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秦良玉,大明的第一女英雄
大唐:開局李世民流落荒島 作者:夜半蟬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炎武越發覺得眼前的少年郎深不可測了。
同樣差不多的年齡,對方可能看起來比他還要年少,也更加有為。
從敦煌到了現在的漢中,對方似乎對什麽都知道一點點。
到現在。
他也隻知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還沒有到那種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
更不用說,他所說的那些個想法,在江楓麵前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就像是他所說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其實原話是“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然後被江楓從中提煉出來八個字,早了幾百年,出現在了大明時代周刊上麵。
也正是因為這八個字,顧炎武的名氣才更加出眾。
不然,陳良謨也就不會請顧炎武為自己懲治亳州郡丞的事情寫稿文了。
漢中之地在六月時,溫度也有一些高了,再加上地處盆地,氣候自然和北方之地又有了大不同。
江楓的身體早已經經過了係統的強化,而翩翩的身體也在吃了丹藥之後,更加健康。
多少也有了一些無垢之氣質,跟在江楓的身邊,耳讀目染之下,也有了一些不屬於人間的縹緲之韻味。
顧炎武在這一路,跟著江楓吃香的喝辣的,卻也麵色紅潤起來,不再是最開始那個雖然整潔幹淨卻還是一種憔悴和風餐露宿之後的體弱之感。
然而到了漢中之地沒幾天,就因為不適應這裏的氣候,再一次生了病。
“你這身子骨倒是要多鍛煉鍛煉才行,連翩翩都跟不上。”江楓一邊說著,一邊從瓷瓶之中倒出一顆金黃的丹藥。
“這是從益州拍賣會買回來的仙丹,你吃下之後,應該就能夠藥到病除了。”
躺在床上的顧炎武,聽到江楓的話,頓時拒絕起來。
“無功不受祿,這些時日,一直備受你的照顧,我已經有了寫愧疚之心,本想要這些恩情,以後再報答。
現在看來,是報答不成了。
這仙丹我早就聽說了,到如今,一顆也要二十五萬兩,我就算是還一輩子,也還不清啊。”
“我這丹藥也不是白吃的,你的才能也算得上是天下少有,就此泯滅於眾生,實在是有一些可惜。
所以我才會花錢買來這顆丹藥,等你吃了之後,就能恢複身體,到時候用你的學問給萬民造福。”
江楓說完就直接把丹藥塞進了顧炎武的嘴中,然後給他喂了一口水。
仙丹已經被江楓塞進了嘴中,拿出來肯定也不可能被別人再吃下去了。
顧炎武見此,隻好喝下了江楓喂的水。
“大恩不言謝。”顧炎武喝完之後,對江楓說道:“以後你但有什麽事情,都可以向我言明,如若我能夠幫得上忙,必然會出手幫忙。”
江楓點點頭,說道:“一諾千金重,你還是不要隨隨便便就許下什麽諾言,我也不過是看重你的才能,大明當真要是沒了你顧炎武,有可能萬古如長夜了喲。”
吃了仙丹之後的顧炎武,不到一會兒就恢複了精神氣。
這讓他感覺,自己吃下的仙丹好想並不是那種二十五萬兩就可以買下來的仙丹。
但是恩情已經許諾出來,他不可能還會說什麽救命之恩的話來。
有一些情義,記在心中比掛在口中更要讓人信服。
恢複之後的顧炎武隨著江楓一起來到了漢中城。
這裏隨處可見的不少奇裝異服之人,他們的裝扮和大明一般人的裝扮有一些不同。
因為在這漢中之地,有著不少夷族之人。
而治理漢中之地的正是大明崇禎時期非常有名的一位女將軍—秦良玉。
丈夫馬千乘是漢伏波將軍馬援後人,世襲石柱宣慰使 ,馬千乘被害後,因其子馬祥麟年幼,秦良玉於是代領夫職。
秦良玉率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後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戰功顯赫,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
秦良玉死後後世文人讚頌秦良玉所作的詩詞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對秦良玉大加稱讚,愛國將領馮玉祥也曾說到:“紀念花木蘭,要學秦良玉。”
明朝滅亡後,南明王朝追諡秦良玉為“忠貞侯”。
算得上是一代巾幗英雄。
而漢中也正是因為有著秦良玉的鎮守,才會一直安穩地發展。
沒有受到八大王之亂的影響,也沒有受到叛軍又或者是異族之人的攻占。
漢中白杆軍,那可是大明戚家軍之後最為強大的一支大軍。
主將秦良玉每戰必定是身先士卒。
也正是因為如此,江楓和顧炎武兩人才會從敦煌一路到了漢中之地。
就是想要見識一番這位大明奇女子。
在這漢中之地,明顯感覺到了一種繁花似錦的民生,和陝西之地的粗獷不同。
漢中之地可能因為有著夷族之人的存在,所以大家的相處多少還是有一些禮節,猶如江南水鄉一樣。
進入了漢中城內,見到的是人來人往的主街道,兩邊各種各樣的商賈,在推薦自己的貨物。
翩翩對於這些琳良滿目的物品,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感覺自己的雙眼都有一些看不過來。
就在這時。
“噹!”
