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南京大早朝!文武百官齊聚。


    關於朝會製度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周禮》中就有相關的記載。


    中華的朝會製度主要體現為君主作為權力核心通過臣下覲見的方式了解到國家機器運行中的故障與弊病。


    就明朝的朝會來說早朝也是其中最為核心的一部分。


    因為早朝是一種皇帝固定的接見大臣的形式,因此在整個明朝的發展過程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但是隨著明朝早朝製度的逐漸廢弛,就形成了君王深居,不能及時獲得外界信息,從而政治生活遭到了破壞。


    然後…咱們勤勉的崇禎皇帝又把這項傳統給撿回來了,除了咱們太祖,還有永樂皇帝之外,似乎就是咱們崇禎皇帝最勤儉努力了。


    明代早朝現實門上“鼓三嚴”,在三通鼓後百官排隊等著鍾鳴開門之後入內。


    文武官員分為左右兩列進入。


    待皇帝進入安坐之後,由鴻臚寺“唱”入班。此時文武官員左右兩班齊進,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東上”,之後行禮,奏事。


    曹鼎蛟依然自得的混入了遼東大軍的隊伍,祖大壽,吳老爺子他們這些武將跟曹鼎蛟倒是打成了一片,至於曹鼎蛟的頂頭上司督察院都尉禦使趙一閣隻是略微衝著曹鼎蛟點頭示意,然後就閉目佇立在門外了。


    曹鼎蛟微微還禮,至於其他六部長官還有那幾位閣老,曹鼎蛟亦是打過招呼了。


    文武官員徑渭分明,哪怕平常私交甚好的文武官員也沒有站在一條線上,可曹鼎蛟一聲不吭的就混入了武將的陣營,惹得不少人冷漠而視,甚至有人在輕聲細語。


    因為穿著文官仙禽袍子的曹鼎蛟加入了一頓猛獸官服的隊伍中,顯得略微有些紮眼。


    “哼,野雞飛入的豺狼窩,是禽是獸,還未兩可。”


    “哈哈哈哈,兄台好文采,應該是禽也是獸,實在是可笑。”


    “喂喂喂,大家都少說兩句吧,那是讓人家曹蠻子聽見了,擔心他一巴掌把你們給拍死。”


    “哼,光天化日之下,他還敢殺朝廷命官不成,反了他了。”


    那位梗著脖子說到,不過他聲音卻是小了不少。


    “咚!咚!咚!”


    三通鼓後,悠揚長遠的鼓聲傳到了百官耳中,大家整理了一下衣冠,這才依次魚貫而入。


    明朝早朝所進行議論的事件極為繁雜,不僅僅涉及到國家中發生的大事,更是連細微小事也是由皇帝親自處理,如盜竊財物等等。


    有明一代,皇帝廢丞相,權力得到了空前的集中,自身對於事物的處理量也就日漸增加。


    這也就導致了在早朝中的所有事情都需要請旨,沒有皇帝的指令是不可以所以實行。


    然而這種情況卻催生出來的一種叫做內閣的東西,不過內閣首輔的權力還是不如以前的丞相,君權和相權要保證一個平衡點才能讓國家安定。


    曹鼎蛟這下子沒有再玩鬧了,而是老老實實的跟在了自己的頂頭上司趙一閣的身後。


    趙一閣用著細不可聞,卻吐字清楚的聲音說道:


    “今日朝中必定有大事發生吧,而且此事還不小。”


    曹鼎蛟微微一愣,然後笑著說道:


    “不管出什麽大事,陛下一定能夠解決,若是陛下不能解決,那麽我們這些做臣子的人哪怕肝腦塗地也要替陛下決絕。”


    “要解決麻煩容易,要解決人心就難了,你好自為之吧。”


    趙一閣長長的歎了一口氣,沒有多說什麽,曹鼎蛟雖然屬於他的屬下,實際上卻並不被他認可,若不是看在孔聖的麵子上,自己之前若是碰到曹鼎蛟少不了狠狠的責罵一番。


    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能夠當上按察司的正使,至少要有個二甲進士出身吧?


