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臥龍岡草廬前思考人生的諸葛亮。


    此時的諸葛尋,已經跟隨劉備大軍,入住荊州了。


    作為後勤處的最高長官,同時有著張飛做保鏢的特殊待遇,他獲得了超越規格的對待。


    除了主公劉備之外,單獨獲得房屋居住的,就隻有他一人了。


    就連關羽、趙雲等領兵將領,也隻能和普通士兵一同就地安營紮寨,雜居在一起。


    不然實在是住不下了。


    劉備按照諸葛尋的指示,前往江夏拜見了江夏郡守,也就是原荊州牧劉表的大兒子劉琦。


    對於劉備的到來,劉琦顯然是極為高興的。


    大設宴席、歌舞款待自不必說,宴會上,更是拉著劉備的手,一口一口皇叔叫個不停。


    看的一旁的諸葛尋直起雞皮疙瘩。


    要不是知道真相,他還真以為劉琦和劉備的感情有多深厚呢。


    席間宴會過罷,劉琦又是拉著劉備直接進了臥室,兩個人具體做了什麽事情,諸葛尋也不清楚。


    反正出來之後,隻見劉備眼含熱淚,劉琦則滿臉紅光。


    然後劉琦當眾表示,決議要辭去江夏郡守的官職,回荊州奔喪。


    說是奔喪,其實就是意在荊州牧這個位置。


    這一點,自然是懂的都懂,沒必要說破。


    劉琦攜劉備的到來,自然引起了現任荊州牧,也就是劉琦的弟弟劉琮的極大不滿。


    雖然礙於麵子,還是接下了一幹人等,但給他們落腳的地方,卻是荊州城內最偏僻的城西。


    這裏不但遠離各個世家大族所居住的城東,甚至就連百姓都沒多少。


    土地也貧瘠不堪。


    因此才有除了劉備和諸葛尋之外,其他人甚至連像樣的房子都沒得住,隻能就地紮營,和城外荒野之地沒有任何區別。


    眾人來到荊州,剛落腳,劉琦又風塵仆仆的趕了過來。


    劉備一見劉琦,馬上就將他迎進了營帳中,還屏退了左右。


    營帳內。


    劉琦深情叫道:“皇叔!”


    拉著劉備的手各自落座後,劉琦急切問道:“如今荊州已入,不知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在父親劉表那裏先得寵爾後又失寵的劉琦,雖然如今也隻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但早已經備嚐艱苦,飽經人情冷暖。


    他心中清楚,入了荊州城,並不是勝利的開始。


    反而有可能是落入地獄的第一步!


    之前他為避難離開荊州去到江夏,如今在劉備的鼓勵下,重返荊州。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劉備這個他名義上的皇叔,真的可以給他幫助。


    否則劉琦這次會見劉備之後,就會毫不猶豫的離開荊州城,重返江夏!


    比起權力,顯然還是自己的小命更重要。


    “賢侄勿要驚慌,我既然建言你入荊州奔喪,必然不會坑害於你,且聽我慢慢道來。”


    劉備拍了拍劉琦的手背,示意他不必緊張,放輕鬆一點。


    有了諸葛尋的指點後,劉備又找了孫乾和簡雍等人商議計策。


    圍繞著支持劉琦奪回荊州四郡的方案做出了詳細周密的計劃。


    此時劉琦來問,劉備早已經胸有成竹,當下娓娓道來:“如今令尊病逝,蔡瑁、張允擁立劉琮為荊州牧,但荊州人心未定,此其一可為之處。”


    “荊州豪強大族林立,而蔡家、張家僅為其二,且不得民心,此其二可為之處。”


    說完這兩點後,劉備豎起了第三根手指頭:“我二弟關羽、三弟張飛,均有萬夫不當之勇,曹操幾十萬大軍,亦未能傷我等分毫,有我等援軍在側,無論如何,賢侄的安全,一定不會出現問題,同時一旦荊州生亂,大軍即可長驅直入,此為三可為之處!”


    “聽上去有道理啊。”


    劉琦聽完劉備這一通分析後,眼睛頓時冒光了。


    “當然要道理,賢侄稍安勿躁,靜候佳音即可!”


    劉備緊緊握住了劉琦的手,信心滿滿的說道。


    送走情緒明顯高昂了不少的劉琦,孫乾和簡雍很快就回到了營帳之中。


    “主公,劉公子有沒有提出異議?”


    孫乾率先問道。


    劉備搖了搖頭,神色複雜的說道:“他很高興。”


    簡雍歎了口氣,說道:“這劉景升的兩個兒子,一個跋扈,一個平庸,當真是沒有一個可以成氣候的啊!”


    其實劉備給出的計策,看似美好,但執行起來,難度極大。


    雖然他的兵馬的確是從曹操幾十萬大軍麾下逃脫了,還取得了一次不小的勝利。


    但敵我懸殊,能贏第一次,可不代表能贏第二次。


    事前劉備和孫乾、簡雍商議的時候,也討論到了這一點,原以為說服劉琦冒著巨大風險留下,他會斷然拒絕。


    但是三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劉琦聽完之後,別說拒絕了,就連對這一點的憂慮都沒有提出。


    他可能壓根就沒想到這一層上去。


    劉備想到這一點,也是仰天長歎:“如今亂世紛爭,群雄並起,賢侄如此性情,恐怕就算入主荊州了,也守不住荊州城啊。”


    “這不是天賜良機麽,主公隻需按照原定計劃,將劉公子送上荊州牧的位置,然後以他的名義發號施令,荊州四郡豈不是唾手可得!”


    劉備在唉聲歎氣,但孫乾卻非常興奮的提議道。


    “住口!他稱我為皇叔,我怎能做出如此厚顏無恥之事,如果這麽做了,那我與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賊又有何異!”


    孫乾剛一開口,劉備就神色嚴肅的打斷了他。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主公!”


    孫乾焦急叫道。


    “此事不必再說了!扶持賢侄拿回荊州牧的位置,作為回報,我們也在荊州有了一處容身之所,不必四海流浪,到處奔波,這就足夠了,不得貪得無厭!”


    劉備臉色嚴肅的訓斥道。


    “是!”


    劉備如此表態,孫乾也隻得作罷。


    但暗地裏卻和簡雍交換了一個眼神。


    片刻後,議事完畢的二人走出營帳,很快就湊到了一起。


    “主公太過仁慈了啊!”


    孫乾低聲感歎道。


    “誰說不是呢,荊州四戰之地,平庸之輩為主,反倒是害苦了荊州城內的百姓啊,這個道理主公怎麽就不明白呢。”


    簡雍附和了一聲。


    “主公心意已決,你我估計是勸不動了,哎。”


    孫乾搖了搖頭,愁容滿麵。


    “公佑不可灰心啊,我倒是知道一人,或許可以說服主公回心轉意!”


    簡雍見孫乾垂頭喪氣,看了看左右無人,小聲提醒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我真不是諸葛臥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詩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詩兄並收藏三國之我真不是諸葛臥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