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飯,王丹平就開始著手午餐和晚餐的事宜。他答應過劉靈靈要請她吃大餐,不能食言。既然是露營,總不能頓頓吃麵包和泡麵吧。他喊住了劉靈靈,拉著他往山頂走去。物資緊缺,他需要找監測站的老同誌幫忙。
監測站設在距離水庫不遠的一個山丘上,地方環保部門在此建有一個小平房,三間小屋子。一間放檢測設備,一間作為臥室,一間廚房帶餐廳帶會客廳。老同誌是個愛幹淨的人,房裏房外收拾的幹幹淨淨。
王丹平他們上來時,老同誌正在自己開墾的菜園裏澆糞。監測站的廁所跟王丹平之前所在的郵政所的廁所一樣,都是旱廁,老同誌在旱廁下麵挖了一個化糞池,糞便就在化糞池裏發酵分解,變成天然的有機肥。
老同誌很少下山,每次投遞員送報紙過來時,老同誌就會委托他幫忙捎帶點蔬菜種子、油鹽醬醋、洗衣粉這些生活必須品。老同誌有閑錢,偶爾也會讓捎帶買一些白酒。
監測站工作量不多,負責每日把環境數據回傳環保部門,定期抽取水樣進行檢測。閑下來沒事,老同誌喜歡搗鼓他的小菜園子,他會每樣都種一點,每樣隻種一畦,種多了也吃不完。這時節,西紅柿、青紅辣椒、茄子、豆角、小青菜、小蔥、小蒜、土豆都到了采摘季節,紅紅綠綠爭相鬥豔,煞是好看。
劉靈靈像個小兔子,蹦蹦跳跳進了菜園子,伸手摘了一個掛著露水的西紅柿,大口開咬。老同誌在不遠處拄著鋤頭,看著小姑娘,笑得慈眉善目。
“大爺,我來看你了。”王丹平大老遠給老同誌打招呼。走的時候,專門給老同誌帶了一本白話文版的《資治通鑒》,這是他在三江市閑逛的時候花10塊錢買的,本來用於火車上打發時間的,沒想到在這裏派上了用場。
老同誌酷愛讀書讀報,王丹平也算投其所好了。
“小王來啦!來了好,來了好。”老同誌放下鋤頭,往回走去。
“大爺,這是劉靈靈,在鎮上聯通公司上班,今天休假我帶她來轉轉。”王丹平介紹到。
“好,好哇。來了好。你們快坐,我洗一下這身土。”老同誌連連點頭。
“靈靈,過來坐。”王丹平也不拿自己當外人,張羅出凳子,擺在院落裏。老同誌洗完手,脫了外套,也坐了過來。
“大爺,我給你帶了一本書。”
“《資治通鑒》,好,好哇,我一直想買來著,小夥子有心了。”大爺兩眼放光,趕緊接了過來,雙手在胸前擦了又擦,迫不及待地翻看起來。
“早上我就看見湖邊有煙,還以為發生火災了呢,後來看到了帳篷,就知道是有人來露營,就沒管,準備晚一點下去問問,這不你們就上來了嘛。”老同誌合上了書,跟他們倆說話。
“大爺,您這邊經常有驢友來露營嗎?”劉靈靈好奇。
“驢友是什麽?”老大爺不解。
“就是跑上來玩的,跟我們一樣,在湖邊露營的。”王丹平解釋到。
“哦,夏天的時候,偶爾有年輕人來到這裏。不過很少。這裏常年就我一個人。我在這邊種了一點菜園子,那邊還養了幾隻雞。沒事的時候啊,我就喜歡捯飭捯飭菜園子,喂喂雞,要不就下去釣釣魚。要不就看看書。你們能來呀,我是真高興。中午就留在這吃午飯吧。”大爺開心地說著。
“不了,大爺,我們這次來體驗生活,想自己做飯。午飯我們來做,您啊隻用帶個碗來吃就行了。”王丹平說。
“我們上來呀,一是來看看你。二來問你討一些東西。”
“需要什麽,盡管說,盡管拿。”大爺豪氣地說。
“我想摘一些蔬菜,然後借你的魚竿用一用。”王丹平說。
“沒問題。菜呀,小劉你自己去摘,想吃什麽摘什麽。小王,跟我取魚竿去。”老同誌一邊拿了個框遞給劉靈靈,一邊領著王丹平進了屋。
劉靈靈歡欣雀躍地跑向菜園,她早按捺不住了。
進了屋,老同誌抓住王丹平的胳膊問:“你跟小劉關係不簡單吧?”
