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何大兄終於回來了!”王澤聽到何亮返回的消息大為驚喜,說起來何亮的這次遠航去的時間可真不短。
細細算來從今年的正月份剛過完年開始,何亮率領船隊在種子島跟上王澤的船隊南下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足足有十個月的時間了。
“羊先生,咱們去碼頭迎接一下何亮,秦津和長州的事情咱們邊走邊說!”王澤等不得頓時就想要到港口去迎接一下,說著王澤又招呼曹安、鄭魁等眾人道,“走走,咱們大家都過去,也不知道何亮這一次去這麽久都到了哪些地方!”
堂內眾人除了卓然、羊枯外,大多數人同何亮都是關係密切之輩,不是何亮的長輩就是何亮的兄弟一輩,聽說何亮返航回來的消息早就按耐不住了,這時王澤一發話,一個個都答應著往外湧出去。
鄭魁跟著眾人的腳步嗬嗬笑著對王澤道:“以前在濟州島、秦津港口老是聽那些過往的海商說西洋之地多珍寶,這次何亮去了那麽長時間也不知道都帶回來了什麽好東西!”
大家一邊說話一邊往外走去,因為秦津郡守府距離港口也有個七八裏的距離,所以大家還是要騎馬過去的,不過哪怕是牽馬的空檔羊枯也沒閑著,緊跟著王澤的腳步在王澤一邊述說著自己對長州以後發展的計劃。
“小侯爺,長州那邊經過我們多次進攻,如今我方占領的土地已經不比秦津小多少,而且到現在為止一共遷移過去普通民眾人口也將近有七八萬人了,在下以為還是盡快在長州設立郡縣為好!”
“既然先生之前一直負責長州的民政事務,那麽就由先生推薦一個靠得住的人選吧!”王澤一邊將自己回來後騎乘的那匹棗紅馬牽出來,一邊回答羊枯,這一會負責馬匹的士兵已經將戰馬的鞍韉捆綁好。
羊枯見王澤幹脆利落的閃身上馬也是趕忙騎上馬來,跟上王澤的速度繼續講道:“具體的人選我這裏倒是有了一個!此人姓管名禹晤,是東萊郡人士,自從前年時他便隨船隊來到濟州島,開始時因為寫的一手好字便在我帳下做一個文書,後來我看他頗有文才便逐漸提拔他,這將近半年的時間都是他協助我處理長州的事宜!”
王澤扭頭看了一眼羊枯微笑道:“既然是經過先生考驗過的人選,那就先讓他暫時擔任著長州郡守吧,等以後做出成績了再正式任命,改天先生讓他到我這裏來一趟我也好見見是個什麽樣的人才!”
羊枯見王澤對自己選擇的人報以肯定的態度心中也是頗為高興,也是加快馬速緊跟著王澤的後麵往不遠處的秦津港疾馳而去,後麵曹安、鄭魁、卓然、燕老大等一幹文武官員帶著數百侍衛騎馬緊隨其後。
騎馬到港口也用不了多少時間,這時碼頭上早就圍滿了聞訊趕來的人群,有前來趕熱鬧的民眾,有和何亮船隊船員相熟的朋友甚至親戚來探望的,當然也少不了在港口內維持秩序的士兵。
港口內停著足足有三十餘艘船隻,同何亮出發時帶著的船隊數量差不多,看來這一路還算安全沒出大問題,可是等王澤走近了才發現幾乎每一艘船隻的船舷等位置都遍布著不少的傷痕,甚至還有修補過的痕跡。
王澤趕來的時候船隊正在往下抬東西,大都是從南洋、西洋等地帶回來的珍貴事務,在碼頭士兵的護衛下這些裝在箱子裏的珍貴貨物很快就被裝上了馬車,它們要被運到南洋商行在秦津城內的總部去。
等當王澤再一次看到何亮的時候,何亮正打著赤膊指揮船員從船上卸貨,他簡直不敢相信眼前這人就是那個印象中陽光燦爛、和藹可親的何大兄,曾經白皙的皮膚變得黝黑了許多,看來是被熱帶海洋上炎熱的陽光曬得太厲害了,倒是何亮的牙齒顯得比以前白多了。
“大兄!你這回可是受苦了!”王澤有些激動的拉住何亮的手,看來何亮去的地方肯定不近,如果隻是去到了南洋的話隻需要幾個月時間就可以了,絕不會超過半年時間。
見王澤和羊枯、曹安、鄭魁等人都前來迎接自己,何亮的心裏也是暖暖的,他一咧嘴露出滿口的白牙笑道:“哈哈,大家都來接我們,看來我們的麵子還真的挺大!多謝多謝!”
