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琦把一遝抵報狠狠的摔在案桌上,氣急敗壞的喊到:“這還有完沒完?”
可不,今天有一堆抵報,刊登了他韓琦在好水川埋葬了十萬禁軍,卻憑此經曆擢升樞密院,從而步步高升……這就是笑談!
這時候,趙曦也在看,卻“噗呲”一聲笑了。
禮部…~這些雜亂無序的抵報,到底有多少朝臣在背後,恐怕政事堂再也容不下了!
“我韓琦倒想問問他王禹玉(王珪此時為禮部尚書),這禮部是不是屍位素餐,一個多月,居然連一份準入標準都拿不出!”
對於韓琦的惱火,政事堂的人都感同身受。
到現在,整個朝堂已經沒一個幹淨人了!
“官家這是在縱容!這是玩火!”
王安石就是再不喜歡洗澡,也不希望被刊登在抵報上被人圍觀!況且,有人捕風捉影的認為,蘇軾的貶謫,最大的原因是因為秋菊落瓣不落瓣……
“再這樣下去不成呀!”
富弼也感慨了。
“富相,是否奏請集議,與官家議定處置?”
韓絳也覺得過了。
擱以前,這時候被彈劾的官員早回家待著去了,等朝廷給說法……就是官升一級到外地做官。
官升一級是官家告訴被彈劾官員……我還是相信你的;出外做官意思是先避避風頭。
可現在,官家的官製改革有明確條款了,錯就是錯,錯對必須絕對分明清楚,不得再出現一邊彈劾一邊擢升的現象,同樣,也不能因為彈劾就有理由回家待參。在朝廷沒有做出處理之前,在其位謀其政。
偏偏就是這一波,根本分不清算不算彈劾,一樣的公布於眾了。
範純仁奏請官家由監察衙門介入調查的事,朝臣們都聽說了。朝廷要信譽,也就是說不會搭理這波混亂……
真的不能再繼續這樣攀咬了!
“官家,抵報之風愈演愈烈,已然不可控,甚至有惑亂朝綱之危……”
富弼不確定官家到底什麽意思。按他對官家的理解,絕不容許出現朝廷不可控的輿情。
堅定監察衙門不介入,並任由抵報混亂,官家可能存在深度了解官員的心思,並且為遴選朝會、議政和內閣提供參考。
官家一直樂意見文官內訌,誰知道官家現在滿意了沒有。
越是強調不予理睬,既往不咎,越有可能讓朝臣的相互攀咬更甚……這確實可以深度了解朝臣。
可是,真的不能再繼續了。
現在這股風,已經刮到了相公一級,已經由單純的辯論變成了無底線的揭底,無根據的誣陷,甚至接近了無底線的編造。
甚至一些簡單的事,也被抵報用跌宕起伏,香豔無比的筆墨描寫,幾乎等同於那些誌怪了!
“抵報的審批流程、舉辦標準以及監管法令還沒有出台嗎?”
官家這樣問,相公們也隻是相互看看。
“宣禮部尚書王珪入殿……”
就是這樣巧合,禮部尚書王珪以及侍郎馮京,就等著勤政殿門外…~
這情形,讓趙曦覺得是相公們跟禮部商量好了,擔心自己這邊再設障礙…~畢竟這樣的情況,對於君王了解朝臣很有利。
可相公們卻認為,這是官家的安排,一直等著政事堂奏請呢……
“臣王珪、臣馮京叩見陛下,見過各位相公……”
“王尚書,陛下責令禮部撰寫抵報審批之事,時已月餘,可曾完成?”
韓琦對此是憋著一肚子火,甚至連這是在集議都忘記了,對著王珪就劈頭蓋臉的問。
“韓相,禮部已有定稿,隻是前往政事堂商議未見諸位相公……”
見王珪如此說,馮京便直接將禮部撰寫的文稿直接奉於官家案前……
至於韓琦,他君前失禮,馮京直接奉於官家不像是不給麵子,倒像是為他彌補,也算是提醒。
有點意思,這朝堂越來越好控製了。臣工們明爭暗鬥,才是君王喜歡的狀態。
趙曦在翻閱禮部的文稿,似乎很投入,根本就忘記了還有相公們候著。
這也是一種表態的形式……朝堂太讓人失望了,若沒有這一次抵報之亂,君王隻會一直被蒙在鼓裏,對整個朝堂的臣工一無所知。
這時候就是要叫停這陣亂局,該有的情緒也需要讓他們知道。
至於其他意思……
“昭告天下吧。自朝廷詔令發布即日起,所有抵報一律停刊,包括內參……”
“陛下……”
富弼愣了,官家這又是玩哪出?之所以頒布抵報審批法令,目的是為製止抵報的混亂之風。
內參是朝廷衙門,又豈能停刊?
