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天氣愈發寒冷,一場秋雨一場寒,秋雨到來,秋天就從晴暖變成了濕涼。


    城外的難民們卻還是很多身穿單薄的衣裳,這些都是沒來及帶厚的衣服,就急忙躲避戰爭的。


    車廂的隔板被輕輕敲響,李賢掀開簾,卻見司馬紹騎在馬上,正靜靜地望著他。


    “殿下為何不坐車轎裏?”


    司馬紹目光環視著城外的難民潮,歎道:“馬車裏可坐得安穩,愜意?”


    李賢無奈:“不安穩,也不愜意。小了點,腿也伸不直。”


    司馬紹轉臉看著他,道:“這些百姓,都是父皇的子民,隻因一場戰爭,便不得不離鄉背井,從此衣食無著落,他們甚至會客死他鄉......”


    李賢聽了半天,不由疑惑地地道:“殿下說的這些,在下有一點不明,我們此行入也是為了救濟鄉民,助百姓度此此劫,為何卻與在下說這些呢?”


    司馬紹朝他一瞥,歎了口氣,道:“我們終究是父皇的臣子,此行也是代表父皇安撫平息百姓之亂,你坐在馬車裏沒什麽問題,可是...我還是不得不向你勸諫幾句,城外難民如潮,你坐在馬車裏,這不太合適。”


    李賢呆怔地睜大了眼,半晌無言以對。


    下了馬車,騎上馬匹。


    抬頭看看司馬紹的臉色,竟是從未見過的嚴肅。


    李賢的身子不由一顫,心底深處對這位太子殿下似乎有了新的認識。


    這位年紀輕輕便為陛下立為的太子殿下,表麵上嘻嘻哈哈,每天無所事事,但私底下對正事還是嚴肅的,容不得馬虎。


    這段時間相處下來,李賢對司馬紹充滿了好感和敬畏,在他的心裏,司馬紹就像張軍一樣,很好說話,也很幽默,往往一兩句話便能被逗得哈哈大笑。


    可是,這……是真正的司馬紹嗎?


    他難道是靠嬉皮笑臉才被陛下的看重立為太子的嗎?


    直到今日,此時此刻,看著司馬紹臉上無比認真的語氣神情。


    李賢終於察覺到,原本他印象中的司馬紹,並不完全是隨意嘻嘻哈哈的麵目,他還有嚴肅的一麵,他是真正記掛著百姓的,這一點上,作為皇子他,做得比他這個臣子強太多了。


    人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我們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有一麵之緣的路人,有利息往來的朋友,更有血肉親情的親人。


    我們都知道,他們出現在我們身邊,絕非是必然,我們同樣知道,自己遇到的人很多,真心待自己的卻很少。


    幸運的是,司馬紹是這樣的朋友,他可以陪李賢玩鬧,但真正麵對大是大非的事情前,他也有他自己的底限。


    龍生九子,各有稟性,司馬紹能明辨是非,這就足矣。


    這時。


    大路正中,一位左手攙著老人,右手抱著孩子的中年婦女忽然腳下一絆,打了個趔趄,老人猛地跌倒在路上。


    司馬紹神情一緊,急忙下馬,李賢一愣之後,也跟著下了馬,二人朝那位跌倒的老人走去。


    “爹,您沒事吧?”女子急得滿頭大汗,一臉愧疚地看著老人,懷裏的孩童也被嚇得哇哇大哭,後麵跟著一位老婦人,拎著沉重的行李偷偷抹淚。


    四周圍了一群熱心的百姓,不停地打量詢問著。


    老人臉色難看,泛出一抹潮紅,呼吸有些急促,躺在地上遲遲不能起身。


    “散開,圍著做甚?留出空間讓老人喘氣!”司馬紹很不客氣地在人群中大吼。


    眾難民見司馬紹身騎白馬,衣著不凡,知道有點來頭,都很自覺地讓開了。


    司馬紹下馬蹲下身,仔細看了看老人的臉色,沉吟片刻,道:“速傳軍醫過來,快!”


    很快,侍衛們領著同行的醫官來了,蹲身開始為老人把脈,沒過多久,胖胖的醫官苦笑道:“老人並無大礙,隻是囊中無物,再加上身子空虛罷了......”


    李賢愕然,轉過頭看著老人虛弱的臉。


    司馬紹卻急了,揚聲道:“來人,弄點米粥來!”


    先前攙扶老人的女子,還有懷裏的孩子和身後的老婦人,見到那碗熱氣騰騰的米粥,都不由自主吞咽了一下口水。


    但還是堅決地捧著米粥,端到老人的嘴邊,一口一口給老人喂粥。


    老人悠悠醒轉,見女子正在喂自己。


    愣了一下後卻反常地大怒起來,抬起手狠狠抽了女兒一記,罵罵咧咧道:“不中用的家夥,糧食你自己不吃,也不喂孩子,卻拿來浪費在我這老人身上。


    家已破了,你丈夫也戰死沙場,現如今你是家裏的主心骨,你吃飽喝足,才能照顧一家老小。可你,竟如此浪費糧食,你知不知錯!”


    老人越發生氣起來,女子急壞了,跪在老人身前邊哭邊磕頭,道:“爹您保重身子,一切都是女兒不對,女兒沒用,不能養老育小,女兒該死!”


    老人怒道:“誰該死?該死的是戰爭!”


    “我和你媽生你養你,就指望你能扛起一個家,這才是真正的有用,你卻拿糧食浪費在我這個沒用之人身上,家裏已是這般境地了,糧食有多寶貴你不知道嗎?”


    說著老人氣不過,揚手又狠狠拍了女子一記,女子一直放聲大哭,老人抽她也不躲,任憑老人宣泄怒氣,一旁的婦人偷偷抹淚,也不敢哭出聲來,而那個孩子也害怕的躲在自家母親身後瑟瑟發抖。


    老人脾氣緩了緩,道:“糧食哪裏來的?謝過人家沒有?”


    女子起身,麵朝司馬紹李賢二人,二話不說,撲通跪下,立馬磕頭道謝。


    司馬紹心中悲戚,李賢的眼眶早已泛紅,淚水止不住的流。


    在古代,老百姓一般隻穿素色的粗布衣服,於是人們用“布衣”或“白丁”來形容老百姓。昂貴的絲織品隻有富貴人家才能享用,於是富家子弟就被叫做“紈絝子弟”。


    他們百姓,穿著廉價的粗布製成的衣裳,過著一頓饑一頓飽的日子,卻有著比王侯將相更傲然的氣質,任何人見了都不由動容。


    “來人,將他們送到粥鋪,好生招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鹹魚:我大晉皇子絕不登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安猶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安猶在並收藏鹹魚:我大晉皇子絕不登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