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鼎蛟拯救大明朝的計劃終於開始了。


    第一步,萬事開頭難,這是計劃中最困難最容易失誤的關鍵點,出了任何一點小小的偏差。


    都會讓這頭脫韁的野馬失去方向,或者墜入懸崖,從此落入無邊的黑暗,或者衝進田野,收獲新的重生。


    遼東,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的遼東大軍終於是穩住了陣腳,盡管金兵的攻勢很猛烈。


    可大明遼東大軍也不是吃素的,如果是平原野戰的話兩三個大明士兵就能夠換掉一個金兵,至於守城戰的話,明軍甚至可以打出1:1的傷亡來。


    祖大壽,吳襄,祖寬,吳三桂等名將猛將也在牢牢把守著關錦防線,雙方互有勝負,可勝利的天平卻逐漸向金兵所傾斜。


    後方出現大危機了,他們這邊被金兵死死咬住,崇禎皇帝的求救信一封比一封急,叛軍居然在宣府擁立了李自成為大順皇帝,在李岩等人的協助下改組了內閣,大順軍正勢不可擋的準備攻入京城。


    祖大壽也是眉頭緊皺,不是他不想救援後方,而是他這邊若是貿然退兵的話,絕對會被金兵發現。


    遼東大軍中可不缺乏金兵的探子,到時候京城還沒趕到遼東就全部丟完了。


    帶兵少了趕去京城也無濟於事,帶兵若是多了又害怕金狗偷襲,可若是坐視京師被闖賊拿下。


    那麽,整個遼東大軍將會丟失所有的物資給養,還有每年這三百萬兩銀子的平遼費。


    就算所有的遼東大軍都投降金兵,可他們以後獲得的待遇絕對不高,而且再也拿不到這麽多銀子了,所以遼東的將門也是匯集在一起的商討此次出兵事宜。


    現在祖家,吳家,已經是關寧軍中最大的軍頭,幾百萬的遼餉中,除去孝敬各級上官的部分,都由吳家支配。其中裝進祖家與吳家父子口袋的,少說也有幾十萬吧?


    如果朝廷求救兵,薊遼自然要放棄,關寧軍要麽護駕南走,要麽投降李闖。


    不管是南走還是投降,一年幾百萬的遼餉肯定是沒有了。


    所以遼東大軍反對南遷的立場是可以想象的!


    不多時,外麵有人說曹家派人送了一份書信過來,祖大壽也是奇怪的很,不過曹家也曆來屬於遼東將門的一份子,祖大壽就讓人把書信送了進來。


    不打開不知道,一打開嚇一跳。


    這書信居然是山西按察使曹鼎蛟親筆書寫,言道:


    “祖公親啟,如今北方之勢糜爛,朝廷無力支付金銀糧餉供給薊遼重鎮,遼東大軍不管是投降後金,還是投降大順,無非是淪為炮灰,不可再受到重用


    ……”


    祖大壽眉頭一皺,然後惆悵的說道:“曹家那個小字輩倒是看得開,不過人家現在已經貴為一方大員了,而且出身於咱們遼東,倒是有些話語權。”


    吳三桂正值青春年華,血氣方剛,上一次被曹鼎蛟搶去了頭功,讓他非常不爽,最後他連塊肉都沒撈到就灰溜溜的被調回了遼東。


    他沒好氣地說道:


    “舅父,我倒是要看這姓曹的有什麽辦法,就他這麽一個措大還混成了文官,真是不知禮儀寡恥。”


    吳襄瞪了自己兒子一眼,沉聲道:


    “你小子還想上天不成?現在才是個區區的遊擊將軍就不把人家正三品大員放在眼裏了,人要有自知之明,千萬不要因為說錯一兩句話而平白樹敵。”


    祖大壽舉手示意他們別再說話了,他繼續念道:


    “小侄曹鼎蛟念在同為遼東軍門之手足情深,特意為諸位叔侄伯父指出一條明路,江南之財富,何其多也。


    縱使每年三百萬兩軍餉也不在話下,而且還會去掉許多損耗,豈不美哉。


    遼東贈與後金與闖賊相爭便可,若是眾將軍能擁護陛下回江南,此功勞不亞於從龍之功,望諸位深思熟慮之。


    遼東丟,大明失一臂,大明失,遼東名存實亡也。”


    祖大壽把書信念完之後,眾人全都是一片肅穆之色,他們知道現在是必須要作出選擇了,畢竟這事可關係關寧軍的未來。


    祖大壽閉目養神良久,然後一拍桌子說道:


    “救!大軍立刻搬師回京師,遼東就丟給狗日的後金了,反正現在糧食早就被咱們收完了,咱們立刻去京城救出陛下,然後轉道大同,去江南。


    通知家眷,收拾金銀細軟,咱們大軍去江南休養生息。”


    祖大壽現在是遼東軍中第一人,他在軍中的威信自然是無人能,所有的將門都是同意了他的決定,去江南也並無不可,反正京師丟了之後,他們再也拿不到銀子了。


    如今遼東隻剩下十幾萬精兵了,他們可不想和叛軍拚個幹幹淨淨。


    遼東軍開始堅壁清野,大批的家眷開始撤往大同,除去一些實在是不願意走的人口,很多遼東軍將士的家眷還是迫不得已的走上了南歸的道路。


    祖大壽這邊也讓吳三桂出城打了幾個不大不小的攻勢,吳三桂的家丁也給後金造成了不小的傷亡,雙方都在互相防備著。


    遼東的大軍主力這才緩緩地朝著大同方向撤去,大將祖寬則是接下了去京師救援崇禎皇帝的命令。


    ………


    然而京師的情況卻是急轉直下,唐通、王承允、白廣恩和陳永福四個人直接投降了闖賊,然後帶兵打進了京師。


    京城,因為李自成的大軍是輕裝急行而來,並沒有攜帶多少火炮,打不動北京的城牆。


    而要打造大型器械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在北京城上的紅夷大炮威脅下,大型攻城器械的用處也不大。


    可要單靠雲梯蟻附而攻,那得死多少人才能打下北京城?


    當然,真到了非強攻不可的時候。李自成也不會輕易出動自己的老營,而是會讓歸附的明軍去攻城,死多少他也不心疼!


    闖賊也會玩心理戰,很多人都在沉下大聲的嚷嚷。


    “城上的兄弟們,咱也是原來的京營兵啊!現在投了大順皇帝,天天吃香的喝辣的,不受朱家鳥氣了!你們也別給朱家賣命了,也和咱一塊兒幹吧!”


    “城上的兄弟們,大順皇帝有百萬天兵,京師是守不住的,你們還是開城門迎闖王,也好當個從龍功臣啊……”


    喊城這就開始了,先沒談具體條件,而是形勢宣傳——其實也不用什麽宣傳,都百萬大軍兵臨城下了,還宣傳啥呀!


    大明朝的前途那是和尚頭上的虱子,明擺著……要完了!


    “咯吱咯吱……”厚重的宮門被打開了…


    此時,崇禎皇帝並沒有對幾歲的小女兒們下手,而是放任他們去逃命。


    他提著三尺青鋒就帶著太監王承恩就去了西山,崇禎皇帝有些悲哀的哭慟。


    在一顆歪脖子樹下,王承恩就安靜的跪在一旁,兩個人相對無言。


    ps:哎呀,其實我比很多作者都有良心了,我在新書期居然每天更新這麽多,我都好佩服自己啊,是什麽讓我輪回了六k黨。


    是愛嗎?是和平嗎?是正義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小文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白才不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白才不白並收藏大明小文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