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勢力一向是貴少壯而輕老弱!


    哪怕佗缽可汗生前有多麽的榮耀,但是一旦死去很快就被人們拋在了腦後,如今突厥人最關心的事情不是佗缽可汗的盛大葬禮,而是能夠繼承可汗位置的那個人將會是誰?


    如果是原來的曆史上,能夠跟庵羅競爭可汗位置的人還挺多,特別是木杆可汗的兒子大邏,乙息記可汗的長子攝圖,這兩人對身為佗缽可汗之子的庵羅威脅最大。


    甚至在原來大戰前,庵羅的聲望還比不上大邏,其他競爭力稍稍低一些的達頭、處羅侯兩人對他的威脅也不小,可以說大戰之前的突厥是五強並列,每一個人都有成為可汗的可能。


    但是如今大邏遼東慘敗,雖然大邏本人見機不妙安全逃了回來,但是麾下實力大損,對庵羅的威脅大減。


    而攝圖、處羅侯兩人幹脆就在戰場上戰歿,雖然夏軍沒有找到兩人的屍體,但是蹤影全無,已經是必死無疑,這樣兩人就更不能成為庵羅繼承可汗位置的威脅。


    而五個競爭者中唯一沒有大敗的達頭,到目前為止依然沒有從揚武城前線撤回來。


    等達頭撤回來時,哪怕他的實力猶存,以伊利、河中地區為根據地的他,也不可能贏得大部分突厥首領的支持,因此細細算來目前也就是庵羅有能力和實力來繼承可汗的位置。


    就在十幾日後,於都斤山下突厥牙帳中,經過眾多突厥部族首領推舉後,一致推舉佗缽可汗的兒子庵羅做為新一任的突厥可汗,自此庵羅便號稱沙缽略可汗(曆史上這是攝圖稱汗之後的稱號),依然以於都斤山建立突厥牙帳。


    按說庵羅繼承可汗位置後,第一件事就應該是征集突厥全國的兵馬繼續與夏軍作戰,至少也要打退夏國企圖伸向草原深處的那隻手,將夏軍從契丹、庫莫奚人的領地驅逐走,但是這時又有意外發生了。


    北路進攻揚武城的達頭葉護也絲毫不出意外的失敗了!


    不過很顯然達頭這家夥很狡猾,他的大軍實力保存的很好,並沒有真的與夏軍進行大決戰,在他撤軍回來時,依然還有八萬突厥騎兵,這樣的損失比可以說是幾路突厥大軍中實力最低的。


    原本達頭麾下還有五萬鐵勒騎兵,以及兩萬名契丹人騎兵,但是這些契丹人經過一番大戰後僅有一萬多人,而且在得知夏軍正在攻打自己的領地時,急忙南下去了。


    而那五萬鐵勒人早在一開始作戰的時候就比達頭還要滑頭,因為他們大多數都是骨利幹所部集中起來的北海周圍的鐵勒部族,大多都是暗地裏與夏國方麵有貿易,讓他們放棄豐厚的貿易利潤去攻打夏國,他們才不會幹呢。


    早在一開始進攻揚武城時,這些鐵勒人就是一副光打雷不下雨的樣子,隨便衝一下就要撤回來,而且達頭本身也不願意硬打硬拚,因此對鐵勒人的行為也就睜眼閉眼當做沒看到。


    因此當達頭決定撤退的時候,這些鐵勒人早就一副巴不得的樣子,一哄而散,於是達頭繼續率領自己麾下八萬騎兵往突厥牙帳而去,無論如何草原上隻有實力才是最根本的。


    不過達頭葉護在距離突厥牙帳還有五百裏時,突然得知了佗缽可汗突然死去的消息,於是他第一時間日夜趕往突厥牙帳,不過很快他就得到了庵羅已經在於都斤山突厥牙帳繼任了可汗的消息。


    在得知這個驚人的消息後,達頭先是沉默良久,然後命令大軍暫停安營下寨下來,就在達頭所部不明所以時,第二天達頭下令大軍繼續向突厥牙帳而去,竟然儼然一副問罪的架勢。


    在突厥牙帳位置還沒有坐穩的庵羅得知這個情況後,知道這是達頭必然心裏不服氣,放在往常庵羅才不會在意達頭的意見,但是如今突厥人實力大損,庵羅也不得不提早做好作戰準備。


    就在庵羅準備跟達頭來一場大戰時,卻忽然得知達頭率領八萬騎兵直接從牙帳北方二百裏外的草場上掠過,徑直往西奔金山而去,竟然是不入牙帳直接往河中地區而去了。


    在回到河中地區後,達頭也自稱為達頭可汗,不過依然尊奉庵羅所在的突厥牙帳為尊,而已經回到自己於都斤山西北部封底的大邏葉護,也在這時自稱為阿波可汗,奉突厥牙帳為尊。


    對於達頭、大邏兩人的這種行為庵羅心裏極為惱火,達頭、大邏這兩人擺明了不將自己放在眼裏呀!但是他這時為了團結突厥內部的所有力量,還隻能幹看著不能做出反應來,最後隻得默認了這種局麵。熱搜


