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蒬郡危急!遼東危急!


    突厥大軍悍然入侵的消息,隨著四通八達的交通迅速傳遍到夏國的每一個角落,夏國民眾這時還依然沉浸在高句麗滅國的喜悅中,結果就被這麽迎頭一盆冷水澆了個渾身上下冰涼。


    之前夏國民眾還在為自己的國家已經成為了一個超級強國而興奮,在他們看來隻要夏國繼續強大下去,將不會再有任何國家膽敢欺負自己,他們在為自己成為一個夏國民眾而自豪。


    可是不想隨即夏國就遭到了如今全天下最強大國家的入侵!


    突厥!這可是突厥呀!


    在任何一個夏國民眾心理都承認如今的夏國雖然強大,可是跟當初全盛時期的突厥比起來還是有所不如,不過當這些民眾得知夏國遭到突厥十萬大軍入侵時,還是憤怒起來。


    突厥人入侵了,可是我們的軍隊在哪裏?


    是的,目前胡秉常正率領數萬騎兵在和突厥人交戰,遼東的夏軍步軍也在努力防守突厥人的進攻,但是夏國民眾需要的是能夠盡快的將突厥人從夏國的領土上驅逐出去。


    夏國目前全國軍隊人數加起來也有數十萬人,可是因為對高句麗攻城的需要,這些軍隊大部分都是步兵、水軍,夏國舉國竟然隻有十萬騎兵。


    而且這些騎兵又分別駐守在鎮海、完水、遼東等地,如今在遼東戰場上僅有胡秉常率領的數萬騎兵,麵對著處羅侯率領的十萬騎兵的突然進攻,竟然還有些抵擋不住的架勢。


    進攻粟末水畔新坊子堡的數千名突厥騎兵並沒有攻破寨子,他們被從對岸迅速趕來的姬翔率部擊敗,不過靜諍老漢卻很遺憾的戰死在這個他親手選址建造的新家園中。


    一支突厥人撤退時射出的箭矢貫穿他的左眼,老漢當場便被射死,但是一直到死他依然沒有倒下,最後被姬翔安葬在附近一座丘陵上麵,茂盛的鬆樹林長伴著這名老漢長眠於此。


    在擊敗這支突厥騎兵後,姬翔卻不得不撤回對岸去,他目前主要負責的是粟末水對岸的局勢,在經過一番勸說後他又帶著坊子堡殘存下來的上千名民眾迅速返回粟末水對岸。


    不想姬翔的出動出擊卻引起了處羅侯的注意,他轉念一想在遼東這裏進攻施展不開,那麽自己還可以渡過粟末水沿著難水往下遊一路劫掠呀,反正江麵上冰層這麽厚實!


    處羅侯手下有淵大祚派出的使者作為向導,這些懷著滅國之痛的高句麗人對夏國極為痛恨,他們對夏國在難水流域的開發也比較了解,於是處羅侯很快就了解到了夏國的一些情況。


    不過因為之前接連損失兩萬人,為了保證突厥大軍進攻的順利,他又寫信邀請各部俟斤、葉護都派兵來參與劫掠,因此突厥聯軍很快又從八萬人增加到十二萬騎兵。


    有了強大的實力後,處羅侯率領十二萬突厥聯軍迅速渡過還沒有開化的粟末水,往夏國腹地攻去。


    粟末水對岸雖然有姬翔所部騎兵駐守,還從難水沿岸各地牧民中抽調出來三萬國民衛隊騎兵組成新的騎兵軍隊,但是依靠著這四萬多新組建的騎兵,去對抗多達十二萬之多的突厥聯軍,他們又怎麽可能抵擋的住?


    當王澤得知處羅侯不僅沒有撤退,反而繼續增兵到十二萬騎兵後甚至渡過粟末水進入難水流域,大量劫掠夏國民眾的財富,殺死上萬名來不及撤退夏國民眾後,王澤頓時勃然大怒。


    為了盡快擊敗處羅侯,王澤下令新增加二十萬騎兵,在全國各郡征集善於騎射的青壯參軍,尤其以各郡的牧民是第一優先選擇兵源,於是夏國在剛剛攻滅高句麗後僅僅數月又要開始新一輪的大戰。


    其實這時夏國要新增加二十萬騎兵也很簡單,王澤從立國時就一直在為日後建立大規模的騎兵打下堅固的基礎。


    不管是從在濟州島時就實行和推廣的半耕半牧耕作方式,還是後來在台州、鯨郡、庫頁島等地進行大規模的畜牧業生產,王澤一直都在努力鍛煉治下民眾們的騎術。


    除此之外,王澤還將騎術引入基礎學堂教育中去,凡是夏國的學生都必須學會騎馬,這尤其遭到夏國學生們的歡迎,隨著夏國民眾的逐步增加,後來的夏國民眾不是誰家都有馬匹的。


    另外王澤在各郡建立的幼獅營、白狼營、國民衛隊中都有大量的戰馬,以鍛煉各地民眾的騎術,從一開始到如今這一政策已經大規模實行了至少十餘年。玩吧


    經過這些年的堅持,整個夏國目前一千多萬人中,會騎馬或者參加過騎兵訓練的民眾足足有兩百多萬人,光是從騎兵部隊、國民衛隊騎兵中退役出來的預備役就有十萬多人。


    除了夏國的民眾外,原高句麗漢民中也有大量會騎馬的民眾,而中原因為這數百年的混戰,很多中原漢民其實也會騎馬,因此當王澤宣布一口氣擴招二十萬騎兵時,竟然在短短十餘天內就已經將人數招齊。


