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王澤下定決心親自前往耽羅島之後,山寨眾人都在為即將到來的遠行做準備。
朱睿去曹鐵匠那裏去督促他好好造一批‘精’良武器、鎧甲,全部按照最高規格來打製。
程衝準備去挑選一批最好的士兵配給王澤,呂文去船場監督了,王勇則是去給王澤挑選一批可以輔佐他的班底。
而王澤這時卻來到一處院子裏,正是王澤建立的理學院,裏麵正在上課,教師赫然是三年前來投靠的蕭敬。
當時蕭敬在山寨晃‘蕩’了月餘後,主動找王澤,要求擔任理學院的數學教諭。王澤聽說蕭敬曾隨南朝祖衝之習術數,見蕭敬的中國傳統數學水平很高,當即就答應了下來。
“見過小郎君!”,蕭敬見王澤在堂外等候,知道王澤必然有要事,不然不會打擾學生上課,當即安排學生休息片刻,自己出來見王澤。
“蕭先生,你是梁朝宗室,當年武帝大同七年(公元541年)時,有百濟來使,不知你可知否?”王澤一邊走一邊問身邊的蕭敬。
“那是自然,十六年前,我正值二十八歲,當時我與蕭映關係匪淺,曾隨他迎接、招待百濟使臣,與那使者也算舊友!”蕭敬昂首,頗為自得的說。
“我‘欲’與百濟兵戈相見,‘欲’派先生為使,恐先生為百濟所害,故而詢問先生與百濟是否有故!既然先生當年故友如今已身居百濟高官,且南梁即對百濟有恩,先生身為梁宗室,此去必然無恙!”王澤卻是一臉笑眯眯的看著蕭敬說。
“這~~~”,蕭敬恨不得‘抽’自己兩巴掌,沒事嘴賤顯擺那些陳穀子爛芝麻的事幹嘛!這不把自己給搭上了。
“先生不必著急,若是出使百濟,當在半年之後了,先生可以緩緩與舊友聯係!六兄可以代先生送信!”王澤笑著走開了。
“唉,這就是個害人‘精’呀!”蕭敬對著王澤遠去的背影,嘴裏喃喃著!不過也意識到對自己來說即是一個考驗也是一個機會。
五月五日端午節,山寨各處都在驅五毒,撒硫磺粉,雄黃酒。王澤這時了解到,原來端午節乃是從上古西周之前就已經有了,古人認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惡日,所以端午乃是把五月五日這個去毒月惡日給端去。
這天,昊天上帝教的道長們也是大做法事,引來許多百姓圍觀,其中一樣東西吸引了王澤的注意力。
隨後幾天眾人發現王澤頻繁的出入芝罘島的昊天神廟,大家都以為王澤因為要遠航了,所以去求昊天上帝的保佑,也沒人在意。
五月十一日,這天王澤召集幼獅營所有成員,準備選拔一部分優秀的成員新成立一個輕騎營:白狼營。
幼獅營經過四年的發展擴大,已經設立了牟平、威海、‘乳’山、長島四處分營。皆名曰幼獅營,隻是前麵加上地名。
四處幼獅營共有童軍兩千餘人,這次王澤隻選年滿十二歲以上,並且善於騎馬者優先。
十幾日下來,在四處分營共挑選出三百人,一平均年齡在十三四歲。
前年王勇等根據當時的風氣,修訂出一部寨規,其中一條:凡男童年滿十二歲就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也就是說從事實上已經承認十二歲以上的孩子是一個成年人了,擁有成年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這次王澤決定帶他們一同前往耽羅,主要是要鍛煉他們的膽識、智謀,感受一下戰場的氛圍,準備把他們培養成自己以後的一批基幹力量。
因為數年來山寨積攢下來近五千匹戰馬,而騎兵僅有一千餘人;所以,王澤給這一批白狼營所有成員配備了馬匹,要求這些人必須在半年之內練好馬術。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子一天天飛逝而過,白駒過隙不外如此,就像某隻羊說的‘眼睛一閉一睜,嚎的一下就過去了!’
