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連環計——連起來!
三國之我真不是諸葛臥龍 作者:小詩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諸葛尋其實也不是抱著興師問罪的態度來的。
見孫權態度誠懇,也就點到為止,不再繼續就這個話題追究下去了。
此時殿內共有孫權、魯肅、趙雲以及諸葛尋四人在場。
諸葛尋將自己的想法簡略的說了一遍。
“連環計?”
孫權聽完後,望向身旁的魯肅,問道:“子敬,你怎麽看?”
魯肅也在琢磨諸葛尋的這番話,並沒有第一時間表態。
過了一會兒,魯肅點頭說道:“諸葛先生此計,還是有可行性的,如今曹軍日夜打造戰船,即便主公力主抗擊曹軍,遲早曹軍也會與江東一戰。”
頓了頓,魯肅說道:“若能用計讓曹操戰船相連,而後施以火攻之策,想必應該可以大破曹軍!”
“好,那就依先生所言!”
見魯肅認為可行,孫權極為激動,當場就準備下令按照諸葛尋計劃行事,卻被魯肅攔住了:“主公且勿著急,此計雖然好,但還有數點問題,需要諸葛先生解釋清楚,否則不可輕易施為也。”
魯肅並沒有被諸葛臥龍的名頭給震懾,思考方向還是非常理智的。
此戰事關江東的生死存亡,大意不得!
“諸葛先生,可以問你幾個問題嗎?”
魯肅阻止孫權後,望向諸葛尋,低聲詢問道。
“請講。”
諸葛尋抬了抬手,示意魯肅說話。
“第一,若施展此計,與公覆將軍投降曹軍一同打造成連環計,的確是無上妙計,但何人去當這個說服曹操之人呢,須知那曹賊生性多疑,可不是誰都會相信的,沒有足夠的分量,別說說服他,恐怕連曹軍大營都沒辦法進去啊。”
魯肅擔憂道。
“你說的有道理,還有別的要問的嗎?”
諸葛尋點頭,讓魯肅繼續說。
“第二,江東雖然有長江天險為屏障,但地勢處於低坡,屆時若用火攻,風向卻是朝著江東吹的,即便曹軍戰船連環,恐怕也很難燒到,反而會殃及江東水師部隊啊。”
魯肅拱手道:“這兩點先生若能給出方案,此計就可以實行,否則此計也隻是紙上談兵而已。”
“嗯,你說的對。”
諸葛尋點了點頭,對魯肅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想到這些問題感到驚訝。
不愧是能被孫權委以重任的人,果然是有兩把刷子。
此時的時空內,周瑜早死,魯肅的權力以及得到孫權的信任程度,比原本曆史上還要更多。
能在這樣困難的局麵下,依舊能冷靜分析情況,並提出合理的質疑。
隻能說魯肅的確是能夠承擔起責任的江東能臣了。
“魯讚軍所說的第一點,其實很好解決,那曹操如今使用攻心之計,意圖招攬江東內部人士,使江東不戰而降,那麽最關鍵的人,你可知道是何人?”
“主公!”
魯肅毫不猶豫的說道:“主公若是主張和談,恐怕江東再無任何一人能夠主戰了。”
“不錯,但江東之主自然是不可能去曹營施展此計的,其實除了他之外,還有一個人非常合適。”
諸葛尋微微一笑,望向了魯肅,說道:“魯讚軍可知此人是誰?”
“是誰?”
魯肅眉頭微微皺起,陷入了沉思。
主戰派之中,周瑜已死,幼子尚小,對此時的江東政局自然不會有任何影響力存在。
剩下的諸如黃蓋,已經是第一計的實施者,又怎能身兼數職呢?
“子敬不知,還請先生指點。”
魯肅想了半天,也沒想清楚。
倒是高坐主位的孫權,眼睛卻突然亮了起來,望向了魯肅。
諸葛尋注意到了這一點,微笑說道:“或許你家主公已經知道了,不如你問問看?”
魯肅略帶驚訝的回過頭,正好和孫權的目光對上了。
“主公,那人是誰?”
魯肅問道。
“哈哈,先生是如此想的麽,那恐怕是有些為難子敬了啊。”
孫權哈哈一笑,解釋道:“我想先生所說之人,想必就是子敬也!”
