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舒再回到大廳,眾人還在飲酒。關興見趙舒回來,微覺詫異,上前拉著趙舒道:“先生,走,再飲他三百杯。”


    趙舒忙推脫道:“吾不勝酒力,這就要告辭了。”聲音不大,不過關羽應該能聽到。關羽也起身道:“如此,先生就在府中安歇。安國,送先生下去休息。”


    “不勞君侯。”趙舒拒絕關羽的好意,道:“大戰在即,軍中不能無主。舒還是回營中休息吧。”不再說話,轉身出門。於禁,桓易,馬謖三人也起身告辭。


    次日一早,關興又奉命來請趙舒過府商議破敵之計。趙舒又何嚐不想破敵?荊州,南郡都失,襄陽彈丸之地,若糧草充足,堅守尚可,想要反攻荊州,又談何容易?


    趙舒匆匆用些早餐,叫上於禁,桓易,馬謖又往關羽府中來。糜芳,傅士仁兩人都是嚴加看管,這兩人自知罪大,倒也老實。


    來到大廳,已經坐滿了人。可是關平,周倉等都是一勇之夫,馬良,伊籍等善於內政,說到如何退敵,七嘴八舌,卻都無良策。


    見趙舒等四人入內,眾人都住口不言。關羽手勢請趙舒入座,問道:“先生用兵如神,不知可有和良策取回荊州?”


    關羽這次見麵對趙舒是越來越客氣了,想必知道自己丟了荊州是犯了大罪。趙舒微微欠身,問道:“不知現在城中兵馬還有多少?糧草夠用幾時?”


    關羽答道:“可戰兵馬尚有萬五千,糧草,,,,,”卻望了一眼馬良。馬良起身接口道:“能撐一月。”


    趙舒道:“舒在上庸起兵之時,曾向成都求救。隻是到現在還不曾有絲毫消息,舒上庸兵馬不過萬人,區區之兵如何能夠助君侯破敵?”趙舒把“助”字咬成重音。


    關羽也聽明白了趙舒的意思,轉頭對關興道:“安國,把我的印信,佩劍取來。”不多時,就見關興捧著關羽的前將軍金印和佩劍上來。


    關羽起身接過劍印,對我道:“先生請上座。”


    “不敢。”趙舒起身一禮,道:“君侯在此,舒不敢上座。”


    關羽臉色一沉,道:“先生此話是何意?”


    趙舒沒有回答他的問題,改口道:“君侯荊州兵敗,襄陽被圍,累時經月,可是成都仍不發一兵一卒。君侯是否該再派人前往求救?”


    “恩。”關羽點點頭,道:“某這就請季常前往成都。”


    馬良起身道:“下官這便去準備。”


    趙舒咳嗽一聲,道:“兩川初定,人心不穩,大王不宜再興兵馬。吳侯與大王結盟,今無端相背,當譴人責以大義。看他如何說法。”


    關羽鐵青著臉,怒道:“先生這是什麽話?”


    趙舒笑道:“舒在上庸早修書張將軍,魏將軍前往成都求救。如今仍無消息,季常位卑職輕,恐怕也不能成功。”


    關羽猶豫道:“不知先生以為何人前往較妥?”


    趙舒正色道:“舒當親自前往,盡力周旋,希望大王念在結義之情,發兵援救君侯。隻是舒輕信高平,以至荊侯失陷,大王未必聽從。”


    關羽看趙舒一眼,冷道:“先生之意,某明白。還請先生上座。”


    趙舒也不再推辭,居中坐下。就見關羽將劍印交付與趙舒,朗聲道:“某即刻起程前往成都搬兵,荊州一應事務就由先生處理。望先生勿負漢中王與某重托。”


    趙舒急忙起身,雙手接過,道:“舒敢不盡力?”


    關羽又轉身對荊州一班文武,道:“爾等要盡心竭力共與先生等吾大軍前來。”


    “是。”眾將都起身答應。趙舒心中鬆了口氣,終於把關羽給攆走了。


    當日,關羽與馬良帶上家將離開襄陽。趙舒也拿著他的印劍,在軍中升帳聚將,荊州眾將在關平帶領下前來參拜。


    趙舒好言安撫一陣,又問道:“呂蒙大軍就在城外三十裏,不知諸位將軍有和破敵之策?”


    關平出列道:“一切聽先生吩咐,不過父親前往成都求救。依平愚見,我軍隻宜緊守,以待援軍。”


    趙舒看著荊州眾將笑問道:“列位將軍皆是此意?”


    周倉上前道:“彼眾我寡,正宜堅守待援。”


    “好。”趙舒起身道:“既然眾位將軍皆是此意,就堅守不出。”趙舒喊過馬謖,道:“吾聞孫權就在荊州,幼常可前往責問偷襲荊州之事。看孫權如何回答。”


    “是。”馬謖本該回成都複命,趙舒見他曉暢軍機,就留在軍前聽用。此時聞命,見趙舒一眼,頗有疑惑之色,道:“謖這便下去準備。”


    “等等。”趙舒看著關平道:“呂蒙軍馬就在左近,恐隨時來攻打。少將軍與諸位將軍還是到城上巡視要緊。”關平與眾人向趙舒欠身一禮,一起轉身出帳。


    馬謖這才問道:“不知先生讓謖出使荊州有何深意?”


    “**將軍之事,汝可知曉?”


    “這幾日略有所聞。”馬謖隨即又道:“先生是想將此事稟報孫權?使其君臣猜忌。”


    “不錯。”趙舒點點頭,道:“這兩日,我已問過糜芳二人。幾日來,吳軍雖敗,卻折損全是甘寧,周泰等人部曲。呂蒙,高平所部卻未有多少損耗。這些隻要幼常稍有暗示,孫權也應該明白。**之事,再由桓易修書一封,再有糜,傅二人證詞,雖不全信,終要生疑。”


    “先生所言甚事。”馬謖接口道:“呂蒙大軍來犯,荊州空虛,又有糜,傅等人為內應,獲勝必也。孫權卻不辭勞苦,親來荊州,恐怕本就對呂子明有所猜疑。”


    趙舒仔細一想,呂蒙死的早,而陸遜後來掌權,確實被孫權猜忌,憂鬱而死。看來當封建君主的都是這個德行,趙舒笑道:“還仗幼常雄辯。”


    馬謖急忙謙謝不已。趙舒又道:“此其一也。此去荊州,幼常還要散播消息,言荊州士卒死傷殆盡,呂蒙坑殺降卒,以激起荊州百姓敵愾之心。而出使回營之後,又在荊州軍馬中散布消息,言吳軍在荊州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到時候,關平與荊州眾將想不出戰也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蜀漢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柔情小丈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柔情小丈夫並收藏三國之蜀漢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