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其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官員的主要職責在於統籌、協調資源。資源分為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李易在給官員講課,閑著也是閑著。
他邊講邊錄,回到莊子後用來播放,節省他的時間。
遊艇上其他的人,想聽也可以聽。
永穆公主就聽得津津有味,小蘭拿個鉛筆在紙上寫寫畫畫,作筆記。
“目前咱們大唐最重要的自然資源屬於土地資源,種植為主,水資源與土地資源捆綁在一起……”
李易語速不快不慢,吐字清晰。
告訴六個官員,需要官員到地方上喜歡修水利,正是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
在有限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範圍中,生物資源是生存的根本,種的糧食、養的牲畜、家禽。
哪個地方能夠獲得畝產更高的糧食作物、生長周期短又出肉率比高的肉食生物,哪個地方就比其他地方富裕。
將來隨著技術的提高,礦產資源會加速地方經濟發展。
技術的提高涉及到社會資源中的資本資源、人力資源。
故,在無法增加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前提下,誰的技術高,誰就生活好。
技術如何提高?看官員的行政能力,不管是利用自身資金鼓勵研究人員,還是吸引資金,研發工作不能停。
“眼下會種田的人、會飼養的人、會製作好工具的人,需提高其社會地位,使更多人效仿……”
李易話題一轉,說起讀書人壟斷的問題。
一個工匠技術好,最多給個流官,不可能當上七品流內官。
商人的地位更低,商人不想個辦法把孩子弄到別人的名下,孩子不允許考科舉。
商人有錢,能夠進行技術研發投資,在商品流通環節中起到絕對作用。
“李大夫,我老家夏州,如今養殖家禽人數多,又配合他們養豬,這個屬於社會資源?”
一個官員等李易停頓的時候,趕緊詢問。
他家鄉在夏州,長安北麵,萬裏長城的外麵,屬於準軍事州。
突厥要是打過安北都護府,朝廷組織兵員,保證抽調夏州。
夏州在長城外麵,沒有長城幫忙,以前當地的百姓日子苦。
之後打井、種綠洲,同時種植與養殖業利用當地的資源在發展。
“嗯!”李易頷首:“社會資源,認為因素改變。挖井的錢沒有回本,是個長期過程。
餘懷德餘掌櫃他們養豬發放的子豬也沒回本,今年就可以了。
百姓拿到一部分錢,養自己的豬,家禽的養殖困難在哪裏呢?”
李易說著突然拋出個問題,看六個官員。
“雞吃食兒,雞不能總吃草。”一個官員回答。
“鴨子下水後丟了,不回家,被野獸吃掉。”另一個官員跟著說。
“糞便氣味大,收拾費勁。”
“冬天冷,要不蓋好圈,大雪一下,凍死了。”
“耽誤種田,養多了得有人照料。”
“天熱不下蛋、生病。”
六個官員一人說一句,把家禽養殖中的問題說出來,至少他們認為是個麻煩。
“是銷售,賣不出去,都自己吃?”
雙手托著臉的小丫頭突然出聲,清脆的聲音中竟然有種鄙視的意味。
官員互相看看,忍了。
“怎麽解決?”李易又問官員。
這次六個人一同搖頭,表示不知道,怎麽解決?能解決嗎?
“這個時候考慮兩點,一個物流,修路,包括航運,在無法短時間內解決時,考慮加工保存技術,比如風幹。
而蛋的長時間保存,隻有兩種,變蛋和鹹蛋,平時百姓自己可以多吃點蛋,對身體好。”
李易給出辦法,強調技術的重要性。
六個官員開始稱讚,表示支持,好像都學會了,之後去地方當官能用上。
“風幹的家禽難道就有人買?有活的,為什麽要買風幹的?”李易還有問題。
六個人:“……”
咋那麽多事兒呢?風幹的莫非不是肉?有肉吃就行唄!
