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本以為自己的大明中興會很快實現。


    七年的時間。


    從當初的閹黨禍亂開始,到現在的大明百姓可以安居樂業,一切都開始欣欣向榮。


    似乎都有一些順理成章。


    可是沒有想到,大明國師卻是最清醒的那個人。


    當崇禎皇帝文江楓,大明時不時已經中興了的時候。


    江楓給崇禎皇帝展現了一副畫麵。


    這個畫麵也是大明現在的真實情況。


    北方的邊關、西北的荒漠、遼東的亂象、西南的邊關等等地方的民生。


    不僅如此,還有幾位官員的貪墨。


    禦史台這些年已經疲倦了。


    沒有了當年的那種莽勁兒,或許是因為孫承宗已經年邁了。


    沒有了精力來管理整個禦史台,以至於禦史台的官員也錢財所迷惑了。


    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但是對於一心想要讓大明中興的崇禎皇帝而言,完全就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這也是為何,崇禎皇帝要在朝堂之上大發雷霆的原因。


    年邁的孫承宗已經主動此去了禦史台大夫的官職,請求乞骸骨,想要回到家鄉養老。


    卻被崇禎皇帝派去了京師大學府。


    內閣首輔韓癀也一起辭去了官職,去了京師大學府。


    這些大臣的確已經老了。


    他們的精力非常有限,可是站在他們的那個位置,卻有著很多很多事情需要他們去處理。


    然而他們已經沒有那個精力去處理,也就讓很多人開始產生了一種懈怠。


    大明的官員根本就沒有一個法定的退休的年齡,已經算得上是高齡的內閣首輔韓癀,依然還在其位。


    這讓後來的大臣自然看不當晉升的機會。


    朝堂之上的很多到了六十五歲左右的高齡的官員,也一一主動請辭。


    繼續待下去,他們很有可能會被趕下去。


    與其被趕下去,倒不如自己直接請求辭官,還能夠留下一個美名。


    果不其然,對於這些主動請辭的年邁的官員,崇禎皇帝都給了他們優待。


    俸祿減少了三分之一,足夠讓他們養老了。


    這種辭官之後,還能夠保留俸祿的製度,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實行的。


    如此一來,也讓一些年齡大了,精力不足的官員,看到了辭官之後的好處。


    不用做事情、不用承擔責任,還能夠有錢拿,自然願意辭官歸隱了啊!


    隨著這些官員的地調動,朝堂之上再一次訂立了一個官員的晉升機製,給所有有能力的官員一個機會。


    朝堂之上的六部官員,在五十五歲之後,會被調派到各個行省,擔任行省的最高級別的官員。


    崇禎皇帝在采取了江楓的建議之後設立的總督,以前的三邊總督又或者是薊遼總督等等官職,被撤銷了。


    總督的職責便是協管行省的六部分局,就像是一個小朝廷一樣,治理地方。


    但是這個小朝廷要接受來自於禦史台和都察院的監督,並且還要接受他們的審查。


    除此之外,這個行省的總督,會在五年輪換一次。


    當他們的政績不合格的時候,也會予以撤銷,然後還要問罪懲罰等等。


    隨著官員製度的細化,也隨著朝堂官員權力的外放,形成了總督製度。


    大明的官場再一次震蕩了一下。


    影響並不是很大。


    但是最起碼地方上的小朝廷算是建立起來了,而地方上的治理也就變得更加有效了。


    一個縣城的官員出現了問題,很快就能夠被發現。


    一旦有百姓舉報,地方的禦史台就會請求調查,然後上麵的禦史台也會協助。


    這才能夠讓大明能夠穩定發展。


    大明再一次掀起了整風運動,而這一次,要比最開始還要嚴格和正規。


    當年最開始用禦史台來清查,其實並是不徹底。


    因為很多地方,特別是江南之地,完全就是江南的世家豪族還有江南的那些地方的官員自給自足地治理,對於朝堂的政令以及一些管理製度,完全就以一種非常大的抗拒姿態在施為。


    如今,崇禎皇帝算是要把整個東南之地都要拿下,分了幾個行省之後。


    東南之地的管理也被分化了。


    而這種分化也可以形成一種非常有效的管理,也能夠讓地方的安定更加徹底。


    崇禎皇帝看著禦史台和都察院罪行的報告,心中也多少有一些須臾。


    就像是國師所言,總管整個曆史。


    秦始皇一統六國之後,建立了大清王朝,可是當秦始皇年邁了之後,也因為精力不足讓一個輝煌的大秦二世而亡。


    漢武大帝是何等的雄姿英發,可是當年齡大了,精力不足了之後,也是一樣產生了多少懶政和錯誤的政務?


    在這之後,則是唐太宗、唐玄宗等等。


    人老了。


    精力肯定是不足,精力不足、人也會變得昏庸,處理事情也會變得緩慢。


    以後的他也可能會如此,更不用說這些大臣。


    站在鹿台上。


    紫禁城的長街看的清清楚楚,人來人往的街道,看起來的確是繁華無比。


    可是,誰又能夠知道,在這繁華之外,還有著很多很多貧困的地方。


    那裏的大明百姓,還在忍受著饑寒交迫。


    所謂的大明中興,還遠遠達不到。


    當然了。


    現在的大明已經和當年的萬曆年間的大明差不多,大明的商船可以到達遙洲之地。


    大明的貨物也成為了西洋人最喜歡的貨物,也是大明非常賺錢的貨物。


    當有錢人越來越多的時候,仙丹的價格也在慢慢地提升。


    這也是為何,江楓能夠自己建立研究院。


    他手中的錢財也一直在發放出去,建立什麽孤兒院或者是孤老院等等。


    還有購買糧食,支援那些邊關之地,受災之地的百姓。


    如果沒有仙丹。


    可能當真會讓富人越來越富,而窮人也會越來越窮,因為開發了海外的市場,也就很容易形成一個資本的積累。


    最起碼,曹化淳、鄭芝龍這樣的人,已經真正算得上是富可敵國了。


    如果鄭芝龍有了野心,想要分化大明的南北。


    估計靠著手中的錢財和海上的水軍,絕對有能力一戰。


    但是大明不僅僅有著崇禎皇帝,還有一個大明國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開局李世民流落荒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半蟬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半蟬鳴並收藏大唐:開局李世民流落荒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