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有傳,多爾袞和布木布泰乃青梅竹馬的戀人。是黃台吉橫刀奪愛,才讓一對有情人勞燕分飛。
後來多爾袞爭奪帝位的關鍵時刻,布木布泰私會多爾袞,以淚相求。
多爾袞英雄難過美人關,最終放棄了自己的雄圖霸業,隻為了博美人一笑,轉而支持福臨為帝。
即便是在福臨稱帝後,多爾袞也和布木布泰藕斷絲連,甚至還滾了床單。
結果被福臨撞見,一致懷恨在心。
這才在多爾袞死後,將他處以重罪,以消心頭之恨。
以上這些,隻用兩個字來評價的話,那就是……
扯澹。
從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多爾袞很早就認識布木布泰了。
多爾袞放棄帝位的爭奪,也不是什麽愛江山更愛美人,而是形勢所逼,他知道自己爭不到了。
他和布木布泰的聯合,是純粹的政治利益交換。
其中真正厲害的,就是布木布泰。
這個女人敏銳地察覺到多爾袞和豪格誰也奈何不了誰,彼此互不相讓,完全可以成為自己兒子的機會。
所以她向多爾袞提出了立福臨為帝、多爾袞為攝政王的交換條件。
多爾袞作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很快答應了這個條件。
至於布木布泰為何不找豪格聯合?
隻因為豪格這家夥一門心思想要做皇帝,同樣將福臨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布木布泰和他沒有聯合的可能。
但這一世不同了。
豪格被範紀說動,清楚地意識到了危險,因此決定向布木布泰示好。
布木布泰完全沒有想到豪格居然會向自己伸出橄欖枝,但毫無疑問,這絕對是天大的利好消息。
其時布木布泰已經和多爾袞完成了交換,就等著八月十四這一天,等到時機合適,就由多爾袞發動了。
豪格的出手,讓布木布泰掌握了更加有利的態勢。
她毫不猶豫地就將多爾袞給賣了,告知了豪格發動的流程。
豪格得知情況,當真是驚出了一身冷汗。慶幸自己沒有被衝昏了頭,聽了範紀的建議,否則的話真是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正是因為布木布泰的出賣,讓豪格在會議的一開始就完成了絕殺,徹底打亂了多爾袞的計劃,為自己爭取到了足夠的主動權。
布木布泰為何要出賣多爾袞呢?
隻因為作為黃台吉的枕邊人,布木布泰很清楚多爾袞有多厲害。
那可是連黃台吉都忌憚的人。
要是按照原計劃,讓多爾袞成為攝政王、大權獨攬,今後他們孤兒寡母不是要被多爾袞給欺負死?
既然有人站出來,願意牽製多爾袞,布木布泰當然樂見其成。
隻有豪格能夠和多爾袞分庭抗禮,他們母子的地位才會安穩。才有辦法去尋找時機,最終將權力奪回來。
多爾袞身為人傑,聰明睿智,幾乎很短的時間內就明白了事情都真相。
這讓他無比憤怒,看向布木布泰的目光裏充滿了殺意。
但很可惜,沒有辦法了。
大局已定,福臨成為皇帝變成了定局,他卻還麵臨著豪格的威脅。
“肅親王一心為國,他來做輔政王,再好不過。”
原本的曆史上,成為輔政王的,是多爾袞和濟爾哈朗。
濟爾哈朗能成為輔政王,算是對豪格一係的妥協。
但現在豪格自己跳了出來,采取了顧全大局的舉動,博得了無數人的好感。濟爾哈朗也就大方地支持他成為輔政王,攝管朝政。
在濟爾哈朗之後,兩黃旗的絕大多數人都出言支持豪格。
從他們本心來講,就跟豪格比較親近。
而且他們也清楚,雖然沒有讓多爾袞成為皇帝,但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多爾袞依舊是對朝政影響最大的人。
必須要推舉出一個能夠跟多爾袞掰手腕的人,才能保證自身的利益。
多爾袞可不知道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其他人更加團結了。否則的話,非得吐血不可。
因為有了龐大的支持,豪格終於在這場皇位爭奪戰中,得到了足夠的利益。
今後有了攝政王的身份,多爾袞就完全壓製不住他了。
布木布泰輸送完了利益之後,還得做到滴水不漏。
“先帝在時,對睿親王就時常稱讚有加、托付國事。咱大清有睿親王,今後才能走的穩。就以睿親王和肅親王共為輔政,襄助陛下理政,不知可否?”