李易根本不指望他們回答,自己說:“所以咱們要研究關於風幹的家禽怎麽吃才好吃的技術,讓風幹的變成美味,大家才願意買。”
“哦~!”官員發出同樣的聲音,他們沒人問怎麽做才好吃,這點對李家莊子不屬於問題。
“遊艇上就有風幹的雞,我要發開,然後做成菜,大家嚐嚐。”李易不玩虛的,上幹貨。
有現成的東西,吃一吃就知道好不好。
……
長安的科舉考試進行中,今天第三天,中午。
考生們吃飯,大部分愁眉苦臉的,很想找個人交流一下。
貼經題、計算題等常規的都答了。
詩跟賦也寫了,各自覺得不錯。
到了時務策,麻煩嘍。
說什麽邏輯自洽,這個好辦,就怕答的內容不符合大唐的要求。
參加考試的同窗那麽多,競爭壓力大。
李隆基在搭建的高台上吃火鍋,春天的風透骨,吃鴛鴦鍋合適。
透過玻璃窗戶看考場,看每一個考生,他的眼中都帶著期許。
有的考生已經考了好幾年了,大部分敗在了時務策上。
往日考生接觸不到國家大事,沒有太多的信息渠道。
找當官的吃飯,通常寫詩論賦,互相吹捧。
誰沒事兒敢妄議朝政?被抓住把柄,會丟官。
“從此百姓可多知朝廷要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曉國事,才能為國憂,懂得捐錢。”
李隆基不愁,考生答不上來,明年再考,問題都差不多,摸清楚規律便可。
畢構等人臉上帶著絲倦容,太累。
開春之後,各種事情出現,尤其地方州府,瘋狂上書。
有要錢的,有想要種子的,還有北麵及山南東道官員們想訓練要武器,修城,軍隊前移。
這不是朝廷有錢了嘛!地方將領帶著兄弟們吃好的,有肉,糧食管飽。
膽子變大,要主動往前推,突厥求和大唐沒答應,將領有小心思,欲立軍功。
宋璟最反對將領不聽話,一打仗就是錢,萬一打輸了,又得抽調別處的兵填補。
“陛下,箱子中可有關乎山南東道兵力部署之信?”
宋璟辣得喝口啤酒,把為難的事情問出來。
李隆基看他一眼:“沒有,具體的沒有,就之前的,派兵在外麵遊弋,但不可能深入突厥過深。”
<a id="wzsy" href="http://www.siluke.com">siluke.com</a>
李易在給官員講課,閑著也是閑著。
他邊講邊錄,回到莊子後用來播放,節省他的時間。
遊艇上其他的人,想聽也可以聽。
永穆公主就聽得津津有味,小蘭拿個鉛筆在紙上寫寫畫畫,作筆記。
“目前咱們大唐最重要的自然資源屬於土地資源,種植為主,水資源與土地資源捆綁在一起……”
李易語速不快不慢,吐字清晰。
告訴六個官員,需要官員到地方上喜歡修水利,正是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
在有限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範圍中,生物資源是生存的根本,種的糧食、養的牲畜、家禽。
哪個地方能夠獲得畝產更高的糧食作物、生長周期短又出肉率比高的肉食生物,哪個地方就比其他地方富裕。
將來隨著技術的提高,礦產資源會加速地方經濟發展。
技術的提高涉及到社會資源中的資本資源、人力資源。
故,在無法增加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前提下,誰的技術高,誰就生活好。
技術如何提高?看官員的行政能力,不管是利用自身資金鼓勵研究人員,還是吸引資金,研發工作不能停。
“眼下會種田的人、會飼養的人、會製作好工具的人,需提高其社會地位,使更多人效仿……”
李易話題一轉,說起讀書人壟斷的問題。
一個工匠技術好,最多給個流官,不可能當上七品流內官。
商人的地位更低,商人不想個辦法把孩子弄到別人的名下,孩子不允許考科舉。
商人有錢,能夠進行技術研發投資,在商品流通環節中起到絕對作用。
“李大夫,我老家夏州,如今養殖家禽人數多,又配合他們養豬,這個屬於社會資源?”
一個官員等李易停頓的時候,趕緊詢問。
他家鄉在夏州,長安北麵,萬裏長城的外麵,屬於準軍事州。
突厥要是打過安北都護府,朝廷組織兵員,保證抽調夏州。
夏州在長城外麵,沒有長城幫忙,以前當地的百姓日子苦。
之後打井、種綠洲,同時種植與養殖業利用當地的資源在發展。
“嗯!”李易頷首:“社會資源,認為因素改變。挖井的錢沒有回本,是個長期過程。
餘懷德餘掌櫃他們養豬發放的子豬也沒回本,今年就可以了。
百姓拿到一部分錢,養自己的豬,家禽的養殖困難在哪裏呢?”
