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需要稱帝來“正名“:凡事都強調名正言順。


    隨著女真族漢化程度的加深,原有的大汗稱呼已經無法滿足後金統治者了。


    在我國曆史上,“大汗“的稱號都是一些諸如匈奴、鮮卑、柔然、蒙古等遊牧民族的首領所使用。


    大汗的地位也明顯低於皇帝的稱號。


    原本崇禎九年末才會出來的天聰皇帝,這時候動了別樣的心思,他已經等不及了。


    皇太極雖有大汗之名,但實際上是與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大貝勒共同議政。


    共同議政帶有濃厚的女真族原始部落聯盟的色彩,然而隨著封建化程度的加深,原有的鬆散的部落聯盟製度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新的條件下後金政權的發展。


    皇太極看著不遠處輕而易舉被自己拿下的小城,臉上露出了會心的笑容,這小城就像大玉兒一樣漂亮,等回去之後自己一定要找大玉兒好好暢遊一番。


    可皇太極哪裏知道,多爾袞的弟弟早就已經口吐白沫,不省人事了,這弟弟並不是多鐸。


    ……


    大海一望無痕,曹鼎蛟實在是不明白日本那位想要成為海賊的王路飛怎麽會有這麽操蛋的理想,要不是他曹某人體格健壯,早就在船上暴斃了。


    王路飛大神保佑!!我曹某人這一波勢必吃雞,求求老天爺給麵子啊!!!


    他們三千多兵馬也折損了不少,非戰鬥減員多達上百人,幸好沒有出現死人的情況,不然就太不吉利了。


    曹鼎蛟最初的興奮勁也過去了,原本他看到了萊登水師的戰船也是歎為觀止了一把,巨大的福船可以運送很多的兵力。


    隻是這些戰船比他印象中的近代戰艦少了許多火炮,而且火炮的口徑都不大!


    看起來特別的笨重,鐵模澆築的炮身很多都是坑坑窪窪的,顯然氣泡密封性不夠,讓人擔心這一炮下去會把自己給送上西天。


    曹鼎蛟看著這些古董級別的武器,心中暗自慶幸,還好,現在還有趕超西方的機會。


    真要等到人家工業革命之後,那人家就真的是走上了開掛般的人生,大明不奮起直追都不行了。


    萊登總兵劉澤清在旁邊殷勤的笑道:


    “曹大人,您要不然還是回船艙裏麵休息吧?吳參將和小曹將軍都在裏麵休息呢。”


    劉澤清也看出來了曹鼎蛟也有一些暈船,不過人家靠著強硬的素質,硬是挺過去了。


    吳三桂和曹變蛟就差一點意思,他們都是北方的漢子,騎馬倒是一流的好手,在河邊野泳也不在話下,隻是來到這大海之上,他們兩個都趴窩了。


    曹鼎蛟臉色隻是已經有些蒼白,他擺了擺手說道:


    “勞煩劉將軍了,本官身體無大礙,趁著現在有空閑不如咱們在這邊海釣如何?”


    “海鉤?這大海之中哪裏抓得住海魚?漁民都是千方百計才隻能抓獲到一點點魚苗小蝦,現在基本上沒有什麽出海的漁民了。”


    曹鼎蛟瞪大了眼睛,問道:


    “咱們大明沒有專業的捕魚船嗎?為何不去捕捉鮮美的海魚?”


    劉澤清想了想就說道:“這海麵上的海盜又多,而且近海根本就抓不到什麽魚,去遠海的話風險和幹係太大了。”


    曹鼎蛟突然想起了從前自己讀過的一本書,好像叫什麽明頌,裏麵就有關於主角抓魚的情節,聽說海裏麵的大黃魚特別的鮮美,災民們靠著吃鮮美的大黃魚維持生活。


    這讓他想起了後世的一個梗,上海特困戶靠吃陽澄湖大閘蟹維持生活度過了災年。


    曹鼎蛟使勁的搖了搖頭,讓自己掏空心思,不要去想這些有的沒的,先把眼前的強敵解決了才有空搞和平發展啊。


    漢城!


    李倧正委屈的窩在書房寫著他的日記,翻譯成古語肯定會讓讀者們看不懂,以下就是正文!


    李倧日記:


    大明崇禎八年臘月十九,今日無事,朕與臣民同樂。


    大明崇禎八年臘月二十一,邊關告急,根據前方將領來報,後金三十萬大軍悍然越過了鴨綠江入侵我朝鮮,邊關重鎮失守!


    前線損失不知幾何,後金韃子繞過城鎮正一路奔襲而來,朕隻好派遣世子與使節樸不成前往大明找大明爸爸求助。


    希望大明爸爸能派出幾十萬天兵天將而來,我朝鮮的國運都寄托在大明爸爸身上了。


    ……


    崇禎八年大年三十,王宮的夜裏很冷清,再也沒有了過年的氣氛,朕也是惶惶不安的守著漢城,大臣們又在吵架了。


    “使彼虜得知我國之所秉守,不可以幹紀亂常之事有所犯焉。則雖以國斃,可以有辭於天下後世也”


    朕今日好不過癮,終於在大殿中喊出了朕的心聲,我大朝鮮就應該血戰韃子!


    崇禎九年正月初三,大明援軍的消息遲遲沒有傳來,馬福塔、多鐸等部襲敗了漢陽守軍。


    京畿之內“上下惶惶,罔知所為,都城士大夫,扶老攜幼,哭聲載路。


    朕已經無路可走!!王妃、王子和大臣妻子已經送往江華島避難,跪求各路勤王大軍盡早趕來!


    崇禎九年正月初五,崔鳴吉已經攜帶朕的旨意前往清營談判,不知結果如何,皇太極應該是個通情達理的人物吧?更何況朕寫過去的文書如此精彩:


    “朝鮮國王謹上言於大金可汗:小邦獲戾大國,自速兵禍,棲身孤城,危迫朝夕……如念蒙丁卯誓天之約,恤小邦生靈之命,容令小邦改圖自新,則小邦之洗心從事,自今始矣。


    必欲窮兵,小邦理窮勢極,以死自期而已”


    崇禎九年正月初十!!


    後金爸爸這麽凶殘!朕!還是降了吧。


    在家中正在趕製白旗的朝鮮仁祖悲痛欲絕的看著祠堂方向,這個朝鮮他已經救不過來了,以前能夠朝著大明爸爸跪下去!現在又向大金爸爸跪下去又能如何


    孤!降了……


    “報!陛下陛下大喜呀,大喜呀!世子那邊來信了!大明的援軍已經趕到了!據說大明準備派二十萬兵馬入朝!咱們得多多準備糧食了呀,到時候不夠天兵來吃!!”


    有大臣急急忙忙的跑過來稟報!


    “哼!!孤早就料到了明軍會來救援我們朝鮮!


    皇太極小兒,你要戰,我便戰!爾等竟敢期我朝鮮無人,漢賊不兩立,吩咐下去!孤要和金兵決一死戰。”


    仁祖一臉桀驁之色!心道後金不過區區的蠻夷之族罷了,何足掛齒?


    頂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小文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白才不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白才不白並收藏大明小文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