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李鬼,王丹平就趕忙去中心局,郵車一早就出發,今天說好要跟車的。
老賈已經安排司機,提前把王丹平要帶的治療儀碼在了車尾,方便卸車。涼水鎮是第一個交接點,東西送到涼水鎮郵政所,王丹平曾經戰鬥過的地方。
上車後,王丹平給白丙華打了個電話,告訴他今天跟車過來,要卸一個大件。
白丙華電話裏很高興。說好中午安排一起吃個便飯。他把兩個投遞員留在郵局,晚點出班,方便到時候搬東西。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老白還真是靠譜。”王丹平跟司機老張說。這次,老賈專門安排的是老張跑這條線,上次他們一塊喝過酒,彼此熟悉,交流起來也輕鬆。
“是啊,郵政局雖然拿錢不多,但是同事之間還是有人情味兒的。就拿賈隊長來說吧,老梅出事這件事上,他比老梅都著急。還有今天你托他幫忙帶貨的事情,他再三叮囑,讓我一早就去取貨,還交代讓一定安安全全送到,不能出半點差池。”老張說。
“老賈這人還是很靠譜的。我看大家都挺服他的。”王丹平說。
“是啊。他這人看著大大咧咧,出口就罵人。但是替職工辦事,替職工出頭從來都不含糊。”老張說。
“你們真是碰上了一個好領導。”
這條郵路加上涼水鎮,總共有五個交接點,郵件比較多,滿滿當當裝了一大車。王丹平專門爬上車廂看了看。
“郵件這麽多,到了支局網點怎麽區分。一個個挑豈不是浪費時間。”王丹平問。
“這個啊,早考慮到了。裝車的時候,把最遠的裝在最裏頭,然後拉一張網把郵件罩住,然後再裝下一個。點與點之間都用網隔開,這樣郵車再顛簸,郵件不會混,卸車的時候也就不會亂。”老張說。
“哦,原來是這樣。那有沒有出錯的時候呢。”王丹平對啥都感興趣。
“有啊。你想啊,這分揀也會出錯,裝車也難免出錯。交接又不能一件件掃描,時間來不及。都是采用點數交接。你比如今天要給涼水鎮交接一百三十八件,我這隻負責點夠這一百三十八件就行,網點在路單上簽字後,我就繼續開往下一站。網點接收後有時間逐件核對,發現錯誤,下午返程時候給帶走。第二天把正確的再給補上。這樣基本就錯不了啦。”老張介紹到。
“試過掃描交接嗎?這樣的話就不會出錯啊。”王丹平問。
“試過,怎麽沒試過。由於點數交接錯分錯發概率大,市局早期專門下文要求我們這跟支局掃描交接。但是隻執行了一天就廢止了。”老張說。
“怎麽回事,你給我講講。”
“你在網點幹過,應該知道。網點接收郵件的就那麽一個人,多數還是兼職的,著急忙慌把郵件先拖回去,趕緊要去上儲蓄業務。郵車在網點停靠時間就五到十分鍾,等你一個個掃描確認再簽字,少說要耽擱半個小時以上,雙方都不允許啊。你不知道,第一天試行的時候,那是怨聲載道啊。郵車拖到晚上十一點多回不了中心局,當天的郵件沒辦法趕發省城的趟車,也沒法趕發火車。網點上班的同誌扔下辦業務的客戶,跑來掃描,也造成了大量的用戶投訴。最後不得不緊急叫停。”老張說。
“對,對,你說的太對了。當年我在涼水鎮的時候,就我一個人接郵車。我隻管把郵件先一股腦拉進郵局,哪顧得上其他的呀。”王丹平這才明白過來。
“所以說,網運環節,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環節跟環節之間那是嚴絲合縫,一個小小的改動,整個流程都要跟著變。所以你知道,市局讓調整郵路作業組織,為啥阻力這麽大了吧。不容易!”老張感慨到。
說到郵路調整,王丹平興致更高了。汽車轟轟隆隆,直奔涼水鎮而去。一路上,王丹平有很多的問題要谘詢這位老張。
“說到郵路調整,你怎麽看?”王丹平問。
“我怎麽看,我看這是資源的浪費。”
“怎麽說。”
“就拿今天跑的這條來說,雖然交接點多一些,但郵件量一個大車剛好能拉滿。你現在分兩個車跑,跑縣城的隻裝半車,還要耗上一人一車。不是浪費是啥。”
“但是大車給支線送郵件,確實存在村鎮道路狹窄運遞困難的問題,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啊。”王丹平說。
“其實吧,我倒是有個想法。這沿線的鄉鎮交接點,都跟主幹道離的不遠。完全可以放在主幹道交接。小路郵件量不多,網點可以委托社會車輛每天給倒運,費用不高,還省事。”老張說。
“這倒真是一個好辦法。”王丹平認真想了想老張的方案,u看書.uukans.co 覺得可行。
“這裏隻有一個問題。就是支局網點閑麻煩,得他們自己聯係車輛,每次都以委托社會車輛,存在安全隱患為由,拒絕配合。我看他們就是不願意操這份心。難道自己的車送就沒有安全隱患了?”老張說。
王丹平沒說話,他在認真想這個事情。
“那我再問你,假如市局真的要求要改。你說的這個半車的問題怎麽解決?”王丹平換了個思路繼續問。
“要是非改不可,又不增加運輸成本,那隻能把兩線並一線了。”老張說。
“兩線並一線?”
