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六,順軍抵達太原城下。
眼見著順軍鋪天蓋地、無邊無際,城內的官員們全都嚇壞了。
他們當然清楚落到順軍手中是什麽下場,連忙去尋晉王朱求桂想辦法。
說白了就是希望晉王出錢,募集死士守城殺賊。
生死存亡的關頭,朱求桂鞠了一把辛酸淚,顫顫巍巍地捧出了銀子。
“國家板蕩,本王亦是感同身受。唯有將全副身家獻上,希望能助萬分之力。”
看著區區三千兩銀子,蔡懋德等人險些當場吐血。
不愧是老朱家的藩王,死到臨頭了還愛財如命。
蔡懋德意興蕭索,將三千兩銀子交給了提學黎誌升。
“黎大人,相應犒賞之事,就交給你了。”
黎誌升領命下來,看著三千兩白銀,隻覺得白花花的份外刺眼。
守城官兵那麽多,三千兩白銀恐怕也不夠分的。
為今之計……
他把白銀妥善地收在了自己的囊中,然後弄出了記功紙票。
守城官兵本來就沒有多大士氣,看到手中的廢紙,心情可想而知。
初八淩晨,巡撫標營裨將張雄打開新南門,向順軍投降。
大順軍蜂擁而入,山西首府太原根本沒有經曆什麽戰火,就輕易地失陷了。
朱求桂被活捉,蔡懋德自殺,布政使趙建極、巡寧道畢拱辰、守寧道毛炳文、督糧道藺剛中、太原知府孫康周被處死。
唯獨提學黎誌升巧言辯解。
“本道曆任三月,尚未入考棚。”
又有投降順軍的文士韓霖為他吹捧,說他是天下文章士也。
黎誌升這個死貪錢的,居然僥幸活了一條狗命。
李自成在太原停留八天,一邊休整兵馬,一邊分派官員,將山西納入大順的統治。
後方穩固之後,繼續朝著京師進軍。
就在從太原出發後,李自成頒發了永昌元年詔書。
在這份詔書中,他正式向崇禎勸降。顯然在他的眼中,大明已經是囊中之物了。
太原之後,順軍在寧武遭遇了抵抗。
這也是整個進軍過程中,明朝方麵唯一像樣的抵抗。
總兵周遇吉異常頑固,寧死不降,打算做大明的忠臣烈士。
整個寧武攻防戰乏善可陳,雙方的實力差距太大,城池並沒有守住多久,就被順軍攻破。
周遇吉也算是完成了心願,給即將垮塌的大明陪葬了。
接下來是大同。
城中的文官想要拚死守城,但總兵薑瓖卻十分滑頭,直接打開了城門投降。
此人在明末的亂局當中毫無立場可言,如同蘆葦隨風倒。
最終也死在了投機之下。
九邊重鎮大同一槍不放就投降,迅速引發了連鎖反應。
順軍從此一路東進,竟然再沒有遇到一處抵抗,甚至有官員出迎十裏。
同北路差不多,南路的劉芳亮進軍也異常順利。
三月初便橫掃山西南部、河南北部,攻進了彰德府和大名府。
不過到了這裏,劉芳亮變得謹慎了許多。
“那邊就是夏國了?”
劉芳亮在部將們的簇擁下登高望遠,放目東眺。
遠處的天邊,平坦的大地上卻界壘分明。
綿延無際的鐵絲網將同一片土地分割開來。
鐵絲網的背後又是各種壕溝,無論人馬都難以逾越。
隻有中間有數的幾處小路,都被“奇裝異服”的夏軍把守著。
交界處看起來很平靜,隻有幾個夏軍士兵來回巡視。但劉芳亮很清楚,這背後肯定隱藏著恐怖的大軍。
“將軍,如今我大順已是天命所歸,這些夏人卻妄圖割據,不識氣運。就由末將為先鋒,替陛下平滅之。”
翟鳳摩拳擦掌,想要跟夏國開戰。
劉芳亮唬了一跳,連忙警告。
“臨行之前,陛下再三交代,第一要務乃是滅了朱家皇帝,萬萬不可節外生枝。我觀夏賊隻會苟且偷安,雖強橫一時,卻也無甚前景。待陛下打下了京師,坐了龍庭,號令天下莫敢不從之時,區區夏賊想要平滅易如反掌。”
順軍眾將這才不得不按捺住建功立業的心思。
在劉芳亮的約束下,順軍占領大名府後,隻是和夏軍遙遙相望,並沒有尋釁挑事。
雙方接壤之處,一時倒也平靜。
安頓好了地方,劉芳亮揮軍北上,逼近保定。
到了這時,大明再想做任何掙紮,都已經沒有用了。
三月,順軍攻入畿輔,京師遙遙在望。
崇禎終於明白,大禍臨頭了。
這個時候他開始病急亂投醫,也不想著讓大臣們背鍋了。
他開始胡亂封賞,希望還有人能夠為他效命。
他詔封吳三桂為平西伯,薊鎮總兵唐通為定西伯,鳳廬總兵黃得功為靖南伯。又火速下令,讓吳三桂和唐通統兵入衛京師,打算做最後的垂死掙紮。
隻可惜,一切都太晚了。
吳三桂接到詔令開始動身,都已經是三月十三了。
首輔陳演眼見著大事不妙,並不想給大明王朝陪葬,居然請辭。
