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小人書
鹹魚:我大晉皇子絕不登基 作者:長安猶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睡醒之後,庾文君稍事梳洗,便又來到偏殿。
剛走到殿門,便聽見裏麵幾個女孩在說話,不時還發出嘻嘻哈哈的笑聲。
這幾個小丫頭,倒是比平日精神,還沒招呼就醒了。
庾文君微微笑著,走進偏殿,便看到尋陽妹妹和楠兒瑩兒正在榻上擠擠擦擦地挨著,小腦袋差不多都挨在一起,嘀嘀咕咕地說著話,不時還發出清脆的笑聲。
“這個董卓真壞,活該被鞭打教訓。”
尋陽公主用小手指著畫本兒上的人物,說道:“你瞧張飛滿臉胡子,卻是小孩子的臉,真是有趣。”
楠兒笑了兩聲,說道:“就是畫得有趣,文字詼諧,才愛看嘛!”
尋陽連連點頭,笑道:“可真好看,我都看第二遍啦,可還沒看夠。”
楠兒立刻警惕起來,不接這話,生怕公主要留下看,不肯還她。
庾文君好奇心起,放輕腳步,湊過去伸頭偷看,卻見尋陽手中捧著一本書,正一頁一頁地翻看。
書的樣式怪異,上麵畫著人物,旁邊還有文字。
司馬紹是慣於偷懶的,一本連環畫隻有十五六頁,文字多一些,也就是能把故事的大概講明白。其實,這不算是正宗的畫本兒,隻能算有插圖的小說。
但這也是獨創,不僅是畫本兒的形式,還有這不同於《三國演義》的故事情節。
古代可不時興給小孩講故事哄睡覺,別說小孩,就是大人,哪怕是識文斷字的少數人,也聽不到什麽長篇故事。
晉朝也有說書的,但和後世的還有很大差別。那時的說書人講的故事卻不是長篇大論,連播連載。
而是很短小,多為儒家道教典集,也有說古代故事的,都是比較獨立的,一會兒就能聽完。
所以,像司馬紹這樣,把一部小說分解成若幹個冊,每冊再講三四個小故事,就顯得非常新穎獨特。
再加上有趣的插圖,輕鬆搞笑的文字說明,小孩子哪有不愛看的。
“劉關張結拜吃桃子啦!”尋陽咽了口唾沫,覺得畫的這桃可真誘人,很大很好吃的樣子。
庾文君不由得笑出聲來,嚇了兩個小丫頭一跳。
“小姐——”
“嫂嫂——”
庾文君摸摸兩個丫頭的頭,和聲說道:“你倆看的什麽書呀,這麽高興?”
尋陽捧書送到庾文君麵前,說道:“這是大哥給楠兒的畫本兒,可好看了。”
庾文君看了小妹一眼,伸手接過畫本兒,翻看了兩頁,不由得笑了起來,說道:“是前朝三國啊,三國歸晉,這你倆看得懂?”
“以前是不太清楚的,看完畫本兒,也就知道得差不多。”
楠兒咧著小嘴笑道:“我已經看到空城計了,殿下說再有十幾本,到三國歸晉就完本了。”
空城計?沒聽說過呀!
庾文君滿心好奇,翻著畫本兒,很快就看完了桃園結義的小故事。
目光一轉,她看到了書案上的另一本,封麵上寫著“三英戰呂布”。
哄小孩子的東西,自己怎麽有種追看下去、欲罷不能的衝動?
庾文君覺得有些奇怪,但還是伸手取過第二本,翻看起來。
“嫂嫂,裏麵的故事我都記住了,能講給你聽。”尋陽很有些傲嬌地揚著小臉。
看旁邊的楠兒捂嘴笑了起來,尋陽不好意思了,忙補充道:“楠兒更厲害,她能從頭講到尾。可我不想先知道,要自己看畫本兒才更有意思。”
“公主殿下和楠兒都是一樣的聰慧。”
庾文君笑著點了點頭,雖然不懂劇透有多麽令人討厭,但也覺得這樣似乎更好,和尋陽比較有同感。
放下手裏的畫本兒,庾文君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開口問道:“楠兒你隻帶來這兩本嗎?”
楠兒眨著大眼睛說道:“是呀,小姐。我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翻看幾本。要是帶的多,我怕公主殿下看不完,就不能帶回去了。”
庾文君想了一下,也猜出這是公主殿下和楠兒達成的約定,她要是當著公主的麵,要把畫本兒都帶來,恐會讓楠兒為難。
想通之後,庾文君站起身,笑著說道:“好啦,畫本兒也看完了,故事也記住了,該是學習的時間啦。”
下午學習的時間不長,教教詩賦的格式,女德的繡法,兩個小丫頭便可以自由玩耍了。
趁著尋陽公主又翻看畫本兒,庾文君把楠兒叫到身邊,商量著把畫本兒都拿來,讓她翻看欣賞。
“都拿來?”楠兒明顯是不太願意,但麵對小姐,她還不好斷然拒絕,“小姐,你能都看完嘛?”