“我?”
“沒錯!”
孫權說出這個答案後,諸葛尋打了一個響指,微笑道:“江東內外,誰人不知魯讚軍乃是江東之主的左膀右臂,且態度激烈,堅決主戰,若你歸降曹軍,對江東的影響,恐怕要比江東的左右都督歸降,還要更加引人注目!”
“我合適嗎?”
魯肅聽完諸葛尋的解釋後,倒是沒有反駁,而是追問了一句。
“合適呀,那有什麽不合適的,隻是看魯讚軍有沒有這個膽氣了。”
諸葛尋說道。
“膽氣我自然是有的,不過是曹營罷了,去一趟又有何妨,隻是我若投降,恐怕江東瞬間會發生內亂啊,一個不好,假投降恐怕會變成真投降,到時候江東亂成一團,恐怕計策用不上,曹軍就可以一馬平川直接過江了!”
魯肅不無擔心的說道。
頓了頓,又道:“而且先生還未說過風向問題該如何解決啊,若是先生能解決風向問題,這曹營,我去又何妨!”
“第二個問題不是問題,隻要連環計能成,我以我的身家性命擔保,到時候江風所向之處,必是曹軍戰船!”
諸葛尋神秘一笑,緩緩說道。
魯肅聽完後,沒有說話,而是將目光望向了孫權。
孫權會意,開口道:“諸葛先生,此事我還需要仔細想一想,還請先生寬容些時日。”
“可。”
諸葛尋並不催促,點了點頭,攜趙雲轉身離去。
諸葛尋和趙雲離去後,孫權迫不及待的問道:“子敬,此事該如何決斷?”
“主公,我聽聞那諸葛先生乃是仙家弟子,難道他所說的改變風向,是以仙家手段施法嗎?”
魯肅思索良久後,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要不去問個清楚?”
僅憑猜測,就決定事關江東生死存亡的大事,孫權沒有這個勇氣。
“不好。”
魯肅沉思片刻後,搖了搖頭:“仙家之術,必為秘法,就算去問,恐怕諸葛先生也不會告訴我們的。”
“但若無法確定,我又怎能讓子敬去那曹營冒險呢。”
孫權握住魯肅的手,雙眼通紅的說道。
見孫權態度誠懇,也就點到為止,不再繼續就這個話題追究下去了。
此時殿內共有孫權、魯肅、趙雲以及諸葛尋四人在場。
諸葛尋將自己的想法簡略的說了一遍。
“連環計?”
孫權聽完後,望向身旁的魯肅,問道:“子敬,你怎麽看?”
魯肅也在琢磨諸葛尋的這番話,並沒有第一時間表態。
過了一會兒,魯肅點頭說道:“諸葛先生此計,還是有可行性的,如今曹軍日夜打造戰船,即便主公力主抗擊曹軍,遲早曹軍也會與江東一戰。”
頓了頓,魯肅說道:“若能用計讓曹操戰船相連,而後施以火攻之策,想必應該可以大破曹軍!”
“好,那就依先生所言!”
見魯肅認為可行,孫權極為激動,當場就準備下令按照諸葛尋計劃行事,卻被魯肅攔住了:“主公且勿著急,此計雖然好,但還有數點問題,需要諸葛先生解釋清楚,否則不可輕易施為也。”
魯肅並沒有被諸葛臥龍的名頭給震懾,思考方向還是非常理智的。
此戰事關江東的生死存亡,大意不得!
“諸葛先生,可以問你幾個問題嗎?”
魯肅阻止孫權後,望向諸葛尋,低聲詢問道。
“請講。”
諸葛尋抬了抬手,示意魯肅說話。
“第一,若施展此計,與公覆將軍投降曹軍一同打造成連環計,的確是無上妙計,但何人去當這個說服曹操之人呢,須知那曹賊生性多疑,可不是誰都會相信的,沒有足夠的分量,別說說服他,恐怕連曹軍大營都沒辦法進去啊。”
魯肅擔憂道。
“你說的有道理,還有別的要問的嗎?”