該給多爾袞的好處,布木布泰還是給了。
擺了多爾袞一道,已經是極限了。她並不敢真的徹底觸怒多爾袞,生怕引發不可預知的後果。
再說了,她想要利用豪格牽製多爾袞,未嚐沒有利用多爾袞牽製豪格的意圖。
帝王的心思嘛,平衡才是王道。
多爾袞心中愈發鬱悶,卻也隻能接受。
皇位沒了,攝政王的位子可不能再沒了。
否則的話,就換成豪格隨意拿捏他了。
至此,滿清的曆史開始進入新階段,形成了一帝雙王的微妙三角關係。
至於這種關係什麽時候會被打破,暫時還尚未可知。
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一,李自成正式在西安稱帝。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政策,就是在原定的五等爵基礎上,冊封梁越為涼王。
這也讓梁越一躍超過了大順的所有人,地位僅次於李自成。
政權建立,接下來一個重大問題擺在了大順君臣的桉頭。
那就是未來的戰略方向問題。
“啟稟陛下,以微臣之見,天下之大敵,莫過於夏賊。夏賊之富之強,冠絕天下。我朝欲要統一天下,當時刻關注夏賊之動向。要想在錢糧上與之抗衡,當揮軍南下,盡取大江之南膏腴之地。”
牛金星身為丞相,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他把夏國列為了頭號大敵,並且將目光盯上了富足的南方。
他這些時日總攬政務,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大順的底子究竟有多麽的空虛。
再沒有足夠的錢糧補充,大順隨時都可能崩塌。
可對於他的建議,李自成卻沉默不語。
很顯然,並不是很滿意這個決策。
“啟奏陛下,欲爭天下,當爭名份。舊明雖已傾塌在即,然仍為天下人所認同。誰能滅舊明而代之,立時便可收獲天下民心。”
李岩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戰略方向。
那就是向北,渡過黃河,攻取京師,先滅了大明再說。
李自成瞬間露出笑臉。
“嗬嗬,事關重大,究竟該如何抉擇,大家夥都議議吧。”
這還怎麽議?
你的表情不是說明一切了嗎?
群臣心中腹誹,卻還得裝模作樣地討論起來。
“臣認同李大人所言。”
“李大人所言,實乃至理。”
“滅大明,取名份,則天下歸心。”
後來多爾袞爭奪帝位的關鍵時刻,布木布泰私會多爾袞,以淚相求。
多爾袞英雄難過美人關,最終放棄了自己的雄圖霸業,隻為了博美人一笑,轉而支持福臨為帝。
即便是在福臨稱帝後,多爾袞也和布木布泰藕斷絲連,甚至還滾了床單。
結果被福臨撞見,一致懷恨在心。
這才在多爾袞死後,將他處以重罪,以消心頭之恨。
以上這些,隻用兩個字來評價的話,那就是……
扯澹。
從來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多爾袞很早就認識布木布泰了。
多爾袞放棄帝位的爭奪,也不是什麽愛江山更愛美人,而是形勢所逼,他知道自己爭不到了。
他和布木布泰的聯合,是純粹的政治利益交換。
其中真正厲害的,就是布木布泰。
這個女人敏銳地察覺到多爾袞和豪格誰也奈何不了誰,彼此互不相讓,完全可以成為自己兒子的機會。
所以她向多爾袞提出了立福臨為帝、多爾袞為攝政王的交換條件。
多爾袞作為一名成熟的政治家,很快答應了這個條件。
至於布木布泰為何不找豪格聯合?
隻因為豪格這家夥一門心思想要做皇帝,同樣將福臨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布木布泰和他沒有聯合的可能。
但這一世不同了。
豪格被範紀說動,清楚地意識到了危險,因此決定向布木布泰示好。
布木布泰完全沒有想到豪格居然會向自己伸出橄欖枝,但毫無疑問,這絕對是天大的利好消息。
其時布木布泰已經和多爾袞完成了交換,就等著八月十四這一天,等到時機合適,就由多爾袞發動了。
豪格的出手,讓布木布泰掌握了更加有利的態勢。
她毫不猶豫地就將多爾袞給賣了,告知了豪格發動的流程。
豪格得知情況,當真是驚出了一身冷汗。慶幸自己沒有被衝昏了頭,聽了範紀的建議,否則的話真是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正是因為布木布泰的出賣,讓豪格在會議的一開始就完成了絕殺,徹底打亂了多爾袞的計劃,為自己爭取到了足夠的主動權。
布木布泰為何要出賣多爾袞呢?
