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是美好的,而事實是殘酷的。
因為北遼皇帝率精銳不知所蹤,導致整個北遼的各方將帥在出戰時,心神不定。
戰肯定是要戰的,不戰即死,誰都清楚。之所以心神不定,是在等待著他們的皇帝陛下,能率精銳,從宋國西北軍、雲州軍背後出戰,從而為大遼的大軍打開通向北麵的通道。
至於所謂的打贏這場戰,真沒幾個人有信心。隻希望他們的皇帝陛下,真的能運籌帷幄,為大遼幾十萬將士打來一條生路。
現在已經算是被包圍了······
雙方的戰鬥接觸,首先是從正麵,也就是中軍開始的。然而,戰鬥一開始,就完全是被宋國壓著打。
北遼組織反擊很倉促,本來是準備今日再一次對宋國發起火馬陣的衝擊的,並不是對攻戰,更不是防禦戰。
倉促間組織起來的騎兵,除了原本的編製歸口,根本就沒有什麽戰術可言。
不是說蕭墶不也不是名將,也不是說北遼的騎兵不聽號令,而是時間太倉促,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來部署。
從大宋卯時發起大戰,那時候的蕭墶不也還在準備今日火馬陣事宜······
當大宋的隊伍已經推進接近北遼中軍不足五十裏時,北遼才整裝出兵。
所以,戰鬥開始,北遼就已經處於下風了。並且,宋軍的兩翼也是同時向北遼的中軍圍攏,同樣的是戰車、火槍、番騎三軍種協同推進。
也就是說,整個戰事,宋國的有預謀的······
“陛下真的會從宋國北路大軍背後發起攻擊嗎?”
“很明顯,宋國不可能在沒有探明背後是否有伏擊的情況下發起總攻。”
“宋國的西北、雲州軍是從西北來的,若陛下率精銳北上阻擊,或者說部署繞後攻擊,又怎麽可能不遭遇?”
“若想避開宋國北路軍,並且完成最後從背後攻擊,最少要與宋國北路軍錯開五十裏的距離······誰都知道,宋國現在的斥候外放是五十裏······”
“若是陛下率領的精銳,在宋國北路軍發動圍剿時從背後攻擊,至少得兩個時辰吧?再堅持兩個時辰看看。”
諸多問題在整個北遼的將領心中升起,再落下。眼看著己方的防線一次次被宋軍的炮火打穿······糾結呀!
蕭墶不也也在等,等陛下真的從宋國北路大軍背後發起攻擊······他覺得陛下不至於真的丟下大軍逃跑了······
等等······按照陛下當時所說的情報,宋國的北路軍應該最早還有兩天才應該抵達前線的······
完了!陛下對大家撒謊了,以宋國北路軍為生力軍為由,借坡下驢,親率精銳離開了。臨走時,還把諸部落的可戰戰馬搜刮了部分······
我的陛下,這是你的大遼,都是你的將帥,你至於這般嗎?
蕭墶不也也想通了。
陛下這樣做,是讓他們這些人,這將近還有二十萬的大軍,抵擋著宋國的進攻,從而延緩宋軍北上的進度,可以讓陛下可以從容的從南京析津府撤離······
而他們,包括徹底被陛下丟棄了。
陛下帶走的,是大遼至今僅剩的精銳宮衛。而留在南京道的這些人,都是所謂的控弦之士······
也就是說,陛下已經徹底放棄燕雲了。
大難臨頭各自飛。
蕭墶不也在軍中也是有親疏的。
“北部危機,近二十萬大軍南下,恐怕抗不到陛下從背後發起攻擊。爾等再建立三條防線,本帥親自向北,與陛下匯合······”
蕭墶不也也走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現在的戰場,結局似乎已經注定了。
宋國不僅僅是裝備上的優勢,連兵力都有了優勢數量。
本來河北道的二十萬大軍,河東道、西北道,全軍幾乎五六十萬了。
大遼五十萬,或許可以與宋國的二十萬對峙,但是,相同的兵力,現在的大遼在宋國麵前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
北遼的君王旗倒了?
