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局長及時發聲,製止了騷亂。
“吵吵什麽,提時限是好事。郵件傳遞速度快了,郵政寄遞才有市場競爭力。大家看看,現在快遞市場發展成什麽樣了?還在那大言不慚地吹噓什麽寄遞市場的‘國家隊’,快別給國家隊丟臉了,不嫌臊得慌。”張局長虎目圓睜,怒視了一圈,沒人再敢發言。
“你接著講。”
“其實,每個環節的最大時限是有規範要求的,我大概講一講各環節最大時限。”王丹平說。
“你別大概講,你仔細講,我倒要看看這次省局能下多大的決心。”張局長插話道。
王丹平便按照張局長的要求,把在省局開會時的文件精神進行了二次傳達。在場的除了張局長聽得眉開眼笑外,其他幾個專業局長都一臉愁容。
張局長聽完,興奮地拍了一下桌子,嚇得幾個專業局長差點從凳子上蹦起來。
“這次下真功夫了,太好了。”
接下來,王丹平便詳詳細細把作業計劃從收寄端到投遞端的每個環節一一講述了一遍。整個過程持續了一個半小時,等王丹平講完後,都快下班吃中午飯時間了。可議題才進行到一半呢,討論環節還沒展開。
宋主任征求張局長的意見,看是先吃飯還是繼續開會。
“讓辦公室叫盒飯去。找好一點的館子,點最貴的,咱們邊吃邊議。”張局長發話了,誰也走不了。
接下來的評論和提問環節就熱鬧了,各專業互不相讓,你爭我吵。收寄環節說運輸環節時間留長了,運輸環節說分揀環節耽擱功夫了,分揀環節又回過頭說收寄環節和運輸環節給自己留的時間不夠……
局麵陷入了死循環。張局長這次反倒不說話了,笑而不語。
“這位局長大人高深莫測。”王丹平更加敬佩了。
神仙打架,王丹平自是退避三舍,閉口不言。專業局長先自己掰扯,反正一天隻有二十四個小時,環節又有那麽多,到底給誰的時間長了或者短了,爭一爭自然就明了了。
通過爭吵,王丹平還學了不少知識呢。各個環節都有哪些規定動作,這些規定動作需要多長時間、多少人,通過爭吵就能聽的明明白白。
最後實在吵得不可開交了,張局長再次站出來了。
“剛剛大家討論得很激烈,我在一旁聽著,很好嘛。問題總的爭一爭吵一吵才能鬧明白。我看啊,這個計劃沒有大毛病。市場部這邊做的很細致,也下了真功夫。大家要是沒有意見的話,我就簽字上報了。”張局長看了看大家說。
“張局,中心局第一趟郵車到達投遞局時間都上午九點了,投遞員還得卸車,分揀,出班都快十一點了,當天哪投的完啊!”投遞局長率先提出異議。
“哦,就你投遞端時間不夠。省局正班車到我這都七點了,我不說加班車了,就單卸一趟車就要一個半小時,我還得分揀,還得裝車,還得給你送過去,路上再遇上個堵車啥的,九點能到就是最早了,我看應該調整到十點才合適。”中心局長王天成不幹了。
“給你們倆三分鍾,單獨討論。三分鍾後給我結果。”張局長對二位局長說。
又是一番唇槍舌戰,王丹平第一次領略到,這些專業局長都是辯論的奇才,引經據典,江湖俚語,網絡段子各種金句層出不窮,比他在學校裏經曆的任何一次辯論賽都要來得精彩。
三分鍾時間已到,二位還沒辯論出個一二三來。
“怎麽樣,告訴大家結果。”
“我覺得還是八點到,最遲了。”
“我還覺得十點到合適呢!”
二人寸步不讓。
這下怎麽辦,王丹平想?為了自己部門的利益,據理力爭也無可厚非,張局長這官司該怎麽斷呢?
“既然雙方都覺著給對方留下的時間更寬裕,那好辦。你倆換位子,投遞局長明天起到中心局當局長,中心局長明天到投遞局當局長。如何?”
