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韋氏禍亂朝綱,已經引起了不少大臣的不滿。”在武後禪房之地,一位身穿黑色勁衣的女子躬身說道。


    武後點點頭。


    “可還有其他消息?”


    女子繼續稟報道:“檢校右衛將軍裴行儉乞骸骨,陛下已經答應了,裴公現在每日都會去城外垂釣。


    刑部尚書狄仁傑因為武三思一案,被人彈劾,以至於流放寧州刺史。”


    武後再一次點頭。


    朝堂之上的很多信息,她不僅僅從這位得力助手肖清芳的口中得知。


    也從上官婉兒的口中得到了證實。


    雖然她想要以退為進,好實現自己的偉大目標。


    但是這個退,那也是有退的策略。


    不可能自己的身邊不留下一些貼己的人,不可能不留下暗手,以至於失去了眼睛。


    玉山的道觀外,便是天子禁軍。


    為首者,乃是追隨先帝而去的上柱國薛仁貴之子薛丁山。


    除此之外,自然還有早已經暗中培養的勢力肖清芳,以及明麵上的勢力上官婉兒。


    有著兩個消息渠道的來源,也不至於自己會被欺騙了。


    等到肖清芳走了之後。


    武後背著手,站在院落中,看著遠處山地上,綠油油的一片。


    那些都是高產的農物。


    如今隨著高產農物的高產,不少地方的刺史、州縣大員等,都拿到了種子。


    明年大唐就可以迎來一個大豐收。


    “人之初,性本善……。”


    玉山書院上的學子,又開始讀書起來。


    “道可道,非常道……。”


    腦海中又浮現了當時玉山書院那四聖坐而論道的盛況,自己雄心萬丈之時。


    “娘娘,天熱了。”


    太陽出來了,天氣也就變得更加炎熱了。


    上官婉兒走上前,走到武後的身邊,輕聲提醒道。


    她明白武後乃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對於那個位置更是勢在必得。


    李顯做的越過,武後的心中也就會越發輕鬆。


    果不其然。


    弘道二年。


    李顯在皇宮大擺宴席,並且也學著武後安排不少學子,誇讚他的文治武功。


    也就是罷免了一些貪官,並且整頓了一下朝野。


    到現在。


    機會沒有人敢出來反抗他的聖諭。


    喝到了興起之後。


    更是說著大逆不道的話,讓大唐的天下分給韋氏一半。


    也就是說。


    他也想要弄出一個二聖臨朝出來。


    想要學習先帝,想要和以前一樣,想要享受至高無上或者是隨心所欲的那種權柄。


    這一下子。


    那可是一石激起了千層浪。


    韋氏自然感動不已。


    然後開始了推辭,似乎並想要這一半的天下,裝作很是謙遜,知道自己乃是皇後,不得幹政。


    可是,韋氏越是這樣,李顯也就越想要提拔韋氏成為天後娘娘。


    他父皇都能做,為何他就不能做?


    有了韋氏在一旁指導。


    他才能更好地做好這大唐的帝王。


    本來支持李顯的中書令裴炎卻是第一個站出來,對李顯諫言的人。


    此人以前構陷裴行儉。


    此刻卻又似乎變成了一個忠於大唐、忠於陛下的忠臣。


    有了裴炎帶頭,那些李氏的宗族,還有其他一些正直忠心的大臣,自然也看不下去了。


    天後娘娘當初之所以臨朝稱製,那是因為天後娘娘賢德、有著明君之姿。


    再看看韋皇後,韋家自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之後。


    做的全都是一些偷雞摸狗之事,禍亂朝綱不說,導致官怒民怨。


    這樣的韋家,連武家的一半都比不上。


    真要是讓韋皇後成為了第二個天後娘娘,當真是讓大唐風雨飄搖了。


    李顯明顯是沒有看清楚現在的局勢。


    他自以為。


    自己提拔了一些酷吏,打壓了一些朝臣,自己說的話有人聽了。


    就能真的掌控整個朝堂。


    韋皇後覺得李顯已經是皇帝了,就可以為所欲為。


    卻不想。


    裴炎在晚會之後,就直接聯絡了一些官員。


    等到第三日。


    以裴炎為首,不乏朝中的一些大臣,一共幾十人。


    三省六部都有。


    全都去了玉山,想要請天後娘娘重新臨朝稱製。


    而那些酷吏在得到消息之後,第一時間就去皇宮,告知了皇帝李顯。


    “陛下,大事不好了!”


    李顯正在看著宮中的歌姬跳舞,那柔媚的舞姿,看的他一時興起。


    卻不想,被打擾了。


    當即神色就有一些溫怒,看著來俊臣等人。


    “陛下,中書令裴炎帶著三省六部的人去玉山了!”來俊臣神色慌張不已。


    他好不容易有了這個機會,成為了皇帝身邊的紅人。


    手中握著非常大的權力,家中自此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要錢有錢,要權有權。


    以前不敢想的花萼樓的花魁,現在都敢指染了。


    這樣的身份帶來的好處,讓來俊臣一點都不想離他而去。


    他明白。


    一旦武後真的臨朝稱製,陛下必定會被廢。


    而他這個陛下的走狗,肯定會被治罪,以他那些罪名,死十次都不夠的。


    “什麽?”


    李顯愣了一下,直接站起來了。


    “他們,他們這是要做什麽?”隨後哆哆嗦嗦地說著。


    “快,快去傳皇後!”


    李顯明顯拿不定主意,直接讓人傳韋皇後前來做主。


    韋皇後在路上就聽說了這件事情。


    到了的第一時間,直接開口說道:“陛下,為今之計隻有一個辦法了。”


    “什麽辦法?”


    韋皇後說道:“召集所有人,逼迫百官以及天後,陛下您乃是先帝之子。


    是以皇太子之身登基為帝,乃是名正言順。


    那些百官竟然想要請天後回朝,這才是狼子野心,並不是李家之忠臣。


    陛下應該當機立斷,誰若反抗,直接殺之。


    天後以後就在玉山談經論道便可,豈能再一次回朝,置陛下於不顧?”


    李顯瞪著雙眼。


    他明顯被韋皇後這狠辣的心思給鎮住了,他那懦弱的性子,根本就不敢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陛下,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啊!”


    來俊臣接受到了來自於韋皇後的眼色,立即上前大聲地諫言。


    支持韋皇後的意見。


    事到如今,自然是先下手為強。


    李顯乃是大唐帝王,以帝王之名義行此事,那叫做平叛,叫做穩定朝野。


    “那,那就以皇後說的去做。”李顯弱弱地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開局李世民流落荒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夜半蟬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夜半蟬鳴並收藏大唐:開局李世民流落荒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