“沒有,大爺。我們就是過來玩的。”
“大爺也年輕過,什麽沒見過。這裏呀,我得提醒你一句,年輕有激情是好事,但是得知道什麽該幹,什麽不該幹,得把握好這個度,千萬別隻顧眼前不顧後果呀!我看小劉是個好女娃,你可不能害了她。”老同誌語重心長,絮絮叨叨個沒完。
“大爺您放心吧,我知道該做啥不該做啥,我有分寸著呢。”王丹平誠懇地回答。
“那大爺就放心啦。對了,我東邊那還有一條小船,借給你們用,可以去湖心邊劃船邊釣魚。”大爺滿意地笑了。
王丹平欣喜若狂,有小船,太好了。他跑出來喊回了菜園裏的劉靈靈。
“少摘點,摘多了吃不完。咱們劃船遊湖去嘍。”
“魚竿,魚竿沒拿!年輕人做啥都毛毛躁躁的。”老同誌趕了出來。順手給劉靈靈的菜籃子裏塞了兩個雞蛋。
王丹平他們揮手告別老同誌,奔向營地。把菜籃子放到帳篷邊,順便在泥裏挖了幾條蚯蚓,便往東邊找小船去了。
小船靜靜臥在港灣裏,正等待著兩個年輕人。初夏的日頭升起來不久,氣溫剛剛好。兩個年輕人費了不少力才把小船拖下水。
剛開始王丹平他們都不知道如何操控這個小船,小船就在原地打轉,劉靈靈嚇得連連叫喚。
“一人一邊,一人一下,左右交替慢慢向前。唉呀,現在的年輕人是幹啥啥不成!”大爺現在高處大聲叫嚷。
按照老同誌教的方法,他倆慢慢找到了感覺,小船晃晃悠悠朝湖心劃去。
“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uu看書 .uukansuom迎麵吹來涼爽的風……”微風拂麵,劉靈靈不禁唱起歌來。聲音猶如黃鸝輕涕,悠揚婉轉,王丹平聽得如癡如醉。
小船停在淺水灣處,王丹平拋下魚竿,魚餌就用剛挖出來的泥鰍。野湖裏的魚常年沒有充足的食物,很容易上鉤,不一會就釣上來一條半斤來重的小黃魚。惹得劉靈靈又是一陣激動的叫喊。
快樂的時光很短暫,一會時間日頭便爬上了頭頂,火辣辣地炙烤著兩位年輕人。
魚獲頗豐,肚子也咕咕叫了,他們準備打道回府,調轉小船往營地劃去。
兩位年輕人哼著歌,開始準備午餐。王丹平負責生火,劉靈靈洗菜。王丹平負責炒菜,劉靈靈負責做飯。好一副恬靜的生活氣息。
不一會,四菜一湯做好了,白米飯也冒出香氣。王丹平跑去喊老伯一塊吃飯,老伯爽快地答應了。
一個紅燒黃魚,一個西紅柿炒雞蛋,一個油燜茄子,一個幹煸豆角,一個魚頭青菜湯。老同誌拿了半斤燒酒,三個人盤坐在草地上,開始了豐盛的午餐。
“老伯,敬你!感謝你的小船,還有新鮮的菜品。”王丹平舉杯。
劉靈靈也趕緊舉杯跟王丹平一道敬老同誌。
“你也能喝點酒?沒看出來呀!”王丹平看了劉靈靈一眼。
“你沒看出來的多了。”劉靈靈白了王丹平一眼。
老伯看在眼裏,哈哈大笑,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觥籌交錯間,老伯臉色慢慢紅潤了起來,話也跟著多了,斜歪在地上,給兩個年輕人講他年輕時的故事。
監測站設在距離水庫不遠的一個山丘上,地方環保部門在此建有一個小平房,三間小屋子。一間放檢測設備,一間作為臥室,一間廚房帶餐廳帶會客廳。老同誌是個愛幹淨的人,房裏房外收拾的幹幹淨淨。