崇禎氣的發瘋,破口大罵。
“汝一死不足盡其辜。”
陳演完全不在乎,回去之後就收拾行李,打算一走了之。
可笑的是,他的財產太多,收拾了許多天都沒有完事,結果愣是被順軍堵在了城裏。
最後哪怕交出了四萬兩白銀助餉,雖然沒有如同官員遭受皮肉之苦,但最終還是難逃一死。
順軍步步緊逼,援軍遲遲不至。
崇禎終於慌了。
末日降臨的感覺,讓他終於感覺到了害怕。
以往裝出來的剛烈,在實打實的死亡威脅麵前,讓崇禎的心思活動起來。
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南遷。
“朕早有此想,奈何無人讚同,故而推遲至今。愛卿與朕契合,朕心甚慰。朕已決意南遷,就怕大臣們不同意。愛卿下去之後,當與他人秘密商議,拿出妥善的辦法來。”
崇禎秘密召見了左中允李明睿,表達了想要南遷的想法,希望李明睿聯合想法相同的官員在朝中造勢,促成此行。
刀都要架在脖子上了,崇禎居然還在玩弄權謀之道,還不想擔責。
不得不說,他要是不亡,真的就沒有天理了。
本來這件事是秘密進行的,但是到了二月,代帝親征的李建泰眼見著罪責難逃,公開提議道:“賊勢大,不可敵矣,願奉皇太子南去。”
這一下就等於將南遷之意公開化了。
不但打亂了崇禎的部署,還將崇禎放在了火上烤。
崇禎本來的想法是自己南下,留下太子監國。
可朝中大臣們都怕被留下來輔佐太子,成了替死鬼,還要擔負丟失國都的罪名。
再一個,即便是隨駕南下,恐怕要會因為提議南遷而受過。
於是人人裝聾作啞,就是不表態。
隻要不說話,就不會擔責。
崇禎,又一次把自己玩死了!
三月十五,順軍迫近居庸關。
京師,已經開始感受到順軍的氣息了。
眼見著順軍鋪天蓋地、無邊無際,城內的官員們全都嚇壞了。
他們當然清楚落到順軍手中是什麽下場,連忙去尋晉王朱求桂想辦法。
說白了就是希望晉王出錢,募集死士守城殺賊。
生死存亡的關頭,朱求桂鞠了一把辛酸淚,顫顫巍巍地捧出了銀子。
“國家板蕩,本王亦是感同身受。唯有將全副身家獻上,希望能助萬分之力。”
看著區區三千兩銀子,蔡懋德等人險些當場吐血。
不愧是老朱家的藩王,死到臨頭了還愛財如命。
蔡懋德意興蕭索,將三千兩銀子交給了提學黎誌升。
“黎大人,相應犒賞之事,就交給你了。”
黎誌升領命下來,看著三千兩白銀,隻覺得白花花的份外刺眼。
守城官兵那麽多,三千兩白銀恐怕也不夠分的。
為今之計……
他把白銀妥善地收在了自己的囊中,然後弄出了記功紙票。
守城官兵本來就沒有多大士氣,看到手中的廢紙,心情可想而知。
初八淩晨,巡撫標營裨將張雄打開新南門,向順軍投降。
大順軍蜂擁而入,山西首府太原根本沒有經曆什麽戰火,就輕易地失陷了。
朱求桂被活捉,蔡懋德自殺,布政使趙建極、巡寧道畢拱辰、守寧道毛炳文、督糧道藺剛中、太原知府孫康周被處死。
唯獨提學黎誌升巧言辯解。
“本道曆任三月,尚未入考棚。”
又有投降順軍的文士韓霖為他吹捧,說他是天下文章士也。
黎誌升這個死貪錢的,居然僥幸活了一條狗命。
李自成在太原停留八天,一邊休整兵馬,一邊分派官員,將山西納入大順的統治。
後方穩固之後,繼續朝著京師進軍。
就在從太原出發後,李自成頒發了永昌元年詔書。
在這份詔書中,他正式向崇禎勸降。顯然在他的眼中,大明已經是囊中之物了。
太原之後,順軍在寧武遭遇了抵抗。
這也是整個進軍過程中,明朝方麵唯一像樣的抵抗。
總兵周遇吉異常頑固,寧死不降,打算做大明的忠臣烈士。
整個寧武攻防戰乏善可陳,雙方的實力差距太大,城池並沒有守住多久,就被順軍攻破。
周遇吉也算是完成了心願,給即將垮塌的大明陪葬了。
接下來是大同。
城中的文官想要拚死守城,但總兵薑瓖卻十分滑頭,直接打開了城門投降。
此人在明末的亂局當中毫無立場可言,如同蘆葦隨風倒。
最終也死在了投機之下。
九邊重鎮大同一槍不放就投降,迅速引發了連鎖反應。
順軍從此一路東進,竟然再沒有遇到一處抵抗,甚至有官員出迎十裏。
同北路差不多,南路的劉芳亮進軍也異常順利。
三月初便橫掃山西南部、河南北部,攻進了彰德府和大名府。
不過到了這裏,劉芳亮變得謹慎了許多。
“那邊就是夏國了?”