轉眼已經是金秋十月份了,不光山寨的‘春’麥早已收獲,就連何伯農學院試驗田裏的稻穀每畝都收了近三石稻米。
王澤準備出發了,船場早就造好了二十艘大船,另外還有近三十艘海狐船,行動更為輕捷,真是海上作戰的利器。
大船每艘除了載的貨物、牛羊之外,還各載人二百人,小船每艘三十人,這樣大小海船滿載五千人。
其中,船上水軍一千五百多人,王澤的白狼營有三百餘人,程衝挑出來的一千五百名‘精’銳由薑興和周通分別帶領。
周通的鐵甲兵已經擴大到了五百人,這回一股腦的被派了來。
其他的就是一些經過訓練的流民青壯,這回王勇許諾,凡是跟著去的一律授予每人良田五十畝。
消息一公布出來,登時就有五千多人報名了,隨後還在不斷地增加人數。
北齊雖然當時有均田製,但是由於官府腐敗,加上民間豪強勢力、地主莊園經濟強盛,因此執行的很不到位。
這些流民在山寨雖然日子過得也很好,但是土地都不是自己的,這回一聽王勇的話,對土地的渴望頓時壓倒了一切。
為了穩妥起見,王勇等人這一次第一批隻選派了兩千人隨船前往耽羅島。
周通這廝這兩年可謂是閑的骨頭長鏽,整日隻好可勁的訓練手下的數百號壯漢。
這貨一聽要跟著王澤去東海打仗,連去跟誰打都沒‘弄’清楚呢,就高興的滿麵紅光。
要不是王澤老娘公西氏無意中聽說了兒子要親自遠航耽羅的事,親自來給兒子踐行,隻怕周通早就手舞足蹈的跳起來了。
不過公西氏倒也沒有阻攔王澤遠航耽羅,隻是對兒子千叮囑萬囑咐,一定要注意安全,顯然也是明白此行不可避免。
隻是按王澤暗地推測,自己老爹隻怕要背地裏跪上幾晚的搓衣板了。公西氏對王勇等一幹人瞞著她,可不是沒有火氣。
王澤正要上船時,曹鐵匠卻是帶著一位青年趕來,上前對王澤說:“小郎君,隻恨老漢已經老邁,不能隨小郎君遠行,不過老漢的幼子曹安卻可以代老漢隨‘侍’小郎君左右!”
說著把身後的青年拉過來,說:“老漢隻有兩子,長子曹磊除了兩把力氣,也隻能隨老漢打打鐵了,不過我這幼子曹安今年二十一歲,這幾年卻是隨程二統領學了不少的本事!”
王澤看著眼前這個麵容白皙,神情靦腆的大男孩,不敢相信這是一個高手,雖然海寇攻寨的時候也穿著盔甲前去支援了,但是看上去實在讓人難以相信這是一個高手。
“大郎,你可不要小瞧曹二郎,咱一身的本領起碼已經被他學去八成了!”旁邊的程衝向王澤說。
既然程衝都開口承認曹安的本事很是厲害了,那肯定不假,當即把曹安歸入自己的隨身‘侍’衛。
再次與眾位親友告別後,王澤轉身登船。
岸上眾人看著船隊依次緩緩出港向東遠去,最後不見了身影,公西氏忍不住眼淚就啪啪的掉了下來,王勇心中叫苦,急忙上前安慰。
程衝卻是‘舔’‘舔’嘴‘唇’,眼巴巴的看著遠去的船隊,隻恨跟著前去的不是自己。
王澤站在甲板上,凝視著遠去的家園,心中雖然不舍,但還是踏出了這一步。這時有人也來到王澤身旁,扭頭一看是曲六郎和薑興。
“小郎君,此行雖然有新型大船二十、小船三十,但是百濟戰船何止數百艘,不知小郎君有何打算?”曲六郎心中沒底,拉著薑興前來問個究竟。
王澤手指著甲板上被油布遮蓋住的物件,笑著對他說:“六兄不是應該早已知曉了麽?”
薑興問曲六郎:“六郎,那是什麽?”