“富相,既然是朝廷法令,就不該有不屬於管轄範圍的,除非不在國朝境內。不僅是抵報的法令,其他法令也如此。隻要朝廷法令,國朝一切在法令管轄內的事務,就必須依法令行事!”
該管的必須管,不該管的也別多手。
趙曦的話是在告訴相公們,沒有法外的事。而動作卻是在告訴韓琦,禮部的事他不該管……連文稿都沒讓相公們看,就決定昭告天下了。
內參都停刊了,更別說《蹴鞠快報》和《時論》了。
都知道《蹴鞠快報》和《時論》是怎樣一回事。官家自己都遵守法令了,還有誰可以在法外肆意妄為?
富弼,包括相公們都在想:官家肯定是有所指的,到底指什麽?
趙曦確實有所指。因為呂惠卿密奏,市易寺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涉及到很多官勢富戶,市易寺根本沒法推動。
趁這次機會,給朝臣一個提醒吧。
……
在朝廷法令昭告天下的那一天,高遵甫再一次被官家折服。
非朝廷授權,任何抵報不得有臧否朝臣的行為……也是這一點,讓《蹴鞠快報》和《時論》在申報的第二日便通過了審批,停刊兩日後便複刊了。
高遵甫不會幼稚以為,抵報審批法令是官家親自操刀的,對於集議抵報事宜時的情形,他也多少聽說了。
真正令高遵甫折服的,並不是抵報審批事宜,而是官家以己身做罰,卻是整飭了整個朝廷。
呂惠卿也算能吏,可在市易寺衙門推開時困難重重,整個朝廷都清楚。
本來這次是抵報的事,就這麽一個跟市易寺根本不相關的事,卻最終讓官家借勢連市易寺也整飭了。
我成了仁宗之子
可不,今天有一堆抵報,刊登了他韓琦在好水川埋葬了十萬禁軍,卻憑此經曆擢升樞密院,從而步步高升……這就是笑談!
這時候,趙曦也在看,卻“噗呲”一聲笑了。
禮部…~這些雜亂無序的抵報,到底有多少朝臣在背後,恐怕政事堂再也容不下了!
“我韓琦倒想問問他王禹玉(王珪此時為禮部尚書),這禮部是不是屍位素餐,一個多月,居然連一份準入標準都拿不出!”
對於韓琦的惱火,政事堂的人都感同身受。
到現在,整個朝堂已經沒一個幹淨人了!
“官家這是在縱容!這是玩火!”
王安石就是再不喜歡洗澡,也不希望被刊登在抵報上被人圍觀!況且,有人捕風捉影的認為,蘇軾的貶謫,最大的原因是因為秋菊落瓣不落瓣……
“再這樣下去不成呀!”
富弼也感慨了。
“富相,是否奏請集議,與官家議定處置?”
韓絳也覺得過了。
擱以前,這時候被彈劾的官員早回家待著去了,等朝廷給說法……就是官升一級到外地做官。
官升一級是官家告訴被彈劾官員……我還是相信你的;出外做官意思是先避避風頭。
可現在,官家的官製改革有明確條款了,錯就是錯,錯對必須絕對分明清楚,不得再出現一邊彈劾一邊擢升的現象,同樣,也不能因為彈劾就有理由回家待參。在朝廷沒有做出處理之前,在其位謀其政。
偏偏就是這一波,根本分不清算不算彈劾,一樣的公布於眾了。
範純仁奏請官家由監察衙門介入調查的事,朝臣們都聽說了。朝廷要信譽,也就是說不會搭理這波混亂……
真的不能再繼續這樣攀咬了!