劉芳亮在部將們的簇擁下登高望遠,放目東眺。
遠處的天邊,平坦的大地上卻界壘分明。
綿延無際的鐵絲網將同一片土地分割開來。
鐵絲網的背後又是各種壕溝,無論人馬都難以逾越。
隻有中間有數的幾處小路,都被“奇裝異服”的夏軍把守著。
交界處看起來很平靜,隻有幾個夏軍士兵來回巡視。但劉芳亮很清楚,這背後肯定隱藏著恐怖的大軍。
“將軍,如今我大順已是天命所歸,這些夏人卻妄圖割據,不識氣運。就由末將為先鋒,替陛下平滅之。”
翟鳳摩拳擦掌,想要跟夏國開戰。
劉芳亮唬了一跳,連忙警告。
“臨行之前,陛下再三交代,第一要務乃是滅了朱家皇帝,萬萬不可節外生枝。我觀夏賊隻會苟且偷安,雖強橫一時,卻也無甚前景。待陛下打下了京師,坐了龍庭,號令天下莫敢不從之時,區區夏賊想要平滅易如反掌。”
順軍眾將這才不得不按捺住建功立業的心思。
在劉芳亮的約束下,順軍占領大名府後,隻是和夏軍遙遙相望,並沒有尋釁挑事。
雙方接壤之處,一時倒也平靜。
安頓好了地方,劉芳亮揮軍北上,逼近保定。
到了這時,大明再想做任何掙紮,都已經沒有用了。
三月,順軍攻入畿輔,京師遙遙在望。
崇禎終於明白,大禍臨頭了。
這個時候他開始病急亂投醫,也不想著讓大臣們背鍋了。
他開始胡亂封賞,希望還有人能夠為他效命。
他詔封吳三桂為平西伯,薊鎮總兵唐通為定西伯,鳳廬總兵黃得功為靖南伯。又火速下令,讓吳三桂和唐通統兵入衛京師,打算做最後的垂死掙紮。
隻可惜,一切都太晚了。
吳三桂接到詔令開始動身,都已經是三月十三了。
首輔陳演眼見著大事不妙,並不想給大明王朝陪葬,居然請辭。
崇禎氣的發瘋,破口大罵。
“汝一死不足盡其辜。”
陳演完全不在乎,回去之後就收拾行李,打算一走了之。
可笑的是,他的財產太多,收拾了許多天都沒有完事,結果愣是被順軍堵在了城裏。
最後哪怕交出了四萬兩白銀助餉,雖然沒有如同官員遭受皮肉之苦,但最終還是難逃一死。
順軍步步緊逼,援軍遲遲不至。
崇禎終於慌了。
末日降臨的感覺,讓他終於感覺到了害怕。
以往裝出來的剛烈,在實打實的死亡威脅麵前,讓崇禎的心思活動起來。
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南遷。
“朕早有此想,奈何無人讚同,故而推遲至今。愛卿與朕契合,朕心甚慰。朕已決意南遷,就怕大臣們不同意。愛卿下去之後,當與他人秘密商議,拿出妥善的辦法來。”
崇禎秘密召見了左中允李明睿,表達了想要南遷的想法,希望李明睿聯合想法相同的官員在朝中造勢,促成此行。
刀都要架在脖子上了,崇禎居然還在玩弄權謀之道,還不想擔責。
不得不說,他要是不亡,真的就沒有天理了。
本來這件事是秘密進行的,但是到了二月,代帝親征的李建泰眼見著罪責難逃,公開提議道:“賊勢大,不可敵矣,願奉皇太子南去。”
這一下就等於將南遷之意公開化了。
不但打亂了崇禎的部署,還將崇禎放在了火上烤。
崇禎本來的想法是自己南下,留下太子監國。
可朝中大臣們都怕被留下來輔佐太子,成了替死鬼,還要擔負丟失國都的罪名。
再一個,即便是隨駕南下,恐怕要會因為提議南遷而受過。
於是人人裝聾作啞,就是不表態。
隻要不說話,就不會擔責。
崇禎,又一次把自己玩死了!
三月十五,順軍迫近居庸關。
京師,已經開始感受到順軍的氣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