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說笑了,若無事,我與公佑又怎敢冒昧打擾先生呢。”


    簡雍見諸葛尋態度頗為嚴肅,心中一凜,連忙請罪。


    孫乾麵對諸葛尋,同樣感覺壓力山大。


    這倒不是諸葛尋的體型多麽有壓迫力。


    而是諸葛尋身上的氣場實在是太大了。


    氣場這個東西,無形無色,但他就是真實存在的。


    試想一下,如果對方總是正確,而且能通過事件來證明他的正確性,你在反對他的時候,心中是否會有所顧慮。


    孫乾和簡雍二人此時此刻麵對的壓力,大概就是如此。


    畢竟在劉備軍中,諸葛先生的名頭實在是太大了,而且幾乎從來沒有出過任何錯誤。


    在這等情況下,對諸葛先生提出質疑,需要的勇氣可不是一丁半點。


    “不可如此?為何不可呢?”


    諸葛尋笑著問道。


    同時對孫乾和簡雍二人也是蠻佩服的。


    被打臉了這麽多次,現在位居荊州府劉備政務上的左膀右臂,以他們對劉備的了解,不可能不知道他在劉備心目中的地位。


    即便如此,兩人卻仍舊奔赴而來勸阻,隻能說他們的確是沒有私心,是真的在為荊州的未來考慮了。


    當然,想是這麽想。


    讓步也是不可能讓步的。


    “先生難道不知道,糧草是荊州安穩所係,開荒地的工作,萬萬不可停下啊。”


    孫乾焦急說道。


    “我也沒有說過要停掉開荒地的工作啊。”


    諸葛尋答道。


    “可是先生推行的這個什麽……學習任務,若是無法完成任務,就要停止所在小隊的工作,這和停掉開荒地的工作有什麽區別呢?”


    孫乾攤手說道:“先生是讀過書的人,又怎能不知道讀書識字何其難也,這些百姓恐怕半輩子也沒見過幾個大字,讓他們來讀書,這不是趕鴨子上架嘛!”


    “說的就是啊。”


    孫乾說完,作為同行之人的簡雍自然而然要幫腔。


    接過話後,簡雍對諸葛尋恭聲行禮,低聲勸道:“先生想教化百姓之心,我與公佑深能體會,隻是希望先生不可操之過急,凡事當徐徐圖之,若是真要教化百姓,還需在城中尋找精通儒學之人,再擇天資聰穎之少年,如此方可成事啊。”


    “儒學……我沒說過我要教他們儒學。”


    諸葛尋聽完孫乾和簡雍的建議後,麵帶微笑,然後一口回絕了他們。


    儒學是什麽東西?


    學那玩意能填飽肚子嗎?


    諸葛尋嗤之以鼻,不屑一顧!


    他想教會這些百姓讀書識字的真正目的,一方麵是想讓提高這些百姓的自身素質,讓他們能夠適應比種地更加複雜的工作挑戰。


    這一點,他是開誠布公說過的。


    但是還有另外一點,諸葛尋未曾提到過。


    那就是打破當前世家大族對於知識解釋權的壟斷!


    如果讓他們學儒學,最多就是培養出百十來個儒生。


    對於天下,又有何益處?


    對於後勤處,對於諸葛尋而言,又有何益處?


    “不學儒學,那能學什麽啊。”


    諸葛尋這一番話,倒是讓孫乾愣住了,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作答了。


    “如今天下紛爭,民生艱難,儒生在哪裏呢?”


    諸葛尋反問道:“曹操兵鋒直指天下,屠城掠地的時候,儒生又在哪裏呢?”


    “既然學儒無用,那為什麽還要學呢?”


    諸葛尋再次問道。


    “嘶……先生怎能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孫乾滿臉震驚,看著諸葛尋,眼神中充滿了不可思議。


    “兩位軍師,你們若有興趣,就留下來旁觀,看看我是如何教授學生的,若是沒興趣呢,還請打道回府,我最近會很忙,恐怕沒時間再和二位磨嘴皮子了。”


    諸葛尋麵帶微笑的說完這番話後,也不管二人是什麽反應了,直接轉身離開了。


    孫乾和簡雍對視了一眼後,正準備跟上,後勤處負責保護諸葛尋的成員馬上上前攔住了二人,麵無表情的說道:“先生有言在先,請二位止步!”


    “我與憲和負責荊州城內一應政務,後勤處難道不在荊州府管轄範圍之內嗎?”


    孫乾忍住怒氣反問道。


    “孫大人,執行先生命令,是主公的吩咐,若大人對此有所異議的話,還請去向主公陳說。”


    攔住他們的那人,依舊是麵無表情,絲毫沒有被孫乾嚇到的意思。


    “公佑,算了,先回去吧。”


    簡雍見場麵有些緊張,拉了拉孫乾,示意他息事寧人。


    “怎能如此!怎能如此啊!”


    回去的路上,孫乾怒氣衝衝:“不行,此事我一定要去稟告主公!讓主公阻止諸葛先生!”


    “哎……恐怕是沒用的。”


    簡雍歎了口氣,搖了搖頭說道:“之前我們又不是沒找過主公,哪次主公不是站在先生那一邊呢。”


    “這一次不一樣啊,這次事關糧食問題,主公一定不會大意的!”


    “之前不也是事關荊州生死存亡,但主公又何曾動搖過?”


    簡雍依舊搖頭,沉吟片刻後,說道:“公佑若是真的有心插手此事的話,與其找主公,倒不如換個目標。”


    “換個目標?”


    孫乾抬了抬眉毛,追問道:“憲和的意思是?”


    “荊州學儒之人!”


    簡雍壓低聲音說道:“先生剛才那番話,你我皆聽入耳中,依我對先生的了解,他此言必不是作偽,儒學在先生眼裏,或許真的不值一提!”


    “在荊州讓百姓學習讀書識字,但不學儒,那些儒生的確也有理由反對啊!”


    孫乾想了一會兒後,眼睛頓時亮了起來,拍手道:“憲和這一招是妙計啊。”


    “不過還需注意分寸,先生終究是身具主公信任,且又有大功之人,如果鬧得太僵,對你我都沒什麽好處。”


    簡雍提醒道。


    “憲和你放心,我知道分寸,其實我也不關心先生是否看得上儒學,隻要他能退一步,不幹涉百姓在開荒地的工作情況,不動糧草,其他的我都能容忍!”


    孫乾滿麵真誠的說道:“若不是為了荊州,我又怎會和先生過不去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我真不是諸葛臥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詩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詩兄並收藏三國之我真不是諸葛臥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