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遊戲規則,說起來簡單,就好像喝水吃飯一樣,但現實生活裏,這幾乎就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規則,之所以成為規則,肯定有其背後的原因;而且經過時間沉澱,人們也早就適應了這一套規則——
當韋維落馬的時候,整個蘭川風起雲湧,難道是因為電影公司準備推翻韋維建立起來的公關體係嗎?
當然不是。
而是人人都渴望成為下一個韋維,重新把持頒獎季話語權,在群雄逐鹿的混亂中脫穎而出掌控大局。
甚至於中型小型電影公司也不例外,他們不準備全部重新洗牌,而是趁著混亂尋找到突破的切入口。
所以,藍鯨影業想要改變規則全盤顛覆,絕非易事。
但重點也恰恰在這裏,藍鯨影業不需要憑借一己之力完成改革,隻需要順水推舟把握時代脈絡即可——
“……以前,一部電影希望能夠讓評委看到自己,他們應該怎麽做?”
“舉辦內部試映會、寄送高清影碟、舉辦特別派對等等等等,也就是說,砸錢,然後通過人脈口口相傳,甚至需要求爺爺告姥姥,拜托評委觀看。”
“但是,你們認為這些評委真正觀看整部電影的可能性有多少?”
陸潛的話語,讓修仲鈞和紀敘互相交換了一個視線——
陸潛詢問的,甚至不是評委對電影的評價好壞,而是評委觀看電影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即使電影公司公關已經做到極致,也依舊無法確定評委們可能會完整觀看整部電影,至於投票就更困難了。
不過……
這已經是蘭川業內共識了——
每年頒獎季的作品多如過江之鯽,沒有五百也有三百,即使是最勤勞最狂熱的評委,也無法觀看全部作品。
如果沒有觀看,那麽如何投票嗎?
用腳?
也不是,而是憑借印象。
“噢,我聽說這部電影很好”、“這演員的表演簡直讚不絕口”、“我看過這部電影確實不錯那麽提名的選項就全部勾上吧至少我看過而其他都沒有看過良心不會痛”……
“這演員真可憐八次提名都還是沒有得獎一次即使是按輪流現在也應該輪到他了”、“我和他合作過算有一點交情吧”、“我和他一個村出來的肯定要給予支持呀”……
諸如此類等等。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才衍生出一係列“同情票”、“權威票”、“人情票”、“地域票”等等的不同說法。
簡單來說,頒獎季真正謀求的是,一個“勢”字。
“以前,觀影手段相對單一,所以電影節就成為露麵的最佳方式,前往不同城市不同地區宣傳造勢。”
“而後,頒獎季的主戰場就在蘭川,這裏是試映會、記者會、媒體派對等等才是接觸電影的第一手段。”
“但現在,時代已經不同了。”
伴隨著陸潛的話語,紀敘的眼睛就猛地亮了起來,“回聲”,脫口而出。
陸潛嘴角的笑容上揚起來。
修仲鈞糾正了一下,“如果我們回聲能夠把口碑建立起來,並且樹立品牌形象,到時候,我們就將成為最大的宣傳平台,我們完全可以形成一套全新的頒獎季宣傳體係,以回聲為核心,將線上線下結合起來。”
“但現在還不行。”
“回聲才剛剛起步,我們才剛剛吹響號角挑戰院線,如果現在又介入頒獎季,且不說對手如何打壓排擠,至少我們自己就會因為太過貪心而自顧不暇,反而可能葬送現在所有的優勢。”
“導演說的是網絡,我們應該通過網絡的宣傳攻勢。”
冷靜,睿智,格局。
一點一點地,修仲鈞已經完全成長起來,不僅僅是獨當一麵而已,堂堂正正地作為藍鯨影業首席執行官展現自己的能力。
其實,今年回聲上線以來,藍鯨影業的後續動作,修仲鈞就一直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不僅陸潛變得更加輕鬆,紀敘也已經有意識地慢慢離開決策第一線,更多回到製作人的位置上,完成角色的轉換。