一聲鑼鼓響起,旁邊的那些人連忙讓開了一條道。
江楓和顧炎武見狀,也隨著人流讓開了。
隻見前麵有著司儀的隊伍,扛著牌子,還抬著一個打銅鑼,一人敲打銅鑼,用來開道。
而緊跟其後的乃是一青年,騎著高大的駿馬,身穿紅色的新郎服。
這應該是迎親的隊伍。
“這是誰家迎親,竟然如此大的陣勢?”顧炎武對身邊一位小哥攀談起來。
“你這算是打聽對了人,我告訴你啊,這是巡撫劉大人的兒子,他要迎娶宣撫使之女。
這兩人可是天作之合,如今整個漢中都在慶賀了。”小哥歡喜而又自豪地說著。
可以看得出來,隻要是關乎於秦家還有馬家的好事,漢中之人似乎都很開心。
顧炎武卻微微皺眉,一個宣撫使一個巡撫,兩家結親,總有一些不明的意思。
同樣差不多的年齡,對方可能看起來比他還要年少,也更加有為。
從敦煌到了現在的漢中,對方似乎對什麽都知道一點點。
到現在。
他也隻知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還沒有到那種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
更不用說,他所說的那些個想法,在江楓麵前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就像是他所說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其實原話是“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然後被江楓從中提煉出來八個字,早了幾百年,出現在了大明時代周刊上麵。
也正是因為這八個字,顧炎武的名氣才更加出眾。
不然,陳良謨也就不會請顧炎武為自己懲治亳州郡丞的事情寫稿文了。
漢中之地在六月時,溫度也有一些高了,再加上地處盆地,氣候自然和北方之地又有了大不同。
江楓的身體早已經經過了係統的強化,而翩翩的身體也在吃了丹藥之後,更加健康。
多少也有了一些無垢之氣質,跟在江楓的身邊,耳讀目染之下,也有了一些不屬於人間的縹緲之韻味。
顧炎武在這一路,跟著江楓吃香的喝辣的,卻也麵色紅潤起來,不再是最開始那個雖然整潔幹淨卻還是一種憔悴和風餐露宿之後的體弱之感。
然而到了漢中之地沒幾天,就因為不適應這裏的氣候,再一次生了病。
“你這身子骨倒是要多鍛煉鍛煉才行,連翩翩都跟不上。”江楓一邊說著,一邊從瓷瓶之中倒出一顆金黃的丹藥。
“這是從益州拍賣會買回來的仙丹,你吃下之後,應該就能夠藥到病除了。”
躺在床上的顧炎武,聽到江楓的話,頓時拒絕起來。
“無功不受祿,這些時日,一直備受你的照顧,我已經有了寫愧疚之心,本想要這些恩情,以後再報答。
現在看來,是報答不成了。
這仙丹我早就聽說了,到如今,一顆也要二十五萬兩,我就算是還一輩子,也還不清啊。”
“我這丹藥也不是白吃的,你的才能也算得上是天下少有,就此泯滅於眾生,實在是有一些可惜。
所以我才會花錢買來這顆丹藥,等你吃了之後,就能恢複身體,到時候用你的學問給萬民造福。”
江楓說完就直接把丹藥塞進了顧炎武的嘴中,然後給他喂了一口水。
仙丹已經被江楓塞進了嘴中,拿出來肯定也不可能被別人再吃下去了。
顧炎武見此,隻好喝下了江楓喂的水。