處於戰鬥狀態的將士們或許看不到,但是站在戰車上,跟隨著大軍前進,用千裏眼瞭望,觀看戰況的中軍臣工,卻是看到了。
“官家,北遼的君王旗沒了!”
趙曦沒有看戰鬥的場麵······冷兵器麵對熱兵器的場麵,他在後世不能說見識過,但是看到過很多的描述。
再說了,即便是大宋麵對北遼可以碾壓,畢竟還是要死人的,還是成批量的死人。那種感覺不好······
戰場上的喊殺聲很大,還有火藥彈接連重疊的爆炸聲。但章惇嚎叫著喊出“北遼君王旗沒了”,趙曦還是聽到了。
北遼皇帝逃了?也隻有這個可能。
“傳訊北路軍,遣五萬騎兵向東,盡可能的在析津府設置戰場,爭取完成對北遼皇帝的堵截!”
“另外,讓全軍向北遼喊話,就喊北遼皇帝逃跑了!”
不能說趙曦的安排不對,他也知道,在河北道偌大的平原地上,想形成密不透風的包圍圈是不可能的。
西北、雲州軍滿打滿算也就二十萬,還不能跟河北道這邊的南路大軍相比。
南路,這是近兩年不停的增兵謀劃的結果,戰車和騎兵的數量,幾乎做到了銜接。但是,北路不行。二十萬大軍,還是長途奔襲,以騎兵為主,很難形成無縫包圍的。
這樣做,算是有備無患吧,或許存在截獲北遼皇帝的可能······
君王旗確實沒了,宋軍的喊話讓北遼的將士們都關注著中軍,結果是:君王旗確實沒了。也就是說,陛下已經撤離戰場了。
本來戰場就呈現著一邊倒的跡象,君王旗的消失,徹底讓北遼將士們沒有了繼續作戰的士氣。
在這一刻,就基本注定的結果。
或許底層的將士還有遲疑,而那些北遼朝廷頂層的將領和部落首領,在瞬間就明白了。
陛下不僅僅是逃了,還是在三日前就逃了······
隻要是首領,是將帥,沒有不給自己留後路,似乎都準備著這一場大戰的失敗,應該都沒想到會敗的這樣慘······
所以,在大宋幾萬幾十萬軍卒,在這方圓幾百裏的戰場上,都喊北遼皇帝逃跑了時,丟了士氣的不僅僅是北遼的底層騎兵,還有哪些各方勢力的首領,以及稍微有些地位的將領。
有些將領還會遣斥候去中軍驗證,有些將領直接就相信了。
這是蕭墶不也講究,在確定陛下已經離開戰場後,自己在帶領親衛突圍時,讓中軍的守衛,把君王旗撤了······陛下都拋棄了燕雲,將士們沒必要繼續為大遼的燕雲拚命了。
總之,在所有人確定大遼皇帝陛下已經撤退後,戰場就沒了樣······因為,還在奮勇作戰的北遼騎兵,已經找不到他們的上官了······
其實,北遼在這一場大戰的混亂,從今天卯時就開始了,或者說從三日前耶律洪基親率精銳逃跑時,就已經注定了。
還是在高粱河一帶,時隔百多年,曆史重演,勝負的雙方卻調換了······
於是,在北遼南京道一帶,大宋河北道以北,在後世河北全境內,開始上演追逐戰······
“官家,北遼已經沒什麽像樣的防禦了,大軍現在就是在推進······不,或者說行軍更契合。”
章惇還在用千裏眼觀望著戰場,中軍如此,想來兩翼也應該如此。要說真有戰事,應該是北路軍的戰事多一些。
至於大規模的戰鬥,就以現在北遼軍伍的士氣,即便是北路軍,也不可能遭遇到北遼一定烈度以上的抵抗······北遼已經沒有士氣了。
“官家,或許今日大軍就可以攻下析津府!”
章惇很興奮,或者說整個中軍宮帳裏的人都興奮,就是不停傳遞文書的小吏,腳步都是輕快的。
收複燕雲,這是大宋自建朝以來的執念,可想而知,這一次收複燕雲的勝利,朝廷會怎樣的賞賜?