“對,就是把相鄰的兩個縣,當成一條路來跑。大車直送縣局,小車跑支線。要是a、b兩個縣剛好行政區劃在一條線上,那樣改的話,反倒還能省下一個大車來。”老張解釋到。
王丹平興奮壞了,這趟跟車跟的太值了!
老賈口中的辦法,應該說的就是這個。把在一條線路上的兩個縣的兩條郵路並成一個大的線路,分大小車套跑。資源重組,不僅不加車,還省下一個大車。太棒了!
王丹平心裏有底了。調查研究,還是要深入基層啊。真理都掌握在一線人民的手中啊。
“老張你說的太對了。我就納悶了,昨天會上,老賈他信誓旦旦地說,改製要至少增加五個人,五個車。當時還真把我們都糊弄住了。你說他是真想不到?不可能!但是他為什麽要這麽說呢。”王丹平自言自語。
老張立馬閉嘴不說話了,他覺得自己被王丹平給套路了。
老賈已經安排司機,提前把王丹平要帶的治療儀碼在了車尾,方便卸車。涼水鎮是第一個交接點,東西送到涼水鎮郵政所,王丹平曾經戰鬥過的地方。
上車後,王丹平給白丙華打了個電話,告訴他今天跟車過來,要卸一個大件。
白丙華電話裏很高興。說好中午安排一起吃個便飯。他把兩個投遞員留在郵局,晚點出班,方便到時候搬東西。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老白還真是靠譜。”王丹平跟司機老張說。這次,老賈專門安排的是老張跑這條線,上次他們一塊喝過酒,彼此熟悉,交流起來也輕鬆。
“是啊,郵政局雖然拿錢不多,但是同事之間還是有人情味兒的。就拿賈隊長來說吧,老梅出事這件事上,他比老梅都著急。還有今天你托他幫忙帶貨的事情,他再三叮囑,讓我一早就去取貨,還交代讓一定安安全全送到,不能出半點差池。”老張說。
“老賈這人還是很靠譜的。我看大家都挺服他的。”王丹平說。
“是啊。他這人看著大大咧咧,出口就罵人。但是替職工辦事,替職工出頭從來都不含糊。”老張說。
“你們真是碰上了一個好領導。”
這條郵路加上涼水鎮,總共有五個交接點,郵件比較多,滿滿當當裝了一大車。王丹平專門爬上車廂看了看。
“郵件這麽多,到了支局網點怎麽區分。一個個挑豈不是浪費時間。”王丹平問。
“這個啊,早考慮到了。裝車的時候,把最遠的裝在最裏頭,然後拉一張網把郵件罩住,然後再裝下一個。點與點之間都用網隔開,這樣郵車再顛簸,郵件不會混,卸車的時候也就不會亂。”老張說。
“哦,原來是這樣。那有沒有出錯的時候呢。”王丹平對啥都感興趣。
“有啊。你想啊,這分揀也會出錯,裝車也難免出錯。交接又不能一件件掃描,時間來不及。都是采用點數交接。你比如今天要給涼水鎮交接一百三十八件,我這隻負責點夠這一百三十八件就行,網點在路單上簽字後,我就繼續開往下一站。網點接收後有時間逐件核對,發現錯誤,下午返程時候給帶走。第二天把正確的再給補上。這樣基本就錯不了啦。”老張介紹到。
“試過掃描交接嗎?這樣的話就不會出錯啊。”王丹平問。
“試過,怎麽沒試過。由於點數交接錯分錯發概率大,市局早期專門下文要求我們這跟支局掃描交接。但是隻執行了一天就廢止了。”老張說。
“怎麽回事,你給我講講。”
