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鳳祚瘋狂的計劃,左夢庚沒有當場否決。


    他甚至覺得,可以搞一搞。


    薛鳳祚有一句話打動了他。


    “殿下,現如今陝西、山西和河南人口大量減少,如果要搞這樣的工程,難度前所未有的小。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機,未來還能施行嗎?”


    左夢庚很清楚,錯過了明末這個時間段,要想疏理黃河河道,絕無可能。


    明末這段時間,因為頻繁的戰爭、天災和人禍,導致中原大地變成了荒野。


    千裏無人煙,鄉野無雞鳴。


    有點時候,走上幾百裏地,都看不到一戶人家。


    野外幹幹淨淨的,甚至連白骨都看不到。


    白骨也會變成野獸們的食物。


    這就是如今的河南。


    說起來全都是血淚,全都是無辜蒼生的噩夢。


    可對於疏理黃河河道而言,卻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人少,就意味著工程牽動到的利害關係變少。


    最起碼人口的遷移上,將會節省許多力氣和成本。


    特別是洛陽、開封等大城市就在黃河邊上,太平時節想要將這裏的人口遷走、以便於工程施展,純粹是癡人說夢。


    不要說夏國沒有這個能力,任何時代都做不到。


    畢竟開挖新的河道,也是要占用土地的。


    但明末這個時期就可以。


    因為人死的太多,許多地區都是無主之地,也不用擔心破壞原有的生產環境。


    尤其是河南作為中原糧倉,太平時節消耗耕地弄這種工程,絕對是亡國之舉。


    左夢庚深深明白,如果不趁著這個時候解決黃河地上河的問題,那麽從今以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中原大地還是要在地上河的威脅下,膽戰心驚地存續。


    而且能夠動工的時間,前前後後不過隻有五十年的空窗期。


    五十年後,天下太平,人口必然會迅速膨脹。


    到了那個時候,想動也動不了了。


    事實上,人口的問題現在就已經時時刻刻困擾著夏國了。


    “雖然兩淮地區遷移走了五十萬的百姓,但人口增長的速度還是太快了。各行各業消化了很大的一部分,但壓力依舊存在。”


    普天之下,隻有夏國境內祥和太平。


    老百姓豐衣足食,日子越過越好,加上不斷提升的醫療保健水平,導致人口生存率大大提升。


    根據統計,去年一年,兩淮地區的新生兒數量就達到了驚人的七十五萬之多。


    再加上外來湧進人口,遷移出去五十萬,卻增加了百萬之多。


    一加一減,壓力更大。


    “大明那邊雖然嚴防死守,可百姓們活不下去,自然要尋找出路。偷渡到咱們這邊的人口絡繹不絕,甚至還對治安產生了影響。特別是疫病的防治,著實令人頭疼。”


    一見麵,傅以漸就跟左夢庚叫苦。


    如今的兩淮省,主要產業分成幾個部分。


    徐州地區的重工業,揚州地區的鹽業,淮安府一帶的漕運,洪澤湖一帶的水產業,除州、廬州一帶的農業和手工業。


    繁多複雜的水係,將兩淮地區分割成了無數的碎塊,著實不好經營。


    這邊的官員絞盡了腦汁,想了許多辦法,效果甚微。


    對於他們的憂慮,左夢庚充分理解。


    即便是在後世,兩淮地區的經濟也不算多麽出眾。


    這是地理環境決定的,非人力所能抗衡。


    “那就加大人口的遷移力度,不但是吉林那邊,現在台灣也回來了,也可以遷移過去。”


    台灣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寶島。


    因為地處熱帶和亞熱帶交接的地區,終年氣候炎熱濕潤,非常利於作物的生長。特別是甘蔗、水果等,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隻憑現在島上的人口數量,並不能將整座島徹底開發出來。


    移民過去,成為了必要的選擇。


    左夢庚還有一個更加深層次的考量。


    現如今台灣島上的人口,基本上以福建移民和本地土著為主,人口來源過於單一,很容易抱團,影響行政體係的深入。


    隻有往裏麵摻沙子,令人口來源多樣化,才能讓百姓們更加依靠政府來解決問題。


    “還有琉球和未來的呂宋,都需要足夠的人口才能夠守衛住。不要以為現在增加的人口是負擔,對國家而言,這些都是開拓進取的財富。你們要做好的,就是保證百姓們安全、妥善的移民過去,不要把善政變成惡政。”


    畢竟曾經是自己的秘書,也是頂尖的人才,左夢庚對傅以漸言傳身教,說了許多外來的規劃。


    在科技水平無法實現跨越式突破的前提下,要想最大可能地擴張領土並且守住,能依靠的就是足夠的人口。


    沙皇俄國對於遠東的擴張不算。


    因為世界的目光不在這裏,才讓他們以十分低廉的成本輕易地占據了那麽廣大的土地。


    左夢庚和夏國的目光,可不單單隻向北看,而是向全世界各地看。


    少不得在一些地方,要和世界列強一較高下。


    到了那個時候,人口的優勢就會體現出來了。


    出行半個月後,左夢庚和王思儀到了鬆江府,住進了徐家。


    過了長江,鬆江府展現的就是另外一種氣息。


    這裏的空氣中都飄散著金錢的味道。


    不知不覺,鬆江府已經隱隱有了夏國經濟中心的味道。


    實在是這裏的位置太過於得天獨厚了。


    向內,有長江可以一直溝通到巴蜀。


    向外,大海四通八達,暢通無阻。


    無論北上山東、朝鮮、東瀛,南下琉球、台灣、閩粵、巴達維亞,距離都十分的適中。


    繁榮的經濟,讓鬆江府的體量如同氣球一樣在膨脹。


    這裏的人口數量已經突破了三百萬。


    這絕對是舉世第一大城市了。


    幸好因為興建海港的原因,黃浦江東岸得到了深入開發。否則的話,增加的人口都要安置不下了。


    整個鬆江府有各種大小工廠七萬三千家,產業工人一百萬出頭。


    經營的種類已經從最初單一的棉紡織業,擴展為了成衣、印刷、建築、家居等多達上千個門類的產業格局。


    對於左夢庚的到來,本地商人們著實高興壞了。


    一上來,徐驥就代表大家夥提出了一個重大的課題。


    “中恒,錢。我們需要合適的錢,銀子作為交易貨幣,已經跟不上需要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鶴城風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鶴城風月並收藏明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