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三成的回信,讓秀賴躁動的心安穩了些許。但八月底秀賴正室、家康之孫女千姬誕下嫡長子,經秀保同意,德川家康得以進入大阪看望千姬,期間再次對秀賴進行勸說,使得秀賴再次猶豫起來。


    不久,秀賴為嫡子取名鶴鬆,這本是秀吉為其與澱姬的第一個孩子取的乳名,可惜兩歲便夭折,兩年後才有的秀賴。


    秀賴這麽做,一是表達對兄長的哀思,告知世人自己重情重義;另一層意思,則是用秀吉起的這個乳名喚起豐臣舊臣和各地大名對豐臣宗家的同情和敬重,可見秀賴已經萌生了野心。


    此後兩個月裏,秀賴頻繁接觸宇喜多秀家、福島正則、郡宗保和速水守久等大名,意圖趁秀保前往任那犒勞駐軍時起事。


    在秀保於慶長六年製定的“七司九曹十二所”製度中,宇喜多秀家以都察司司判位列三席,片桐且元以秉禮司司判位列五席,地位較高,但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七司權力已經逐漸萎縮,職能也由決策機構變成了谘詢機構,近乎成了可有可無的存在。


    因此,七司時常出現空缺,中途雖有片桐且元等人堅持維護七司的權威,但無奈大勢已去,最終難有起色,特別是七司首席武衛司司判加藤清正的病逝,更是極大削弱七司的威望。至今,天下大名已經是“隻知九曹,不知七司”。


    對於這種嚴峻形勢,宇喜多秀家和片桐且元自是火上眉梢,但剛當上武衛司司判的福島正則卻躊躇不前:自己現在已經是名義上的七司之首,坐擁備中、美作兩國四十五萬知行,秀保可謂給足了麵子,為何還要摻和其中?況且秀保對秀賴還算是盡心,此時起事,實乃師出無名。


    因此,他起初多以勸諫為主,後來見形勢不對,便消極應付,雖說沒有出賣秀賴等人,但也絕不會冒險賭上家名。


    這一切,看似秘密進行,卻都被監曹掾、伯耆河口藩主淺井秀政及麾下目付所察覺,並立即告知秀保。秀保雖有些驚訝,但認為這不失為一個鏟除反對勢力的機會,於是將計就計,佯裝率譜代大名及直屬軍勢兩萬前往壬那演練和犒軍,實則出關門海峽後,一部繼續西行,自己率大部北上,在長門國即藤堂高虎封地登岸,屯駐廣島藩西側。


    慶長二十一年(1616年)九月初九,秀賴不顧片桐且元勸說,在大阪豐國神社祭祀秀吉後憤然起事,傳檄天下。因日本將九月初九定為“菊節”,因此這一事件被後世稱為“菊節之變”。


    按照約定,宇喜多秀家、鬆浦秀任、郡宗保等秀吉舊臣相繼起事,宇喜多秀家是此番主力,東進攻打福島高吉,意圖打通和大阪藩的通道,進而東進京都、掃清近畿,進而與秀保談判,東西分治日本,最不濟也是將近畿收入囊中,成為獨立幕府之外的勢力;


    越前大聖寺藩主伊東長實、鬆任藩主鬆浦秀任、小鬆藩主郡宗保則是負責拖住北陸前田、淺野兩藩,為秀賴和宇喜多爭取時間;


    信濃安曇藩主速水守久則負責拖住甲信越的軍勢,石田三成和增田長盛雖然反對起兵,但也願意在關東和九州策應,增強宣傳攻勢,拖延兩地大名支援近畿的速度,即便將來失敗,兩人也能以中立者身份從中周旋。


    起初,事情進展順利,秀賴派兵東進奪取澱城,直指京都;宇喜多秀家沿山陽道向東進攻,趁福島高吉不在,連克野口、高砂及其居城三木城,進逼播磨、攝津交界的明石城;其餘軍勢也有所進展,一時間,東至信濃,西到備前戰火再起,大有戰國亂世重現之象。


    但好近不長,九月十三日,秀賴集結五千軍勢攻打嵌在和泉、攝津之間的堺港,卻被堺奉行中藤信友死死阻擊在城外,並調用新宮水軍的南蠻大筒狂轟濫炸,大阪軍損失慘重,倉皇撤退,隨即中藤信友便聯合紀伊幕府軍反攻和泉,至十五日,和泉全境壓製;意圖攻打京都的大阪軍也在遭到河內幕府軍的反擊下放棄澱城退回攝津。


    同一天,明石城外,宇喜多軍與福島高吉家老三木政隆率領的福島軍展開激戰,未能順利攻克此城;更糟糕的是得到消息,竟有一支四萬人的軍勢從西麵突入其國境,橫掃備前,直撲姬路城。進退失據之下,宇喜多秀家決定全力攻打明石城,先入攝津與秀賴會合。


    至於其他戰場,則相繼被地方實力大名平息:越前福井藩主那須資吉率領越前淺野、足洗等藩組成越前聯軍,與金澤藩主前田利政南北夾擊加賀三藩。


    九月十二日,攻克大聖寺城,伊東長實喬裝出逃,為聯軍捕獲押赴郡山;九月十四日,攻克小鬆城,郡宗保戰死;九月十六日,攻克鬆任城,鬆浦秀任切腹。


    至於原七手組組頭、信濃安曇藩主速水守久,起兵後便出擊騷擾越後、越中、飛驒,但很快便被池田利隆、真田昌幸、小笠原忠清、堀秀治組成的信越聯軍圍攻,無法實現初期從東牽製前田軍的計劃,得知加賀三藩被平定,被迫於九月十八日開城投降。


    波及六國的“北陸騷亂”持續不過十天便被平定,且未動用幕府一兵一卒,天下大名再次感受到了幕府的威壓和實力。


    同一天,宇喜多秀家在大阪軍真野賴包、野村幸成配合下攻陷明石城,兩萬五千人終於進入攝津國。


    但是僅僅半天光景,融合了島清興、京極高次兩藩的幕府軍攜攻克姬路城之勢攻入攝津國內,在垂水一帶與宇喜多、豐臣聯軍遭遇。


    雙方擺開陣勢,五萬對陣兩萬五千人,大戰一觸即發。此時宇喜多秀家才得知本領之所以被輕易攻破,乃是西部的福島正則為表中立大開防線所致,大阪軍氣勢為之一挫。


    激戰從十九日清晨持續到傍晚,南翼大將真野賴包戰死,防線瀕臨崩潰,宇喜多秀家麵對後藤基次、島清興猛攻亦是難以支撐。


    鳴金收兵後,眾人方才得知幕府軍已經擊潰大阪外圍防線,屯兵大阪南、東兩麵,秀賴應允增援的八千軍勢,行進至尼崎城時又被召回防禦,已經無暇顧及。於是商議連夜撤兵東援大阪,卻被幕府軍察覺,一路追擊,潰不成軍。


    至二十日清晨,野村幸成戰死,宇喜多秀家本人在花隈城下町被捕獲,逃入城中的聯軍殘部於中午無血開城,戰役結束,近三萬聯軍全軍覆沒,大阪外援斷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豐臣遺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凹凸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凹凸熊並收藏豐臣遺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