文官學習的楷模,更是我們大明的驕傲。”
“哪裏哪裏,曹大人才是大明的英雄,能為國出征的人真的不多了。”
盧象升,曹鼎蛟在這裏開啟了商業互吹模式,曹變蛟和吳三桂時不時的會搭茬一兩句,賓主盡歡,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痛快的笑容。
直至天黑時分,崇禎皇帝看時間差不多了,這才說道:
“今日大家都留在這裏用完晚飯再走。”
中國人吃飯講究食不言寢不語,但是中國的酒桌文化也同樣深厚,席間:
崇禎皇帝冷聲說道:“劉澤清這個廢物,實在是不堪重用,此間事了無論如何朕一定要撤掉他的職位。
不過,盧愛卿不妨快快出兵,鼎蛟你們剛剛歸國,先在南京這邊休養幾天再說,可有異議?”
“並無。。。”
大明集團董事長崇禎皇帝都發話了,這就相當於誰反對誰讚成那個b號一喊出來,底下的小弟當然是點頭稱讚嘍,於是大家說了很多朝鮮的事情,崇禎皇帝頻頻點頭,過了良久這才緩緩退去。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