    於是突厥這時‘叔侄兄弟各統強兵,俱號可汗,分居四麵,內懷猜忌,外示和同’這時突厥看上去還能夠共同進退,好像依然是一個整體,但是在內部實際上已經分裂了。


    在原本的曆史中,佗缽可汗死後,突厥就是庵羅、大邏、攝圖、達頭、處羅侯五汗並立,對於突厥這種五可汗並立的局麵,隋文帝楊堅也說:“且彼渠帥,其數凡五,昆季爭長,父叔相猜,外示彌縫,內乖心腹。”


    因此當庵羅繼承汗位後,突厥所麵對的局勢實在不怎麽好,不僅達頭僅僅隻是表麵上對自己尊重,實際上完全不聽自己的號令,河中、伊利等地的突厥部眾完全隻聽達頭的命令。


    甚至逃回到自己封地的大邏,更是心中惱恨自己丟失了可汗的寶座,要知道在之前大邏的實力更加強大,繼承的佗缽可汗的可能性也更高,因此大邏如何能夠不惱恨?


    要不是大邏經過遼東一戰實力大損,這時他的手裏總共隻有三萬多突厥騎兵,不然早就盡起大軍前來攻打庵羅了。


    另外之前因為在大戰中突厥人對鐵勒人的一係列不好的做法,也讓早就心懷不滿的鐵勒人拒絕了庵羅再次征召大軍的命令,甚至回紇、拔野古等比較強大鐵勒人已經開始往薛延陀這裏靠攏。


    薛延陀本來就是鐵勒人中最強大的部族,哪怕在之前跟隨突厥人作戰損失了近兩萬人,但是如今的薛延陀依然有五萬多騎兵,再加上其他各姓鐵勒人,於是九姓鐵勒在突厥牙帳西麵的金山山脈匯聚起來近二十萬鐵勒大軍。


    鐵勒人就是利用自己抱團的來抗拒突厥人的盤剝,本來自己出人出馬的跟你去打仗就已經很辛苦了,結果打了敗仗之後,你們突厥人的損失又要從我們身上來彌補,這讓鐵勒人如何忍受的下去。


    麵對著鐵勒人聚集起來抗拒不聽自己的命令,庵羅有心派兵鎮壓,但在達頭和大邏不再聽命後,庵羅真的沒有太多力量去鎮壓鐵勒人,甚至大邏在得知庵羅無力鎮壓鐵勒人之後,還大聲叫好。


    河中地區的栗特人、西域各城邦雖然沒有膽子違抗突厥人的命令,但是對於突厥一分為三的局麵也是傻眼了,到底聽誰的?尤其是身邊的達頭可汗與突厥牙帳的沙缽略可汗聽誰的?


    就這樣突厥人內部事實上已經分裂成三部,突厥人內部的附庸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不滿,鐵勒人又鬧著分家另過,而外部又有日漸強大起來的北周和夏國的威脅,庵羅已經不知道自己該怎麽辦了。


    庵羅也想到了聯和北周一起對付夏國的設想,但北周如今還在沉迷於繼續進攻三齊之地,以便徹底統一北方的想法,因此依然沒能答應庵羅的想法。


    另外在宇文邕死後,北周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極具野心的北周了,極盡荒唐之事的宇文贇開始展現他最荒謬的行為,目前北周對三齊的進攻全靠著尉遲迥、宇文儉等人維持。


    除了上麵的一些列問題,庵羅目前麵對的最主要威脅,就是夏軍分成兩路攻進大草原的數十萬騎兵了。


    在徹底擊敗突厥人之後,三十萬夏軍騎兵就攻進了大草原。


    南麵這一路就是胡秉常、燕小五、裴傑和苗軍他們這近二十萬人,而北路的則是在揚武城擊敗達頭後,率軍主動攻進草原深處的韓子高、李紅魚這一路大軍。


    雖然看似南路的夏軍騎兵有二十萬人,而北路的韓子高、李紅魚這一路隻有十萬人,但是南路夏軍進攻的主要是契丹人和奚人的領地,另外這些地方距離突厥牙帳距離還很遠,中間又有大漠阻擋,因此庵羅並不太擔心。


    而北路的韓子高所部雖然人數少,但是這裏的草原部族大都是實力更加弱小的鐵勒部族,而且之前骨利幹部、西室韋部都跟夏軍有暗中的聯係,這一次夏軍出擊後,骨利幹部幹脆當沒看見。


    而西室韋部幹脆也起兵三萬騎,跟隨夏軍一起去進攻更南部的鐵勒人和突厥人,而且夏軍完全可以順著弓瀘水一路進攻到距離突厥牙帳很近的地方,這樣對突厥人的威脅就大了。


    麵對著夏軍的大舉進攻,早已經人心惶惶的突厥人竟然難得的集中人馬來到庵羅帳下聽令,畢竟夏國人的戰鬥力實在太強大了,他們也隻能在集中吧兵力後才有信心與夏軍作戰。


    (重生南北滅隋唐群323526905)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南北滅隋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州方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州方圓並收藏重生南北滅隋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