隻要是參與了這場戰役的人,都會得到相應的賞賜······
“將所有騎兵都放出去吧,讓他們自由作戰。現在是追擊戰,戰車兵和火槍兵速度還是跟不上來······”
番騎隊早就憋著勁了,眼看著北遼的逃兵,卻不能離開協同作戰的隊伍,隻能和戰車兵同步推行。
這時候,官家下令騎兵出擊,就像是放開鬥門,各路大軍的番騎隊,輔助番騎隊,以及後期的招募番騎隊,全部奔湧而出······
本來作為作戰主力的戰車兵,這時候倒成了打掃戰場的······繼續行軍式的推行,不管是兩翼還是中軍,全部向北遼析津府進發······
時隔百多年,情景是何等的相像。可惜,倒是北遼皇帝先一步逃了。
所謂的大包圍已經完全沒必要了。事實上,在整個河北平原上部署圍剿,不是這幾十萬軍卒可以完成的。
記得後世三大戰役之一,也是在這片土地上,當初雙方將近二百萬大軍,也隻是實現了橫掃,而不是全殲。隻是在特定戰場實現了全殲。相對於這樣大的戰役,就目前這個時代,目前裝裝裝備的情況下,做不到全殲的。
不過,戰前預定的有效殲滅北遼有生力量,應該是完成了。
這時候,大宋的四路大軍,也不在向中路靠攏了,不需要了。在北遼潰敗的那一刻,宮帳已經下令,各路大軍,以原定的戰略目標為基礎,全軍向北進發······
折克行攻涿州,周侗攻漷陰,王舜臣攻安次,高敬亭率蔚州軍攻良鄉,折可適率雲州軍攻高河,種誼守居庸關,清掃整個奉化州、歸化州、儒州,曹霖北上檀州······
按照既定戰略,在擊潰北遼的防線後,各路大軍將各自掃蕩北遼析津府周邊的城池,確保在中軍,也就是種建中部,在攻打析津府之前,所有周邊城池全數歸大宋占領。
同時,這樣的部署,能盡可能減少北遼皇帝以及各方勢力貴族逃跑的可能,或者說最大限度的切斷他們逃跑的線路。
於是,整個北遼的南京道,全境成為了戰場······
章惇也放棄繼續瞭望戰事了,因為放眼中軍的周圍,根本看不到戰鬥了。這時候的中軍,變成了純粹的行軍。
而宮帳裏的臣工們,讓軍卒敞開了戰車的車廂,都在談論著北遼南京道的景致······真的是沒啥做了。
甚至於,那些出使過北遼的,都在回憶自己曾經走過那條路······
趙曦這時候,卻在自己的馬車裏睡著了。兩個月了,一直就沒睡過個安穩覺。
從大軍由進攻轉防禦,以等待北遼境內物資的匱乏,以及人群的恐慌,以等待西北出兵,等待雲州軍越過居庸關······從那時起,大宋在戰局上就有些被動了。
北遼以瘋馬陣衝擊,臣工們一時都有讓中軍宮帳後撤的建議,趙曦是硬扛著的,其實,那時候他也不敢確定就能扛過去北遼瘋馬陣的進攻。
若不是想盡可能的消滅北遼的有生力量,大宋完全可以像今日這樣以炮火開路,直接推進。
幸好,結果沒有意外,終於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也就在這一刻,趙曦踏實了,本來想歇歇,結果睡著了。
王中正倚著門······真有點心疼官家。
“報······”
王中正真相戳死這傳令兵,官家也就睡了一個多時辰。
這是戰場,他王中正也不敢阻攔傳令兵······
“官家,前鋒隊已抵達析津府,前鋒營傳來奏報,析津府城門大開,城牆上的防禦工事尚在,但沒有軍卒。”
“前鋒營前斥候入城探知,整個析津府的北遼官員,不剩一人,關押空空蕩蕩······”
趙曦到了宮帳,王安石興奮的陳述前鋒營的奏報。可趙曦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諸位,耶律洪基恐怕在我大軍發起總攻以前就逃了!”