庾文君笑著點點楠兒的小臉蛋兒,說道:“不能都看完,便留個一天兩天又有何妨?你睡前也不是全部要看,有幾本還不夠?”
楠兒將一根手指含在了嘴裏,低著頭在想可不可以。
庾文君從脖上摘下一串珠鏈,托在手裏,在楠兒眼前晃了晃,問道:“喜歡嘛?我送給你了。”
楠兒眼睛一亮,眼珠轉了轉,抬起頭,望著小姐說道:“你是我小姐呀,要看畫本兒,我便都拿來好了。”
庾文君仔細看著楠兒,被這一本正經的小樣兒給逗得噗卟笑出聲來,既想要珠鏈,還不要背上見財眼開的嫌疑。
她一邊笑著,一邊把珠鏈掛在楠兒項上,說道:“誰說是換畫本兒,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快過生日了,你都不知道嘛?”
楠兒抿起小嘴,笑道:“我知道,殿下說給我準備好多禮物。”
庾文君刮了下楠兒的臉蛋兒,笑了笑
庾文君和楠兒卻沒注意到,尋陽悄悄地走到殿門處,把她們的話都聽了去。
尋陽聽得眉開眼笑,心中歡喜,這下子可以看很多畫本兒啦!對,我晚上也要住在大哥府邸上,不睡覺,看一晚上。
......
庾文君趕忙起身,剛施半禮,已被晉元帝扶起,笑道:“免禮。”
尋陽咯咯笑著跳下來,撲進父皇懷裏,調皮地揪父皇的胡子。
麵對愛女,晉元帝長得像關羽,卻滿臉都是慈祥和藹,抱起尋陽,笑著問道:“尋陽在忙什麽呀,連父皇那裏也不去?”
尋陽手裏還拿著畫本兒,衝著父皇揚了揚,脆聲道:“我在看畫本兒呀,可好看了,我給父皇講故事,好不好?”
“好啊!”晉元帝看到那石凳,熟門熟路地往上一坐,把愛女放在腿上,笑著對庾文君道:“你也坐吧!”
庾文君道謝後,含笑坐在晉元帝旁邊,說道:“公主殿下聰慧,隻看過一遍便能複述。”
尋陽得了誇獎,十分得意,咧開小嘴,笑得開心,向晉元帝問道:“父皇,我從頭給您講可好?”
庾文君趕忙從旁邊的木製書箱內找出第一本,遞給尋陽公主,又把裏麵的畫本按順序一本本碼好。
晉元帝看到畫本兒也頗為好奇,猜測道:“這字跡和紹兒一樣,難道是紹兒的手筆?”
“對呀,就是大哥寫的畫的。”尋陽答道:“全天下就這麽一套,大哥的侍女楠兒寶貝得很,好不容易才從她手裏借出來的。”
晉元帝笑了笑,隨手拿過畫本兒,看了看封麵兒,頜首道:“這是講的前朝三國。”
尋陽說道:“父皇你看畫本兒,我講故事,看我是不是全記住了?”
“尋陽這麽聰明,肯定記得一字不差。”晉元帝把腿上的愛女抱下來,身子挪了挪,放在自己和庾文君中間,邊聽尋陽興奮地講故事,邊隨意地翻著畫本兒。
剛到第二頁,晉元帝便凝住了眼神,一首詩餘便在背景講述的前頭。
尋陽清脆稚嫩的童聲響了起來,正是背誦著這首詞。
而後世看過《三國演義》電視連續劇的,都耳熟能詳的片頭曲目。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尋陽背完臨江仙,得意地左看看右瞅瞅,庾文君趕忙笑著讚道:“一字不差,公主殿下真厲害。”
晉元帝嗬嗬笑著,伸手摸摸女兒的頭,問道:“尋陽誦得極好,可知這詩餘所蘊之意?”
