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目前覺得自己根本沒有退路,要麽聽話,要麽就是死,所以才表現的這麽乖巧。
一旦對方發現了自己還有別的路可走,是否會做出另外的選擇,這都很難說,所以王離交待手下的人,不要放鬆警惕。
一旦遇到對方有異常的舉動,寧肯錯殺也不要放過,這固然有些殘忍,卻是在大軍當中必行的。
王離可沒有時間分辨你的某些異常舉動是為了什麽,所以這些俘虜想要活下去,就必須做到完全的聽話,服從命令,否則就會死。
這些俘虜都被分開了,最多也就是十幾個人湊在一起,即使是有誰想要挑事兒,造成騷亂,也會馬上就被鎮壓下去。
既然是選擇了投降,這些人想的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讓自己活下去。
除了少數幾個是因為其他的小心思,但是他們現在想要幹出什麽事情來也不可能。
已經有一個人不小心表現出了異樣,直接連同一個小隊被解決掉,讓這些人知道,你們想要活下去,不僅要管好自己,還要保證你們整個小隊沒有人起幺蛾子。
這樣一來,本來是項羽安插在英布軍中,用來監視英布行動的幾個探子,他們投降不是因為怕死,而是想把消息及時傳遞出去。
但是現在卻沒有機會,他們隻能蟄伏起來等待時機,他們如果現在敢表現出來什麽異樣,都不用王離手下的人動手,他們這支小隊的其他人,就會先把他們給解決。
而且這些項羽手下的探子們,明顯並沒有太好的運氣,最多也隻有兩個人被分在一個十幾人的小隊,想要擺脫其他人的監視,搞出來點事情,簡直是不要太難。
不久之後,胡亥便收到了王離傳出的捷報,得知王離竟然幹掉了英布,也是有些感慨。
曆史再一次由於他改變了,英布未來本來是能封王的人物,但是現在尚未封王,就已經飲恨。
不知道現在他死之前是否會埋怨當初有一個相士騙了他,明明是說他先成為囚徒,日後可以封王。
可是現在前半句應驗了,後半句卻永遠也無法應驗了。
是的,英布最終還是死掉了,在重重包圍之下,他想要依靠他和手下的十幾個人就衝出去,實在是太困難。
手下的人一個個的在減少,很快他就發現他的身邊已經不到五個人了,他對他們說:“你們去投降吧,興許還有一條活路。”
到了這個時候,英布知道自己應該已經逃不出去了,他已經沒有了再次去彌補自己錯誤的機會。
他心中自然也有了投降的念頭,他並不是精神潔癖特別強的人,但是,這個投降的人不能是王離。
可以說,他心中一直是個驕傲的人,按理來說,他從一開始就不該屈居人下。
但是他心中有一個更大的目標,他的確堅信那個相士說的話,自己先成囚犯,日後卻能封王。
所以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日後能夠封王做準備,投靠項梁或者投靠項羽,隻要推翻了大秦,他肯定可以封王。
但是如果投降給了王離,向大秦投降,大秦就沒有一個人能夠成為有封地的王,他自然也不行。
即使是王離未來也無法封王,何況是他,可以說,一旦他這次投降了,他心中的這個夢想恐怕就再也無法實現了。
對於他來說,如果沒有實現這個夢想的機會,那麽繼續活下去也沒有什麽意義。
他這半生一直在為著這個目標而奮鬥,當這個目標已經徹底無法達成之後,那麽就此死去,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英布手下的這些人終究也沒有降,若是英布帶頭投降,他們說不定也就跟著降了,但是英布本人都沒有投降,他們也不惜一死。
看起來這個選擇有些傻,但是這卻是那個時代最寶貴的精神,若是真的人人都變的貪生怕死,那麽這個時代就喪失了自己的精氣神。
在任何時候,終究應該有讓人覺得比自己的性命更寶貴的東西,並且讓無數人寧願犧牲性命也要守護住它。
英布見身邊的幾個人沒有投降的意思,也點了點頭,這些人沒有讓他失望。
固然此時自己已經決定去死,他們若真的願意去投降,自己也不會阻攔。
但他們願意陪自己一同赴死,終究還是讓自己更高興的選擇。
“既然如此,隨我殺上一波,黃泉路上你們可願繼續跟我?”