見何亮開著玩笑,王澤也是笑道:“大兄還是那麽愛開玩笑,我已經讓城內準備好了上好的香湯和酒席為你們接風洗塵呐!大兄就快點和我們一起回去吧,也讓長久在外漂泊的兄弟們享受一下家裏的味道!”
“不急不急!小郎君你猜猜我這一趟都帶回來了什麽東西!”何亮一臉神神秘秘的,不過因為不知道這一年發生的事情,還是稱呼王澤小郎君。
王澤想了想才說:“大兄呀,我哪裏知道你這近一年的時間都去什麽地方了!隻有你說了去了哪些地方我才能猜出來呀!”
何亮微笑道:“看來你也猜出來我不止去到了南洋,我後來跟著一支南陳的商船隊去了一趟西洋佛祖的家鄉!”這時中國人都是稱呼後世的印度洋為西洋,佛祖的家鄉現在可是在內陸的泥婆羅(尼泊爾)地區,難道何亮去了那裏?
一邊猜測著王澤心中有些疑惑,不應該呀!何亮去那裏幹什麽?關鍵是去泥婆羅要通過很長的陸路,何亮沒有必要去那裏呀!
想到這裏王澤疑惑道:“難道大兄去了泥婆羅,可是那裏能有什麽吸引你的?另外西洋的珍寶我也聽說過一些,以前南陳從西洋回來的商船一般帶回來的無非就是象牙、犀牛角、香料這些東西為主,另外聽說西洋各地也盛產寶石難道大兄帶回來的是這些東西麽?可是這些東西南洋也有不少呀!”120
豈止是南洋有象牙犀牛角,就連這時候的嶺南都有不少犀牛生存,廣南西部也有不少的大象存在,所以象牙犀牛角這時雖然價格也比較高,但是和後世比起來並不是多麽珍貴的玩意,在嶺南的時候這些犀牛角還不如王澤往那裏賣的一把百煉刀值錢呢。
何亮細細述說後王澤才知道,原來何亮並沒有去泥婆羅,而是去的錫蘭(斯裏蘭卡),自從秦漢時期錫蘭就已經大規模的信封浮屠教,再加上從南朝的劉宋開始就不斷有錫蘭高僧和南朝僧人往來交流,因此錫蘭往往被當時南朝人稱呼為佛廷。
另外因為錫蘭地處西洋中間聯通東西海路和北麵天竺的重要商業節點,每年都有大量的商船航行往來於此進行貿易,因此錫蘭的富裕程度是外人難以想象的。
從漢朝漢武帝時期就有通往錫蘭的海上絲綢之路,到了南北朝時期南朝更是每年都和錫蘭有許多貿易往來,何亮隨著南陳商船到達錫蘭倒也不怎麽意外,隻是何亮到底帶回來了什麽可是猜不出來了。
見王澤猜不出自己帶回來什麽東西,何亮也不再賣關子,他讓人從一邊的箱子裏又拿出一個小盒子打開後遞到王澤麵前,王澤好奇的伸頭一看裏麵竟然是一些種子!
‘切,還以為是什麽好玩意呢,種子有什麽稀罕的!’王澤心裏有些不在意,他對何亮說:“我還以為是什麽玩意呢,大兄你拿這些種子有什麽好神秘的!”
見王澤不在意這些東西,何亮連忙道:“小郎君你不知道,這些種子可是隨船隊的農學教授張武特意囑咐我帶回來的,你看這些是亞麻種子,聽說夷洲的氣候也是可以種植的,這玩意編製的纜繩被海水浸泡後是不容易腐爛的!很有用!”
然後何亮收起亞麻種子又拿出另一盒種子對王澤說:“這是油棕樹的種子,這玩意生產的棕油用處也大得很呢!對了還有一種種子非常重要!”
