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應該幫助陶染擺脫困境嗎?
其實,並不困難,隻需要呼喊一句“陶染在這裏”,轉眼之間,咖啡屋就會被狂熱迷妹們淹沒,陶染也就沒事了。
但這個想法僅僅在樓南的腦海裏停留了0.001秒,轉瞬即逝。
然後,樓南就大步大步地離開了咖啡屋,越跑越快、越跑越快,到了最後,幾乎已經是百米衝刺的水平,激發出自己身體裏的全部潛力,就好像自己的生命就依賴在雙腿之上一般:
《仙木奇緣》
逃!
一眨眼,就已經消失不見,以至於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行人都投來滿眼困惑的視線。
後來。
傳聞,陶染試圖阻止樓南發布獨家新聞,以雙方協議作為要挾,可惜,這份口頭協議沒有任何記錄——
陶染的團隊也不敢輕易捅出去,否則不就是自曝了嗎?
最後,樓南以六位數的金額賣給了八毫米,並且全麵公開——沒有保留。
毫無疑問,陶染陷入風暴之中。
盡管依舊有著小部分狂熱粉絲試圖洗地,將公眾視線重新拉回軌道上,強烈譴責陸潛的霸道和殘忍;但這次,他們沒有能夠成功,脫粉狂潮浩浩蕩蕩地鋪陳開來,根本無法阻止,也無從阻止。
更可怕的是,針對陶染的詛咒和謾罵,鋪天蓋地。
很難想象,一天之前,陶染還是風光無限、呼風喚雨的業內頂流;一個轉身,陶染就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風暴,依舊正在進行中,沒有人能夠預測陶染的命運——
也許,這位流量金字塔頂尖的事業,就將這裏戛然而止;也許不會,因為社交網絡的最新一波傳聞,陶染和陸潛都是受害者,一切陰謀的真正幕後推手是石磊。
石磊?
這著實是一個新鮮意外的猜測,但認真想想,卻又無法否認其中的真實性和可能性。
那麽,網友們買賬嗎?
“陶染vs石磊”,一輪全新的戰鬥正在徐徐拉開序幕。
但是,樓南卻全然沒有關心,索然無味。
真正讓樓南感興趣的,不是陶染和石磊的“流量一哥”爭奪,而是整個行業內部圍繞陸潛話語展開的討論:
流量,到底應該如何看待?
追捧的人,有之,認為這是時代的必然。
排斥的人,有之,嗤之以鼻地不屑一顧。
然而,真正引領潮流的,卻是那些爭議。
“流量藝人,重點不應該是‘流量’,而應該是‘藝人’,也就是後者所具備的專業能力”,陸潛的觀點得到廣泛支持。
歸根結底,為什麽人們如此討厭流量?
其實就是因為“流量”不具備任何專業能力,除了一張臉之外就一無是處,糟糕的“業務能力”破壞整個行業水平,最終淪為“帶貨”的標簽,久而久之,“流量”也就和負麵定義聯係在一起,乃至於成為一種貶低和鄙夷。
那麽,人們又應該如何定義藝人這份職業呢?僅僅隻是光鮮亮麗地站在屏幕前搔首弄姿嗎?
長此以往,真正具備能力和實力的藝人們,生存空間就將被進一步壓縮,音樂和電影等等藝術作品的平均質量也將進一步下探底線,這對於整個娛樂產業、藝術創作都有毀滅性的打擊,必須給予重視。
現在,流量已經客觀存在,甚至衍生出流量藝人的類別,所以,行業應該如何看待流量?又應該如何區分?
“流量藝人”,未來又應該如何在行業找到自己的位置?藝術創作,又應該如何在流量時代繼續進行下去?
一點、一點地,討論就全麵擴散開來。
其實,討論一直陸陸續續都在發生,但因為流量藝人的狂熱粉絲們在社交網絡之上擁有絕對話語權,每次討論才剛剛萌生苗頭,就會被這些粉絲們蠻不講理地打斷——
他們全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動作,不僅在為自己的偶像樹敵,進一步讓流量藝人們與真正的業內頂尖導演和製片人們漸行漸遠.
而且也在破壞自己偶像的未來,畢竟,流量藝人就如同一年一季的稻子一般,成熟了就割掉,然後再換一茬,除非他們能夠在“帶貨”之外找到自己的位置。
但這次,依靠著陶染的流量,也依靠著陸潛的影響力,整個討論浩浩蕩蕩地鋪陳開來。
包括湯均一、梅林雲等等業內大老們也紛紛發表觀點,然後討論才終於來到聚光燈底下,折騰出了一些規模。
當然,陸潛就沒有負麵影響嗎?