滾滾長江向東流,不再回頭,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爭什麽是與非、成功與失敗,都是短暫不長久,隻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發漁翁,早已習慣於四時的變化,和朋友難得見了麵,痛快的暢飲一杯酒,古往今來的紛紛擾擾,都成為下酒閑談的材料。。”
晉元帝微微頜首,說道:“講解得倒是透徹,這詩餘中的淡泊寧靜之意倒也與紹兒和文君你們性情相近。”
庾文君笑了笑,說道:“淡泊寧靜還算說得過去,可詞中的曠達灑脫,兒媳卻是萬萬不及。”
晉元帝輕歎一聲,說道:“寄情山水,與秋月春風為伴,自在自得,朕也羨慕。”
尋陽聽得不是很明白,見他們光顧說話卻不管她,急著叫道:“你們還聽不聽我講啦?”
“聽,聽。”晉元帝趕緊哄道:“尋陽快往下講,我都等得心急啦!”
尋陽抿了抿嘴角,朗朗講述起來,“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漢朝自高祖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晉元帝耳旁聽著愛女的脆嫩童聲,手裏翻看著畫本兒,看著上麵的怪樣兒人物,微笑著沉浸在這前所未聞的故事之中。
好半晌,尋陽才收聲,用小手拍著畫本兒,笑道:“好啦,第一本講完了,該第二本了。”
“快喝口水,歇會兒再講。”
庾文君招手讓侍女取來飲料,待尋陽喝完,又用手巾給她擦掉嘴角的水漬。
“尋陽講得真好。”晉元帝寵溺地撫摸著愛女的小腦袋,說道:“這是紹兒給侍女侍衛們休閑時畫的?看著這小人的模樣兒,也是有趣。”
尋陽捧著第二本書,很是羨慕,也有些落寞地說道:“有大哥寵著哄著,他們侍女侍衛們都比我自由開心。我隻能呆在宮裏,哪也去不了。”
說著,為了表示自己的鬱悶情緒,尋陽嘟起小嘴,還用力踢騰了幾下小腳丫。
“這個...”晉元帝捋須苦笑,很是無奈。
庾文君趕忙哄道:“公主殿下身份尊貴,豈能與他人相比?在市井之中,粗鄙之徒甚多,恐會受了驚嚇。若是想吃酒樓的菜肴,讓宮中廚子照樣兒做來就是。”
尋陽想了想,很勉強地點了點頭,說道:“那我自己去看畫本兒了,有好幾本還沒看過呢!”
說著,尋陽拿了幾本書,跑到旁邊的單人座椅裏一窩,看起書來。
不一會兒,小臉上便出現了笑容,發出了咯咯的笑聲。
晉元帝見愛女又高興起來,不由得長出了一口氣。
剛走到殿門,便聽見裏麵幾個女孩在說話,不時還發出嘻嘻哈哈的笑聲。
這幾個小丫頭,倒是比平日精神,還沒招呼就醒了。
庾文君微微笑著,走進偏殿,便看到尋陽妹妹和楠兒瑩兒正在榻上擠擠擦擦地挨著,小腦袋差不多都挨在一起,嘀嘀咕咕地說著話,不時還發出清脆的笑聲。
“這個董卓真壞,活該被鞭打教訓。”
尋陽公主用小手指著畫本兒上的人物,說道:“你瞧張飛滿臉胡子,卻是小孩子的臉,真是有趣。”
楠兒笑了兩聲,說道:“就是畫得有趣,文字詼諧,才愛看嘛!”
尋陽連連點頭,笑道:“可真好看,我都看第二遍啦,可還沒看夠。”
楠兒立刻警惕起來,不接這話,生怕公主要留下看,不肯還她。
庾文君好奇心起,放輕腳步,湊過去伸頭偷看,卻見尋陽手中捧著一本書,正一頁一頁地翻看。
書的樣式怪異,上麵畫著人物,旁邊還有文字。
司馬紹是慣於偷懶的,一本連環畫隻有十五六頁,文字多一些,也就是能把故事的大概講明白。其實,這不算是正宗的畫本兒,隻能算有插圖的小說。
但這也是獨創,不僅是畫本兒的形式,還有這不同於《三國演義》的故事情節。
古代可不時興給小孩講故事哄睡覺,別說小孩,就是大人,哪怕是識文斷字的少數人,也聽不到什麽長篇故事。
晉朝也有說書的,但和後世的還有很大差別。那時的說書人講的故事卻不是長篇大論,連播連載。
而是很短小,多為儒家道教典集,也有說古代故事的,都是比較獨立的,一會兒就能聽完。
所以,像司馬紹這樣,把一部小說分解成若幹個冊,每冊再講三四個小故事,就顯得非常新穎獨特。
再加上有趣的插圖,輕鬆搞笑的文字說明,小孩子哪有不愛看的。
“劉關張結拜吃桃子啦!”尋陽咽了口唾沫,覺得畫的這桃可真誘人,很大很好吃的樣子。
庾文君不由得笑出聲來,嚇了兩個小丫頭一跳。
“小姐——”
“嫂嫂——”
庾文君摸摸兩個丫頭的頭,和聲說道:“你倆看的什麽書呀,這麽高興?”