說著何亮拿出這一個長寬約二十公分的木盒子打開,王澤一看頓時吃驚道:“棉花?這是棉花的種子!”以前王澤穿越前也沒少幹農活,對於後世這種常見的棉花種子還是認識的。
見王澤認出這種種子,何亮也是吃驚道:“咱們這裏以前是沒有這些玩意的呀,小郎君怎麽知道這是棉花的種子?”王澤當然是打著哈欠說是以前在神仙師父那裏知道的,這個借口百試百靈何亮果然就信了。
何亮一開始去到錫蘭的時候也沒注意到這些,隻顧著買賣當地的珍貴貨物了,還是隨船隊的農學教授張武見到島上有一種厚實的布料出售,於是他覺得這種布料非常適合天氣比較涼的秦津、長州等地,當即采購了一些。
而後張武更是憑著農學專家的嗅覺發現了這種植物的珍貴,雖然王澤如今大力推廣羊毛紡織業,但是用來滿足以後的需求還是差了些,另外長州冬日裏的夜晚你蓋著一副羊皮被子也不方便換洗。
而如果用這種棉花紡出來的布料和棉絮做成鋪蓋,那可就舒服多了,而且比起羊皮被子透氣性好,蓋起來也更舒服。
可是錫蘭島上還真沒有棉花種子賣,後來張武無奈之下找到了何亮,在知道了棉花的重要性後何亮花大價錢才從一名天竺商人那裏得到了這一點棉花的種子。
雖然何亮對於自己花了大價錢才買到這麽一點種子很心痛,可是王澤卻覺得很值,更何況印度長絨棉那是很好的優良品種,比起海南短絨棉可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隻是現在這些種子還不能就這麽種下去,還需要通過進一步的馴化培育以便讓他們適應東海各地的氣候,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
不用說,棉花進一步培育本土化的任務就交到了燕老大的手裏,當然具體負責的還是張武,畢竟發現這些棉花還是人家張武的功勞。
“大兄,你這是要幹什麽?”等船上貴重的東西卸載的差不多的時候,何亮又讓人將船隻最底層的艙板打開了,那裏是不放貨物而是用來放壓艙石的空間。
見王澤問自己,何亮嗬嗬笑道:“從錫蘭和南洋回來的時候看那裏的木頭挺不錯的,就幹脆弄了些比較結實的木材替代壓艙石了!幸好這些木頭還是挺沉的一路上船隻也比較平穩!”
當第一根原木被龍門吊費力的從船上吊下來時,王澤仔細一看竟然是紫檀木,雖然不怎麽專業,但是紫檀樹的一些特征他還是認識的。
以前王澤聽說明朝的鄭和下西洋的時候為了增加船隊的利潤,都是用南洋的紫檀木來代替壓艙石,結果將整個南洋群島的紫檀木采伐殆盡,連印度的檀木都差點給掃蕩一空,想不到今天何亮也幹了一遍這些事。
王澤目瞪口呆的看著碼頭上逐漸堆積起來足足有小山一般的木材堆,眼前這一堆紫檀木原木大都是手臂以上的粗,最粗的幾根甚至有一人合抱大小,光是將南洋的這些紫檀木找過來也費了不小的力氣呀!
細細算來從今年的正月份剛過完年開始,何亮率領船隊在種子島跟上王澤的船隊南下開始,到現在已經過去了足足有十個月的時間了。
“羊先生,咱們去碼頭迎接一下何亮,秦津和長州的事情咱們邊走邊說!”王澤等不得頓時就想要到港口去迎接一下,說著王澤又招呼曹安、鄭魁等眾人道,“走走,咱們大家都過去,也不知道何亮這一次去這麽久都到了哪些地方!”
堂內眾人除了卓然、羊枯外,大多數人同何亮都是關係密切之輩,不是何亮的長輩就是何亮的兄弟一輩,聽說何亮返航回來的消息早就按耐不住了,這時王澤一發話,一個個都答應著往外湧出去。
鄭魁跟著眾人的腳步嗬嗬笑著對王澤道:“以前在濟州島、秦津港口老是聽那些過往的海商說西洋之地多珍寶,這次何亮去了那麽長時間也不知道都帶回來了什麽好東西!”
大家一邊說話一邊往外走去,因為秦津郡守府距離港口也有個七八裏的距離,所以大家還是要騎馬過去的,不過哪怕是牽馬的空檔羊枯也沒閑著,緊跟著王澤的腳步在王澤一邊述說著自己對長州以後發展的計劃。
“小侯爺,長州那邊經過我們多次進攻,如今我方占領的土地已經不比秦津小多少,而且到現在為止一共遷移過去普通民眾人口也將近有七八萬人了,在下以為還是盡快在長州設立郡縣為好!”
“既然先生之前一直負責長州的民政事務,那麽就由先生推薦一個靠得住的人選吧!”王澤一邊將自己回來後騎乘的那匹棗紅馬牽出來,一邊回答羊枯,這一會負責馬匹的士兵已經將戰馬的鞍韉捆綁好。
羊枯見王澤幹脆利落的閃身上馬也是趕忙騎上馬來,跟上王澤的速度繼續講道:“具體的人選我這裏倒是有了一個!此人姓管名禹晤,是東萊郡人士,自從前年時他便隨船隊來到濟州島,開始時因為寫的一手好字便在我帳下做一個文書,後來我看他頗有文才便逐漸提拔他,這將近半年的時間都是他協助我處理長州的事宜!”