李易說著突然拋出個問題,看六個官員。
“雞吃食兒,雞不能總吃草。”一個官員回答。
“鴨子下水後丟了,不回家,被野獸吃掉。”另一個官員跟著說。
“糞便氣味大,收拾費勁。”
“冬天冷,要不蓋好圈,大雪一下,凍死了。”
“耽誤種田,養多了得有人照料。”
“天熱不下蛋、生病。”
六個官員一人說一句,把家禽養殖中的問題說出來,至少他們認為是個麻煩。
“是銷售,賣不出去,都自己吃?”
雙手托著臉的小丫頭突然出聲,清脆的聲音中竟然有種鄙視的意味。
官員互相看看,忍了。
“怎麽解決?”李易又問官員。
這次六個人一同搖頭,表示不知道,怎麽解決?能解決嗎?
“這個時候考慮兩點,一個物流,修路,包括航運,在無法短時間內解決時,考慮加工保存技術,比如風幹。
而蛋的長時間保存,隻有兩種,變蛋和鹹蛋,平時百姓自己可以多吃點蛋,對身體好。”
李易給出辦法,強調技術的重要性。
六個官員開始稱讚,表示支持,好像都學會了,之後去地方當官能用上。
“風幹的家禽難道就有人買?有活的,為什麽要買風幹的?”李易還有問題。
六個人:“……”
咋那麽多事兒呢?風幹的莫非不是肉?有肉吃就行唄!
李易根本不指望他們回答,自己說:“所以咱們要研究關於風幹的家禽怎麽吃才好吃的技術,讓風幹的變成美味,大家才願意買。”
“哦~!”官員發出同樣的聲音,他們沒人問怎麽做才好吃,這點對李家莊子不屬於問題。
“遊艇上就有風幹的雞,我要發開,然後做成菜,大家嚐嚐。”李易不玩虛的,上幹貨。
有現成的東西,吃一吃就知道好不好。
……
長安的科舉考試進行中,今天第三天,中午。
考生們吃飯,大部分愁眉苦臉的,很想找個人交流一下。
貼經題、計算題等常規的都答了。
詩跟賦也寫了,各自覺得不錯。
到了時務策,麻煩嘍。
說什麽邏輯自洽,這個好辦,就怕答的內容不符合大唐的要求。
參加考試的同窗那麽多,競爭壓力大。
李隆基在搭建的高台上吃火鍋,春天的風透骨,吃鴛鴦鍋合適。
透過玻璃窗戶看考場,看每一個考生,他的眼中都帶著期許。
有的考生已經考了好幾年了,大部分敗在了時務策上。
往日考生接觸不到國家大事,沒有太多的信息渠道。
找當官的吃飯,通常寫詩論賦,互相吹捧。
誰沒事兒敢妄議朝政?被抓住把柄,會丟官。
“從此百姓可多知朝廷要事,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曉國事,才能為國憂,懂得捐錢。”
李隆基不愁,考生答不上來,明年再考,問題都差不多,摸清楚規律便可。
畢構等人臉上帶著絲倦容,太累。
開春之後,各種事情出現,尤其地方州府,瘋狂上書。
有要錢的,有想要種子的,還有北麵及山南東道官員們想訓練要武器,修城,軍隊前移。
這不是朝廷有錢了嘛!地方將領帶著兄弟們吃好的,有肉,糧食管飽。
膽子變大,要主動往前推,突厥求和大唐沒答應,將領有小心思,欲立軍功。
宋璟最反對將領不聽話,一打仗就是錢,萬一打輸了,又得抽調別處的兵填補。
“陛下,箱子中可有關乎山南東道兵力部署之信?”
宋璟辣得喝口啤酒,把為難的事情問出來。
李隆基看他一眼:“沒有,具體的沒有,就之前的,派兵在外麵遊弋,但不可能深入突厥過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