“官家,抵報之風愈演愈烈,已然不可控,甚至有惑亂朝綱之危……”
富弼不確定官家到底什麽意思。按他對官家的理解,絕不容許出現朝廷不可控的輿情。
堅定監察衙門不介入,並任由抵報混亂,官家可能存在深度了解官員的心思,並且為遴選朝會、議政和內閣提供參考。
官家一直樂意見文官內訌,誰知道官家現在滿意了沒有。
越是強調不予理睬,既往不咎,越有可能讓朝臣的相互攀咬更甚……這確實可以深度了解朝臣。
可是,真的不能再繼續了。
現在這股風,已經刮到了相公一級,已經由單純的辯論變成了無底線的揭底,無根據的誣陷,甚至接近了無底線的編造。
甚至一些簡單的事,也被抵報用跌宕起伏,香豔無比的筆墨描寫,幾乎等同於那些誌怪了!
“抵報的審批流程、舉辦標準以及監管法令還沒有出台嗎?”
官家這樣問,相公們也隻是相互看看。
“宣禮部尚書王珪入殿……”
就是這樣巧合,禮部尚書王珪以及侍郎馮京,就等著勤政殿門外…~
這情形,讓趙曦覺得是相公們跟禮部商量好了,擔心自己這邊再設障礙…~畢竟這樣的情況,對於君王了解朝臣很有利。
可相公們卻認為,這是官家的安排,一直等著政事堂奏請呢……
“臣王珪、臣馮京叩見陛下,見過各位相公……”
“王尚書,陛下責令禮部撰寫抵報審批之事,時已月餘,可曾完成?”
韓琦對此是憋著一肚子火,甚至連這是在集議都忘記了,對著王珪就劈頭蓋臉的問。
“韓相,禮部已有定稿,隻是前往政事堂商議未見諸位相公……”
見王珪如此說,馮京便直接將禮部撰寫的文稿直接奉於官家案前……
至於韓琦,他君前失禮,馮京直接奉於官家不像是不給麵子,倒像是為他彌補,也算是提醒。
有點意思,這朝堂越來越好控製了。臣工們明爭暗鬥,才是君王喜歡的狀態。
趙曦在翻閱禮部的文稿,似乎很投入,根本就忘記了還有相公們候著。
這也是一種表態的形式……朝堂太讓人失望了,若沒有這一次抵報之亂,君王隻會一直被蒙在鼓裏,對整個朝堂的臣工一無所知。
這時候就是要叫停這陣亂局,該有的情緒也需要讓他們知道。
至於其他意思……
“昭告天下吧。自朝廷詔令發布即日起,所有抵報一律停刊,包括內參……”
“陛下……”
富弼愣了,官家這又是玩哪出?之所以頒布抵報審批法令,目的是為製止抵報的混亂之風。
內參是朝廷衙門,又豈能停刊?
“富相,既然是朝廷法令,就不該有不屬於管轄範圍的,除非不在國朝境內。不僅是抵報的法令,其他法令也如此。隻要朝廷法令,國朝一切在法令管轄內的事務,就必須依法令行事!”
該管的必須管,不該管的也別多手。
趙曦的話是在告訴相公們,沒有法外的事。而動作卻是在告訴韓琦,禮部的事他不該管……連文稿都沒讓相公們看,就決定昭告天下了。
內參都停刊了,更別說《蹴鞠快報》和《時論》了。
都知道《蹴鞠快報》和《時論》是怎樣一回事。官家自己都遵守法令了,還有誰可以在法外肆意妄為?
富弼,包括相公們都在想:官家肯定是有所指的,到底指什麽?
趙曦確實有所指。因為呂惠卿密奏,市易寺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涉及到很多官勢富戶,市易寺根本沒法推動。
趁這次機會,給朝臣一個提醒吧。
……
在朝廷法令昭告天下的那一天,高遵甫再一次被官家折服。
非朝廷授權,任何抵報不得有臧否朝臣的行為……也是這一點,讓《蹴鞠快報》和《時論》在申報的第二日便通過了審批,停刊兩日後便複刊了。
高遵甫不會幼稚以為,抵報審批法令是官家親自操刀的,對於集議抵報事宜時的情形,他也多少聽說了。
真正令高遵甫折服的,並不是抵報審批事宜,而是官家以己身做罰,卻是整飭了整個朝廷。
呂惠卿也算能吏,可在市易寺衙門推開時困難重重,整個朝廷都清楚。
本來這次是抵報的事,就這麽一個跟市易寺根本不相關的事,卻最終讓官家借勢連市易寺也整飭了。
我成了仁宗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