“誓死追隨將軍。”
英布聽到這幾個人的回答,也放聲大笑起來,幾個人繼續策馬向前行,後方追近的騎兵在不停的放箭。
英布身邊的幾個人也一一中箭死去,當他發現自己已經變得孤家寡人之後,也知道自己要死在這兒了。
他之前在衝破前方包圍的過程中,已經又殺掉十幾個人,無論如何,也不虧了。
拔掉自己左臂上插著的箭,英布沒有繼續向前,他知道那已經沒有意義,他轉身回馬,麵對著即將飄來的箭雨,口中高呼:“本王去也。”
說著他拔出了手中的長劍,在對方的箭雨到達之前,抹過了自己的脖子。
他在臨死前,終究完成了自己的夢想,他自己給自己封了個王。
這看起來有些自欺欺人,但是對於英布來說,他終究還是在臨死之前完成了自己的夢想,所以他這一生才過得有了價值。
英布的死亡也標誌著王離這場戰爭取得了完美的結局,殲敵兩萬餘,讓敵人連同統帥在內,無一人可以脫逃。
這樣的勝利,在當年如日中天的大秦手中都罕見,畢竟取勝很容易,但是讓對方一個人都跑不掉,這太難了。
所以王離也知道,這一次也就是對付英布,他可以通過使出各種手段,來達成這個目的。
接下來無論自己應對的是鍾離昧還是季布,都不可能讓對手無人脫逃,隻能盡可能的殺傷敵人,他就已經滿足。
這場戰爭結束,讓王離感覺到自己身上的壓力,一下就去掉了三分,他覺得自己應該要感謝英布。
如果英布知道了王離的這個想法,恐怕即使在地獄中也會恨的牙癢癢吧,他一定想要重來,再和王離進行三百回合大戰。
派出去的斥候已經前來回稟,這一次他們要麵對的敵人是鍾離昧,這個敵人絕對不會比英布好對付。
一旦對方發現了自己還有別的路可走,是否會做出另外的選擇,這都很難說,所以王離交待手下的人,不要放鬆警惕。
一旦遇到對方有異常的舉動,寧肯錯殺也不要放過,這固然有些殘忍,卻是在大軍當中必行的。
王離可沒有時間分辨你的某些異常舉動是為了什麽,所以這些俘虜想要活下去,就必須做到完全的聽話,服從命令,否則就會死。
這些俘虜都被分開了,最多也就是十幾個人湊在一起,即使是有誰想要挑事兒,造成騷亂,也會馬上就被鎮壓下去。
既然是選擇了投降,這些人想的最重要的事情,自然是讓自己活下去。
除了少數幾個是因為其他的小心思,但是他們現在想要幹出什麽事情來也不可能。
已經有一個人不小心表現出了異樣,直接連同一個小隊被解決掉,讓這些人知道,你們想要活下去,不僅要管好自己,還要保證你們整個小隊沒有人起幺蛾子。
這樣一來,本來是項羽安插在英布軍中,用來監視英布行動的幾個探子,他們投降不是因為怕死,而是想把消息及時傳遞出去。
但是現在卻沒有機會,他們隻能蟄伏起來等待時機,他們如果現在敢表現出來什麽異樣,都不用王離手下的人動手,他們這支小隊的其他人,就會先把他們給解決。
而且這些項羽手下的探子們,明顯並沒有太好的運氣,最多也隻有兩個人被分在一個十幾人的小隊,想要擺脫其他人的監視,搞出來點事情,簡直是不要太難。
不久之後,胡亥便收到了王離傳出的捷報,得知王離竟然幹掉了英布,也是有些感慨。
曆史再一次由於他改變了,英布未來本來是能封王的人物,但是現在尚未封王,就已經飲恨。
不知道現在他死之前是否會埋怨當初有一個相士騙了他,明明是說他先成為囚徒,日後可以封王。
可是現在前半句應驗了,後半句卻永遠也無法應驗了。
是的,英布最終還是死掉了,在重重包圍之下,他想要依靠他和手下的十幾個人就衝出去,實在是太困難。
手下的人一個個的在減少,很快他就發現他的身邊已經不到五個人了,他對他們說:“你們去投降吧,興許還有一條活路。”