    武將看資曆,文臣看出身。


    我二甲進士就是瞧不起你賜進士出身,我前三甲就是瞧不起你二甲進士。


    文人都是相輕,更不要提文官了。


    早朝,曹鼎蛟雖然屬於地方上的三品文官比京官低上一級,不過他本人深受皇帝陛下看重,再加上今年來接連地下的大功,所以給他安排的位置在中前段,僅次於六部尚書和閣老的後麵。


    曹鼎蛟前些日子更是拯救了孔廟聖地,在文人之中算是積累下來了一點點聲望,原本敵視於他的人少了不少。


    ……


    崇禎皇帝正坐在大殿,身穿明黃服飾的龍袍,與往日的不同就是崇禎皇帝的嘴角居然掛著一絲淺笑,或許是心情格外的好。


    文武百官開始奏事,劈裏啪啦一大堆雞毛蒜皮的小事,崇禎皇帝night性子將其處理,等到早朝進到行到一半的時候,曹鼎蛟都有點昏昏欲睡了。


    這和他想象中的不一樣,怎麽感覺和人家小公司領導開會講話一樣,毫無樂趣可言。


    這時候由北方的官員說道:


    “蓋聞明主圖危以製變,忠臣慮難以立權。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擬也……”


    曹鼎蛟尷尬的看著這位大兄弟,這貨居然把曆史上四大討賊繳文之一的神作稍加修改就拿出來了,這樣的水軍也太不專業了吧,這種槍手老子一千字隻給五文。


    百官群情激昂,爭的是臉紅脖子粗,這個說軍費尚且不足,那哥們說準備尚且不夠。


    這個大兄弟又說咱們是堂堂正義之師,一定戰無不勝,收京師一定輕而易舉。


    崇禎皇帝一言不發地看著他們,祖大壽,吳老爺子這群專業人士也是一聲不吭,至於那些勳貴也隻是來湊個數的,大家都如同徐庶入曹營一樣一言不發。


    就在大家喋喋不休爭論了大半個時辰,口幹舌燥之際。


    崇禎皇帝終於是睜開了精明的雙眼,然後緩緩開口說道:


    “肅靜,大家說的這麽多朕也覺得各位說的有理,隻不過大家的意見難以統一,朕實在是不知道該聽誰的了。


    不過,朕知道這裏有一位專門奮戰在前線的文官,他是最了解闖賊了,不如各位聽聽他的意見如何?”


    “山西按察司正使曹鼎蛟何在,不知汝有何等高見?”


    崇禎皇帝話音剛落,文武百官齊刷刷的把目光撇向了曹鼎蛟,曹鼎蛟對於這種單刀直入的方式,還是有點不適應陛下你就不能旁敲側擊一下嗎?


    既然皇帝陛下都點名了,曹鼎蛟就在文武百官的異樣目光下緩緩出列,行了一禮之後,這才開口說道:


    “微臣誠惶誠恐,能得到陛下的召見,實在是微臣之幸,微臣不敢藏拙,臣竊以為北直隸之大順軍乃是我大明心腹之患。


    若是坐視其壯大置之不理,遲早有亡國之危險,所以微臣以為必須將其根除,格殺勿進,除惡勿進。


    大明應盡起天兵,征討順軍叛賊。”


    這……


    北方的官員們甚至快要歡呼雀躍了,曹鼎蛟曹大人還真的是個好人呢,是條血性的漢子,大明的好文官!


    南方的官員們則是心情複雜的看著曹鼎蛟,他們沒想到這貨實在是一根攪屎棍呢,大好的局麵似乎要被死人破壞了?


    為什麽就不能把南京城定為都城呢……這樣他們才能借著地利人和篡奪整個帝國的權限,可惜事實並不如意。


    然而最傻眼的不是別人,是那一堆遼東的大將軍們,祖大壽和吳三桂都是不敢置信的,看著某個坑爹玩意兒。


    大兄弟,我們好不容易逃出遼東,那個鬼地方難不成又要讓我們打回去不成,你這操作是什麽鬼……


    這些遼東的大軍實在是不願意再回到那天寒地凍鳥不拉屎的地方,他們真的是受夠了。


    頂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小文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白才不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白才不白並收藏大明小文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