不可能。
陸潛麵對陶染的強硬態度,骨子裏的驕傲和清高展露無遺,這也引起諸多爭議,即使撇開是否喜歡陶染不說,陸潛的態度也能夠引發一係列不滿和吐槽,這又再次為陸潛樹立了更多敵人,超乎想象。
但陸潛在乎嗎?
事實就是,一點點影響都沒有,他甚至不屑做出任何回應和辯解,就這樣放任輿論發酵,似乎樂見其成的樣子。
樓南這才意識到,顯然,陸潛正在下一盤棋,陶染試圖踩著陸潛的肩膀上位,卻反而成為陸潛鋪陳下一步藍圖的契機。
果然。
有些人下棋,看的是下一步棋;有些人下棋,謀劃的則是整盤棋。
又或者說,陶染以為自己是下棋之人,卻從來不知道自己隻是一枚棋子。
這也進一步確定樓南以後看到陸潛繞道就走的決心,堅定不移地,那是一個絕對不能招惹也不想招惹的對象。
有人嘲笑樓南的小題大做,“你拿到了獨家,不是嗎?你讓那個自命不凡的導演栽跟頭了,不是嗎?”
但樓南沒有反駁,隻是笑笑,看著那些年少無知的同行們,就好像看著曾經的自己。當初他們挑釁莊博,莊博卻但笑不語,那時候莊博應該也是同樣的心態吧。
相信他,他經曆過的。
不過,這些都已經是後話,一直到話題風潮達到全新高點,藍鯨影業公布流媒體平台的下一步計劃,人們才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此時此刻,樓南依舊在逃命,咖啡屋依舊在湧動,窸窸窣窣的視線互相交錯著,麵麵相覷,卻沒有人能夠理清思緒——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大抵就是如此。
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偷偷摸摸注視著陸潛,然後期待著陸潛的下一步動作。
誰來猜猜,陸潛接下來會如何對付陶染呢?
等等,以陸潛的姿態來看,應該會徹底無視陶染,就像樓南一樣,放陶染一馬吧?陸潛總不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毆打陶染一頓……吧?
其實,並不困難,隻需要呼喊一句“陶染在這裏”,轉眼之間,咖啡屋就會被狂熱迷妹們淹沒,陶染也就沒事了。
但這個想法僅僅在樓南的腦海裏停留了0.001秒,轉瞬即逝。
然後,樓南就大步大步地離開了咖啡屋,越跑越快、越跑越快,到了最後,幾乎已經是百米衝刺的水平,激發出自己身體裏的全部潛力,就好像自己的生命就依賴在雙腿之上一般:
《仙木奇緣》
逃!
一眨眼,就已經消失不見,以至於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行人都投來滿眼困惑的視線。
後來。
傳聞,陶染試圖阻止樓南發布獨家新聞,以雙方協議作為要挾,可惜,這份口頭協議沒有任何記錄——
陶染的團隊也不敢輕易捅出去,否則不就是自曝了嗎?
最後,樓南以六位數的金額賣給了八毫米,並且全麵公開——沒有保留。
毫無疑問,陶染陷入風暴之中。
盡管依舊有著小部分狂熱粉絲試圖洗地,將公眾視線重新拉回軌道上,強烈譴責陸潛的霸道和殘忍;但這次,他們沒有能夠成功,脫粉狂潮浩浩蕩蕩地鋪陳開來,根本無法阻止,也無從阻止。
更可怕的是,針對陶染的詛咒和謾罵,鋪天蓋地。
很難想象,一天之前,陶染還是風光無限、呼風喚雨的業內頂流;一個轉身,陶染就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風暴,依舊正在進行中,沒有人能夠預測陶染的命運——
也許,這位流量金字塔頂尖的事業,就將這裏戛然而止;也許不會,因為社交網絡的最新一波傳聞,陶染和陸潛都是受害者,一切陰謀的真正幕後推手是石磊。
石磊?
這著實是一個新鮮意外的猜測,但認真想想,卻又無法否認其中的真實性和可能性。
那麽,網友們買賬嗎?
“陶染vs石磊”,一輪全新的戰鬥正在徐徐拉開序幕。
但是,樓南卻全然沒有關心,索然無味。
真正讓樓南感興趣的,不是陶染和石磊的“流量一哥”爭奪,而是整個行業內部圍繞陸潛話語展開的討論:
流量,到底應該如何看待?