兩人一下愣住了。
精彩!王丹平心裏暗暗為張局長叫好。在三江郵政,怕也隻有張局長才能說這樣的話吧,也隻有他有這個權利調動人事了。
前麵幾個嘰嘰喳喳準備跟著跳出來的專業局長都啞火了,紛紛低著頭不說話了。
“怎麽都不說話了?剛剛不是吵得這麽熱鬧嗎?沒有意見那就這麽定。正好人都在,這個會議結束後,接著召開黨委會,把你倆的事情敲定了。”張局長一臉嚴肅地看了看王天成和投遞局長說。
“張局,我認真想了想,覺著計劃沒有太大問題。有問題我們中心局再克服克服。”王天成點頭哈腰,一臉諂媚,他當然不想換了,好歹自己還是副處級別呢,投遞局隻是個正科。
張局長冷哼一聲沒說話。
“是啊,張局。投遞局這邊我再動員動員,把卸車力量再加強加強,應該也能克服。”投遞局長跟著說。自己的崗位輕車熟路,突然換到另一個崗位,拿得下拿不下還另說呢。
大家也再不敢多言。
“都沒問題了嗎?”張誌明局長環顧四周,各位局長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沒問題了我說兩句。大家不要光站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看待這個時限考核的問題。uu看書.uukanh 要站在曆史的角度考慮。郵政的老本業是什麽?就是寄遞。從大清郵政發展到現在,一百多年曆史了,都是靠肩挑背扛送信件、送包裹這麽一路走過來的。是,現在郵儲收益高,但是不能因為寄遞來錢慢、成本高就把老本行丟了。你上個環節敢鬆一寸,第二個環節就敢給你放一尺,再下一個環節就敢給你放一丈。時限還要不要了?速度還要不要了?客戶體驗還要不要了?”
張局長一連串的發問,問得在座的啞口無言。
“我們要借助這次改革的契機,練好內功。認認真真做一次調整,讓同行看一看,也提振提振自己的士氣!是時候把祖業撿起來了。”
張局長的一番講話,高屋建瓴、振奮人心。幾年後,王丹平才發現,張局長的思維是多麽的超前,隨後幾年,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快遞行業也呈井噴式發展,最高的時候快遞公司加起來二百多家,不斷擠占郵政寄遞市場,最低的時候,郵政電商包裹占比不足2%,幾乎把原有的陣地丟光了,此為後話。
這次作業計劃調整終審會整整開了三個小時,開完會、簽完字,張局長就坐飛機出差了。
王丹平呈交的作業計劃除了個別小範圍的微調外,基本沒動。張局長也對這次計劃編製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會後宋主任專門喊王丹平去自己辦公室,狠狠誇了他。
終於可以給省局交差了,王丹平內心高興,又完成一樁大事。
“吵吵什麽,提時限是好事。郵件傳遞速度快了,郵政寄遞才有市場競爭力。大家看看,現在快遞市場發展成什麽樣了?還在那大言不慚地吹噓什麽寄遞市場的‘國家隊’,快別給國家隊丟臉了,不嫌臊得慌。”張局長虎目圓睜,怒視了一圈,沒人再敢發言。
“你接著講。”
“其實,每個環節的最大時限是有規範要求的,我大概講一講各環節最大時限。”王丹平說。
“你別大概講,你仔細講,我倒要看看這次省局能下多大的決心。”張局長插話道。
王丹平便按照張局長的要求,把在省局開會時的文件精神進行了二次傳達。在場的除了張局長聽得眉開眼笑外,其他幾個專業局長都一臉愁容。
張局長聽完,興奮地拍了一下桌子,嚇得幾個專業局長差點從凳子上蹦起來。
“這次下真功夫了,太好了。”
接下來,王丹平便詳詳細細把作業計劃從收寄端到投遞端的每個環節一一講述了一遍。整個過程持續了一個半小時,等王丹平講完後,都快下班吃中午飯時間了。可議題才進行到一半呢,討論環節還沒展開。
宋主任征求張局長的意見,看是先吃飯還是繼續開會。
“讓辦公室叫盒飯去。找好一點的館子,點最貴的,咱們邊吃邊議。”張局長發話了,誰也走不了。
接下來的評論和提問環節就熱鬧了,各專業互不相讓,你爭我吵。收寄環節說運輸環節時間留長了,運輸環節說分揀環節耽擱功夫了,分揀環節又回過頭說收寄環節和運輸環節給自己留的時間不夠……
局麵陷入了死循環。張局長這次反倒不說話了,笑而不語。
“這位局長大人高深莫測。”王丹平更加敬佩了。
神仙打架,王丹平自是退避三舍,閉口不言。專業局長先自己掰扯,反正一天隻有二十四個小時,環節又有那麽多,到底給誰的時間長了或者短了,爭一爭自然就明了了。