王丹平他們上來時,老同誌正在自己開墾的菜園裏澆糞。監測站的廁所跟王丹平之前所在的郵政所的廁所一樣,都是旱廁,老同誌在旱廁下麵挖了一個化糞池,糞便就在化糞池裏發酵分解,變成天然的有機肥。
老同誌很少下山,每次投遞員送報紙過來時,老同誌就會委托他幫忙捎帶點蔬菜種子、油鹽醬醋、洗衣粉這些生活必須品。老同誌有閑錢,偶爾也會讓捎帶買一些白酒。
監測站工作量不多,負責每日把環境數據回傳環保部門,定期抽取水樣進行檢測。閑下來沒事,老同誌喜歡搗鼓他的小菜園子,他會每樣都種一點,每樣隻種一畦,種多了也吃不完。這時節,西紅柿、青紅辣椒、茄子、豆角、小青菜、小蔥、小蒜、土豆都到了采摘季節,紅紅綠綠爭相鬥豔,煞是好看。
劉靈靈像個小兔子,蹦蹦跳跳進了菜園子,伸手摘了一個掛著露水的西紅柿,大口開咬。老同誌在不遠處拄著鋤頭,看著小姑娘,笑得慈眉善目。
“大爺,我來看你了。”王丹平大老遠給老同誌打招呼。走的時候,專門給老同誌帶了一本白話文版的《資治通鑒》,這是他在三江市閑逛的時候花10塊錢買的,本來用於火車上打發時間的,沒想到在這裏派上了用場。
老同誌酷愛讀書讀報,王丹平也算投其所好了。
“小王來啦!來了好,來了好。”老同誌放下鋤頭,往回走去。
“大爺,這是劉靈靈,在鎮上聯通公司上班,今天休假我帶她來轉轉。”王丹平介紹到。
“好,好哇。來了好。你們快坐,我洗一下這身土。”老同誌連連點頭。
“靈靈,過來坐。”王丹平也不拿自己當外人,張羅出凳子,擺在院落裏。老同誌洗完手,脫了外套,也坐了過來。
“大爺,我給你帶了一本書。”
“《資治通鑒》,好,好哇,我一直想買來著,小夥子有心了。”大爺兩眼放光,趕緊接了過來,雙手在胸前擦了又擦,迫不及待地翻看起來。
“早上我就看見湖邊有煙,還以為發生火災了呢,後來看到了帳篷,就知道是有人來露營,就沒管,準備晚一點下去問問,這不你們就上來了嘛。”老同誌合上了書,跟他們倆說話。
“大爺,您這邊經常有驢友來露營嗎?”劉靈靈好奇。
“驢友是什麽?”老大爺不解。
“就是跑上來玩的,跟我們一樣,在湖邊露營的。”王丹平解釋到。
“哦,夏天的時候,偶爾有年輕人來到這裏。不過很少。這裏常年就我一個人。我在這邊種了一點菜園子,那邊還養了幾隻雞。沒事的時候啊,我就喜歡捯飭捯飭菜園子,喂喂雞,要不就下去釣釣魚。要不就看看書。你們能來呀,我是真高興。中午就留在這吃午飯吧。”大爺開心地說著。
“不了,大爺,我們這次來體驗生活,想自己做飯。午飯我們來做,您啊隻用帶個碗來吃就行了。”王丹平說。
“我們上來呀,一是來看看你。二來問你討一些東西。”
“需要什麽,盡管說,盡管拿。”大爺豪氣地說。
“我想摘一些蔬菜,然後借你的魚竿用一用。”王丹平說。
“沒問題。菜呀,小劉你自己去摘,想吃什麽摘什麽。小王,跟我取魚竿去。”老同誌一邊拿了個框遞給劉靈靈,一邊領著王丹平進了屋。
劉靈靈歡欣雀躍地跑向菜園,她早按捺不住了。
進了屋,老同誌抓住王丹平的胳膊問:“你跟小劉關係不簡單吧?”