追捧的人,有之,認為這是時代的必然。
排斥的人,有之,嗤之以鼻地不屑一顧。
然而,真正引領潮流的,卻是那些爭議。
“流量藝人,重點不應該是‘流量’,而應該是‘藝人’,也就是後者所具備的專業能力”,陸潛的觀點得到廣泛支持。
歸根結底,為什麽人們如此討厭流量?
其實就是因為“流量”不具備任何專業能力,除了一張臉之外就一無是處,糟糕的“業務能力”破壞整個行業水平,最終淪為“帶貨”的標簽,久而久之,“流量”也就和負麵定義聯係在一起,乃至於成為一種貶低和鄙夷。
那麽,人們又應該如何定義藝人這份職業呢?僅僅隻是光鮮亮麗地站在屏幕前搔首弄姿嗎?
長此以往,真正具備能力和實力的藝人們,生存空間就將被進一步壓縮,音樂和電影等等藝術作品的平均質量也將進一步下探底線,這對於整個娛樂產業、藝術創作都有毀滅性的打擊,必須給予重視。
現在,流量已經客觀存在,甚至衍生出流量藝人的類別,所以,行業應該如何看待流量?又應該如何區分?
“流量藝人”,未來又應該如何在行業找到自己的位置?藝術創作,又應該如何在流量時代繼續進行下去?
一點、一點地,討論就全麵擴散開來。
其實,討論一直陸陸續續都在發生,但因為流量藝人的狂熱粉絲們在社交網絡之上擁有絕對話語權,每次討論才剛剛萌生苗頭,就會被這些粉絲們蠻不講理地打斷——
他們全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動作,不僅在為自己的偶像樹敵,進一步讓流量藝人們與真正的業內頂尖導演和製片人們漸行漸遠.
而且也在破壞自己偶像的未來,畢竟,流量藝人就如同一年一季的稻子一般,成熟了就割掉,然後再換一茬,除非他們能夠在“帶貨”之外找到自己的位置。
但這次,依靠著陶染的流量,也依靠著陸潛的影響力,整個討論浩浩蕩蕩地鋪陳開來。
包括湯均一、梅林雲等等業內大老們也紛紛發表觀點,然後討論才終於來到聚光燈底下,折騰出了一些規模。
當然,陸潛就沒有負麵影響嗎?
不可能。
陸潛麵對陶染的強硬態度,骨子裏的驕傲和清高展露無遺,這也引起諸多爭議,即使撇開是否喜歡陶染不說,陸潛的態度也能夠引發一係列不滿和吐槽,這又再次為陸潛樹立了更多敵人,超乎想象。
但陸潛在乎嗎?
事實就是,一點點影響都沒有,他甚至不屑做出任何回應和辯解,就這樣放任輿論發酵,似乎樂見其成的樣子。
樓南這才意識到,顯然,陸潛正在下一盤棋,陶染試圖踩著陸潛的肩膀上位,卻反而成為陸潛鋪陳下一步藍圖的契機。
果然。
有些人下棋,看的是下一步棋;有些人下棋,謀劃的則是整盤棋。
又或者說,陶染以為自己是下棋之人,卻從來不知道自己隻是一枚棋子。
這也進一步確定樓南以後看到陸潛繞道就走的決心,堅定不移地,那是一個絕對不能招惹也不想招惹的對象。
有人嘲笑樓南的小題大做,“你拿到了獨家,不是嗎?你讓那個自命不凡的導演栽跟頭了,不是嗎?”
但樓南沒有反駁,隻是笑笑,看著那些年少無知的同行們,就好像看著曾經的自己。當初他們挑釁莊博,莊博卻但笑不語,那時候莊博應該也是同樣的心態吧。
相信他,他經曆過的。
不過,這些都已經是後話,一直到話題風潮達到全新高點,藍鯨影業公布流媒體平台的下一步計劃,人們才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此時此刻,樓南依舊在逃命,咖啡屋依舊在湧動,窸窸窣窣的視線互相交錯著,麵麵相覷,卻沒有人能夠理清思緒——
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大抵就是如此。
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偷偷摸摸注視著陸潛,然後期待著陸潛的下一步動作。
誰來猜猜,陸潛接下來會如何對付陶染呢?
等等,以陸潛的姿態來看,應該會徹底無視陶染,就像樓南一樣,放陶染一馬吧?陸潛總不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毆打陶染一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