通過爭吵,王丹平還學了不少知識呢。各個環節都有哪些規定動作,這些規定動作需要多長時間、多少人,通過爭吵就能聽的明明白白。
最後實在吵得不可開交了,張局長再次站出來了。
“剛剛大家討論得很激烈,我在一旁聽著,很好嘛。問題總的爭一爭吵一吵才能鬧明白。我看啊,這個計劃沒有大毛病。市場部這邊做的很細致,也下了真功夫。大家要是沒有意見的話,我就簽字上報了。”張局長看了看大家說。
“張局,中心局第一趟郵車到達投遞局時間都上午九點了,投遞員還得卸車,分揀,出班都快十一點了,當天哪投的完啊!”投遞局長率先提出異議。
“哦,就你投遞端時間不夠。省局正班車到我這都七點了,我不說加班車了,就單卸一趟車就要一個半小時,我還得分揀,還得裝車,還得給你送過去,路上再遇上個堵車啥的,九點能到就是最早了,我看應該調整到十點才合適。”中心局長王天成不幹了。
“給你們倆三分鍾,單獨討論。三分鍾後給我結果。”張局長對二位局長說。
又是一番唇槍舌戰,王丹平第一次領略到,這些專業局長都是辯論的奇才,引經據典,江湖俚語,網絡段子各種金句層出不窮,比他在學校裏經曆的任何一次辯論賽都要來得精彩。
三分鍾時間已到,二位還沒辯論出個一二三來。
“怎麽樣,告訴大家結果。”
“我覺得還是八點到,最遲了。”
“我還覺得十點到合適呢!”
二人寸步不讓。
這下怎麽辦,王丹平想?為了自己部門的利益,據理力爭也無可厚非,張局長這官司該怎麽斷呢?
“既然雙方都覺著給對方留下的時間更寬裕,那好辦。你倆換位子,投遞局長明天起到中心局當局長,中心局長明天到投遞局當局長。如何?”
兩人一下愣住了。
精彩!王丹平心裏暗暗為張局長叫好。在三江郵政,怕也隻有張局長才能說這樣的話吧,也隻有他有這個權利調動人事了。
前麵幾個嘰嘰喳喳準備跟著跳出來的專業局長都啞火了,紛紛低著頭不說話了。
“怎麽都不說話了?剛剛不是吵得這麽熱鬧嗎?沒有意見那就這麽定。正好人都在,這個會議結束後,接著召開黨委會,把你倆的事情敲定了。”張局長一臉嚴肅地看了看王天成和投遞局長說。
“張局,我認真想了想,覺著計劃沒有太大問題。有問題我們中心局再克服克服。”王天成點頭哈腰,一臉諂媚,他當然不想換了,好歹自己還是副處級別呢,投遞局隻是個正科。
張局長冷哼一聲沒說話。
“是啊,張局。投遞局這邊我再動員動員,把卸車力量再加強加強,應該也能克服。”投遞局長跟著說。自己的崗位輕車熟路,突然換到另一個崗位,拿得下拿不下還另說呢。
大家也再不敢多言。
“都沒問題了嗎?”張誌明局長環顧四周,各位局長大氣都不敢出一口。
“沒問題了我說兩句。大家不要光站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看待這個時限考核的問題。uu看書.uukanh 要站在曆史的角度考慮。郵政的老本業是什麽?就是寄遞。從大清郵政發展到現在,一百多年曆史了,都是靠肩挑背扛送信件、送包裹這麽一路走過來的。是,現在郵儲收益高,但是不能因為寄遞來錢慢、成本高就把老本行丟了。你上個環節敢鬆一寸,第二個環節就敢給你放一尺,再下一個環節就敢給你放一丈。時限還要不要了?速度還要不要了?客戶體驗還要不要了?”
張局長一連串的發問,問得在座的啞口無言。
“我們要借助這次改革的契機,練好內功。認認真真做一次調整,讓同行看一看,也提振提振自己的士氣!是時候把祖業撿起來了。”
張局長的一番講話,高屋建瓴、振奮人心。幾年後,王丹平才發現,張局長的思維是多麽的超前,隨後幾年,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快遞行業也呈井噴式發展,最高的時候快遞公司加起來二百多家,不斷擠占郵政寄遞市場,最低的時候,郵政電商包裹占比不足2%,幾乎把原有的陣地丟光了,此為後話。
這次作業計劃調整終審會整整開了三個小時,開完會、簽完字,張局長就坐飛機出差了。
王丹平呈交的作業計劃除了個別小範圍的微調外,基本沒動。張局長也對這次計劃編製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會後宋主任專門喊王丹平去自己辦公室,狠狠誇了他。
終於可以給省局交差了,王丹平內心高興,又完成一樁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