雖然不敢確定,趙曦有六七分把握斷定會是這樣的結果。否則,耶律洪基不可能不安排析津府的守衛,不可能就這樣拱手讓出析津府來······
因為北遼皇帝率精銳不知所蹤,導致整個北遼的各方將帥在出戰時,心神不定。
戰肯定是要戰的,不戰即死,誰都清楚。之所以心神不定,是在等待著他們的皇帝陛下,能率精銳,從宋國西北軍、雲州軍背後出戰,從而為大遼的大軍打開通向北麵的通道。
至於所謂的打贏這場戰,真沒幾個人有信心。隻希望他們的皇帝陛下,真的能運籌帷幄,為大遼幾十萬將士打來一條生路。
現在已經算是被包圍了······
雙方的戰鬥接觸,首先是從正麵,也就是中軍開始的。然而,戰鬥一開始,就完全是被宋國壓著打。
北遼組織反擊很倉促,本來是準備今日再一次對宋國發起火馬陣的衝擊的,並不是對攻戰,更不是防禦戰。
倉促間組織起來的騎兵,除了原本的編製歸口,根本就沒有什麽戰術可言。
不是說蕭墶不也不是名將,也不是說北遼的騎兵不聽號令,而是時間太倉促,沒有給他們足夠的時間來部署。
從大宋卯時發起大戰,那時候的蕭墶不也還在準備今日火馬陣事宜······
當大宋的隊伍已經推進接近北遼中軍不足五十裏時,北遼才整裝出兵。
所以,戰鬥開始,北遼就已經處於下風了。並且,宋軍的兩翼也是同時向北遼的中軍圍攏,同樣的是戰車、火槍、番騎三軍種協同推進。
也就是說,整個戰事,宋國的有預謀的······
“陛下真的會從宋國北路大軍背後發起攻擊嗎?”
“很明顯,宋國不可能在沒有探明背後是否有伏擊的情況下發起總攻。”
“宋國的西北、雲州軍是從西北來的,若陛下率精銳北上阻擊,或者說部署繞後攻擊,又怎麽可能不遭遇?”
“若想避開宋國北路軍,並且完成最後從背後攻擊,最少要與宋國北路軍錯開五十裏的距離······誰都知道,宋國現在的斥候外放是五十裏······”
“若是陛下率領的精銳,在宋國北路軍發動圍剿時從背後攻擊,至少得兩個時辰吧?再堅持兩個時辰看看。”
諸多問題在整個北遼的將領心中升起,再落下。眼看著己方的防線一次次被宋軍的炮火打穿······糾結呀!
蕭墶不也也在等,等陛下真的從宋國北路大軍背後發起攻擊······他覺得陛下不至於真的丟下大軍逃跑了······
等等······按照陛下當時所說的情報,宋國的北路軍應該最早還有兩天才應該抵達前線的······
完了!陛下對大家撒謊了,以宋國北路軍為生力軍為由,借坡下驢,親率精銳離開了。臨走時,還把諸部落的可戰戰馬搜刮了部分······
我的陛下,這是你的大遼,都是你的將帥,你至於這般嗎?
蕭墶不也也想通了。
陛下這樣做,是讓他們這些人,這將近還有二十萬的大軍,抵擋著宋國的進攻,從而延緩宋軍北上的進度,可以讓陛下可以從容的從南京析津府撤離······
而他們,包括徹底被陛下丟棄了。
陛下帶走的,是大遼至今僅剩的精銳宮衛。而留在南京道的這些人,都是所謂的控弦之士······
也就是說,陛下已經徹底放棄燕雲了。
大難臨頭各自飛。
蕭墶不也在軍中也是有親疏的。
“北部危機,近二十萬大軍南下,恐怕抗不到陛下從背後發起攻擊。爾等再建立三條防線,本帥親自向北,與陛下匯合······”
蕭墶不也也走了,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現在的戰場,結局似乎已經注定了。
宋國不僅僅是裝備上的優勢,連兵力都有了優勢數量。
本來河北道的二十萬大軍,河東道、西北道,全軍幾乎五六十萬了。
大遼五十萬,或許可以與宋國的二十萬對峙,但是,相同的兵力,現在的大遼在宋國麵前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
北遼的君王旗倒了?