隻因為作為黃台吉的枕邊人,布木布泰很清楚多爾袞有多厲害。
那可是連黃台吉都忌憚的人。
要是按照原計劃,讓多爾袞成為攝政王、大權獨攬,今後他們孤兒寡母不是要被多爾袞給欺負死?
既然有人站出來,願意牽製多爾袞,布木布泰當然樂見其成。
隻有豪格能夠和多爾袞分庭抗禮,他們母子的地位才會安穩。才有辦法去尋找時機,最終將權力奪回來。
多爾袞身為人傑,聰明睿智,幾乎很短的時間內就明白了事情都真相。
這讓他無比憤怒,看向布木布泰的目光裏充滿了殺意。
但很可惜,沒有辦法了。
大局已定,福臨成為皇帝變成了定局,他卻還麵臨著豪格的威脅。
“肅親王一心為國,他來做輔政王,再好不過。”
原本的曆史上,成為輔政王的,是多爾袞和濟爾哈朗。
濟爾哈朗能成為輔政王,算是對豪格一係的妥協。
但現在豪格自己跳了出來,采取了顧全大局的舉動,博得了無數人的好感。濟爾哈朗也就大方地支持他成為輔政王,攝管朝政。
在濟爾哈朗之後,兩黃旗的絕大多數人都出言支持豪格。
從他們本心來講,就跟豪格比較親近。
而且他們也清楚,雖然沒有讓多爾袞成為皇帝,但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多爾袞依舊是對朝政影響最大的人。
必須要推舉出一個能夠跟多爾袞掰手腕的人,才能保證自身的利益。
多爾袞可不知道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其他人更加團結了。否則的話,非得吐血不可。
因為有了龐大的支持,豪格終於在這場皇位爭奪戰中,得到了足夠的利益。
今後有了攝政王的身份,多爾袞就完全壓製不住他了。
布木布泰輸送完了利益之後,還得做到滴水不漏。
“先帝在時,對睿親王就時常稱讚有加、托付國事。咱大清有睿親王,今後才能走的穩。就以睿親王和肅親王共為輔政,襄助陛下理政,不知可否?”
該給多爾袞的好處,布木布泰還是給了。
擺了多爾袞一道,已經是極限了。她並不敢真的徹底觸怒多爾袞,生怕引發不可預知的後果。
再說了,她想要利用豪格牽製多爾袞,未嚐沒有利用多爾袞牽製豪格的意圖。
帝王的心思嘛,平衡才是王道。
多爾袞心中愈發鬱悶,卻也隻能接受。
皇位沒了,攝政王的位子可不能再沒了。
否則的話,就換成豪格隨意拿捏他了。
至此,滿清的曆史開始進入新階段,形成了一帝雙王的微妙三角關係。
至於這種關係什麽時候會被打破,暫時還尚未可知。
崇禎十七年正月初一,李自成正式在西安稱帝。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政策,就是在原定的五等爵基礎上,冊封梁越為涼王。
這也讓梁越一躍超過了大順的所有人,地位僅次於李自成。
政權建立,接下來一個重大問題擺在了大順君臣的桉頭。
那就是未來的戰略方向問題。
“啟稟陛下,以微臣之見,天下之大敵,莫過於夏賊。夏賊之富之強,冠絕天下。我朝欲要統一天下,當時刻關注夏賊之動向。要想在錢糧上與之抗衡,當揮軍南下,盡取大江之南膏腴之地。”
牛金星身為丞相,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他把夏國列為了頭號大敵,並且將目光盯上了富足的南方。
他這些時日總攬政務,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大順的底子究竟有多麽的空虛。
再沒有足夠的錢糧補充,大順隨時都可能崩塌。
可對於他的建議,李自成卻沉默不語。
很顯然,並不是很滿意這個決策。
“啟奏陛下,欲爭天下,當爭名份。舊明雖已傾塌在即,然仍為天下人所認同。誰能滅舊明而代之,立時便可收獲天下民心。”
李岩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戰略方向。
那就是向北,渡過黃河,攻取京師,先滅了大明再說。
李自成瞬間露出笑臉。
“嗬嗬,事關重大,究竟該如何抉擇,大家夥都議議吧。”
這還怎麽議?
你的表情不是說明一切了嗎?
群臣心中腹誹,卻還得裝模作樣地討論起來。
“臣認同李大人所言。”
“李大人所言,實乃至理。”
“滅大明,取名份,則天下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