尋陽捧書送到庾文君麵前,說道:“這是大哥給楠兒的畫本兒,可好看了。”
庾文君看了小妹一眼,伸手接過畫本兒,翻看了兩頁,不由得笑了起來,說道:“是前朝三國啊,三國歸晉,這你倆看得懂?”
“以前是不太清楚的,看完畫本兒,也就知道得差不多。”
楠兒咧著小嘴笑道:“我已經看到空城計了,殿下說再有十幾本,到三國歸晉就完本了。”
空城計?沒聽說過呀!
庾文君滿心好奇,翻著畫本兒,很快就看完了桃園結義的小故事。
目光一轉,她看到了書案上的另一本,封麵上寫著“三英戰呂布”。
哄小孩子的東西,自己怎麽有種追看下去、欲罷不能的衝動?
庾文君覺得有些奇怪,但還是伸手取過第二本,翻看起來。
“嫂嫂,裏麵的故事我都記住了,能講給你聽。”尋陽很有些傲嬌地揚著小臉。
看旁邊的楠兒捂嘴笑了起來,尋陽不好意思了,忙補充道:“楠兒更厲害,她能從頭講到尾。可我不想先知道,要自己看畫本兒才更有意思。”
“公主殿下和楠兒都是一樣的聰慧。”
庾文君笑著點了點頭,雖然不懂劇透有多麽令人討厭,但也覺得這樣似乎更好,和尋陽比較有同感。
放下手裏的畫本兒,庾文君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開口問道:“楠兒你隻帶來這兩本嗎?”
楠兒眨著大眼睛說道:“是呀,小姐。我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翻看幾本。要是帶的多,我怕公主殿下看不完,就不能帶回去了。”
庾文君想了一下,也猜出這是公主殿下和楠兒達成的約定,她要是當著公主的麵,要把畫本兒都帶來,恐會讓楠兒為難。
想通之後,庾文君站起身,笑著說道:“好啦,畫本兒也看完了,故事也記住了,該是學習的時間啦。”
下午學習的時間不長,教教詩賦的格式,女德的繡法,兩個小丫頭便可以自由玩耍了。
趁著尋陽公主又翻看畫本兒,庾文君把楠兒叫到身邊,商量著把畫本兒都拿來,讓她翻看欣賞。
“都拿來?”楠兒明顯是不太願意,但麵對小姐,她還不好斷然拒絕,“小姐,你能都看完嘛?”
庾文君笑著點點楠兒的小臉蛋兒,說道:“不能都看完,便留個一天兩天又有何妨?你睡前也不是全部要看,有幾本還不夠?”
楠兒將一根手指含在了嘴裏,低著頭在想可不可以。
庾文君從脖上摘下一串珠鏈,托在手裏,在楠兒眼前晃了晃,問道:“喜歡嘛?我送給你了。”
楠兒眼睛一亮,眼珠轉了轉,抬起頭,望著小姐說道:“你是我小姐呀,要看畫本兒,我便都拿來好了。”
庾文君仔細看著楠兒,被這一本正經的小樣兒給逗得噗卟笑出聲來,既想要珠鏈,還不要背上見財眼開的嫌疑。
她一邊笑著,一邊把珠鏈掛在楠兒項上,說道:“誰說是換畫本兒,這是我送給你的禮物。快過生日了,你都不知道嘛?”
楠兒抿起小嘴,笑道:“我知道,殿下說給我準備好多禮物。”
庾文君刮了下楠兒的臉蛋兒,笑了笑
庾文君和楠兒卻沒注意到,尋陽悄悄地走到殿門處,把她們的話都聽了去。
尋陽聽得眉開眼笑,心中歡喜,這下子可以看很多畫本兒啦!對,我晚上也要住在大哥府邸上,不睡覺,看一晚上。
......
庾文君趕忙起身,剛施半禮,已被晉元帝扶起,笑道:“免禮。”
尋陽咯咯笑著跳下來,撲進父皇懷裏,調皮地揪父皇的胡子。
麵對愛女,晉元帝長得像關羽,卻滿臉都是慈祥和藹,抱起尋陽,笑著問道:“尋陽在忙什麽呀,連父皇那裏也不去?”
尋陽手裏還拿著畫本兒,衝著父皇揚了揚,脆聲道:“我在看畫本兒呀,可好看了,我給父皇講故事,好不好?”