    看著各地民眾踴躍參軍的熱烈氣氛,看樣子哪怕王澤建立起來一支五十萬人的騎兵隊伍也是有充裕的兵源,這一切都讓王澤感到安慰,夏國已經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突厥人要插手就要做出付出代價的準備。


    隻不過騎兵作戰並不是會騎馬就完事的,在召集後還需要進行各種隊形訓練,戰術配合,還要等待騎兵的馬匹、騎具、武器的生產,因此王澤隻能先將那些曾經參加過騎兵部隊的士兵組建成部隊,然後再訓練招收那些善於騎馬的青年。


    麵對著突厥人的進攻,夏國上下一片火熱,勿吉各郡、東海各郡的民眾紛紛參與騎兵,而夷洲、呂漢等南洋的民眾雖然因為沒有不善於騎馬沒有報名參戰,不過他們卻絲毫沒有置身於事外的意思。


    這些南洋各郡的民眾紛紛集資購買了大量魚罐頭、肉罐頭、各種軍用作戰物資運送到遼東,甚至還有一些商人還為了讓士兵們吃到一些新鮮水果,甚至運送了十幾船的熱帶水果。


    原本王澤不顧劉忻等人的反對,堅持把來自不同區域內的漢民全部揉捏到一起,因為這些漢民本身的習俗差異鬧出不少事端來,可是當突厥人十餘萬大軍入犯的時候,這些漢民忽然發現原來真的隻有團結起來才能夠保護自己。


    於是剛剛產生的一些矛盾在這種心思下,迅速冰消雪融,大家這時便發現原來很多引起矛盾的事情,其實都沒有那麽必要,這樣一來突厥人的進攻反而讓夏國社會融合度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當南洋民眾、商人們運送的物資送到北方戰場時,王澤也正好將第一批組建的五萬騎兵送到姬翔那裏。


    這時除了李紅魚還要率所部騎兵守衛完水上遊的揚武城之外,連王澤身邊的中護軍羽林衛也都全部派了過來,這樣在粟末水南北兩岸的遼闊土地上集中了夏國至少十五萬騎兵。


    除了這十五萬騎兵外夏國還有十五萬騎兵正在整訓,隻要這些騎兵全部完成訓練,夏國將會有三十萬騎兵,有了這些騎兵,再加上夏國數十萬步軍,王澤不會絲毫忌憚突厥人的進攻。


    處羅侯在渡過粟末水來到難水流域後,這裏因為是夏國開發過幾年的地方,雖然大多數居住的都是以畜牧為主的民眾,不過在夏國整體富裕的情況下,這裏的夏國牧民也是非常富庶。


    當突厥大軍來到這裏看到夏國民眾留下的財物後,頓時處羅侯就攔不住了,尤其後麵補充的這些騎兵都是其他葉護、俟斤們讚助的騎兵,他們參與這場軍事行動的原本就是為了劫掠。


    如果處羅侯不讓這些人劫掠一些財富回去,那麽人家來這裏也沒有什麽意思了,於是處羅侯隻好下令在這裏搶掠一番再繼續順著難水往下遊進攻,他可是知道越往下遊越是富庶。


    這一搶掠就發現夏國太富裕了,突厥的冶煉行業雖然發達,但是那也是相對於其他的草原部落,跟夏國極為發達的冶鐵行業比起來,突厥人就有些不夠看了。


    特別是這一次跟隨大軍行動的契丹人、奚人、烏洛候人看來,夏國人的生活是那麽的幸福,不僅有各種各樣的鐵製品,竟然還有可以煮一隻小牛那麽大的鐵鍋,甚至還有用上好鋼鐵製造的菜刀。


    哪怕是善於冶煉的突厥人也做不到一人一把鐵刀,更不要說用上好的鋼來打造菜刀了,其實當契丹人、奚人看到夏國甚至都開始用上好的鋼鐵製造菜刀時,心裏已經隱隱有些後悔。


    當一個國家能夠奢侈到用鋼鐵製造菜刀的時候,那隻能意味著他們的鋼鐵產量很大,不僅可以滿足武器的需要,甚至都可以用來打造民用品了,這樣又怎麽是連鐵質武器都不能滿足的契丹可以抵擋的。


    契丹可不像突厥那麽強大,自己可是跟夏國接壤的,一旦夏國反應過來那豈不是要拿契丹進行報複?


    契丹作為突厥的屬國,其實並不希望突厥插手遼東的戰局,畢竟聽婆婆吩咐過日子哪裏有自己單獨過日子爽。


    而且契丹之前也對遼東的土地有野心,因此契丹一直以來都沒有向突厥說明高句麗這裏發生的變局,而突厥也一直被中原接連不斷的大戰吸引住目光,因此也並不清楚遼東的戰況。


    如今處羅侯如果要把遼東納入自己的領地,那麽夾在突厥與遼東之間的契丹人和奚人的獨立地位也必然不保。


    不過兩部雖然對此心知肚明,卻也不敢反抗,當初那麽強大的柔然都已經在突厥人的進攻下滅亡,自己又怎麽抵抗的了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南北滅隋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州方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州方圓並收藏重生南北滅隋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