“那是譚木匠這幾年研製出的新型‘床’弩!”曲六郎跟薑興解釋,然後轉頭對王澤說,“我知道那‘床’弩威力不凡,可以‘射’出近兩百丈的距離,但是海船船板全是硬木所造,足足有一尺厚,豈能‘射’的穿?”
“哎呀呀,六兄你可真是死腦‘門’,我的‘床’弩難道就隻能‘射’弩箭啦?”王澤不客氣的說,“放心,我早就準備好了秘密武器!到時候讓你們大吃一驚!”
曲六郎見王澤不肯講,隻好讓薑興繼續回到了船艙內休息,至於他自己要去檢查一下一路上船隻有無問題。
一路無話,經過十天的航行,十月十八日船隊終於順利抵達耽羅島外海。
當天晚上,悄悄的靠近了牧場早已建好的碼頭,數千人緩緩依次上岸,悄無聲息。
就連船上的牛羊馬匹都被綁住了嘴運了下來,等到子時已經是全部卸載完畢。
岸上早就有人前來迎接,領頭的竟然是鄭魁,原來當時派出第一批五百人移居此地時,找不出合適的人來主持大局。
還是王勇親自找鄭魁談話後,鄭魁才答應出來獨當一麵。
鄭魁身後是燕小五和馮靜,兩人差不多的年紀,今年都已經是二十一歲上下的年齡了。
燕小五是負責平時訓練那些青壯組成的民兵騎馬訓練,並且負責馬匹的安全。
馮靜卻是主動要求前來的,因為這孩子聽說耽羅島非常適合放牧,所以他想試試能不能在島上培育出一種特別適合紡線的細‘毛’羊。
自從四月份開始,每個月山寨都會陸續往島上移民五六百人,到現在已經有了近三千人。
加上這次隨船而來的五千人,足以自保。
“小郎君,你們要是再不來,我們隻怕要被耽羅人趕到海裏了!”燕小五在旁邊訴苦。
鄭魁瞪了他一眼,然後對王澤說:“小郎君,小五雖然是有些危言聳聽,卻也不假。”
“哦?鄭叔怎麽回事,還望與我細細講明!”王澤問道。
朱睿去曹鐵匠那裏去督促他好好造一批‘精’良武器、鎧甲,全部按照最高規格來打製。
程衝準備去挑選一批最好的士兵配給王澤,呂文去船場監督了,王勇則是去給王澤挑選一批可以輔佐他的班底。
而王澤這時卻來到一處院子裏,正是王澤建立的理學院,裏麵正在上課,教師赫然是三年前來投靠的蕭敬。
當時蕭敬在山寨晃‘蕩’了月餘後,主動找王澤,要求擔任理學院的數學教諭。王澤聽說蕭敬曾隨南朝祖衝之習術數,見蕭敬的中國傳統數學水平很高,當即就答應了下來。
“見過小郎君!”,蕭敬見王澤在堂外等候,知道王澤必然有要事,不然不會打擾學生上課,當即安排學生休息片刻,自己出來見王澤。
“蕭先生,你是梁朝宗室,當年武帝大同七年(公元541年)時,有百濟來使,不知你可知否?”王澤一邊走一邊問身邊的蕭敬。
“那是自然,十六年前,我正值二十八歲,當時我與蕭映關係匪淺,曾隨他迎接、招待百濟使臣,與那使者也算舊友!”蕭敬昂首,頗為自得的說。
“我‘欲’與百濟兵戈相見,‘欲’派先生為使,恐先生為百濟所害,故而詢問先生與百濟是否有故!既然先生當年故友如今已身居百濟高官,且南梁即對百濟有恩,先生身為梁宗室,此去必然無恙!”王澤卻是一臉笑眯眯的看著蕭敬說。
“這~~~”,蕭敬恨不得‘抽’自己兩巴掌,沒事嘴賤顯擺那些陳穀子爛芝麻的事幹嘛!這不把自己給搭上了。
“先生不必著急,若是出使百濟,當在半年之後了,先生可以緩緩與舊友聯係!六兄可以代先生送信!”王澤笑著走開了。
“唉,這就是個害人‘精’呀!”蕭敬對著王澤遠去的背影,嘴裏喃喃著!不過也意識到對自己來說即是一個考驗也是一個機會。
五月五日端午節,山寨各處都在驅五毒,撒硫磺粉,雄黃酒。王澤這時了解到,原來端午節乃是從上古西周之前就已經有了,古人認為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惡日,所以端午乃是把五月五日這個去毒月惡日給端去。