此時,修仲鈞敏銳地抓住關鍵,又再次展現出他作為首席執行官的能力。
坐在一旁,紀敘流露出滿臉欣慰的神色,就好像看到孩子才藝表演贏得全場掌聲的驕傲父親一般。
“以前,如果你不看報紙,又或者是隱居在鄉村,那麽頒獎季作品肯定就是沒有聽過;但現在不同,網絡無孔不入遍布全球,隻需要我們能夠充分將網絡宣傳利用起來,‘勢’也就會站在我們這邊。”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當每位評委都聽說‘星落之城’的名字。”
一點就通。
時勢造英雄——
網絡時代已經全麵來臨,所以,藍鯨影業顛覆頒獎季遊戲規則,並不需要和電影公司正麵硬碰硬,另辟蹊徑地重新開辟戰場,這就已經足夠了。
同時,他們還可以和回聲互動,形成一個聯動。
陸潛打了一個響指,“看,我就說你們自己也沒有問題,根本就不需要我的幫忙。其實我也幫不上什麽忙,全憑一張嘴罷了。”
修仲鈞輕輕搖了搖頭,“導演的智慧才是最重要的。”
修仲鈞,始終保持冷靜。
盡管貴為藍鯨影業首席執行官,現在修仲鈞在蘭川也已經是一號人物,進進出出都能夠感受到目光的不同,真正能夠感受到站在巔峰掌握生殺大權的那種滋味,但修仲鈞並沒有被權力衝昏頭腦喪失理智。
且不說陸潛當初慧眼識珠,願意將藍鯨影業的掌舵位置交給他;也不說紀敘對他的信任,願意相信他的判斷和決策並且給予他足夠的發揮空間,單單說陸潛的智慧與靈感,就依舊是他需要仰視的存在。
在外人看來,藍鯨影業一步一個腳印,並且每一步都走在正確的位置上,短短不到數年時間就已經來到現在的位置,毫無疑問,這應該是修仲鈞作為首席執行官的功勞,特別是今年,藍鯨影業大放異彩。
但修仲鈞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陸潛才是真正的核心。
包括此刻。
當他們依舊被困在遊戲規則之中的時候,陸潛就已經跳出盒子之外,另辟蹊徑地開辟出第二個戰場。
這份嗅覺和敏銳,才是真正的財富。
剛剛那句話,不是恭維,而是陳述一個客觀事實。
不過,修仲鈞也沒有妄自菲薄,他知道自己的位置,也明白自己的強項,他相信自己能夠成為一位優秀的首席執行官。
就好像現在,陸潛點名方向,修仲鈞的思緒立刻就已經跟上。
“導演,你覺得我們應該把入宅拉上車嗎?”
規則,之所以成為規則,肯定有其背後的原因;而且經過時間沉澱,人們也早就適應了這一套規則——
當韋維落馬的時候,整個蘭川風起雲湧,難道是因為電影公司準備推翻韋維建立起來的公關體係嗎?
當然不是。
而是人人都渴望成為下一個韋維,重新把持頒獎季話語權,在群雄逐鹿的混亂中脫穎而出掌控大局。
甚至於中型小型電影公司也不例外,他們不準備全部重新洗牌,而是趁著混亂尋找到突破的切入口。
所以,藍鯨影業想要改變規則全盤顛覆,絕非易事。
但重點也恰恰在這裏,藍鯨影業不需要憑借一己之力完成改革,隻需要順水推舟把握時代脈絡即可——
“……以前,一部電影希望能夠讓評委看到自己,他們應該怎麽做?”
“舉辦內部試映會、寄送高清影碟、舉辦特別派對等等等等,也就是說,砸錢,然後通過人脈口口相傳,甚至需要求爺爺告姥姥,拜托評委觀看。”
“但是,你們認為這些評委真正觀看整部電影的可能性有多少?”
陸潛的話語,讓修仲鈞和紀敘互相交換了一個視線——
陸潛詢問的,甚至不是評委對電影的評價好壞,而是評委觀看電影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即使電影公司公關已經做到極致,也依舊無法確定評委們可能會完整觀看整部電影,至於投票就更困難了。
不過……
這已經是蘭川業內共識了——
每年頒獎季的作品多如過江之鯽,沒有五百也有三百,即使是最勤勞最狂熱的評委,也無法觀看全部作品。
如果沒有觀看,那麽如何投票嗎?
用腳?