“好啊!”晉元帝看到那石凳,熟門熟路地往上一坐,把愛女放在腿上,笑著對庾文君道:“你也坐吧!”
庾文君道謝後,含笑坐在晉元帝旁邊,說道:“公主殿下聰慧,隻看過一遍便能複述。”
尋陽得了誇獎,十分得意,咧開小嘴,笑得開心,向晉元帝問道:“父皇,我從頭給您講可好?”
庾文君趕忙從旁邊的木製書箱內找出第一本,遞給尋陽公主,又把裏麵的畫本按順序一本本碼好。
晉元帝看到畫本兒也頗為好奇,猜測道:“這字跡和紹兒一樣,難道是紹兒的手筆?”
“對呀,就是大哥寫的畫的。”尋陽答道:“全天下就這麽一套,大哥的侍女楠兒寶貝得很,好不容易才從她手裏借出來的。”
晉元帝笑了笑,隨手拿過畫本兒,看了看封麵兒,頜首道:“這是講的前朝三國。”
尋陽說道:“父皇你看畫本兒,我講故事,看我是不是全記住了?”
“尋陽這麽聰明,肯定記得一字不差。”晉元帝把腿上的愛女抱下來,身子挪了挪,放在自己和庾文君中間,邊聽尋陽興奮地講故事,邊隨意地翻著畫本兒。
剛到第二頁,晉元帝便凝住了眼神,一首詩餘便在背景講述的前頭。
尋陽清脆稚嫩的童聲響了起來,正是背誦著這首詞。
而後世看過《三國演義》電視連續劇的,都耳熟能詳的片頭曲目。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尋陽背完臨江仙,得意地左看看右瞅瞅,庾文君趕忙笑著讚道:“一字不差,公主殿下真厲害。”
晉元帝嗬嗬笑著,伸手摸摸女兒的頭,問道:“尋陽誦得極好,可知這詩餘所蘊之意?”
滾滾長江向東流,不再回頭,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爭什麽是與非、成功與失敗,都是短暫不長久,隻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江上白發漁翁,早已習慣於四時的變化,和朋友難得見了麵,痛快的暢飲一杯酒,古往今來的紛紛擾擾,都成為下酒閑談的材料。。”
晉元帝微微頜首,說道:“講解得倒是透徹,這詩餘中的淡泊寧靜之意倒也與紹兒和文君你們性情相近。”
庾文君笑了笑,說道:“淡泊寧靜還算說得過去,可詞中的曠達灑脫,兒媳卻是萬萬不及。”
晉元帝輕歎一聲,說道:“寄情山水,與秋月春風為伴,自在自得,朕也羨慕。”
尋陽聽得不是很明白,見他們光顧說話卻不管她,急著叫道:“你們還聽不聽我講啦?”
“聽,聽。”晉元帝趕緊哄道:“尋陽快往下講,我都等得心急啦!”
尋陽抿了抿嘴角,朗朗講述起來,“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漢朝自高祖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
晉元帝耳旁聽著愛女的脆嫩童聲,手裏翻看著畫本兒,看著上麵的怪樣兒人物,微笑著沉浸在這前所未聞的故事之中。
好半晌,尋陽才收聲,用小手拍著畫本兒,笑道:“好啦,第一本講完了,該第二本了。”
“快喝口水,歇會兒再講。”
庾文君招手讓侍女取來飲料,待尋陽喝完,又用手巾給她擦掉嘴角的水漬。
“尋陽講得真好。”晉元帝寵溺地撫摸著愛女的小腦袋,說道:“這是紹兒給侍女侍衛們休閑時畫的?看著這小人的模樣兒,也是有趣。”
尋陽捧著第二本書,很是羨慕,也有些落寞地說道:“有大哥寵著哄著,他們侍女侍衛們都比我自由開心。我隻能呆在宮裏,哪也去不了。”
說著,為了表示自己的鬱悶情緒,尋陽嘟起小嘴,還用力踢騰了幾下小腳丫。
“這個...”晉元帝捋須苦笑,很是無奈。
庾文君趕忙哄道:“公主殿下身份尊貴,豈能與他人相比?在市井之中,粗鄙之徒甚多,恐會受了驚嚇。若是想吃酒樓的菜肴,讓宮中廚子照樣兒做來就是。”
尋陽想了想,很勉強地點了點頭,說道:“那我自己去看畫本兒了,有好幾本還沒看過呢!”
說著,尋陽拿了幾本書,跑到旁邊的單人座椅裏一窩,看起書來。
不一會兒,小臉上便出現了笑容,發出了咯咯的笑聲。
晉元帝見愛女又高興起來,不由得長出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