“沒有,大爺。我們就是過來玩的。”
“大爺也年輕過,什麽沒見過。這裏呀,我得提醒你一句,年輕有激情是好事,但是得知道什麽該幹,什麽不該幹,得把握好這個度,千萬別隻顧眼前不顧後果呀!我看小劉是個好女娃,你可不能害了她。”老同誌語重心長,絮絮叨叨個沒完。
“大爺您放心吧,我知道該做啥不該做啥,我有分寸著呢。”王丹平誠懇地回答。
“那大爺就放心啦。對了,我東邊那還有一條小船,借給你們用,可以去湖心邊劃船邊釣魚。”大爺滿意地笑了。
王丹平欣喜若狂,有小船,太好了。他跑出來喊回了菜園裏的劉靈靈。
“少摘點,摘多了吃不完。咱們劃船遊湖去嘍。”
“魚竿,魚竿沒拿!年輕人做啥都毛毛躁躁的。”老同誌趕了出來。順手給劉靈靈的菜籃子裏塞了兩個雞蛋。
王丹平他們揮手告別老同誌,奔向營地。把菜籃子放到帳篷邊,順便在泥裏挖了幾條蚯蚓,便往東邊找小船去了。
小船靜靜臥在港灣裏,正等待著兩個年輕人。初夏的日頭升起來不久,氣溫剛剛好。兩個年輕人費了不少力才把小船拖下水。
剛開始王丹平他們都不知道如何操控這個小船,小船就在原地打轉,劉靈靈嚇得連連叫喚。
“一人一邊,一人一下,左右交替慢慢向前。唉呀,現在的年輕人是幹啥啥不成!”大爺現在高處大聲叫嚷。
按照老同誌教的方法,他倆慢慢找到了感覺,小船晃晃悠悠朝湖心劃去。
“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uu看書 .uukansuom迎麵吹來涼爽的風……”微風拂麵,劉靈靈不禁唱起歌來。聲音猶如黃鸝輕涕,悠揚婉轉,王丹平聽得如癡如醉。
小船停在淺水灣處,王丹平拋下魚竿,魚餌就用剛挖出來的泥鰍。野湖裏的魚常年沒有充足的食物,很容易上鉤,不一會就釣上來一條半斤來重的小黃魚。惹得劉靈靈又是一陣激動的叫喊。
快樂的時光很短暫,一會時間日頭便爬上了頭頂,火辣辣地炙烤著兩位年輕人。
魚獲頗豐,肚子也咕咕叫了,他們準備打道回府,調轉小船往營地劃去。
兩位年輕人哼著歌,開始準備午餐。王丹平負責生火,劉靈靈洗菜。王丹平負責炒菜,劉靈靈負責做飯。好一副恬靜的生活氣息。
不一會,四菜一湯做好了,白米飯也冒出香氣。王丹平跑去喊老伯一塊吃飯,老伯爽快地答應了。
一個紅燒黃魚,一個西紅柿炒雞蛋,一個油燜茄子,一個幹煸豆角,一個魚頭青菜湯。老同誌拿了半斤燒酒,三個人盤坐在草地上,開始了豐盛的午餐。
“老伯,敬你!感謝你的小船,還有新鮮的菜品。”王丹平舉杯。
劉靈靈也趕緊舉杯跟王丹平一道敬老同誌。
“你也能喝點酒?沒看出來呀!”王丹平看了劉靈靈一眼。
“你沒看出來的多了。”劉靈靈白了王丹平一眼。
老伯看在眼裏,哈哈大笑,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觥籌交錯間,老伯臉色慢慢紅潤了起來,話也跟著多了,斜歪在地上,給兩個年輕人講他年輕時的故事。