到了這個時候,英布知道自己應該已經逃不出去了,他已經沒有了再次去彌補自己錯誤的機會。
他心中自然也有了投降的念頭,他並不是精神潔癖特別強的人,但是,這個投降的人不能是王離。
可以說,他心中一直是個驕傲的人,按理來說,他從一開始就不該屈居人下。
但是他心中有一個更大的目標,他的確堅信那個相士說的話,自己先成囚犯,日後卻能封王。
所以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日後能夠封王做準備,投靠項梁或者投靠項羽,隻要推翻了大秦,他肯定可以封王。
但是如果投降給了王離,向大秦投降,大秦就沒有一個人能夠成為有封地的王,他自然也不行。
即使是王離未來也無法封王,何況是他,可以說,一旦他這次投降了,他心中的這個夢想恐怕就再也無法實現了。
對於他來說,如果沒有實現這個夢想的機會,那麽繼續活下去也沒有什麽意義。
他這半生一直在為著這個目標而奮鬥,當這個目標已經徹底無法達成之後,那麽就此死去,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英布手下的這些人終究也沒有降,若是英布帶頭投降,他們說不定也就跟著降了,但是英布本人都沒有投降,他們也不惜一死。
看起來這個選擇有些傻,但是這卻是那個時代最寶貴的精神,若是真的人人都變的貪生怕死,那麽這個時代就喪失了自己的精氣神。
在任何時候,終究應該有讓人覺得比自己的性命更寶貴的東西,並且讓無數人寧願犧牲性命也要守護住它。
英布見身邊的幾個人沒有投降的意思,也點了點頭,這些人沒有讓他失望。
固然此時自己已經決定去死,他們若真的願意去投降,自己也不會阻攔。
但他們願意陪自己一同赴死,終究還是讓自己更高興的選擇。
“既然如此,隨我殺上一波,黃泉路上你們可願繼續跟我?”
“誓死追隨將軍。”
英布聽到這幾個人的回答,也放聲大笑起來,幾個人繼續策馬向前行,後方追近的騎兵在不停的放箭。
英布身邊的幾個人也一一中箭死去,當他發現自己已經變得孤家寡人之後,也知道自己要死在這兒了。
他之前在衝破前方包圍的過程中,已經又殺掉十幾個人,無論如何,也不虧了。
拔掉自己左臂上插著的箭,英布沒有繼續向前,他知道那已經沒有意義,他轉身回馬,麵對著即將飄來的箭雨,口中高呼:“本王去也。”
說著他拔出了手中的長劍,在對方的箭雨到達之前,抹過了自己的脖子。
他在臨死前,終究完成了自己的夢想,他自己給自己封了個王。
這看起來有些自欺欺人,但是對於英布來說,他終究還是在臨死之前完成了自己的夢想,所以他這一生才過得有了價值。
英布的死亡也標誌著王離這場戰爭取得了完美的結局,殲敵兩萬餘,讓敵人連同統帥在內,無一人可以脫逃。
這樣的勝利,在當年如日中天的大秦手中都罕見,畢竟取勝很容易,但是讓對方一個人都跑不掉,這太難了。
所以王離也知道,這一次也就是對付英布,他可以通過使出各種手段,來達成這個目的。
接下來無論自己應對的是鍾離昧還是季布,都不可能讓對手無人脫逃,隻能盡可能的殺傷敵人,他就已經滿足。
這場戰爭結束,讓王離感覺到自己身上的壓力,一下就去掉了三分,他覺得自己應該要感謝英布。
如果英布知道了王離的這個想法,恐怕即使在地獄中也會恨的牙癢癢吧,他一定想要重來,再和王離進行三百回合大戰。
派出去的斥候已經前來回稟,這一次他們要麵對的敵人是鍾離昧,這個敵人絕對不會比英布好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