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彥博一直等著,等著械鬥的後續。


    把械鬥處置權交給一個軍漢,就是在找一個處理那個護衛營軍卒的借口,好讓太子殿下無話可說,也避免說他文彥博跟一個軍漢計較。


    他不認為那位叫陳煥的能把這事處理好。


    別說有了一次大範圍的械鬥,就是沒這次械鬥,這兩個營的禁軍也是冤家。


    把這兩家合並,本意就是想殺雞儆猴,為接下來的裁撤合並立威。


    朝堂臣工沸沸揚揚的議論,他文彥博豈能不知?


    一群蠢貨,本來是為文臣這個團體謀利,同時欄一下太子殿下擴軍或者大規模提高軍備的步伐……朝廷裁撤,太子殿下總不好再擴大。


    這隻是個幌子,文彥博以為太子殿下會反對,然後聚集整個朝堂的臣工,與太子殿下來一次溫柔的對抗,從而在太子殿下繼承大統之前,把太子殿下攜西征大勝的威信降下來。


    可惜,第一個他沒想到太子殿下這時候收縮了,第二個他沒想到滿朝堂的臣工就隻看到眼前針眼大的利益。


    所以事情砸自己手裏了。


    這也沒什麽,來一個殺威棒,他不覺得這事處理不好。


    真正要下狠手時,才發現護衛營軍卒違了他的命,還讓他說不出什麽來。


    所以,文彥博不介意給這個小軍卒挖個坑。


    可是他等了快半個月了,發生械鬥的軍營再沒有任何事件奏報。


    這怎麽可能?


    “稟相公,新軍隻在護衛營留守二百軍卒,負責看守虎衛營,並沒有再發生爭鬥。”


    文彥博愣神了……那可是將近五千禁軍,兩百新軍看守,居然都乖乖的?


    “沒殺人?”


    “回相公,沒有。”


    “沒爭吵?也沒有其他反應?”


    “回相公,什麽事都沒有。虎衛營的禁軍,早上起來跟著看守的新軍跑步,然後按時按點的吃飯休息。”


    “不過,在第一天新軍的陳校尉就把所有武器收繳了,並且將虎衛、龍衛都指揮使以上校尉關了禁閉。”


    “關禁閉關了三天,三天後這些校尉出來跟丟了魂似的,一點脾氣都沒有了,都跟乖孩子似的,特別聽話。”


    自家相公讓打聽,文七費了老大勁才打聽到內情。


    “關禁閉?”


    “是的,聽說是護衛營的什麽違紀處置手段。就是把犯錯誤的人關進一個一丈見方的屋子裏。”


    文彥博雖然有點疑惑,覺得關在一個屋子裏不可能讓那些莽漢們屈服。


    並不是相互統屬的兩支隊伍,那怕是護衛營威名遠揚,也隻能是借朝廷才能讓龍衛虎衛的軍卒屈服。


    他考慮應該是還會出現一次三方鬥毆的混亂,或者新軍采取鎮壓手段殺雞儆猴。


    可偏偏再一次出乎他的意料。凡跟太子殿下沾邊的事,總是讓人感覺無法掌控。


    可事情還得推進,他文彥博還真沒想過半途而廢,也絕不會因為一些軍漢的械鬥,就影響到他繼續推行裁撤合並軍營的事。


    既然這一次混亂平息了,那就繼續……


    朝廷的詔令來了,可根本送不進去……是不敢。


    樞密院的吏員,看著虎衛九營大門口那密密麻麻的人群……要是軍卒還好說,他還能狐假虎威的唬住,可這都是些啥?是一群群的婆娘和孩童。


    這些人就那麽坐在虎衛九營的大門口,孩童們還不時的嘻鬧著。不像是要幹嘛,可這陣勢讓樞密院的書吏有點膽寒……


    “林象,這樣行嗎?”


    “營頭,咱沒有反叛,也沒有對抗,隻是讓婦孺堵了門,就是朝廷也不能把婦孺怎麽樣了。”


    “再說了,龍衛十五營並到虎衛七營的情況咱們也看到了。如果咱們並到龍衛三營,跟虎衛七營一樣的下場。”


    “收繳了武器,又在操練,說不定朝廷準備讓虎衛七營轉民了。陸彥晨的情況營頭也見了,如其合並以後打一架再轉民,還不如現在就跟朝廷表明態度。”


    林象沒這個腦子,也想不到這樣的辦法。


    他都忘記是誰提到的這個辦法了,這還是在他跟手下的兄弟們喝多了時發牢騷聽到的,忘記是誰說了。


    他酒醒了,還記得這法子,就跟營頭提了。


    ……


    “成了?”


    “稟殿下,應該是成了,樞密院的吏員回去了。”


    “沒問題吧?”


    “沒問題,是探事司做這事不會留下痕跡。”


    趙曦擺了手,讓王中正退下去了。


    老陳琳幾次要把皇城司交出來,趙曦沒答應,他覺得王中正和李憲幹特務頭子有點可惜,有意讓他倆以後多在軍伍上混個名堂。


    最後協商的結果,皇城司的冰井務繼續受老陳琳節製,而探事司交給了王中正和李憲。也就是內苑守衛和朝堂探事分開了。


    近百年的發展,探事司可以說遍布整個國朝的行行業業,軍營裏有幾個探事司的探子是很正常的。


    這時代軍漢的訴求沒人搭理,可要是涉及到婦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時代的訴求方式也單一,不懂什麽是非武力對抗。


    所以,趙曦就幫了一把,看看朝堂如何處置。


    政事堂很亂,文彥博很煩!


    原來還是遞折子的臣工,已經不限於遞折子了。


    “寬夫,此事如何處置最好盡快拿章程。”


    這時候的司馬光是禦史中丞,下官的情緒他已經壓不住了,嚷嚷著讓文彥博認罪,還羅列了什麽十大罪狀。


    都知道借風,趁著虎衛九營的混亂,禦史台也跟著亂起來了。


    “走吧…~”


    富弼一直以為讓文寬度為難的會是太子殿下,沒想到卻是從文臣開始了,還是文臣們為軍漢爭取利益。


    如今這形勢,連他都有點糊塗。


    “朝廷對此有何應對措施?”


    趙曦很想裝出一副驚訝緊張的神情來,甚至應該裝的很憤怒,可還是忍住了,沒那樣下作。


    有些事適可而止,過猶不及。


    他最應該表現的是仍然沒有插手的意思,還是讓政事堂做主處置。


    一旦政事堂沒轍了,或者說矛盾激化了,升級了,那就不好意思了,他會強行介入。


    到那時候,就必須得按自己的意思來,政事堂即便有想法,也得一邊涼快。


    趙曦還是低估了這時代的士人對名聲的看重,高估了他們對百姓的狠辣。


    他們可以對軍漢隨意殺滅,可以在朝堂相互傾軋,甚至可以在私底下坑人害人,可一旦遇到這種盛勢,居然沒一個人有強行鎮壓的意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成了仁宗之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布袋外的麥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布袋外的麥芒並收藏我成了仁宗之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