處於戰鬥狀態的將士們或許看不到,但是站在戰車上,跟隨著大軍前進,用千裏眼瞭望,觀看戰況的中軍臣工,卻是看到了。
“官家,北遼的君王旗沒了!”
趙曦沒有看戰鬥的場麵······冷兵器麵對熱兵器的場麵,他在後世不能說見識過,但是看到過很多的描述。
再說了,即便是大宋麵對北遼可以碾壓,畢竟還是要死人的,還是成批量的死人。那種感覺不好······
戰場上的喊殺聲很大,還有火藥彈接連重疊的爆炸聲。但章惇嚎叫著喊出“北遼君王旗沒了”,趙曦還是聽到了。
北遼皇帝逃了?也隻有這個可能。
“傳訊北路軍,遣五萬騎兵向東,盡可能的在析津府設置戰場,爭取完成對北遼皇帝的堵截!”
“另外,讓全軍向北遼喊話,就喊北遼皇帝逃跑了!”
不能說趙曦的安排不對,他也知道,在河北道偌大的平原地上,想形成密不透風的包圍圈是不可能的。
西北、雲州軍滿打滿算也就二十萬,還不能跟河北道這邊的南路大軍相比。
南路,這是近兩年不停的增兵謀劃的結果,戰車和騎兵的數量,幾乎做到了銜接。但是,北路不行。二十萬大軍,還是長途奔襲,以騎兵為主,很難形成無縫包圍的。
這樣做,算是有備無患吧,或許存在截獲北遼皇帝的可能······
君王旗確實沒了,宋軍的喊話讓北遼的將士們都關注著中軍,結果是:君王旗確實沒了。也就是說,陛下已經撤離戰場了。
本來戰場就呈現著一邊倒的跡象,君王旗的消失,徹底讓北遼將士們沒有了繼續作戰的士氣。
在這一刻,就基本注定的結果。
或許底層的將士還有遲疑,而那些北遼朝廷頂層的將領和部落首領,在瞬間就明白了。
陛下不僅僅是逃了,還是在三日前就逃了······
隻要是首領,是將帥,沒有不給自己留後路,似乎都準備著這一場大戰的失敗,應該都沒想到會敗的這樣慘······
所以,在大宋幾萬幾十萬軍卒,在這方圓幾百裏的戰場上,都喊北遼皇帝逃跑了時,丟了士氣的不僅僅是北遼的底層騎兵,還有哪些各方勢力的首領,以及稍微有些地位的將領。
有些將領還會遣斥候去中軍驗證,有些將領直接就相信了。
這是蕭墶不也講究,在確定陛下已經離開戰場後,自己在帶領親衛突圍時,讓中軍的守衛,把君王旗撤了······陛下都拋棄了燕雲,將士們沒必要繼續為大遼的燕雲拚命了。
總之,在所有人確定大遼皇帝陛下已經撤退後,戰場就沒了樣······因為,還在奮勇作戰的北遼騎兵,已經找不到他們的上官了······
其實,北遼在這一場大戰的混亂,從今天卯時就開始了,或者說從三日前耶律洪基親率精銳逃跑時,就已經注定了。
還是在高粱河一帶,時隔百多年,曆史重演,勝負的雙方卻調換了······
於是,在北遼南京道一帶,大宋河北道以北,在後世河北全境內,開始上演追逐戰······
“官家,北遼已經沒什麽像樣的防禦了,大軍現在就是在推進······不,或者說行軍更契合。”
章惇還在用千裏眼觀望著戰場,中軍如此,想來兩翼也應該如此。要說真有戰事,應該是北路軍的戰事多一些。
至於大規模的戰鬥,就以現在北遼軍伍的士氣,即便是北路軍,也不可能遭遇到北遼一定烈度以上的抵抗······北遼已經沒有士氣了。
“官家,或許今日大軍就可以攻下析津府!”
章惇很興奮,或者說整個中軍宮帳裏的人都興奮,就是不停傳遞文書的小吏,腳步都是輕快的。
收複燕雲,這是大宋自建朝以來的執念,可想而知,這一次收複燕雲的勝利,朝廷會怎樣的賞賜?