王澤扭頭看了一眼羊枯微笑道:“既然是經過先生考驗過的人選,那就先讓他暫時擔任著長州郡守吧,等以後做出成績了再正式任命,改天先生讓他到我這裏來一趟我也好見見是個什麽樣的人才!”
羊枯見王澤對自己選擇的人報以肯定的態度心中也是頗為高興,也是加快馬速緊跟著王澤的後麵往不遠處的秦津港疾馳而去,後麵曹安、鄭魁、卓然、燕老大等一幹文武官員帶著數百侍衛騎馬緊隨其後。
騎馬到港口也用不了多少時間,這時碼頭上早就圍滿了聞訊趕來的人群,有前來趕熱鬧的民眾,有和何亮船隊船員相熟的朋友甚至親戚來探望的,當然也少不了在港口內維持秩序的士兵。
港口內停著足足有三十餘艘船隻,同何亮出發時帶著的船隊數量差不多,看來這一路還算安全沒出大問題,可是等王澤走近了才發現幾乎每一艘船隻的船舷等位置都遍布著不少的傷痕,甚至還有修補過的痕跡。
王澤趕來的時候船隊正在往下抬東西,大都是從南洋、西洋等地帶回來的珍貴事務,在碼頭士兵的護衛下這些裝在箱子裏的珍貴貨物很快就被裝上了馬車,它們要被運到南洋商行在秦津城內的總部去。
等當王澤再一次看到何亮的時候,何亮正打著赤膊指揮船員從船上卸貨,他簡直不敢相信眼前這人就是那個印象中陽光燦爛、和藹可親的何大兄,曾經白皙的皮膚變得黝黑了許多,看來是被熱帶海洋上炎熱的陽光曬得太厲害了,倒是何亮的牙齒顯得比以前白多了。
“大兄!你這回可是受苦了!”王澤有些激動的拉住何亮的手,看來何亮去的地方肯定不近,如果隻是去到了南洋的話隻需要幾個月時間就可以了,絕不會超過半年時間。
見王澤和羊枯、曹安、鄭魁等人都前來迎接自己,何亮的心裏也是暖暖的,他一咧嘴露出滿口的白牙笑道:“哈哈,大家都來接我們,看來我們的麵子還真的挺大!多謝多謝!”
見何亮開著玩笑,王澤也是笑道:“大兄還是那麽愛開玩笑,我已經讓城內準備好了上好的香湯和酒席為你們接風洗塵呐!大兄就快點和我們一起回去吧,也讓長久在外漂泊的兄弟們享受一下家裏的味道!”
“不急不急!小郎君你猜猜我這一趟都帶回來了什麽東西!”何亮一臉神神秘秘的,不過因為不知道這一年發生的事情,還是稱呼王澤小郎君。
王澤想了想才說:“大兄呀,我哪裏知道你這近一年的時間都去什麽地方了!隻有你說了去了哪些地方我才能猜出來呀!”
何亮微笑道:“看來你也猜出來我不止去到了南洋,我後來跟著一支南陳的商船隊去了一趟西洋佛祖的家鄉!”這時中國人都是稱呼後世的印度洋為西洋,佛祖的家鄉現在可是在內陸的泥婆羅(尼泊爾)地區,難道何亮去了那裏?
一邊猜測著王澤心中有些疑惑,不應該呀!何亮去那裏幹什麽?關鍵是去泥婆羅要通過很長的陸路,何亮沒有必要去那裏呀!
想到這裏王澤疑惑道:“難道大兄去了泥婆羅,可是那裏能有什麽吸引你的?另外西洋的珍寶我也聽說過一些,以前南陳從西洋回來的商船一般帶回來的無非就是象牙、犀牛角、香料這些東西為主,另外聽說西洋各地也盛產寶石難道大兄帶回來的是這些東西麽?可是這些東西南洋也有不少呀!”120
豈止是南洋有象牙犀牛角,就連這時候的嶺南都有不少犀牛生存,廣南西部也有不少的大象存在,所以象牙犀牛角這時雖然價格也比較高,但是和後世比起來並不是多麽珍貴的玩意,在嶺南的時候這些犀牛角還不如王澤往那裏賣的一把百煉刀值錢呢。
何亮細細述說後王澤才知道,原來何亮並沒有去泥婆羅,而是去的錫蘭(斯裏蘭卡),自從秦漢時期錫蘭就已經大規模的信封浮屠教,再加上從南朝的劉宋開始就不斷有錫蘭高僧和南朝僧人往來交流,因此錫蘭往往被當時南朝人稱呼為佛廷。
另外因為錫蘭地處西洋中間聯通東西海路和北麵天竺的重要商業節點,每年都有大量的商船航行往來於此進行貿易,因此錫蘭的富裕程度是外人難以想象的。
從漢朝漢武帝時期就有通往錫蘭的海上絲綢之路,到了南北朝時期南朝更是每年都和錫蘭有許多貿易往來,何亮隨著南陳商船到達錫蘭倒也不怎麽意外,隻是何亮到底帶回來了什麽可是猜不出來了。
見王澤猜不出自己帶回來什麽東西,何亮也不再賣關子,他讓人從一邊的箱子裏又拿出一個小盒子打開後遞到王澤麵前,王澤好奇的伸頭一看裏麵竟然是一些種子!