這天,昊天上帝教的道長們也是大做法事,引來許多百姓圍觀,其中一樣東西吸引了王澤的注意力。
隨後幾天眾人發現王澤頻繁的出入芝罘島的昊天神廟,大家都以為王澤因為要遠航了,所以去求昊天上帝的保佑,也沒人在意。
五月十一日,這天王澤召集幼獅營所有成員,準備選拔一部分優秀的成員新成立一個輕騎營:白狼營。
幼獅營經過四年的發展擴大,已經設立了牟平、威海、‘乳’山、長島四處分營。皆名曰幼獅營,隻是前麵加上地名。
四處幼獅營共有童軍兩千餘人,這次王澤隻選年滿十二歲以上,並且善於騎馬者優先。
十幾日下來,在四處分營共挑選出三百人,一平均年齡在十三四歲。
前年王勇等根據當時的風氣,修訂出一部寨規,其中一條:凡男童年滿十二歲就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也就是說從事實上已經承認十二歲以上的孩子是一個成年人了,擁有成年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這次王澤決定帶他們一同前往耽羅,主要是要鍛煉他們的膽識、智謀,感受一下戰場的氛圍,準備把他們培養成自己以後的一批基幹力量。
因為數年來山寨積攢下來近五千匹戰馬,而騎兵僅有一千餘人;所以,王澤給這一批白狼營所有成員配備了馬匹,要求這些人必須在半年之內練好馬術。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子一天天飛逝而過,白駒過隙不外如此,就像某隻羊說的‘眼睛一閉一睜,嚎的一下就過去了!’
轉眼已經是金秋十月份了,不光山寨的‘春’麥早已收獲,就連何伯農學院試驗田裏的稻穀每畝都收了近三石稻米。
王澤準備出發了,船場早就造好了二十艘大船,另外還有近三十艘海狐船,行動更為輕捷,真是海上作戰的利器。
大船每艘除了載的貨物、牛羊之外,還各載人二百人,小船每艘三十人,這樣大小海船滿載五千人。
其中,船上水軍一千五百多人,王澤的白狼營有三百餘人,程衝挑出來的一千五百名‘精’銳由薑興和周通分別帶領。
周通的鐵甲兵已經擴大到了五百人,這回一股腦的被派了來。
其他的就是一些經過訓練的流民青壯,這回王勇許諾,凡是跟著去的一律授予每人良田五十畝。
消息一公布出來,登時就有五千多人報名了,隨後還在不斷地增加人數。
北齊雖然當時有均田製,但是由於官府腐敗,加上民間豪強勢力、地主莊園經濟強盛,因此執行的很不到位。
這些流民在山寨雖然日子過得也很好,但是土地都不是自己的,這回一聽王勇的話,對土地的渴望頓時壓倒了一切。
為了穩妥起見,王勇等人這一次第一批隻選派了兩千人隨船前往耽羅島。
周通這廝這兩年可謂是閑的骨頭長鏽,整日隻好可勁的訓練手下的數百號壯漢。
這貨一聽要跟著王澤去東海打仗,連去跟誰打都沒‘弄’清楚呢,就高興的滿麵紅光。
要不是王澤老娘公西氏無意中聽說了兒子要親自遠航耽羅的事,親自來給兒子踐行,隻怕周通早就手舞足蹈的跳起來了。
不過公西氏倒也沒有阻攔王澤遠航耽羅,隻是對兒子千叮囑萬囑咐,一定要注意安全,顯然也是明白此行不可避免。
隻是按王澤暗地推測,自己老爹隻怕要背地裏跪上幾晚的搓衣板了。公西氏對王勇等一幹人瞞著她,可不是沒有火氣。
王澤正要上船時,曹鐵匠卻是帶著一位青年趕來,上前對王澤說:“小郎君,隻恨老漢已經老邁,不能隨小郎君遠行,不過老漢的幼子曹安卻可以代老漢隨‘侍’小郎君左右!”