諸葛尋點頭,讓魯肅繼續說。
“第二,江東雖然有長江天險為屏障,但地勢處於低坡,屆時若用火攻,風向卻是朝著江東吹的,即便曹軍戰船連環,恐怕也很難燒到,反而會殃及江東水師部隊啊。”
魯肅拱手道:“這兩點先生若能給出方案,此計就可以實行,否則此計也隻是紙上談兵而已。”
“嗯,你說的對。”
諸葛尋點了點頭,對魯肅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想到這些問題感到驚訝。
不愧是能被孫權委以重任的人,果然是有兩把刷子。
此時的時空內,周瑜早死,魯肅的權力以及得到孫權的信任程度,比原本曆史上還要更多。
能在這樣困難的局麵下,依舊能冷靜分析情況,並提出合理的質疑。
隻能說魯肅的確是能夠承擔起責任的江東能臣了。
“魯讚軍所說的第一點,其實很好解決,那曹操如今使用攻心之計,意圖招攬江東內部人士,使江東不戰而降,那麽最關鍵的人,你可知道是何人?”
“主公!”
魯肅毫不猶豫的說道:“主公若是主張和談,恐怕江東再無任何一人能夠主戰了。”
“不錯,但江東之主自然是不可能去曹營施展此計的,其實除了他之外,還有一個人非常合適。”
諸葛尋微微一笑,望向了魯肅,說道:“魯讚軍可知此人是誰?”
“是誰?”
魯肅眉頭微微皺起,陷入了沉思。
主戰派之中,周瑜已死,幼子尚小,對此時的江東政局自然不會有任何影響力存在。
剩下的諸如黃蓋,已經是第一計的實施者,又怎能身兼數職呢?
“子敬不知,還請先生指點。”
魯肅想了半天,也沒想清楚。
倒是高坐主位的孫權,眼睛卻突然亮了起來,望向了魯肅。
諸葛尋注意到了這一點,微笑說道:“或許你家主公已經知道了,不如你問問看?”
魯肅略帶驚訝的回過頭,正好和孫權的目光對上了。
“主公,那人是誰?”
魯肅問道。
“哈哈,先生是如此想的麽,那恐怕是有些為難子敬了啊。”
孫權哈哈一笑,解釋道:“我想先生所說之人,想必就是子敬也!”
“我?”
“沒錯!”
孫權說出這個答案後,諸葛尋打了一個響指,微笑道:“江東內外,誰人不知魯讚軍乃是江東之主的左膀右臂,且態度激烈,堅決主戰,若你歸降曹軍,對江東的影響,恐怕要比江東的左右都督歸降,還要更加引人注目!”
“我合適嗎?”
魯肅聽完諸葛尋的解釋後,倒是沒有反駁,而是追問了一句。
“合適呀,那有什麽不合適的,隻是看魯讚軍有沒有這個膽氣了。”
諸葛尋說道。
“膽氣我自然是有的,不過是曹營罷了,去一趟又有何妨,隻是我若投降,恐怕江東瞬間會發生內亂啊,一個不好,假投降恐怕會變成真投降,到時候江東亂成一團,恐怕計策用不上,曹軍就可以一馬平川直接過江了!”
魯肅不無擔心的說道。
頓了頓,又道:“而且先生還未說過風向問題該如何解決啊,若是先生能解決風向問題,這曹營,我去又何妨!”
“第二個問題不是問題,隻要連環計能成,我以我的身家性命擔保,到時候江風所向之處,必是曹軍戰船!”
諸葛尋神秘一笑,緩緩說道。
魯肅聽完後,沒有說話,而是將目光望向了孫權。
孫權會意,開口道:“諸葛先生,此事我還需要仔細想一想,還請先生寬容些時日。”
“可。”
諸葛尋並不催促,點了點頭,攜趙雲轉身離去。
諸葛尋和趙雲離去後,孫權迫不及待的問道:“子敬,此事該如何決斷?”
“主公,我聽聞那諸葛先生乃是仙家弟子,難道他所說的改變風向,是以仙家手段施法嗎?”
魯肅思索良久後,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要不去問個清楚?”
僅憑猜測,就決定事關江東生死存亡的大事,孫權沒有這個勇氣。
“不好。”
魯肅沉思片刻後,搖了搖頭:“仙家之術,必為秘法,就算去問,恐怕諸葛先生也不會告訴我們的。”
“但若無法確定,我又怎能讓子敬去那曹營冒險呢。”
孫權握住魯肅的手,雙眼通紅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