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皇帝很早就離開了冊封太子的典禮。
他回到紫辰殿,讓馮柄把永興軍路經略使林述提過來。
鐐銬在大殿上拖著,發出叮叮鐺鐺的響聲……
隆昌皇帝道:“你們都下去。”
大殿上空蕩起來。
看著眼前一身囚服、瘦骨嶙峋的林述,隆昌皇帝緩緩站起身,走到林述麵前。
他微微有些動容:“在天牢中有人苛虐於你?”
林述冷笑道:“你何必惺惺作態。”
“朕與你自幼相交,既使有朝一天要殺你,也不會讓人待你如下囚。”
“你在那個位子上太久,已經虛偽到骨子裏了。”林述連眼睛都懶得抬,淡淡道。
“朕……”
“蕭劭,在我眼裏,你不是大梁的皇帝。”
“有意思。”蕭劭笑了笑,喟歎道:“當年,可是你扶朕登上這個位置的。”
林述道:“那確實是我錯了。”
蕭邵道:“世人稱朕暴虐無道,可林述你捫心自問,朕對你可有苛待?王候將相,這些朕都可以給你。當時聯說過多少次,要封你為王,要封你為王。是你自己說你手上沾了太子的血不敢受王位,是你自己不要的。”
“現在若是想想後悔了,可以和朕說的啊。為什麽?為什麽一定要反呢?”
林述冷笑起來:“若你真的對我沒有防配,為何我一入京你便能將我押下?”
“朕明察天下,何過之有?”
“哈哈,所以王候將相我若受了,想必早就死了。”
蕭劭低聲吼道:“便是因為這樣莫須有的原因,你就要反朕?”
“你既然不配為大梁的皇帝,何來‘反’字一說?”
“不配?”蕭劭一把拉著林述的衣領,忿忿喝道:“當年扶朕上位時你就知道朕的生母是西夏人!”
“就因為那個西夏女人,你們所有人都在詆毀朕!三十年勵精圖治,換來的就是你們們一句一句不配。現在就連你也開始質疑朕,是不是要把天下人都殺光了你們才能閉嘴!”
“隻是生母?”林述冷笑起來,“那封信的內容你我都心知肚明,何必再揣著明白裝糊塗?”
蕭劭突然鬆開手,緩緩坐了下來……
冰冷的殿上,一個囚犯,一個皇帝,各自癱坐在地上。
“我們如今都已是半截身子入土的老人了,還有什麽不該放下?”蕭劭忽然道。
“有些事放得下,有些事不行。”林述道。
蕭劭道:“你回京這麽久,朕都沒問過你那封信上的內容。”
“因為你知道。”林啟道,
蕭劭歎了口氣:“朕一直在等,等有一天,你告訴聯,你忘了那封信了。朕就當什麽事都沒發生過。”
空蕩的大殿沉默下來。
……
“我與你父親林述確實是故交摯友。”船艙中,萬淵說道。
抿了一口酒,他補充道:“是可以生死相托的故交。”
林啟問道:“那你是何時知道我是林默的?”
“初見時確實不知,但很快就知道了。本來以為你在假裝,後來才知道你是真的失憶。”
“為何不提醒我?”
萬淵道:“何必呢?你父親成了罪臣,你的身份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包括你自己。”
“但嚴虎死後,你還是把人馬托付給了我。”林啟歎了口氣道:“還以為是看中我的聰明才智。”
“還是有那麽一部分原因是看中你的才智……一小部分。”萬淵用指頭比了比。
林啟苦笑道:“嚴虎呢?他不認得我?”
“認得。”萬淵歎道:“他不想再把你牽扯進來,便裝作不認得。”
他又喝了一杯酒,恰好船微微有些顛簸,他試著倒了幾次酒都沒有倒進去。
林啟便執起酒壺替他倒了一杯。
“你在江南長大,當時隻是恰好在經略府探望才參與進來。當時我與嚴將軍說你失了記憶,他以為你是想要隱姓埋名,浪跡江湖。”萬淵道:“他那天招攬你便是試探,你拒絕了,他便不在再與你相認。
“我確實是失憶。”林啟苦笑道。
“被人追殺,死裏逃生。就算想隱姓埋名也沒什麽。”萬淵道:“雖說君臣父子,但人總要為自己活。”
“那當時誰在追殺我?”
“皇帝。”
“為什麽?”
“你身上有封信。”
林啟點點頭:“確實有,但隻有信封,裏麵的信不見了。”
“裏麵本就是空的。”
“嗯?”
萬淵娓娓道:“三年前,林述在西北收到了一封信,信是一個西夏秘探帶給他的。林述看了信之後便動身回京,還帶了一隊精兵。同時,他安排了兩撥人將這封信送出去。”
林啟問道:“送給誰?”
萬淵道:“送給我。”
“給你?”
“不錯。”萬淵抿了口酒,頗有些高深莫測。
林啟道:“你不過就是個窮酸夫子。”
“但信在我手上,皇帝便投鼠忌器,不敢殺林述。”
林啟又問道:“皇帝為何要殺他?”
萬淵道:“因為信裏有一個關於皇帝的秘密。”
“所以,是我送信給你的?”
“不是。”萬淵搖了搖頭:“兩撥人裏,你是幌子。”
林啟翻了個白眼。
萬淵道:“表麵上是你帶著信和西夏人證回江南。暗中卻有別人悄悄把信送給我。你的路線是從經略府到山西,而暗線其實也是。明線暗線走一條路,沒人能想到。”
林啟頗有些不爽:“聽起來我這個兒子一點也不重要。”
“林述沒想到消息走露得這麽快,也沒想到皇帝會對他的兒子下殺手。畢竟他們以前親如兄弟……”
他回到紫辰殿,讓馮柄把永興軍路經略使林述提過來。
鐐銬在大殿上拖著,發出叮叮鐺鐺的響聲……
隆昌皇帝道:“你們都下去。”
大殿上空蕩起來。
看著眼前一身囚服、瘦骨嶙峋的林述,隆昌皇帝緩緩站起身,走到林述麵前。
他微微有些動容:“在天牢中有人苛虐於你?”