‘切,還以為是什麽好玩意呢,種子有什麽稀罕的!’王澤心裏有些不在意,他對何亮說:“我還以為是什麽玩意呢,大兄你拿這些種子有什麽好神秘的!”
見王澤不在意這些東西,何亮連忙道:“小郎君你不知道,這些種子可是隨船隊的農學教授張武特意囑咐我帶回來的,你看這些是亞麻種子,聽說夷洲的氣候也是可以種植的,這玩意編製的纜繩被海水浸泡後是不容易腐爛的!很有用!”
然後何亮收起亞麻種子又拿出另一盒種子對王澤說:“這是油棕樹的種子,這玩意生產的棕油用處也大得很呢!對了還有一種種子非常重要!”
說著何亮拿出這一個長寬約二十公分的木盒子打開,王澤一看頓時吃驚道:“棉花?這是棉花的種子!”以前王澤穿越前也沒少幹農活,對於後世這種常見的棉花種子還是認識的。
見王澤認出這種種子,何亮也是吃驚道:“咱們這裏以前是沒有這些玩意的呀,小郎君怎麽知道這是棉花的種子?”王澤當然是打著哈欠說是以前在神仙師父那裏知道的,這個借口百試百靈何亮果然就信了。
何亮一開始去到錫蘭的時候也沒注意到這些,隻顧著買賣當地的珍貴貨物了,還是隨船隊的農學教授張武見到島上有一種厚實的布料出售,於是他覺得這種布料非常適合天氣比較涼的秦津、長州等地,當即采購了一些。
而後張武更是憑著農學專家的嗅覺發現了這種植物的珍貴,雖然王澤如今大力推廣羊毛紡織業,但是用來滿足以後的需求還是差了些,另外長州冬日裏的夜晚你蓋著一副羊皮被子也不方便換洗。
而如果用這種棉花紡出來的布料和棉絮做成鋪蓋,那可就舒服多了,而且比起羊皮被子透氣性好,蓋起來也更舒服。
可是錫蘭島上還真沒有棉花種子賣,後來張武無奈之下找到了何亮,在知道了棉花的重要性後何亮花大價錢才從一名天竺商人那裏得到了這一點棉花的種子。
雖然何亮對於自己花了大價錢才買到這麽一點種子很心痛,可是王澤卻覺得很值,更何況印度長絨棉那是很好的優良品種,比起海南短絨棉可是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隻是現在這些種子還不能就這麽種下去,還需要通過進一步的馴化培育以便讓他們適應東海各地的氣候,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
不用說,棉花進一步培育本土化的任務就交到了燕老大的手裏,當然具體負責的還是張武,畢竟發現這些棉花還是人家張武的功勞。
“大兄,你這是要幹什麽?”等船上貴重的東西卸載的差不多的時候,何亮又讓人將船隻最底層的艙板打開了,那裏是不放貨物而是用來放壓艙石的空間。
見王澤問自己,何亮嗬嗬笑道:“從錫蘭和南洋回來的時候看那裏的木頭挺不錯的,就幹脆弄了些比較結實的木材替代壓艙石了!幸好這些木頭還是挺沉的一路上船隻也比較平穩!”
當第一根原木被龍門吊費力的從船上吊下來時,王澤仔細一看竟然是紫檀木,雖然不怎麽專業,但是紫檀樹的一些特征他還是認識的。
以前王澤聽說明朝的鄭和下西洋的時候為了增加船隊的利潤,都是用南洋的紫檀木來代替壓艙石,結果將整個南洋群島的紫檀木采伐殆盡,連印度的檀木都差點給掃蕩一空,想不到今天何亮也幹了一遍這些事。
王澤目瞪口呆的看著碼頭上逐漸堆積起來足足有小山一般的木材堆,眼前這一堆紫檀木原木大都是手臂以上的粗,最粗的幾根甚至有一人合抱大小,光是將南洋的這些紫檀木找過來也費了不小的力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