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潛的想法,並不新奇,在修仲鈞和紀敘看來,靈感應該是源自於大門影業。


    以暗色調類型電影為主打,在蘭川打開局麵的大門影業,牢牢抓住市場的逆反心理,在合家歡電影大行其道的暑期檔另辟蹊徑地打開一個小小的口子:


    《控衛在此》


    以青少年冒險電影為核心,一方麵與假期氛圍的衝突並不明顯,另一方麵又與冰天雪地的森冷氛圍形成互文,進而吸引大量年輕觀眾走進電影院,形成新世代的獨特文化,最終在電影市場站穩腳跟。


    大門影業在假期檔的票房吸金能力,在七大電影公司之中高居榜首,甚至壓過了在假期檔苦苦耕耘多年的神奇影業和流光影業。


    精準定位,正確營銷,獨特形象,這就是大門影業的成功法寶。


    現在,藍鯨影業也準備這樣做。


    當然,說起來簡單,專業人士信手拈來,僅僅靠一張嘴的話,人人都是世界五百強的首席執行官。


    真正困難的,還是具體操作,大門影業的成功不見得就能夠複製黏貼。


    其實,陸潛的靈感,是來源於自己所處時空的係列電影,“速度與激情”。


    “速度與激情”係列,這是非常非常特別的一個電影招牌。


    在製作係列電影第一部的時候,主創團隊根本就沒有想要打造成為一個係列,純粹就是希望聚焦地下賽車,拍攝一部b級電影,向觀眾展示地下賽車這種亞文化。


    無心插柳柳成蔭。


    係列電影第一部意外贏得了不俗的票房,不能算是大爆特爆,卻也小賺一筆,於是電影公司就希望繼續深入。


    這才有了第二部和第三部。


    但當時,主創團隊始終沒有能夠找準定位,因為電影公司也沒有弄清楚這部作品吸引觀眾的具體原因。


    自然而然,在打造第二部和第三部的時候,電影就遭遇諸多問題,兩位主演的分道揚鑣、創作團隊的人員更迭、劇本核心的模湖不清等等等等,風格和質量都是一言難盡,票房表現也就每況愈下。


    到第三部,係列也就被“腰斬”,畢竟係列三部曲就是大多數定律,故事到這裏也就可以畫上一個句號。


    然而,整個電影產業的創作能力在普遍下降,原創劇本、新鮮靈感等等遭遇全麵危機,也正是因為如此,漫畫和改編電影的崛起勢頭才止不住,後來翻拍/重拍以前老電影的風潮又更進一步加劇。


    在如此背景下,始終精打細算也始終缺乏開拓精神的環球影業,又重新將“速度與激情”係列的創意翻了出來,並且重新定位:


    不再是聚焦地下賽車亞文化的b級電影,而是將賽車與犯罪、動作結合起來的a級電影。


    然後,係列第四部,票房爆了。


    係列第五部,票房進一步爆了。


    一部,接著一部,後來係列電影已經成為另外一個大型ip,甚至還衍生出一眾外傳電影,一直拍攝到第十部,也沒有停下腳步。


    也就是說,“速度與激情”係列,從專注亞文化的小成本b級電影,最終演變成為縱橫電影產業的頂級係列,可謂是令人跌破眼鏡的一段旅程,後來的電影係列,其實和第一部電影的背景設定基本沒有關係了。


    陸潛並不打算拍攝“速度與激情”係列,但是,這一係列電影卻給了陸潛一個靈感:


    最初,係列電影是小成本小製作的b級電影,環球影業也沒有花費太多心思,隨手就安排在了六月上映——


    也就是暑期檔。


    意外贏得票房佳績之後,也堅定了環球影業參與到暑期檔競爭之中的心思,期待著如同喜劇電影一般以小博大。


    也許,觀眾們吃多了魚翅燕窩,偶爾也會想念一下清粥小菜。


    但現實卻是殘酷的,在暑期檔的激烈競爭裏,該係列電影的第二部和第三部很快就被吞噬得無影無蹤,就連骨頭都沒有剩下。


    後來,係列第四部電影重啟的時候,盡管從b級電影進階到a級製作,但環球影業方麵反而是怯步了。


    考慮到係列電影缺少紮實的群眾基礎,在暑期檔裏也缺乏競爭力,經過深思熟慮,電影被安排在了四月——


    也就是春季檔。


    沒有想到,電影就取得了成功。


    按照常理來說,暑期檔從五月開始,四月就是冬天過後夏天之前的一個過渡檔期,市場正在為暑期檔蓄力,電影市場往往沒有太多活力,這也是春季檔一直以來最大的桎梏,卻沒有想到,“速度與激情”係列殺出一條血路。


    在那之後,“速度與激情”的上映檔期就一直固定在四月,盡管是春季檔,也總是能夠穩穩當當地搶占市場。


    從這裏,陸潛得到了靈感:


    一是通過係列電影培養觀眾的忠誠度。


    相較於暑期檔眼花繚亂的無數爆米花大片狂轟亂炸,在冷冷清清的春季檔或者秋季檔培養影迷黏性顯然是更加可行的。


    不僅是“速度與激情”,還有萬聖節的“萬聖節”和“月光光心慌慌”、春季檔的“黑瘋婆子”係列等等都是如此。


    係列電影與檔期之間,已經產生一個品牌效應。


    二是根據春季檔和秋季檔的特性打造係列電影。


    比如愛情電影,同樣是愛情電影,卻有截然不同的調性。


    春季檔,那是情人節,自然需要甜甜蜜蜜,輕鬆愉快的浪漫愛情喜劇應該擁有更多市場,“假結婚”、“諾丁山”、“初戀50次”、“漂亮女人”、“bj單身日記”、“羅馬假日”等等等等。


    秋季檔,那是秋天,一點點蕭索一點點孤獨,具有文藝氣息的愛情電影則能夠得到更多觀眾的共鳴,“當哈利遇到莎莉”、“戀戀筆記本”、“西雅圖夜未眠”、“剪刀手愛德華”、“愛在黎明破曉前”三部曲等等。


    契合檔期色彩的係列電影,精準定位,營造出相對應的氛圍,在觀眾們的腦海裏植入一個潛意識的概念,就好像萬聖節就必須看恐怖電影一樣,然後檔期的特色也就慢慢成型。


    營銷,其實也是一門心理遊戲。


    也正是基於如此想法,陸潛提出了一個想法一個計劃,同樣是春季檔和秋季檔,但藍鯨影業和其他電影公司不同,他們想出一個更加明確也更加具體的計劃。


    迎合檔期,卻又不完全迎合檔期,精準定位的同時還需要與眾不同,通過自己的獨特風格,為檔期帶來全新氣象。


    藍鯨影業,野心勃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災難藝術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七家d貓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七家d貓貓並收藏災難藝術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