林述冷笑道:“你何必惺惺作態。”
“朕與你自幼相交,既使有朝一天要殺你,也不會讓人待你如下囚。”
“你在那個位子上太久,已經虛偽到骨子裏了。”林述連眼睛都懶得抬,淡淡道。
“朕……”
“蕭劭,在我眼裏,你不是大梁的皇帝。”
“有意思。”蕭劭笑了笑,喟歎道:“當年,可是你扶朕登上這個位置的。”
林述道:“那確實是我錯了。”
蕭邵道:“世人稱朕暴虐無道,可林述你捫心自問,朕對你可有苛待?王候將相,這些朕都可以給你。當時聯說過多少次,要封你為王,要封你為王。是你自己說你手上沾了太子的血不敢受王位,是你自己不要的。”
“現在若是想想後悔了,可以和朕說的啊。為什麽?為什麽一定要反呢?”
林述冷笑起來:“若你真的對我沒有防配,為何我一入京你便能將我押下?”
“朕明察天下,何過之有?”
“哈哈,所以王候將相我若受了,想必早就死了。”
蕭劭低聲吼道:“便是因為這樣莫須有的原因,你就要反朕?”
“你既然不配為大梁的皇帝,何來‘反’字一說?”
“不配?”蕭劭一把拉著林述的衣領,忿忿喝道:“當年扶朕上位時你就知道朕的生母是西夏人!”
“就因為那個西夏女人,你們所有人都在詆毀朕!三十年勵精圖治,換來的就是你們們一句一句不配。現在就連你也開始質疑朕,是不是要把天下人都殺光了你們才能閉嘴!”
“隻是生母?”林述冷笑起來,“那封信的內容你我都心知肚明,何必再揣著明白裝糊塗?”
蕭劭突然鬆開手,緩緩坐了下來……
冰冷的殿上,一個囚犯,一個皇帝,各自癱坐在地上。
“我們如今都已是半截身子入土的老人了,還有什麽不該放下?”蕭劭忽然道。
“有些事放得下,有些事不行。”林述道。
蕭劭道:“你回京這麽久,朕都沒問過你那封信上的內容。”
“因為你知道。”林啟道,
蕭劭歎了口氣:“朕一直在等,等有一天,你告訴聯,你忘了那封信了。朕就當什麽事都沒發生過。”
空蕩的大殿沉默下來。
……
“我與你父親林述確實是故交摯友。”船艙中,萬淵說道。
抿了一口酒,他補充道:“是可以生死相托的故交。”
林啟問道:“那你是何時知道我是林默的?”
“初見時確實不知,但很快就知道了。本來以為你在假裝,後來才知道你是真的失憶。”
“為何不提醒我?”
萬淵道:“何必呢?你父親成了罪臣,你的身份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包括你自己。”
“但嚴虎死後,你還是把人馬托付給了我。”林啟歎了口氣道:“還以為是看中我的聰明才智。”
“還是有那麽一部分原因是看中你的才智……一小部分。”萬淵用指頭比了比。
林啟苦笑道:“嚴虎呢?他不認得我?”
“認得。”萬淵歎道:“他不想再把你牽扯進來,便裝作不認得。”
他又喝了一杯酒,恰好船微微有些顛簸,他試著倒了幾次酒都沒有倒進去。
林啟便執起酒壺替他倒了一杯。
“你在江南長大,當時隻是恰好在經略府探望才參與進來。當時我與嚴將軍說你失了記憶,他以為你是想要隱姓埋名,浪跡江湖。”萬淵道:“他那天招攬你便是試探,你拒絕了,他便不在再與你相認。
“我確實是失憶。”林啟苦笑道。
“被人追殺,死裏逃生。就算想隱姓埋名也沒什麽。”萬淵道:“雖說君臣父子,但人總要為自己活。”
“那當時誰在追殺我?”
“皇帝。”
“為什麽?”
“你身上有封信。”
林啟點點頭:“確實有,但隻有信封,裏麵的信不見了。”
“裏麵本就是空的。”
“嗯?”
萬淵娓娓道:“三年前,林述在西北收到了一封信,信是一個西夏秘探帶給他的。林述看了信之後便動身回京,還帶了一隊精兵。同時,他安排了兩撥人將這封信送出去。”
林啟問道:“送給誰?”
萬淵道:“送給我。”
“給你?”
“不錯。”萬淵抿了口酒,頗有些高深莫測。
林啟道:“你不過就是個窮酸夫子。”
“但信在我手上,皇帝便投鼠忌器,不敢殺林述。”
林啟又問道:“皇帝為何要殺他?”
萬淵道:“因為信裏有一個關於皇帝的秘密。”
“所以,是我送信給你的?”
“不是。”萬淵搖了搖頭:“兩撥人裏,你是幌子。”
林啟翻了個白眼。
萬淵道:“表麵上是你帶著信和西夏人證回江南。暗中卻有別人悄悄把信送給我。你的路線是從經略府到山西,而暗線其實也是。明線暗線走一條路,沒人能想到。”
林啟頗有些不爽:“聽起來我這個兒子一點也不重要。”
“林述沒想到消息走露得這麽快,也沒想到皇帝會對他的兒子下殺手。畢竟他們以前親如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