說著把身後的青年拉過來,說:“老漢隻有兩子,長子曹磊除了兩把力氣,也隻能隨老漢打打鐵了,不過我這幼子曹安今年二十一歲,這幾年卻是隨程二統領學了不少的本事!”
王澤看著眼前這個麵容白皙,神情靦腆的大男孩,不敢相信這是一個高手,雖然海寇攻寨的時候也穿著盔甲前去支援了,但是看上去實在讓人難以相信這是一個高手。
“大郎,你可不要小瞧曹二郎,咱一身的本領起碼已經被他學去八成了!”旁邊的程衝向王澤說。
既然程衝都開口承認曹安的本事很是厲害了,那肯定不假,當即把曹安歸入自己的隨身‘侍’衛。
再次與眾位親友告別後,王澤轉身登船。
岸上眾人看著船隊依次緩緩出港向東遠去,最後不見了身影,公西氏忍不住眼淚就啪啪的掉了下來,王勇心中叫苦,急忙上前安慰。
程衝卻是‘舔’‘舔’嘴‘唇’,眼巴巴的看著遠去的船隊,隻恨跟著前去的不是自己。
王澤站在甲板上,凝視著遠去的家園,心中雖然不舍,但還是踏出了這一步。這時有人也來到王澤身旁,扭頭一看是曲六郎和薑興。
“小郎君,此行雖然有新型大船二十、小船三十,但是百濟戰船何止數百艘,不知小郎君有何打算?”曲六郎心中沒底,拉著薑興前來問個究竟。
王澤手指著甲板上被油布遮蓋住的物件,笑著對他說:“六兄不是應該早已知曉了麽?”
薑興問曲六郎:“六郎,那是什麽?”
“那是譚木匠這幾年研製出的新型‘床’弩!”曲六郎跟薑興解釋,然後轉頭對王澤說,“我知道那‘床’弩威力不凡,可以‘射’出近兩百丈的距離,但是海船船板全是硬木所造,足足有一尺厚,豈能‘射’的穿?”
“哎呀呀,六兄你可真是死腦‘門’,我的‘床’弩難道就隻能‘射’弩箭啦?”王澤不客氣的說,“放心,我早就準備好了秘密武器!到時候讓你們大吃一驚!”
曲六郎見王澤不肯講,隻好讓薑興繼續回到了船艙內休息,至於他自己要去檢查一下一路上船隻有無問題。
一路無話,經過十天的航行,十月十八日船隊終於順利抵達耽羅島外海。
當天晚上,悄悄的靠近了牧場早已建好的碼頭,數千人緩緩依次上岸,悄無聲息。
就連船上的牛羊馬匹都被綁住了嘴運了下來,等到子時已經是全部卸載完畢。
岸上早就有人前來迎接,領頭的竟然是鄭魁,原來當時派出第一批五百人移居此地時,找不出合適的人來主持大局。
還是王勇親自找鄭魁談話後,鄭魁才答應出來獨當一麵。
鄭魁身後是燕小五和馮靜,兩人差不多的年紀,今年都已經是二十一歲上下的年齡了。
燕小五是負責平時訓練那些青壯組成的民兵騎馬訓練,並且負責馬匹的安全。
馮靜卻是主動要求前來的,因為這孩子聽說耽羅島非常適合放牧,所以他想試試能不能在島上培育出一種特別適合紡線的細‘毛’羊。
自從四月份開始,每個月山寨都會陸續往島上移民五六百人,到現在已經有了近三千人。
加上這次隨船而來的五千人,足以自保。
“小郎君,你們要是再不來,我們隻怕要被耽羅人趕到海裏了!”燕小五在旁邊訴苦。
鄭魁瞪了他一眼,然後對王澤說:“小郎君,小五雖然是有些危言聳聽,卻也不假。”
“哦?鄭叔怎麽回事,還望與我細細講明!”王澤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