“大恩不言謝。”顧炎武喝完之後,對江楓說道:“以後你但有什麽事情,都可以向我言明,如若我能夠幫得上忙,必然會出手幫忙。”
江楓點點頭,說道:“一諾千金重,你還是不要隨隨便便就許下什麽諾言,我也不過是看重你的才能,大明當真要是沒了你顧炎武,有可能萬古如長夜了喲。”
吃了仙丹之後的顧炎武,不到一會兒就恢複了精神氣。
這讓他感覺,自己吃下的仙丹好想並不是那種二十五萬兩就可以買下來的仙丹。
但是恩情已經許諾出來,他不可能還會說什麽救命之恩的話來。
有一些情義,記在心中比掛在口中更要讓人信服。
恢複之後的顧炎武隨著江楓一起來到了漢中城。
這裏隨處可見的不少奇裝異服之人,他們的裝扮和大明一般人的裝扮有一些不同。
因為在這漢中之地,有著不少夷族之人。
而治理漢中之地的正是大明崇禎時期非常有名的一位女將軍—秦良玉。
丈夫馬千乘是漢伏波將軍馬援後人,世襲石柱宣慰使 ,馬千乘被害後,因其子馬祥麟年幼,秦良玉於是代領夫職。
秦良玉率領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後參加抗擊清軍、奢崇明之亂、張獻忠之亂等戰役,戰功顯赫,被封為二品誥命夫人。
秦良玉死後後世文人讚頌秦良玉所作的詩詞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對秦良玉大加稱讚,愛國將領馮玉祥也曾說到:“紀念花木蘭,要學秦良玉。”
明朝滅亡後,南明王朝追諡秦良玉為“忠貞侯”。
算得上是一代巾幗英雄。
而漢中也正是因為有著秦良玉的鎮守,才會一直安穩地發展。
沒有受到八大王之亂的影響,也沒有受到叛軍又或者是異族之人的攻占。
漢中白杆軍,那可是大明戚家軍之後最為強大的一支大軍。
主將秦良玉每戰必定是身先士卒。
也正是因為如此,江楓和顧炎武兩人才會從敦煌一路到了漢中之地。
就是想要見識一番這位大明奇女子。
在這漢中之地,明顯感覺到了一種繁花似錦的民生,和陝西之地的粗獷不同。
漢中之地可能因為有著夷族之人的存在,所以大家的相處多少還是有一些禮節,猶如江南水鄉一樣。
進入了漢中城內,見到的是人來人往的主街道,兩邊各種各樣的商賈,在推薦自己的貨物。
翩翩對於這些琳良滿目的物品,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感覺自己的雙眼都有一些看不過來。
就在這時。
“噹!”
一聲鑼鼓響起,旁邊的那些人連忙讓開了一條道。
江楓和顧炎武見狀,也隨著人流讓開了。
隻見前麵有著司儀的隊伍,扛著牌子,還抬著一個打銅鑼,一人敲打銅鑼,用來開道。
而緊跟其後的乃是一青年,騎著高大的駿馬,身穿紅色的新郎服。
這應該是迎親的隊伍。
“這是誰家迎親,竟然如此大的陣勢?”顧炎武對身邊一位小哥攀談起來。
“你這算是打聽對了人,我告訴你啊,這是巡撫劉大人的兒子,他要迎娶宣撫使之女。
這兩人可是天作之合,如今整個漢中都在慶賀了。”小哥歡喜而又自豪地說著。
可以看得出來,隻要是關乎於秦家還有馬家的好事,漢中之人似乎都很開心。
顧炎武卻微微皺眉,一個宣撫使一個巡撫,兩家結親,總有一些不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