也不是,而是憑借印象。
“噢,我聽說這部電影很好”、“這演員的表演簡直讚不絕口”、“我看過這部電影確實不錯那麽提名的選項就全部勾上吧至少我看過而其他都沒有看過良心不會痛”……
“這演員真可憐八次提名都還是沒有得獎一次即使是按輪流現在也應該輪到他了”、“我和他合作過算有一點交情吧”、“我和他一個村出來的肯定要給予支持呀”……
諸如此類等等。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才衍生出一係列“同情票”、“權威票”、“人情票”、“地域票”等等的不同說法。
簡單來說,頒獎季真正謀求的是,一個“勢”字。
“以前,觀影手段相對單一,所以電影節就成為露麵的最佳方式,前往不同城市不同地區宣傳造勢。”
“而後,頒獎季的主戰場就在蘭川,這裏是試映會、記者會、媒體派對等等才是接觸電影的第一手段。”
“但現在,時代已經不同了。”
伴隨著陸潛的話語,紀敘的眼睛就猛地亮了起來,“回聲”,脫口而出。
陸潛嘴角的笑容上揚起來。
修仲鈞糾正了一下,“如果我們回聲能夠把口碑建立起來,並且樹立品牌形象,到時候,我們就將成為最大的宣傳平台,我們完全可以形成一套全新的頒獎季宣傳體係,以回聲為核心,將線上線下結合起來。”
“但現在還不行。”
“回聲才剛剛起步,我們才剛剛吹響號角挑戰院線,如果現在又介入頒獎季,且不說對手如何打壓排擠,至少我們自己就會因為太過貪心而自顧不暇,反而可能葬送現在所有的優勢。”
“導演說的是網絡,我們應該通過網絡的宣傳攻勢。”
冷靜,睿智,格局。
一點一點地,修仲鈞已經完全成長起來,不僅僅是獨當一麵而已,堂堂正正地作為藍鯨影業首席執行官展現自己的能力。
其實,今年回聲上線以來,藍鯨影業的後續動作,修仲鈞就一直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不僅陸潛變得更加輕鬆,紀敘也已經有意識地慢慢離開決策第一線,更多回到製作人的位置上,完成角色的轉換。
此時,修仲鈞敏銳地抓住關鍵,又再次展現出他作為首席執行官的能力。
坐在一旁,紀敘流露出滿臉欣慰的神色,就好像看到孩子才藝表演贏得全場掌聲的驕傲父親一般。
“以前,如果你不看報紙,又或者是隱居在鄉村,那麽頒獎季作品肯定就是沒有聽過;但現在不同,網絡無孔不入遍布全球,隻需要我們能夠充分將網絡宣傳利用起來,‘勢’也就會站在我們這邊。”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當每位評委都聽說‘星落之城’的名字。”
一點就通。
時勢造英雄——
網絡時代已經全麵來臨,所以,藍鯨影業顛覆頒獎季遊戲規則,並不需要和電影公司正麵硬碰硬,另辟蹊徑地重新開辟戰場,這就已經足夠了。
同時,他們還可以和回聲互動,形成一個聯動。
陸潛打了一個響指,“看,我就說你們自己也沒有問題,根本就不需要我的幫忙。其實我也幫不上什麽忙,全憑一張嘴罷了。”
修仲鈞輕輕搖了搖頭,“導演的智慧才是最重要的。”
修仲鈞,始終保持冷靜。
盡管貴為藍鯨影業首席執行官,現在修仲鈞在蘭川也已經是一號人物,進進出出都能夠感受到目光的不同,真正能夠感受到站在巔峰掌握生殺大權的那種滋味,但修仲鈞並沒有被權力衝昏頭腦喪失理智。
且不說陸潛當初慧眼識珠,願意將藍鯨影業的掌舵位置交給他;也不說紀敘對他的信任,願意相信他的判斷和決策並且給予他足夠的發揮空間,單單說陸潛的智慧與靈感,就依舊是他需要仰視的存在。
在外人看來,藍鯨影業一步一個腳印,並且每一步都走在正確的位置上,短短不到數年時間就已經來到現在的位置,毫無疑問,這應該是修仲鈞作為首席執行官的功勞,特別是今年,藍鯨影業大放異彩。
但修仲鈞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陸潛才是真正的核心。
包括此刻。
當他們依舊被困在遊戲規則之中的時候,陸潛就已經跳出盒子之外,另辟蹊徑地開辟出第二個戰場。
這份嗅覺和敏銳,才是真正的財富。
剛剛那句話,不是恭維,而是陳述一個客觀事實。
不過,修仲鈞也沒有妄自菲薄,他知道自己的位置,也明白自己的強項,他相信自己能夠成為一位優秀的首席執行官。
就好像現在,陸潛點名方向,修仲鈞的思緒立刻就已經跟上。
“導演,你覺得我們應該把入宅拉上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