隻要是參與了這場戰役的人,都會得到相應的賞賜······
“將所有騎兵都放出去吧,讓他們自由作戰。現在是追擊戰,戰車兵和火槍兵速度還是跟不上來······”
番騎隊早就憋著勁了,眼看著北遼的逃兵,卻不能離開協同作戰的隊伍,隻能和戰車兵同步推行。
這時候,官家下令騎兵出擊,就像是放開鬥門,各路大軍的番騎隊,輔助番騎隊,以及後期的招募番騎隊,全部奔湧而出······
本來作為作戰主力的戰車兵,這時候倒成了打掃戰場的······繼續行軍式的推行,不管是兩翼還是中軍,全部向北遼析津府進發······
時隔百多年,情景是何等的相像。可惜,倒是北遼皇帝先一步逃了。
所謂的大包圍已經完全沒必要了。事實上,在整個河北平原上部署圍剿,不是這幾十萬軍卒可以完成的。
記得後世三大戰役之一,也是在這片土地上,當初雙方將近二百萬大軍,也隻是實現了橫掃,而不是全殲。隻是在特定戰場實現了全殲。相對於這樣大的戰役,就目前這個時代,目前裝裝裝備的情況下,做不到全殲的。
不過,戰前預定的有效殲滅北遼有生力量,應該是完成了。
這時候,大宋的四路大軍,也不在向中路靠攏了,不需要了。在北遼潰敗的那一刻,宮帳已經下令,各路大軍,以原定的戰略目標為基礎,全軍向北進發······
折克行攻涿州,周侗攻漷陰,王舜臣攻安次,高敬亭率蔚州軍攻良鄉,折可適率雲州軍攻高河,種誼守居庸關,清掃整個奉化州、歸化州、儒州,曹霖北上檀州······
按照既定戰略,在擊潰北遼的防線後,各路大軍將各自掃蕩北遼析津府周邊的城池,確保在中軍,也就是種建中部,在攻打析津府之前,所有周邊城池全數歸大宋占領。
同時,這樣的部署,能盡可能減少北遼皇帝以及各方勢力貴族逃跑的可能,或者說最大限度的切斷他們逃跑的線路。
於是,整個北遼的南京道,全境成為了戰場······
章惇也放棄繼續瞭望戰事了,因為放眼中軍的周圍,根本看不到戰鬥了。這時候的中軍,變成了純粹的行軍。
而宮帳裏的臣工們,讓軍卒敞開了戰車的車廂,都在談論著北遼南京道的景致······真的是沒啥做了。
甚至於,那些出使過北遼的,都在回憶自己曾經走過那條路······
趙曦這時候,卻在自己的馬車裏睡著了。兩個月了,一直就沒睡過個安穩覺。
從大軍由進攻轉防禦,以等待北遼境內物資的匱乏,以及人群的恐慌,以等待西北出兵,等待雲州軍越過居庸關······從那時起,大宋在戰局上就有些被動了。
北遼以瘋馬陣衝擊,臣工們一時都有讓中軍宮帳後撤的建議,趙曦是硬扛著的,其實,那時候他也不敢確定就能扛過去北遼瘋馬陣的進攻。
若不是想盡可能的消滅北遼的有生力量,大宋完全可以像今日這樣以炮火開路,直接推進。
幸好,結果沒有意外,終於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也就在這一刻,趙曦踏實了,本來想歇歇,結果睡著了。
王中正倚著門······真有點心疼官家。
“報······”
王中正真相戳死這傳令兵,官家也就睡了一個多時辰。
這是戰場,他王中正也不敢阻攔傳令兵······
“官家,前鋒隊已抵達析津府,前鋒營傳來奏報,析津府城門大開,城牆上的防禦工事尚在,但沒有軍卒。”
“前鋒營前斥候入城探知,整個析津府的北遼官員,不剩一人,關押空空蕩蕩······”
趙曦到了宮帳,王安石興奮的陳述前鋒營的奏報。可趙曦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諸位,耶律洪基恐怕在我大軍發起總攻以前就逃了!”
雖然不敢確定,趙曦有六七分把握斷定會是這樣的結果。否則,耶律洪基不可能不安排析津府的守衛,不可能就這樣拱手讓出析津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