“你在網點幹過,應該知道。網點接收郵件的就那麽一個人,多數還是兼職的,著急忙慌把郵件先拖回去,趕緊要去上儲蓄業務。郵車在網點停靠時間就五到十分鍾,等你一個個掃描確認再簽字,少說要耽擱半個小時以上,雙方都不允許啊。你不知道,第一天試行的時候,那是怨聲載道啊。郵車拖到晚上十一點多回不了中心局,當天的郵件沒辦法趕發省城的趟車,也沒法趕發火車。網點上班的同誌扔下辦業務的客戶,跑來掃描,也造成了大量的用戶投訴。最後不得不緊急叫停。”老張說。
“對,對,你說的太對了。當年我在涼水鎮的時候,就我一個人接郵車。我隻管把郵件先一股腦拉進郵局,哪顧得上其他的呀。”王丹平這才明白過來。
“所以說,網運環節,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環節跟環節之間那是嚴絲合縫,一個小小的改動,整個流程都要跟著變。所以你知道,市局讓調整郵路作業組織,為啥阻力這麽大了吧。不容易!”老張感慨到。
說到郵路調整,王丹平興致更高了。汽車轟轟隆隆,直奔涼水鎮而去。一路上,王丹平有很多的問題要谘詢這位老張。
“說到郵路調整,你怎麽看?”王丹平問。
“我怎麽看,我看這是資源的浪費。”
“怎麽說。”
“就拿今天跑的這條來說,雖然交接點多一些,但郵件量一個大車剛好能拉滿。你現在分兩個車跑,跑縣城的隻裝半車,還要耗上一人一車。不是浪費是啥。”
“但是大車給支線送郵件,確實存在村鎮道路狹窄運遞困難的問題,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啊。”王丹平說。
“其實吧,我倒是有個想法。這沿線的鄉鎮交接點,都跟主幹道離的不遠。完全可以放在主幹道交接。小路郵件量不多,網點可以委托社會車輛每天給倒運,費用不高,還省事。”老張說。
“這倒真是一個好辦法。”王丹平認真想了想老張的方案,u看書.uukans.co 覺得可行。
“這裏隻有一個問題。就是支局網點閑麻煩,得他們自己聯係車輛,每次都以委托社會車輛,存在安全隱患為由,拒絕配合。我看他們就是不願意操這份心。難道自己的車送就沒有安全隱患了?”老張說。
王丹平沒說話,他在認真想這個事情。
“那我再問你,假如市局真的要求要改。你說的這個半車的問題怎麽解決?”王丹平換了個思路繼續問。
“要是非改不可,又不增加運輸成本,那隻能把兩線並一線了。”老張說。
“兩線並一線?”
“對,就是把相鄰的兩個縣,當成一條路來跑。大車直送縣局,小車跑支線。要是a、b兩個縣剛好行政區劃在一條線上,那樣改的話,反倒還能省下一個大車來。”老張解釋到。
王丹平興奮壞了,這趟跟車跟的太值了!
老賈口中的辦法,應該說的就是這個。把在一條線路上的兩個縣的兩條郵路並成一個大的線路,分大小車套跑。資源重組,不僅不加車,還省下一個大車。太棒了!
王丹平心裏有底了。調查研究,還是要深入基層啊。真理都掌握在一線人民的手中啊。
“老張你說的太對了。我就納悶了,昨天會上,老賈他信誓旦旦地說,改製要至少增加五個人,五個車。當時還真把我們都糊弄住了。你說他是真想不到?不可能!但是他為什麽要這麽說呢。”王丹平自言自語。
老張立馬閉嘴不說話了,他覺得自己被王丹平給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